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一些不法商贩使用“牛肉膏”将瘦猪肉、鸡肉摇身一变成为牛肉。“牛肉膏”成为各熟肉店,面馆牟取暴利的“宠儿”。
“牛肉膏”到底是何方神圣?真的有如此神通吗?
牛肉膏,又叫牛肉浸膏,是一种食品添加剂,是用牛肉或者牛骨经过酶化,酶制(即熬煮,熬制)而得的一种肉或骨类提取物,再添加味精和食用盐,从而得到一种棕黄色至棕褐色的膏状物,其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呈淡黄色,具有浓郁的牛肉香味。它的主要成分是新鲜肉类,各种氨基酸,1 G(即核苷酸二钠,一种增鲜剂,有“强力味精”之称),味精,水解蛋白等,是一种咸味的食品香精。
“牛肉膏”实际上和鸡精,味精一样常见。“肉味香精”的起源是人们把肉汤浓缩之后作为调味品,但这种香精价格昂贵,香味也不够浓郁,对人们的吸引力不大,于是,许多食品科研人员便致力于根据肉味的组成来“制造”肉味香精,最早一项专利出现在1960年,是通过加热半胱氨酸和一些糖获取了肉的香味,而现在的肉味香精大多是由水解植物蛋白与酵母提取物作为原料制作的。
“牛肉膏”是国家允许使用的一种食品添加剂,如果其生产厂家获得国家规定的生产许可证,并按照食品添加剂的相关标准来使用,就是合法的,也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倘若没有生产许可证,或超量、超范围使用,就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
“牛肉膏”适量食用对身体无害,它只是一种调味料,已被广泛用于汤料、鸡精、膨化食品、风味饼干等食品中,值得一提的是,在我们经常吃到的方便面的调味料中,它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只是换了个名字,叫“牛肉精粉”。
“牛肉膏”真能将其他肉类变成牛肉吗?它又是怎样将其他肉类变成牛肉的呢?经过查阅各种相关资料发现其传说中的步骤大概如下:
按“牛肉膏”的商家给出的配方比例,将其他肉类如瘦猪肉、鸡肉等表面涂抹牛肉膏。
放置一定时间,这时肉类的表面会变成牛肉一样的深红色。
将肉放进水中煮,煮的时间越长颜色越深,等到肉熟了,也就变成可以以假乱真的“牛肉”了。
有专家及一些媒体记者亲自按其所谓的配方、步骤做实验,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牛肉膏”只不过能用本身浓烈的“牛肉味”遮盖住猪肉和鸡肉的味道,而猪肉、鸡肉本身的色泽,肌肉纤维,口感并没有太大变化,所以“牛肉膏”根本不能将猪肉、鸡肉变成牛肉。
“牛肉膏”会危害人体健康吗?
其实,“牛肉膏”和食用色素、增白剂一样都属于食品添加剂,是《食品添加剂卫生标准》中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牛肉膏”的主要成分1 G,水解蛋白都是国家允许的食品添加剂,且都有一定的限量要求,如1 G的使用量为2%~5%,水解蛋白为每日50~100g,但“牛肉膏”属于复合添加剂,它不是一种物质,而是混合物质,因此对于它的用量,就像家里日常食用的酱油一样,没有一个使用限量的规定,甚至在一些牛肉膏罐上还强调可根据当地口味用量不限,这就大大增加了食品添加剂摄入过量的风险。
“牛肉膏”毕竟是添加剂,少量食用或在一定范围内食用,对人体无害,倘若超量无限制的食用,超过人体的“自净”能力,就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而导致人体癌变的风险也不是没有的。
在市场上,除了“牛肉膏”之外,像“羊肉膏”、“鸭肉膏”、“鸡肉膏”、“猪肉精”、“麻油精”等添加剂不胜枚举,甚至还有现成的“孜然羊肉精粉”,在一些包装袋的用途上还赫然写着“用于掩盖不良气味”。对于一些食品添加剂的违法使用,我们只能寄希望于国家相关部门的监查和规范力度了。
“牛肉膏”到底是何方神圣?真的有如此神通吗?
