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不断完善,保障培训质量至关重要。精神科患者临床症状复杂,抽象概念多,诊疗过程標准化困难,学生消化吸收知识困难。重点分析新型教学方案即案例教学法和标准化病人,在精神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关 键 词] 案例教学法;标准化病人;精神科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1-0220-02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猛,精神疾病发病率不断升高,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精神科疾病临床症状复杂,表现为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紊乱,致病因素多,如遗传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等,影响患者及家庭的社会功能[1]。这就要求精神科护理教学应重视提高学生的护理水平,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研究表明,精神科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联合标准化病人能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水平,以病例作为基础开展教学能使学习效率有效提升,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应用效果显著。
一、精神科护理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在医学知识教育中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文化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护理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大量内容,多数内容采用囫囵吞枣、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难以深入理解。在专科学习阶段,学生需使用理论知识对复杂病例进行分析,若单纯采用课堂单向教授,学生理解困难。护理学院教学中采用以学科为中心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包括医学基础课、临床专业课与临床实习,不同学年中完成不同内容,理论到实践反馈时间的跨度较大,学生在使用知识与重现知识中存在困难。在精神科护理教学过程中,主线围绕疾病临床表现进行,学生在掌握疾病知识的过程中实施护理操作[2]。护理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时,学生可掌握症状学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然而,由于反馈时间的跨度较大,学习至最后阶段内容时,多数学生遗忘上阶段基础课知识,无法做到融会贯通。另外,精神科疾病较为复杂,涉及种类较多,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局限于疾病临床症状,与护理操作间连接缺乏,课堂内容抽象且掌握困难。
二、案例教学法与标准化病人教学法的实施方法分析
(一)案例教学法实施方法
案例教学法作为近几年应用越来越广泛的新型教学方法之一,其在临床教学中,以病例为切入点,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选择经典案例开展教学,由学生询问患者情况主动参与患者治疗过程的教学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研究指出[3],案例教学法不仅可以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其信息收集能力,同时还可以有效拓宽其学习思路,培养其沟通协调能力。有学者选取精神科护理学生进行研究,分别实施常规教学、案例教学法,研究发现组间理论考试成绩、实操考试成绩以及教学满意度评分比较中,常规教学组得分均显著较案例教学法组低,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案例教学法在精神科护理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以及教学满意度,提高教育质量。该学者提出案例教学法操作过程如下:在开展教学时,由教师选择精神科经典案例,了解患者的精神心理特征、起病诱因、既往史和家族史等,由学生询问患者疾病情况,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等方面的症状,总结分析,提出护理方法和护理医嘱,详细记录,并在课堂中讲述。由教师进行评价,重点包括病历的护理方案、操作技术等,重点包括沟通技巧、询问内容的全面性、人文关怀是否体现[4]。
(二)标准化病人
标准化病人模式是通过模拟病人看病情境,依照剧本扮演病人,并模仿其动作、表情、主诉、情绪、临床体征等监督学生问诊行为,进而对问诊内容与问诊技巧进行评价的教学方法。在体格检查中,可通过局部查体或者全身查体,根据检查情况对学生查体能力进行判断并客观评价。大量临床实践表明,标准化病人在临床教学中具有显著应用价值。有学者[5]选取40例医学生作为对象,对学生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研究组采用标准化病人教学,对比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及学习效果。结果显示,研究组学习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参与积极性、临床技能掌握情况均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明,精神科教学中采用标准化病人教学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改善综合素质,让学生更好地融入临床实践,有助于临床实习工作。
(三)案例教学法联合标准化病人教学法实施方法
案例教学法、标准化病人教学法作为两种新型护理教学方案,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具有显著应用价值[6]。精神科护理学教学采用案例教学法联合标准化病人教学的详细措施如下:(1)对入科学生进行培训,向学生讲述教学模式相关知识,包括标准化病人、案例教学。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且在组内选出组长,由组长对组内成员进行分工,组织组员做好相关资料的查阅工作,并且整理好发言提纲。(2)成立教学小组,由精神科医护人员组成,以循证医学作为根据,选择经典案例,编写教案,并由教员进行总结备课,编写剧本。(3)招募与培训标准化病人,在选择标准化病人时,要求其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良好记忆力、表达能力与表演能力,经过培训可了解精神科疾病知识,可熟记剧本内容,并对其进行考核,在考核合格以后才可进行教学。(4)开展教学。其一,标准化病人进入就诊室中,学生扮演医生,询问就诊原因,包括现病史、个人史与既往史等,详细记录。由教师进行评价,重点包括护理病历的书写规范、采集全面性等。由标准化病人进行评价,重点包括沟通技巧、询问内容的全面性、人文关怀是否体现,由教师组织讨论。其二,学生对病人全面查体,病人依照剧本,做出对应陈述与表情肢体反应,并讲述感受。学生根据临床特征诊断疾病,并设计病人的鉴别诊断内容,补充查体内容病历。由教师进行评价,重点包括病历的书写规范、查体手法是否规范;标准化病人进行评价,重点包括是否体现人文关怀、沟通技巧等。最后,由教师组织讨论考核给分[7]。 三、案例教学法联合标准化病人教学法的应用价值分析
