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高校学生人数的急剧增长,高校突发事件也日益增多。本文分析了高校突发事件的成因,既有社会环境因素,也有高校管理不到位以及学生自身的因素。进而提出构建完善的突发事件预警机制是管理高校突发事件的有效措施,预警机制可以帮助高校及时获取有效信息,快速作出反应,从而防止事件进一步恶化,为维护校园和谐稳定,保障高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突发事件;成因;预警机制
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的学生人数也大幅增加。再加上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强,个性化突出,导致高校学生的管理难度加大,近年来高校学生突发事件也屡屡发生,如:2010年李刚之子校内驾车撞人案;2010年西安音乐学院药杀人案;2012年考研英语泄题案;2013年复旦大学学生投毒事件等。这些突发事件有政治类突发事件,如大学生由于思想单纯,在组织游行等活动时被邪教组织利用来抨击学校、政府机关等行为;有自然灾害导致的突发事件,这种事件非人为能控制,如地震、自然灾害等给大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还有治安类突发事件,高校突发事件类型有多种,形成原因也多种多样,有社会环境因素,校园周边环境的复杂导致的安全隐患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导致的各种恶意评论攻击等;还有学校管理层面的缺失因素,更有学生自身原因所导致的突发事件。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现新的变化,高校突发事件也日益增多,急需构建高校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而构建预警机制则需首先对突发事件的成因进行分析。
一、社会因素
当今校园周边环境复杂,娱乐场所多,出租房屋多,无证无照摊点多,交通安全隐患多,流动人口多,而学生课后大部分时间都会在周边的餐饮娱乐、休闲体育等场所活动,其中相当部分场所并不规范、不健康,这些都会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大学生沉溺于网络导致学业荒废现象比比皆是,更为严重的是大学生受到不良网络信息的影响所引发的极端思想和行为,甚至实施网络犯罪,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加上网络所具有的催化、扩大和扭曲效应,会使某些个人偏激的言行迅速扩散,使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小事件变成大事件,从而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
二、高校管理因素
学生管理工作不到位,民主沟通渠道不畅通。高校突发事件事发突然,范围广、责任重、管理难度大。缺乏完善的应急处理预案。由于突发事件不同于常规管理,往往容易被高校管理层所淡化,意识不到突发事件的严重性,应急教育以及心理干预缺失。突发事件来临时学生要能够及时作出反应,保护好自己,这就要求学校要在应急教育上下功夫,但是当前各高校普遍存在应急教育缺乏问题,表现为学生在事件发生时不能采取科学的防范措施保护自己,不能做到遇事冷静、临危不惧,反而产生紧张和从众心理,在事件发生之初得不到有效控制,甚至还会将事件扩大。
三、学生自身的原因
家庭因素影响。社会的发展和思想的开放导致如今离婚离大幅上升,单亲家庭的大学生比例逐年增多,学生缺乏家庭的温馨和关爱,容易引发过激行为。自我控能力不够。大学生思想比较单纯,缺乏社会经验,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不能正确判断,自我保护意识不强、防范意识薄弱,容易盲目跟随成为受害对象。
四、高校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的构建
高校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构建完善的高校突发事件预警机制能够有效地降低突发事件所导致的危害和影响。
1.多个部门联动、进行强有力的校园环境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涉及到多方面,整治需要多方协调配合才能奏效。高校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要由地方政府出面,统筹协调城建、公安、城管、工商、卫生等各有关部门进行,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问题,要做到“打防结合,预防为主”。
2.整合现有部门资源,完善高校突发事件处理组织体系。在应对危机事件发生时,高校要迅速成立专门的突发事件处理机构,成立突发事件处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担任组长,实行集中领导,统一指挥,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
3.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法治观念淡薄,学校需要加强对进行法制安全教育,要注意教育形式和效果。可以将法治教育的内容穿插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活动中,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法律意识。作为高校管理者,平时要规范言行,对待学生要做到公平公正。学生管理过程中,学生有依法维权的渠道来维护其正当权益,以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对学校的信任。
4.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大学生安全意识。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是从源头上杜绝突发事件发生的有效措施。当前,各高校安全教育随意性很大,往往是在出事故后才加强教育。其实安全教育的目的是预防事故发生,在进行教育时,要重实效。成立专门安全教育领导小组,由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各学院副书记为成员,负责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
五、结语
近年来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多发,也显现出一些新的特点,类型多样,为做好防范工作,就需要构建相应的预警机制。加强预警机制的建设有利于增强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完善突发事件管理体系,维护高校的和諧稳定,更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冯美红高校突发事件形成原因分析[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
