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轻负担 夯实基础 提高复习效率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Mete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既要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又要提高学习效果,这是一对矛盾。解决这一矛盾就在于教师采取何种有效的复习教学模式。传统的复习方法一般为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步步深入、层层提高,显示出其复习的条理性和系统性。笔者认为,这种方法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学生负担重,缺乏生气,波澜不惊、慢慢吞吞,有效性欠缺。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致力于探索轻负高效的复习方法。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运作”,我们要踏踏实实地教给学生基础的知识,但又要着眼培养能力的目标。培养能力要以厚实的基础知识为依托。
  扎实基础知识是指掌握各单元知识结构及结构体系中相关的基本史实,基本概念、基本结论及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原因影响等。而不是简单地对历史基本要素的死记硬背。
  基本能力是再现历史事实,对材料的处理和对历史的阐释分析能力。其中材料的处理,关系到阅读、辨别、推理、分析等能力的广泛灵活的运用,使之能最大限度地提取有效信息,为精练概括地分析问题的各个层面和各个角度服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历史的阐释分析则包括归纳、比较、概括的能力和分析历史现象、事物,阐述历史发展规律,评论事件、人物、观点等能力。
  那么如何减轻负担又有效地进行基础知识教学呢?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
  一、强干弱枝深化主体内容
  主体内容指重点内容和与考试密切相关的内容。对这些内容要作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准确的认识和在整体内容中所居地位、作用、属性的分析,揭示内部的各种联系,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的信息,以便“运用已知知识,解决未知问题。”这样做既可避免学生盲目烂记,又可防止学生割裂知识,死记硬背,从而减轻学生负担。
  1、重视重点历史概念的深层次的理解,即注意对历史概念的挖掘、拓宽。要注意对概念的内涵、外延,前后联系和内在联系的挖掘;采取灵活多变的手段,强化历史概念的理解,层层推理、穷根究源,弄清因果关系与前后联系,通过知识的迁移、学科知识交叉综合、时事政治的结合,更新观念,客观科学地把握历史概念。
  2、重视重大历史事件原因影响比较分析。对同一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原因影响分析应引导学生与当时特定社会背景相联系,并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总结归纳,增强趣味,提高复习效果。如近代中国反抗外来侵略的一次又一次斗争先后都失败了,原因归纳起来可以从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等几个方面去思考。又如列次侵略战争给中国带来影响可以归纳为一句顺口溜,即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开始沦为、甲午战争《马关条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辛丑条约》完全陷入,以此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基础知识复习的效果。
  3、重视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及对历史结构和隐性知识结构的挖掘。如注意章节知识点的联系形成单元知识结构,把握阶段特征;又如散见于不同章节的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比较:如同是19世纪中期的中日政坛政治的比较,可引出社会背景、环境、领导力量、群众基础性质、斗争方式、政策措施等方面的不同;同时要注意政治、历史、地理三门学科的相互渗透,三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等。
  4、要针对中考发展趋势调整教学方法,但要始终坚持基础知识信息的编码。首先要把教材中平铺直叙和章节纲目编写造成的基本史实割裂、静态封闭,变成知识的条理化、系统化、立体化,突出知识内在联系,形成对历史现象、事件、人物的全面认识,凸现隐性知识,加强理论渗透;其次要针对历史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活化历史知识信息,如关心时事政治,寻找相关历史依据与借鉴,增强对现实的感悟能力和历史教育意义等;再次还要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学习疑点、盲点、易错知识点等重点分析;还可以通过范例解剖,对那些本质因素、根本因素、基本因素的典型事例,进行深刻理解和认识,实现知识迁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利用问题驱动、类比联想,来扩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活化知识,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导学质疑突破疑难问题
  学源于思,思起于疑。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教师进行基础知识复习时要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在学生看似无疑处设疑,提出有一定思维含量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我们知道,思考与疑问、置疑与探究、质疑与解疑都是密切相关的。长期的复习教学实践证明,质疑和解疑是历史基础知识复习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目标。解疑的复习程序一般可分为四步:
  首先是设置疑问,带着问题进行读书,边读边思考。其特点是富有挑战性,面向全体,能培养学生的目的性、针对性、方向性、实效性,能激发兴趣和解题欲望,启发思维、激励剖析、活跃气氛,营造出愉快学习的环境。设疑置问复习教学模式的特点是针对性强:针对学生、针对教材,体现科学、趣味、主体、层次、灵活的特性。其主要方法有:1、层层设问,变中求新;2、浅处设问,静中得疑;3、故设障碍,诱导思维;4、层层设问,步步深入;5、迂回设问,退中求进;6、创设矛盾、激起波澜。设置疑问的目标是通过读目录、前言、正文、读插图、地图、读注釋、习题来了解课本全貌,揭示知识点之间的潜在的内部联系,明确各处的重点、难点、能力要求。