精神科是临床医学的一个专科,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精神科护理学作为护理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之一,知识容量大,因此在护理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将所学的护理学知识熟练地应用到临床护理实践中一直是护理教学研究的重点[8]。传统讲授式教学法虽然具有成熟的定型范式,但是其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且填鸭式教学也和目前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相悖。案例教学法联合标准化病人教学促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同时也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质量显著提升[9]。运用案例教学法联合标准化病人教学可将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激发出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使学生更好地将学习内容理解吸收以及在临床实践中运用。另外,案例教学法联合标准化病人教学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吸收学习内容,有效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强化重要内容,避免出现遗忘。有学者[10]选取精神科护理学的学生作为对象,分为对照组(常规教学)、观察组(案例教学法联合标准化病人教学),结果可见,观察组理论成绩(93.32±6.54)分、实验成绩(90.68±5.17)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习兴趣评分(91.64±4.56)、识记能力评分(86.79±4.82)、知识理解评分(98.53±4.65)、分析能力评分(92.56±5.41)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100)优于对照组66.67%(P<0.05)。
四、总结
精神科护理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联合标准化病人能明显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同时还可培养其综合能力,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另外,案例教学法联合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受到学生的满意評价,可在临床中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张冬红,王剑英,张朝辉,等.案例教学法联合标准化病人在精神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7,14(1):38-42.
[2]赵红,刘晶.基于微信的案例教学法在《精神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8(85):42.
[3]刘立新,程艳,高莉莉.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精神科护理教学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19):192.
[4]涂冬洁.CBL教学法结合情景模拟与SP在精神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8):1.
[5]陈捷,李会芳,乐小婧,等.教师标准化病人联合案例教学法在医患沟通技能提升中的研究[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0,41(2):158-162.
[6]孙光辉,热衣兰木·包尔汉,罗燕飞,等.案例教学法联合标准化病人在儿科实践教学中的初步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20,34(5):11-13.
[7]胡德丽.案例教学法联合标准化病人在精神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年轻人,2019(32):220-223.
[8]何庆欢.案例教学法联合标准化病人在精神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浅析[J].考试周刊,2019(17):15.
[9]伊丽达娜·米吉提,陈志芳.标准化病人联合案例教学法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及教学质量影响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13):52-53.
[10]赵蓓蓓,张巧玲,张家美,等.标准化病人联合案例教学法在精神科护理课程中的实践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24):107-109.
◎编辑 张 慧
[关 键 词] 案例教学法;标准化病人;精神科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1-0220-02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猛,精神疾病发病率不断升高,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精神科疾病临床症状复杂,表现为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紊乱,致病因素多,如遗传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等,影响患者及家庭的社会功能[1]。这就要求精神科护理教学应重视提高学生的护理水平,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研究表明,精神科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联合标准化病人能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水平,以病例作为基础开展教学能使学习效率有效提升,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应用效果显著。
一、精神科护理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在医学知识教育中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文化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护理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大量内容,多数内容采用囫囵吞枣、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难以深入理解。在专科学习阶段,学生需使用理论知识对复杂病例进行分析,若单纯采用课堂单向教授,学生理解困难。护理学院教学中采用以学科为中心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包括医学基础课、临床专业课与临床实习,不同学年中完成不同内容,理论到实践反馈时间的跨度较大,学生在使用知识与重现知识中存在困难。在精神科护理教学过程中,主线围绕疾病临床表现进行,学生在掌握疾病知识的过程中实施护理操作[2]。护理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时,学生可掌握症状学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然而,由于反馈时间的跨度较大,学习至最后阶段内容时,多数学生遗忘上阶段基础课知识,无法做到融会贯通。另外,精神科疾病较为复杂,涉及种类较多,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局限于疾病临床症状,与护理操作间连接缺乏,课堂内容抽象且掌握困难。
二、案例教学法与标准化病人教学法的实施方法分析
(一)案例教学法实施方法
案例教学法作为近几年应用越来越广泛的新型教学方法之一,其在临床教学中,以病例为切入点,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选择经典案例开展教学,由学生询问患者情况主动参与患者治疗过程的教学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研究指出[3],案例教学法不仅可以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其信息收集能力,同时还可以有效拓宽其学习思路,培养其沟通协调能力。有学者选取精神科护理学生进行研究,分别实施常规教学、案例教学法,研究发现组间理论考试成绩、实操考试成绩以及教学满意度评分比较中,常规教学组得分均显著较案例教学法组低,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案例教学法在精神科护理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以及教学满意度,提高教育质量。该学者提出案例教学法操作过程如下:在开展教学时,由教师选择精神科经典案例,了解患者的精神心理特征、起病诱因、既往史和家族史等,由学生询问患者疾病情况,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等方面的症状,总结分析,提出护理方法和护理医嘱,详细记录,并在课堂中讲述。由教师进行评价,重点包括病历的护理方案、操作技术等,重点包括沟通技巧、询问内容的全面性、人文关怀是否体现[4]。