牛肉膏,又叫牛肉浸膏,是一种食品添加剂,是用牛肉或者牛骨经过酶化,酶制(即熬煮,熬制)而得的一种肉或骨类提取物,再添加味精和食用盐,从而得到一种棕黄色至棕褐色的膏状物,其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呈淡黄色,具有浓郁的牛肉香味。它的主要成分是新鲜肉类,各种氨基酸,1 G(即核苷酸二钠,一种增鲜剂,有“强力味精”之称),味精,水解蛋白等,是一种咸味的食品香精。
“牛肉膏”实际上和鸡精,味精一样常见。“肉味香精”的起源是人们把肉汤浓缩之后作为调味品,但这种香精价格昂贵,香味也不够浓郁,对人们的吸引力不大,于是,许多食品科研人员便致力于根据肉味的组成来“制造”肉味香精,最早一项专利出现在1960年,是通过加热半胱氨酸和一些糖获取了肉的香味,而现在的肉味香精大多是由水解植物蛋白与酵母提取物作为原料制作的。
“牛肉膏”是国家允许使用的一种食品添加剂,如果其生产厂家获得国家规定的生产许可证,并按照食品添加剂的相关标准来使用,就是合法的,也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倘若没有生产许可证,或超量、超范围使用,就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
“牛肉膏”适量食用对身体无害,它只是一种调味料,已被广泛用于汤料、鸡精、膨化食品、风味饼干等食品中,值得一提的是,在我们经常吃到的方便面的调味料中,它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只是换了个名字,叫“牛肉精粉”。
“牛肉膏”真能将其他肉类变成牛肉吗?它又是怎样将其他肉类变成牛肉的呢?经过查阅各种相关资料发现其传说中的步骤大概如下:
按“牛肉膏”的商家给出的配方比例,将其他肉类如瘦猪肉、鸡肉等表面涂抹牛肉膏。
放置一定时间,这时肉类的表面会变成牛肉一样的深红色。
将肉放进水中煮,煮的时间越长颜色越深,等到肉熟了,也就变成可以以假乱真的“牛肉”了。
有专家及一些媒体记者亲自按其所谓的配方、步骤做实验,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牛肉膏”只不过能用本身浓烈的“牛肉味”遮盖住猪肉和鸡肉的味道,而猪肉、鸡肉本身的色泽,肌肉纤维,口感并没有太大变化,所以“牛肉膏”根本不能将猪肉、鸡肉变成牛肉。
“牛肉膏”会危害人体健康吗?
其实,“牛肉膏”和食用色素、增白剂一样都属于食品添加剂,是《食品添加剂卫生标准》中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牛肉膏”的主要成分1 G,水解蛋白都是国家允许的食品添加剂,且都有一定的限量要求,如1 G的使用量为2%~5%,水解蛋白为每日50~100g,但“牛肉膏”属于复合添加剂,它不是一种物质,而是混合物质,因此对于它的用量,就像家里日常食用的酱油一样,没有一个使用限量的规定,甚至在一些牛肉膏罐上还强调可根据当地口味用量不限,这就大大增加了食品添加剂摄入过量的风险。
“牛肉膏”毕竟是添加剂,少量食用或在一定范围内食用,对人体无害,倘若超量无限制的食用,超过人体的“自净”能力,就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而导致人体癌变的风险也不是没有的。
在市场上,除了“牛肉膏”之外,像“羊肉膏”、“鸭肉膏”、“鸡肉膏”、“猪肉精”、“麻油精”等添加剂不胜枚举,甚至还有现成的“孜然羊肉精粉”,在一些包装袋的用途上还赫然写着“用于掩盖不良气味”。对于一些食品添加剂的违法使用,我们只能寄希望于国家相关部门的监查和规范力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