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成果的重要指标,作文也在语文试卷中被形象喻为“半壁江山”。我们需要学生对高三阶段阅读的所有材料多加关注、合理运用,让学生在创作时着力从材料的新穎性、典型性、丰富性方面做文章。
【关键词】作文教学;高考充斥阶段;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成果的重要指标,作文也在语文试卷中被形象喻为“半壁江山”。对高三学生而言,如何突破自己的写作劣势,在考场上能轻松应对作文命题,写一篇文质兼美的考场作文应该是他们最着急、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而高三学生在写作方面经常出现的,比如审题立意、结构安排、语言锤炼等问题,虽然教师们在语文基础教学阶段已经着力在解决,却收效甚微,学生的作文依然会显得千篇一律、空洞无力。很多学生觉得在提笔时都有想法,但不知道怎样落实,用丰富的材料撑起观点。所以对高三学生来说,作文训练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材料的问题。无论记叙还是议论类的文章,材料都是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如果我们的材料比较单薄、宽泛或者很陈旧,相应的也不会给读者以好的印象,也无法取得理想分数。但在高三阶段,本来可以通过阅读来拓展更新的材料因为时间的束缚被限制了,怎么办?学生会说我们连8小时的睡眠都保证不了,哪里有时间去阅读呢?
鉴于此,我们需要学生对高三阶段阅读的所有材料多加关注、合理运用,让学生在创作时着力从材料的新颖性、典型性、丰富性方面做文章。笔者认为在高三复习特别是在最后的冲刺阶段的教学应做出如下改变:
一、总复习阶段,“阅读”与“作文”教学可以适当结合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翼。杜甫有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但长期以来,我们只就阅读教阅读,为写作而练写作,将阅读与写作割裂开来。如果语文阅读教学没有关照作文教学的需要,从不关注学生作文兴趣、作文热情、作文能力的培养,写作教学只能是落到千篇一律、干瘪乏味的窘境。实际的情况是,针对高三学生的作文训练更是窘上加窘,很多教师认为已经到了高三了,再抓写作是徒劳的。
但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其实在高三复习的最后一年里,学生接触的阅读材料相当丰富,既有来自课本的经典诗词、名篇佳作,又有来自题海中的题材颇广、文体各异的阅读材料,其中不乏时下最流行的、学生们感兴趣的社会热点或信息,我们怎么能放过这些好素材,与学生每一次的阅读体验失之交臂呢?如果能让“阅读”与“写作”牵手,相辅相成,互为体用,就可以更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效能,提升学生的思想、情感与艺术品位,提高学生驾驭语言、张扬个性、舒展自我的书面表达能力。
二、“阅读”教学重品读,看经典如何妙笔生花
(一)回归课本,重读课本。很多入选课本的文章都是传世之作、经典之作,是作者在那个时代发出的最强劲的生命律动。而作品中凝聚着的作者对人生、自然、社会的独特深刻的情感态度、人格魅力、价值取向,这些将是撞击学生心扉,对学生人格产生持久影响的重要信息。
(二)在阅读训练中,可选取若干阅读材料精讲,让学生在品读经典中反观自己作文的问题。除了材料、内容可以积累,也可让学生在审题立意、结构安排、语言锤炼等方面有所体悟,将美好的阅读体验融入创作中。在讲阅读题时,我经常亲自朗读,让学生在听读中找出并谈谈它们最喜欢的语言和技法,让学生与作者或作品人物进行辩论、倾诉或询问,待学生沉醉于、感慨于作者的精神圣殿之时,也正是教师引出探究话题激发学生表达欲望的最佳时机。我认为对作品中“情”和“理”进行深入体会、探寻,也是教育、培养学生人格的过程,更是作者的人格性灵与学生碰撞交融的过程。我们不妨借机将作者与读者、历史与现实完全打通,让学生随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情感思想一起律动,让学生“吸收精神上的营养”。
三、魅力阅读,从课前3分钟演讲开始
高考复习十分枯燥,节节课直接做题讲题会让学生厌烦,效果也不好。不如好好利用课前3分钟,发动学生课前演讲。同学们选择他们最喜爱的作品来品评,分析文字的优美,构思的精巧,真诚的感情流露于朴素的语言之中;90后的孩子更喜欢谈论世界,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让古今中外、天文地理都进入了视野;讲故事说笑话表演小品,寓庄于谐,寓教于乐,在开怀大笑的同时更从短小精悍的语言中体会到小小说的特点。学生的精彩演讲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大家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逐渐养成了博览群书、勤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提高了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同时又丰富了他们的写作素材。
最有趣的是原创接力,让学生自己选择他认为作文写得好的同学进行展示。学生们从内心里还是争强好胜的,被选中也是一种荣耀,展示的习作要拿得出手,就必须尽最全力去用心磨出一篇精品。这些文章有的是学生内心的抒发,有的是对高三压力的宣泄,有的是对自己、对同学的激励,这里有发自内心的呼唤,这里有对未来生活的憧憬,这里有团结友爱的写照,是学生生活、心理的浓缩。学生的习作在这里最先找到读者和听众,像《弈》《布娃娃》《且听风吟》等作品均博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后经修改都发表于《镍都报》。
四、平时练笔与大作文升格相辅相成
“读”和“写”是语文能力一体两面,所以在积累阅读的同时,还要倡导学生解放手脚、不限题材的周周练笔,不失时机的鼓励学生用文字抒写阅读体验、记录青春、成长经历和感悟,每周集中点评展示,激发学生创作欲望。学生有质量高的作文,教师应主动帮助学生修改,在合适的题材下升格成为大作文。如果学生学会发掘阅读材料中可以训练的写作因素,尝试品析、模仿。久而久之,学生的读写热情会普遍提高。而且一旦他们学会了独立发掘文章的鉴赏点,并不断训练,那么学生收获的不仅是阅读理解力的提升,还有文学欣赏力,书面表达力的飞跃。
所以,只要我们不放弃任何一个让阅读与写作衔接的契机,巧妙安排、精心设计,无论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还是人文素养的提高,都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作文教学;高考充斥阶段;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成果的重要指标,作文也在语文试卷中被形象喻为“半壁江山”。对高三学生而言,如何突破自己的写作劣势,在考场上能轻松应对作文命题,写一篇文质兼美的考场作文应该是他们最着急、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而高三学生在写作方面经常出现的,比如审题立意、结构安排、语言锤炼等问题,虽然教师们在语文基础教学阶段已经着力在解决,却收效甚微,学生的作文依然会显得千篇一律、空洞无力。很多学生觉得在提笔时都有想法,但不知道怎样落实,用丰富的材料撑起观点。所以对高三学生来说,作文训练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材料的问题。无论记叙还是议论类的文章,材料都是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如果我们的材料比较单薄、宽泛或者很陈旧,相应的也不会给读者以好的印象,也无法取得理想分数。但在高三阶段,本来可以通过阅读来拓展更新的材料因为时间的束缚被限制了,怎么办?学生会说我们连8小时的睡眠都保证不了,哪里有时间去阅读呢?