(二)标准化病人
标准化病人模式是通过模拟病人看病情境,依照剧本扮演病人,并模仿其动作、表情、主诉、情绪、临床体征等监督学生问诊行为,进而对问诊内容与问诊技巧进行评价的教学方法。在体格检查中,可通过局部查体或者全身查体,根据检查情况对学生查体能力进行判断并客观评价。大量临床实践表明,标准化病人在临床教学中具有显著应用价值。有学者[5]选取40例医学生作为对象,对学生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研究组采用标准化病人教学,对比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及学习效果。结果显示,研究组学习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参与积极性、临床技能掌握情况均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明,精神科教学中采用标准化病人教学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改善综合素质,让学生更好地融入临床实践,有助于临床实习工作。
(三)案例教学法联合标准化病人教学法实施方法
案例教学法、标准化病人教学法作为两种新型护理教学方案,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具有显著应用价值[6]。精神科护理学教学采用案例教学法联合标准化病人教学的详细措施如下:(1)对入科学生进行培训,向学生讲述教学模式相关知识,包括标准化病人、案例教学。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且在组内选出组长,由组长对组内成员进行分工,组织组员做好相关资料的查阅工作,并且整理好发言提纲。(2)成立教学小组,由精神科医护人员组成,以循证医学作为根据,选择经典案例,编写教案,并由教员进行总结备课,编写剧本。(3)招募与培训标准化病人,在选择标准化病人时,要求其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良好记忆力、表达能力与表演能力,经过培训可了解精神科疾病知识,可熟记剧本内容,并对其进行考核,在考核合格以后才可进行教学。(4)开展教学。其一,标准化病人进入就诊室中,学生扮演医生,询问就诊原因,包括现病史、个人史与既往史等,详细记录。由教师进行评价,重点包括护理病历的书写规范、采集全面性等。由标准化病人进行评价,重点包括沟通技巧、询问内容的全面性、人文关怀是否体现,由教师组织讨论。其二,学生对病人全面查体,病人依照剧本,做出对应陈述与表情肢体反应,并讲述感受。学生根据临床特征诊断疾病,并设计病人的鉴别诊断内容,补充查体内容病历。由教师进行评价,重点包括病历的书写规范、查体手法是否规范;标准化病人进行评价,重点包括是否体现人文关怀、沟通技巧等。最后,由教师组织讨论考核给分[7]。 三、案例教学法联合标准化病人教学法的应用价值分析
精神科是临床医学的一个专科,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精神科护理学作为护理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之一,知识容量大,因此在护理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将所学的护理学知识熟练地应用到临床护理实践中一直是护理教学研究的重点[8]。传统讲授式教学法虽然具有成熟的定型范式,但是其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且填鸭式教学也和目前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相悖。案例教学法联合标准化病人教学促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同时也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质量显著提升[9]。运用案例教学法联合标准化病人教学可将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激发出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使学生更好地将学习内容理解吸收以及在临床实践中运用。另外,案例教学法联合标准化病人教学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吸收学习内容,有效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强化重要内容,避免出现遗忘。有学者[10]选取精神科护理学的学生作为对象,分为对照组(常规教学)、观察组(案例教学法联合标准化病人教学),结果可见,观察组理论成绩(93.32±6.54)分、实验成绩(90.68±5.17)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习兴趣评分(91.64±4.56)、识记能力评分(86.79±4.82)、知识理解评分(98.53±4.65)、分析能力评分(92.56±5.41)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100)优于对照组66.67%(P<0.05)。
四、总结
精神科护理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联合标准化病人能明显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同时还可培养其综合能力,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另外,案例教学法联合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受到学生的满意評价,可在临床中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张冬红,王剑英,张朝辉,等.案例教学法联合标准化病人在精神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7,14(1):38-42.
[2]赵红,刘晶.基于微信的案例教学法在《精神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8(85):42.
[3]刘立新,程艳,高莉莉.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精神科护理教学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19):192.
[4]涂冬洁.CBL教学法结合情景模拟与SP在精神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8):1.
[5]陈捷,李会芳,乐小婧,等.教师标准化病人联合案例教学法在医患沟通技能提升中的研究[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0,41(2):158-162.
[6]孙光辉,热衣兰木·包尔汉,罗燕飞,等.案例教学法联合标准化病人在儿科实践教学中的初步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20,34(5):11-13.
[7]胡德丽.案例教学法联合标准化病人在精神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年轻人,2019(32):220-223.
[8]何庆欢.案例教学法联合标准化病人在精神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浅析[J].考试周刊,2019(17):15.
[9]伊丽达娜·米吉提,陈志芳.标准化病人联合案例教学法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及教学质量影响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13):52-53.
[10]赵蓓蓓,张巧玲,张家美,等.标准化病人联合案例教学法在精神科护理课程中的实践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24):107-109.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