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有效开展幼儿园种植活动,我们需要让孩子们“真”种植,而不是教师“给予”的种植,要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要让幼儿实际操作,为他们的发展创造机会;要时刻追随幼儿的发展需求,挖掘种植活动中的多元教育价值。
关键词:主体地位;实际操作;多元价值
为了提高幼儿园种植活动的有效性,我坚持“真”种植,即体现幼儿在种植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为幼儿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以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根据幼儿的发展需求,深入挖掘种植活动中的多元教育价值。
一、 “真”种植,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
这里的“真”种植是指由幼儿亲自设计的种植,而非教师给予的种植,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幼儿参与种植活动的积极性,更加体现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案例1:种什么?
春风吹来,孩子们感叹道:“好暖和啊!”一日生活皆课程,这时我抓住时机说:“是啊,真暖和,说明春天来啦,春天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讨论起来:“可以去郊游。”“可以播种。”“可以种桃树。”“可以种山芋。”“可以种黄豆。”……最后孩子们把重点放在种植上了。我提议:“咱们来一次大讨论吧,看看应该种什么。”在讨论活动结束后,我要求大家在喜欢种植的植物下面贴上小笑脸,小笑臉最多的植物获胜。
在案例1中,我始终尊重幼儿的在种植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关于“种”什么完全由幼儿来决定,我只扮演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这样的种植活动才是“真”种植,而非教师“给予”的命令式的种植活动,从而有效调动了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二、 实际操作,为幼儿的发展创造机会
幼儿对大自然的探索和种植知识的获得,不是教师“教”就能获得的,需要给幼儿创造亲自动手实践的机会,即让幼儿在“种”中习得种植的科学知识,探索“种植”的科学方法。
案例2:种山芋
“山芋怎么种?有哪些准备工作要做?”我提出问题引导孩子们分析、思考,他们立即聚在一起讨论起来。幼儿1说:“在地上挖洞,把种子放在里面,再撒上土,浇上水,不就行了吗?”“不行,妈妈说得种山芋秧苗,我和妈妈一起去买过。”幼儿2表示反对。“都行吧!”幼儿3采取了折中的态度。“到底是用种子,还是用秧苗,还是都行?哪种说法对呢?大家想想办法吧!”我装作很为难的样子。“要不都试一试?”鬼机灵幼儿4提议道。“哇,对啊!都试试不就知道结果了嘛!接下来怎么做呢?”我继续问。“铁铲、水桶,种子和秧苗都准备一些。”这是孩子们最后的决定。孩子们拿着材料来到种植园,热闹的种植活动开始了。幼儿1挖了一个洞,刚要种秧苗,只见幼儿2急切地说:“不对,不对!得先培土,拢得高高的,再在拢上挖洞,种秧苗,这样山芋才能长得更大些。”听了幼儿2的建议,大家又开始拢起土来。这时我并没有着急让孩子们种植。而是提醒他们观察一下拢起的土堆。幼儿1说:“怎么这么歪呢?有的土拢还紧挨在了一起。”“这么歪,肯定会长出歪歪的山芋,怎么办呢?”我问道。“把土堆拢得直一些。”“让土堆排好队。”孩子们纷纷献计献策。“那,我们来试一试吧。”我鼓励道。
在种植活动中鼓励幼儿大胆实践、自主发现才是种植活动的关键。当孩子们在种植过程中产生分歧时,我并没有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是引导他们通过经历探究过程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建构属于自己的科学经验体系。如案例中幼儿1和幼儿2对于种植山芋的种子还是秧苗有不同的看法,我并没有给出答案,而是创造让他们自主探索山芋生长变化的规律的机会。又如幼儿为了能长出又大又直的山芋,想出了拢土堆,让土堆排队的方法,在不断的尝试、探索过程中,孩子们互相交流,并碰撞出了思维的火花。由此可见,只有动手实践,才能真正推动幼儿的发展。
三、 追随幼儿需求,挖掘多元教育价值
新课程改革以来,课程整合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种植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一直追随幼儿的发展需求,从幼儿的需要出发,挖掘种植活动中的多元教育价值。
案例3:认识萝卜
收获的季节到了,我带领孩子们来到种植园。活动中我引导孩子们观察萝卜叶的形状,闻一闻它的味道,并请他们猜一猜萝卜去了哪里。幼儿1抓住叶子拔出了一个萝卜,并像发现新大陆那样,兴奋地说:“老师,萝卜在这里!”于是孩子们纷纷拔起萝卜来。接下来,孩子们开始洗萝卜,一边洗还一边讨论着,幼儿1说:“妈妈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萝卜还能解毒呢!”“多吃萝卜,还能帮助消化!我肚胀的时候,妈妈都让我吃萝卜。”我顺着孩子们的思路说:“哦,吃萝卜有这么多好处呢!有的小朋友平时不爱吃萝卜,看来以后真得吃点萝卜了。对不对啊?”“对,吃萝卜身体棒!”孩子们异口同声地答道。
在案例3中,我就地取材,利用活动中的生成性资源,给孩子上了一堂“食育”课。追随幼儿的思维,根据幼儿发展的需要,挖掘种植活动的多元教育价值,这才是真正以幼儿为主体的课程教育。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孩子们知识经验体系的形成,不是通过教师“教”得来的,而是在与环境和学习伙伴的互动中建立起来的。种植活动是一种引导孩子们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为孩子们亲近大自然,探索大自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在种植活动中,我通过“真”种植、实际操作、多元价值的挖掘来推动种植活动的发展,使孩子们开心种植、乐享生活。
参考文献:
[1]车远侠.追随儿童问题情境的幼儿园种植课程建设——以中班黄瓜种植活动为例[J].江苏幼儿教育,2018(1):8-12.