  其次在具体讲解疑问过程中,以基本理论为依托,构建知识体系,形成知识框架。
  第三是精选训练题,以巩固消化所学知识,这些训练应具备的特性包括基础性、延续性、针对性、典范性、深刻性和创造性。
  第四是通过画龙点睛的总结,解决疑问,使学生思维精确、明晰,得到提高和升华。著名心理学家米勒说:“教师应该较少阐述事实,较多提出问题,较少给以现成答案,要指出所教课程的戏剧性和美妙感,引发美感。”设疑置问复习教学模式正是这一原则的具体体现。
  三、立体发散整合构建知识网络
  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是感知、结构、目标均呈现立体特征。感知的立体化是通过各种媒体的辅助来实现的,宗旨是再现历史情景,使学生能从视觉、听觉和触觉中直接感知历史的演进、地域空间的变迁,历史人物、器件的形象与特征,事件的发展,社会形态的演变,以提高学习的兴趣;结构的主体化是通过单元教学体系中的历史演进(长)、纵横联系(宽)和深层次分析(高)的三维主体教学,使学生掌握由知识体系、知识联系和理沦分析所组成的立体知识结构。目标的主体化是指目标构成的多重性,即既重知识掌握,又重能力提高,还重思想培养。主体教学课堂模式的一般程序,可设计为:强化、矫正、导入→感知历史知识→理解历史知识。综合分析、历史应用、巩固知识五大步。   现阶段中考中《历史与社会》是开卷考,其最终目的是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俗话说:与其是“授人以鱼”、不如“教之以渔”。考试时要靠学生的全面发挥。那时,最高明的老师也帮不上忙。因此,除了在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基础上,更关键的则是教给学生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方法的掌握,需要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各种途径思维训练,学法指导,才能生成为能力。
  四、培养理性思维提升阅读能力
  理解与阅读不仅仅是教师对知识的理解和阅读结果的表述,还应是学生理解、阅读知识的过程和结果。这就关系到教师应教给学生理解、阅读的内容与方法。理解知识包括两部分:一是理解历史的概念,如事件、人物、典章制度、思想文化、理论著述等产生的历史地位、性质、作用、内容、影响等,并要注意对重大概念(章节中心内容)、重点概念(黑体标题)、一般概念(辅助性概念)、次要概念(实质性的但不占主要地位的历史概念)、理论概念(如生产力、生产关系、国际关系、战争、和平等)的区别;二是理解历史知识的异同点,如内部联系中的时间、地点、对象、开始、扩展、初步胜利、转折、最终胜利……,外部联系中的因果关系、各因素关系及评价中的积极作用、消极作用、国际国内影响、性质、特点等等。阅读的关键是阅读技术的培养。阅读则可分为“精读”、“理解性阅读”、“联系性阅读”、“记忆性阅读”、“运用性阅读”几个层次,通过这几个层次的阅读,对重点内容、概念性内容、规律性内容、资料性内容有了较好的理解、归纳和掌握,并能运用基本理论,结合相关史实和资料分析,综合评价有关问题。
  五、形成思维发散培养综合能力
  首先要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这种思考既可以是持续性地对历史发展各个环节的特点及原因的思考,也可以是对历史事件的内容、特点、关系及其原因、影响、评价进行的观点性思考,目的是通过思考,积极掌握有关知识的联系和规律,认识史实发展的前因后果、特点规律、作用影响等。其次要培养学生对学习过程中知识的达成度、参与率、技能练习、心情感觉等进行反思,以便调整方法与态度,始终以积极、有效的手段和乐观自信、持恒、认真的态度完成学习任务。再次是微观的反思即对每次测验结果进行仔细的分析,学生通过对各类试题的错处、错因、错率的分析,得出错误的章节专题、知识概念、分析理解记忆能力、解题技巧或态度方法,并能及时弥补不足,提高解题能力。还有就是教给学生一些一般的思维标准:如评价历史人物,基本标准是否客观促进历史进步及是否符合人民利益,基本前提是人物所处的历史条件、代表阶级、个性特点、作用影响等,基本方法则是分阶段评价(不同阶段的作用、影响分析)、分角度评价(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国际国内因素、民族关系、外交关系等各个方面评价分析)。要大胆地鼓动学生有自己的看法,并尝试以明确的论点、不争的史实基础,合理分析推理,支持自己的看法,论述自己的观点,培养学术的探讨能力,营造创新的意识氛围。
  六、培养解题能力提高答题的有效性
  学生解题技巧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考试结果。因此,解题能力的培養是教学系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解题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适当的练习实践,但并不只是做些题目,因为“题海战术”的实际效果早就遭到行家们的批评,因此适于练习的试题必须具有代表性、典型性、指导性、新型性、层次性特点。除了适当的练习外,还须熟知一些解题的规则和具体方法。
  从解题的规则上来说,应注意五个“化”:①审题的科学化:要认真研究试题的题干大意、明确提问要求、理解命题提示、全面准确地领会题意,然后围绕题意中心,列出解题提纲,以便答题时能落点准确、内容完整、逻辑性强、层次清楚、结构严谨、语言精练;②要注意思维角度的多向化:通过纵向横向的联系、挖深拔高的分析、社会各个层面各个因素的剖析,得出完整独到的见解;③要注意答案的简约化:通过对知识点的梳理、归纳、概括和史论结合,使答案言简意赅、条理清晰、通畅精练;③要注意答题过程一些历史理论术语引用的规范化,使答案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准,以尽力与精练的参考答案相接近、吻合;⑤要允许答案的多元化,只要立意明确、剖析有深度、引用史实准确完整,叙述清楚合理,即可认其答案的正确性,而不拘泥于一个观点及答案。
  从解题思路上说,则要注意分析问题的类型、研究层次、题干结构和分析方法四点:①问题类型分选择题、材料题两部分;②研究层次分“是什么”(叙述)“为什么”(探究)、“怎么评价”(认识)三部分;③题干结构包括时间、范围、内容的规定,角度的提示,内容的要求三部分;④思维的分析方法包括基本思维方法(记忆、分析、综合、比较、归类、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系统、具体等)、学习方法(概念的掌握、题干的解剖、知识体系的构建、理论观点的运用等)、层次技能(史料分析、文字表达等)三种。这四点内容,可保证解题的准确、系统和完整。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在历史复习中处理好夯实基础和培养能力两者关系,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相应的措施,必能取得轻负高效的复习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旅游的日益频繁,曾被称为“无烟工业”的旅游产业对生态、文化的矛盾日益暴露,笔者拟以文化、生态、经济和谐发展为视角,对泸沽湖摩梭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进行探讨。  关键词:摩梭 社区 旅游产业 可持续发展  一、提出问题  随着社会发展、时代进步、道路交通条件和经济收入状况的改善,发展旅游产业已经成为了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首选举措。与此同时,在市场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之下,泸沽湖摩梭人生活
