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改革的春风已吹遍神州大地,全国成千上万的教育工作者正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满腔的热情投入到这场教育改革的潮流中。这场改革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我们必须与时俱进,积极开拓进取,在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中自觉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出大批具备良好人文素养,具备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然而,当前部分农村初中语文教师以农村条件极差、农村孩子天生素质低下为借口而与新课程理念背道而驰,相去甚远,这是不可取的。近两年来,我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结合当地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做了大胆的改革探索与实践,并初步取得一定的成绩,现将其做法予以整理,以便和各位同行共勉。
一、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积累
农村中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无书可读,学生的书包里除了几本书外,几乎一无所有,学习资源极度贫乏,这为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建设带来一定的困难。众所周知,近年的考题和前些年相比,内容更丰富了,更活了,主观性更强了,确实能够较全面地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如果教与学仅凭这本教材,是无法适应新语文的教学要求,我们必须立足教材但又要走出教材,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感悟、体验与积累,因此,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积累十分重要,在这一点上我是这样做的:
其一、把学生推向社会,要求学生在双休日、节假日深入生活,关注身边典型的人和事,每次上语文课时利用课前两三分钟的时间,让同学们走上讲台,把自己发现的有社会意义与时代意义的美与丑、爱与恨、是与非进行适当的讲述点评,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热爱语文的热情,同时,要求每个学生把自己发现的精彩瞬间用一个专门的笔记本记下,作为作文创作的备用材料。
其二、从教初一起,我就要求学生每天都加强课外阅读,做读书笔记,且规定初一学生每天至少写100字,初二学生每天至少200字,初三学生每天至少写300字,积累渠道除阅读名著、报刊、杂志外,还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体进行筛选积累。当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把有价值的东西一一铭记,但可以通过相互传抄,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实践证明,这样做有诸多益处:1、学生的行为规范了,思想境界提高了,违纪现象明显减少了,做人的道理懂得更多了,社会责任感更强了。例如,不少学生从清洁工的身上知道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赢得别人尊重的道理。2、培养了学生乐于观察、善于观察生活的能力,充实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丰富了学生的情感。3、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学生通过观察记事、读书笔记,积累了大量的好词佳句和一些较典型的素材,这些东西在学习生活中用起来得心应手,尤其是在写作选材时随心所欲,信手拈来。本届三·9班学生,虽然刚刚跨进初三的大门,但他们的作文和我前些年所教的学生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作文无论从审题、立意、选材、组材、行文上都有所改观。真正做到了叶圣陶老先生的所谓“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二、教学方案的设计及其管理
在新的教学理念这一总体指导原则下,我从接手本届学生的第一天起,就为这届学生的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制订了自己的教学方案。
首先,立足教材又必须突破教材的束缚。为此,对教材的教学,每单元我只抽取2篇思想性、艺术性极强的课文进行讲读教学,其余的课文,则给学生设计问题,让学生自读,也让学生为老师设计问题,请教师解答或共同探讨。当然,在范文的教学中,必须抓住该单元教学的总体目标进行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决不敷衍了事。
其次,在教学中注重学科整合。语文教学,其实就是人文教育。教学不仅是让学生升学深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健康合格的公民。既要身心健康,懂得关注集体、社会,有责任心、正义感,又要求学生品学兼优。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把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知识相互渗透,教学时进行旁征博引,为人文教育服务。
第三、基础知识教学与创新理念教育渗透在教学工作中。一方面加强学生的语文基本功训练,“听、说、读、写”的教学环节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另一方面,教学中还善于从学生的细微处发现学生创新的智慧之光,及时鼓励、表扬,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例如:本届学生刚进初一时,相当一部分人对做读书笔记这件事不感兴趣,认为考试又不考读书笔记,没必要做。为此,我发动学生在课外找了一些名人名家读书的故事、成才的经验在班上开展讲故事活动,然后再找一些特别优美的散文,在课余辅导时读给同学们听,当他们深深陶醉的时候适时提醒学生,要写出美文,首先要有积累,才能有情感体验,才能创作佳作。学生深受感染,老师要求他们不读书都不行了。三·9班学生李同学,脾气暴躁,比较自私她从不做读书笔记。我在读了《让阳光拐个弯》这篇文章后,她哭了,事后,她找我借这本书,我不但借给了她,还另外向她推荐了几本书,从此,她读书一发不可收,两年多下来,她已经有了厚厚的两本读书笔记,且各科成绩也不错。