[2]申雅霏.幼儿园自然角活动的现状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
李苏红,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高沟镇中心幼儿园。
关键词:主体地位;实际操作;多元价值
为了提高幼儿园种植活动的有效性,我坚持“真”种植,即体现幼儿在种植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为幼儿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以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根据幼儿的发展需求,深入挖掘种植活动中的多元教育价值。
一、 “真”种植,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
这里的“真”种植是指由幼儿亲自设计的种植,而非教师给予的种植,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幼儿参与种植活动的积极性,更加体现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案例1:种什么?
春风吹来,孩子们感叹道:“好暖和啊!”一日生活皆课程,这时我抓住时机说:“是啊,真暖和,说明春天来啦,春天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讨论起来:“可以去郊游。”“可以播种。”“可以种桃树。”“可以种山芋。”“可以种黄豆。”……最后孩子们把重点放在种植上了。我提议:“咱们来一次大讨论吧,看看应该种什么。”在讨论活动结束后,我要求大家在喜欢种植的植物下面贴上小笑脸,小笑臉最多的植物获胜。
在案例1中,我始终尊重幼儿的在种植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关于“种”什么完全由幼儿来决定,我只扮演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这样的种植活动才是“真”种植,而非教师“给予”的命令式的种植活动,从而有效调动了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二、 实际操作,为幼儿的发展创造机会
幼儿对大自然的探索和种植知识的获得,不是教师“教”就能获得的,需要给幼儿创造亲自动手实践的机会,即让幼儿在“种”中习得种植的科学知识,探索“种植”的科学方法。
案例2:种山芋
“山芋怎么种?有哪些准备工作要做?”我提出问题引导孩子们分析、思考,他们立即聚在一起讨论起来。幼儿1说:“在地上挖洞,把种子放在里面,再撒上土,浇上水,不就行了吗?”“不行,妈妈说得种山芋秧苗,我和妈妈一起去买过。”幼儿2表示反对。“都行吧!”幼儿3采取了折中的态度。“到底是用种子,还是用秧苗,还是都行?哪种说法对呢?大家想想办法吧!”我装作很为难的样子。“要不都试一试?”鬼机灵幼儿4提议道。“哇,对啊!都试试不就知道结果了嘛!接下来怎么做呢?”我继续问。“铁铲、水桶,种子和秧苗都准备一些。”这是孩子们最后的决定。孩子们拿着材料来到种植园,热闹的种植活动开始了。幼儿1挖了一个洞,刚要种秧苗,只见幼儿2急切地说:“不对,不对!得先培土,拢得高高的,再在拢上挖洞,种秧苗,这样山芋才能长得更大些。”听了幼儿2的建议,大家又开始拢起土来。这时我并没有着急让孩子们种植。而是提醒他们观察一下拢起的土堆。幼儿1说:“怎么这么歪呢?有的土拢还紧挨在了一起。”“这么歪,肯定会长出歪歪的山芋,怎么办呢?”我问道。“把土堆拢得直一些。”“让土堆排好队。”孩子们纷纷献计献策。“那,我们来试一试吧。”我鼓励道。
在种植活动中鼓励幼儿大胆实践、自主发现才是种植活动的关键。当孩子们在种植过程中产生分歧时,我并没有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是引导他们通过经历探究过程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建构属于自己的科学经验体系。如案例中幼儿1和幼儿2对于种植山芋的种子还是秧苗有不同的看法,我并没有给出答案,而是创造让他们自主探索山芋生长变化的规律的机会。又如幼儿为了能长出又大又直的山芋,想出了拢土堆,让土堆排队的方法,在不断的尝试、探索过程中,孩子们互相交流,并碰撞出了思维的火花。由此可见,只有动手实践,才能真正推动幼儿的发展。
三、 追随幼儿需求,挖掘多元教育价值
新课程改革以来,课程整合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种植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一直追随幼儿的发展需求,从幼儿的需要出发,挖掘种植活动中的多元教育价值。
案例3:认识萝卜
收获的季节到了,我带领孩子们来到种植园。活动中我引导孩子们观察萝卜叶的形状,闻一闻它的味道,并请他们猜一猜萝卜去了哪里。幼儿1抓住叶子拔出了一个萝卜,并像发现新大陆那样,兴奋地说:“老师,萝卜在这里!”于是孩子们纷纷拔起萝卜来。接下来,孩子们开始洗萝卜,一边洗还一边讨论着,幼儿1说:“妈妈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萝卜还能解毒呢!”“多吃萝卜,还能帮助消化!我肚胀的时候,妈妈都让我吃萝卜。”我顺着孩子们的思路说:“哦,吃萝卜有这么多好处呢!有的小朋友平时不爱吃萝卜,看来以后真得吃点萝卜了。对不对啊?”“对,吃萝卜身体棒!”孩子们异口同声地答道。
在案例3中,我就地取材,利用活动中的生成性资源,给孩子上了一堂“食育”课。追随幼儿的思维,根据幼儿发展的需要,挖掘种植活动的多元教育价值,这才是真正以幼儿为主体的课程教育。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孩子们知识经验体系的形成,不是通过教师“教”得来的,而是在与环境和学习伙伴的互动中建立起来的。种植活动是一种引导孩子们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为孩子们亲近大自然,探索大自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在种植活动中,我通过“真”种植、实际操作、多元价值的挖掘来推动种植活动的发展,使孩子们开心种植、乐享生活。
参考文献:
[1]车远侠.追随儿童问题情境的幼儿园种植课程建设——以中班黄瓜种植活动为例[J].江苏幼儿教育,2018(1):8-12.
[2]申雅霏.幼儿园自然角活动的现状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
李苏红,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高沟镇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