作者简介:
方其富(1975.8—),男,湖北黄冈人,讲师,江苏理工学院商学院辅导员。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管理。
关键词:突发事件;成因;预警机制
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的学生人数也大幅增加。再加上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强,个性化突出,导致高校学生的管理难度加大,近年来高校学生突发事件也屡屡发生,如:2010年李刚之子校内驾车撞人案;2010年西安音乐学院药杀人案;2012年考研英语泄题案;2013年复旦大学学生投毒事件等。这些突发事件有政治类突发事件,如大学生由于思想单纯,在组织游行等活动时被邪教组织利用来抨击学校、政府机关等行为;有自然灾害导致的突发事件,这种事件非人为能控制,如地震、自然灾害等给大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还有治安类突发事件,高校突发事件类型有多种,形成原因也多种多样,有社会环境因素,校园周边环境的复杂导致的安全隐患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导致的各种恶意评论攻击等;还有学校管理层面的缺失因素,更有学生自身原因所导致的突发事件。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现新的变化,高校突发事件也日益增多,急需构建高校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而构建预警机制则需首先对突发事件的成因进行分析。
一、社会因素
当今校园周边环境复杂,娱乐场所多,出租房屋多,无证无照摊点多,交通安全隐患多,流动人口多,而学生课后大部分时间都会在周边的餐饮娱乐、休闲体育等场所活动,其中相当部分场所并不规范、不健康,这些都会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大学生沉溺于网络导致学业荒废现象比比皆是,更为严重的是大学生受到不良网络信息的影响所引发的极端思想和行为,甚至实施网络犯罪,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加上网络所具有的催化、扩大和扭曲效应,会使某些个人偏激的言行迅速扩散,使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小事件变成大事件,从而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
二、高校管理因素
学生管理工作不到位,民主沟通渠道不畅通。高校突发事件事发突然,范围广、责任重、管理难度大。缺乏完善的应急处理预案。由于突发事件不同于常规管理,往往容易被高校管理层所淡化,意识不到突发事件的严重性,应急教育以及心理干预缺失。突发事件来临时学生要能够及时作出反应,保护好自己,这就要求学校要在应急教育上下功夫,但是当前各高校普遍存在应急教育缺乏问题,表现为学生在事件发生时不能采取科学的防范措施保护自己,不能做到遇事冷静、临危不惧,反而产生紧张和从众心理,在事件发生之初得不到有效控制,甚至还会将事件扩大。
三、学生自身的原因
家庭因素影响。社会的发展和思想的开放导致如今离婚离大幅上升,单亲家庭的大学生比例逐年增多,学生缺乏家庭的温馨和关爱,容易引发过激行为。自我控能力不够。大学生思想比较单纯,缺乏社会经验,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不能正确判断,自我保护意识不强、防范意识薄弱,容易盲目跟随成为受害对象。
四、高校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的构建
高校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构建完善的高校突发事件预警机制能够有效地降低突发事件所导致的危害和影响。
1.多个部门联动、进行强有力的校园环境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涉及到多方面,整治需要多方协调配合才能奏效。高校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要由地方政府出面,统筹协调城建、公安、城管、工商、卫生等各有关部门进行,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问题,要做到“打防结合,预防为主”。
2.整合现有部门资源,完善高校突发事件处理组织体系。在应对危机事件发生时,高校要迅速成立专门的突发事件处理机构,成立突发事件处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担任组长,实行集中领导,统一指挥,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
3.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法治观念淡薄,学校需要加强对进行法制安全教育,要注意教育形式和效果。可以将法治教育的内容穿插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活动中,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法律意识。作为高校管理者,平时要规范言行,对待学生要做到公平公正。学生管理过程中,学生有依法维权的渠道来维护其正当权益,以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对学校的信任。
4.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大学生安全意识。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是从源头上杜绝突发事件发生的有效措施。当前,各高校安全教育随意性很大,往往是在出事故后才加强教育。其实安全教育的目的是预防事故发生,在进行教育时,要重实效。成立专门安全教育领导小组,由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各学院副书记为成员,负责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
五、结语
近年来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多发,也显现出一些新的特点,类型多样,为做好防范工作,就需要构建相应的预警机制。加强预警机制的建设有利于增强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完善突发事件管理体系,维护高校的和諧稳定,更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冯美红高校突发事件形成原因分析[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
作者简介:
方其富(1975.8—),男,湖北黄冈人,讲师,江苏理工学院商学院辅导员。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