总而言之,教无定法,教亦无固定的模式,我愿在教学工作中努力实施素质教育,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下不断探索,走出一条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新路来。
(作者单位:551800贵州金沙县沙土中学)
一、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积累
农村中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无书可读,学生的书包里除了几本书外,几乎一无所有,学习资源极度贫乏,这为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建设带来一定的困难。众所周知,近年的考题和前些年相比,内容更丰富了,更活了,主观性更强了,确实能够较全面地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如果教与学仅凭这本教材,是无法适应新语文的教学要求,我们必须立足教材但又要走出教材,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感悟、体验与积累,因此,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积累十分重要,在这一点上我是这样做的:
其一、把学生推向社会,要求学生在双休日、节假日深入生活,关注身边典型的人和事,每次上语文课时利用课前两三分钟的时间,让同学们走上讲台,把自己发现的有社会意义与时代意义的美与丑、爱与恨、是与非进行适当的讲述点评,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热爱语文的热情,同时,要求每个学生把自己发现的精彩瞬间用一个专门的笔记本记下,作为作文创作的备用材料。
其二、从教初一起,我就要求学生每天都加强课外阅读,做读书笔记,且规定初一学生每天至少写100字,初二学生每天至少200字,初三学生每天至少写300字,积累渠道除阅读名著、报刊、杂志外,还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体进行筛选积累。当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把有价值的东西一一铭记,但可以通过相互传抄,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实践证明,这样做有诸多益处:1、学生的行为规范了,思想境界提高了,违纪现象明显减少了,做人的道理懂得更多了,社会责任感更强了。例如,不少学生从清洁工的身上知道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赢得别人尊重的道理。2、培养了学生乐于观察、善于观察生活的能力,充实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丰富了学生的情感。3、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学生通过观察记事、读书笔记,积累了大量的好词佳句和一些较典型的素材,这些东西在学习生活中用起来得心应手,尤其是在写作选材时随心所欲,信手拈来。本届三·9班学生,虽然刚刚跨进初三的大门,但他们的作文和我前些年所教的学生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作文无论从审题、立意、选材、组材、行文上都有所改观。真正做到了叶圣陶老先生的所谓“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二、教学方案的设计及其管理
在新的教学理念这一总体指导原则下,我从接手本届学生的第一天起,就为这届学生的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制订了自己的教学方案。
首先,立足教材又必须突破教材的束缚。为此,对教材的教学,每单元我只抽取2篇思想性、艺术性极强的课文进行讲读教学,其余的课文,则给学生设计问题,让学生自读,也让学生为老师设计问题,请教师解答或共同探讨。当然,在范文的教学中,必须抓住该单元教学的总体目标进行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决不敷衍了事。
其次,在教学中注重学科整合。语文教学,其实就是人文教育。教学不仅是让学生升学深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健康合格的公民。既要身心健康,懂得关注集体、社会,有责任心、正义感,又要求学生品学兼优。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把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知识相互渗透,教学时进行旁征博引,为人文教育服务。
第三、基础知识教学与创新理念教育渗透在教学工作中。一方面加强学生的语文基本功训练,“听、说、读、写”的教学环节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另一方面,教学中还善于从学生的细微处发现学生创新的智慧之光,及时鼓励、表扬,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例如:本届学生刚进初一时,相当一部分人对做读书笔记这件事不感兴趣,认为考试又不考读书笔记,没必要做。为此,我发动学生在课外找了一些名人名家读书的故事、成才的经验在班上开展讲故事活动,然后再找一些特别优美的散文,在课余辅导时读给同学们听,当他们深深陶醉的时候适时提醒学生,要写出美文,首先要有积累,才能有情感体验,才能创作佳作。学生深受感染,老师要求他们不读书都不行了。三·9班学生李同学,脾气暴躁,比较自私她从不做读书笔记。我在读了《让阳光拐个弯》这篇文章后,她哭了,事后,她找我借这本书,我不但借给了她,还另外向她推荐了几本书,从此,她读书一发不可收,两年多下来,她已经有了厚厚的两本读书笔记,且各科成绩也不错。
总而言之,教无定法,教亦无固定的模式,我愿在教学工作中努力实施素质教育,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下不断探索,走出一条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新路来。
(作者单位:551800贵州金沙县沙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