期刊
摘要: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的主要力量之一,融资难一直是制约这一群体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GDP的重要贡献者,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解决尤为重要。而私募股权投资是在银行借贷困难的情况下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窘境较好办法。鉴于私募股权投资不仅带来资金的流入,也会在企业管理运作等方面有所影响。研究私募股权投资进入中小企业是否有积极作用非常必要。作者从企业价值、企业综合实力方面进行探究,检验PE的进
期刊
摘要:近年来,在高端海产品市场需求增加的驱使下,黄岐半岛的鲍鱼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伴随于此也产生不少新的问题。鲍鱼养殖中的一些疾病常常令养殖户损失不少,因此如何去发现,去防治疾病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结合亲身经历,做些这方面的探讨。  关键字:黄岐半岛鲍鱼养殖 常见疾病 防治  鲍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前鳃亚纲、原始腹足目、鲍科。素称“海味之冠”的鲍鱼,自古以来就是海产“八珍”之一。肉质细嫩,鲜
期刊
摘要:当下,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是根据“05方案”所设置的。基于政治社会化的视角进行分析,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逐步加强,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却缺乏对传统政治文化传习的重视,在教学中缺少互动性 ,在课程的设置上更是与“生活”断裂。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政治社会化 意识形态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定阶级或政治集团,为了实现其政治目标和任务而进行的,以政治思想教育
期刊
枸杞既是传统中药材,又是药食两用的保健食品,其价格也在不断的攀升,这给枸杞的发展带来机遇,枸杞种植已被我区今后重点发展的经济林树种之一。因此,枸杞也将是海原县经济林发展的重点。  1、品种选择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近几年,枸杞新品种也在不断增加,宁杞系列已发展到宁杞五号,同时有关专家通过杂交育种、航天诱变育种、生物技术育种等方法,也育出了不少的新品种。但到目前为止,生产上主要应用的还是“宁
期刊
摘要:典型是催人奋进的旗帜,高校典型育人工作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典型育人要在选树典型、培育典型、宣传典型、学习典型、争当典型上进行谋划和思考,充分发挥典型的辐射作用,实现育人功效。本文利用南京某理工大学典型育人成效的实证调研数据,对该校在典型育人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当代高校典型育人工作的开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 典型 育人  一、引
期刊
随着大学扩招和各类职业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教育正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与普通高等学校的大学生相比,中职院校的学生有其自身的显著特点。生源大多来自乡镇,由于师资、环境、设备条件、遗传、教育、观念等方面的影响,学生的个体差异悬殊,学生入校时的机械制图水平参差不齐。我院2010级新生入学机械制图摸底考试成绩最高分和最低分相差50分(总分100分)。这种差异必然造成教学起点难确定、教学过程难实施、
期刊
摘要:面对初中学生层出不穷的德育问题,应该从学校和教师两个层面来解决问题,学校当宏观把握,搞好德育管理,教师则应该深入一线了解学生心理,及时解决学生各个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生 心理转型 德育  当小学生懵懵懂懂的进入中学后,由一系列心理发展变化所引起的德育教育问题更为凸显。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在德育教育中把握好学生心理,应用好心理引导,积极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摘要:本文从Visual Basic.NET语言的特性出发(以下简称VB.NET),结合在VB.NET程序设计语言实际教学中的经验,分析了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下,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对VB.NET课程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思路,并通过实际应用证明了教学创新的有效性。  关键词:vb.net 建构主
期刊
摘要: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他是否会讲述知识,而在于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英语作业的评语好比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一种催化剂,能让学生树立起充分的学习英语自信心,持续性地产生学习英语的成就感,不断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潜能。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也能充分享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创新、可持续发展的隐形的良好学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