鉴于此,我们需要学生对高三阶段阅读的所有材料多加关注、合理运用,让学生在创作时着力从材料的新颖性、典型性、丰富性方面做文章。笔者认为在高三复习特别是在最后的冲刺阶段的教学应做出如下改变:
一、总复习阶段,“阅读”与“作文”教学可以适当结合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翼。杜甫有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但长期以来,我们只就阅读教阅读,为写作而练写作,将阅读与写作割裂开来。如果语文阅读教学没有关照作文教学的需要,从不关注学生作文兴趣、作文热情、作文能力的培养,写作教学只能是落到千篇一律、干瘪乏味的窘境。实际的情况是,针对高三学生的作文训练更是窘上加窘,很多教师认为已经到了高三了,再抓写作是徒劳的。
但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其实在高三复习的最后一年里,学生接触的阅读材料相当丰富,既有来自课本的经典诗词、名篇佳作,又有来自题海中的题材颇广、文体各异的阅读材料,其中不乏时下最流行的、学生们感兴趣的社会热点或信息,我们怎么能放过这些好素材,与学生每一次的阅读体验失之交臂呢?如果能让“阅读”与“写作”牵手,相辅相成,互为体用,就可以更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效能,提升学生的思想、情感与艺术品位,提高学生驾驭语言、张扬个性、舒展自我的书面表达能力。
二、“阅读”教学重品读,看经典如何妙笔生花
(一)回归课本,重读课本。很多入选课本的文章都是传世之作、经典之作,是作者在那个时代发出的最强劲的生命律动。而作品中凝聚着的作者对人生、自然、社会的独特深刻的情感态度、人格魅力、价值取向,这些将是撞击学生心扉,对学生人格产生持久影响的重要信息。
(二)在阅读训练中,可选取若干阅读材料精讲,让学生在品读经典中反观自己作文的问题。除了材料、内容可以积累,也可让学生在审题立意、结构安排、语言锤炼等方面有所体悟,将美好的阅读体验融入创作中。在讲阅读题时,我经常亲自朗读,让学生在听读中找出并谈谈它们最喜欢的语言和技法,让学生与作者或作品人物进行辩论、倾诉或询问,待学生沉醉于、感慨于作者的精神圣殿之时,也正是教师引出探究话题激发学生表达欲望的最佳时机。我认为对作品中“情”和“理”进行深入体会、探寻,也是教育、培养学生人格的过程,更是作者的人格性灵与学生碰撞交融的过程。我们不妨借机将作者与读者、历史与现实完全打通,让学生随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情感思想一起律动,让学生“吸收精神上的营养”。
三、魅力阅读,从课前3分钟演讲开始
高考复习十分枯燥,节节课直接做题讲题会让学生厌烦,效果也不好。不如好好利用课前3分钟,发动学生课前演讲。同学们选择他们最喜爱的作品来品评,分析文字的优美,构思的精巧,真诚的感情流露于朴素的语言之中;90后的孩子更喜欢谈论世界,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让古今中外、天文地理都进入了视野;讲故事说笑话表演小品,寓庄于谐,寓教于乐,在开怀大笑的同时更从短小精悍的语言中体会到小小说的特点。学生的精彩演讲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大家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逐渐养成了博览群书、勤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提高了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同时又丰富了他们的写作素材。
最有趣的是原创接力,让学生自己选择他认为作文写得好的同学进行展示。学生们从内心里还是争强好胜的,被选中也是一种荣耀,展示的习作要拿得出手,就必须尽最全力去用心磨出一篇精品。这些文章有的是学生内心的抒发,有的是对高三压力的宣泄,有的是对自己、对同学的激励,这里有发自内心的呼唤,这里有对未来生活的憧憬,这里有团结友爱的写照,是学生生活、心理的浓缩。学生的习作在这里最先找到读者和听众,像《弈》《布娃娃》《且听风吟》等作品均博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后经修改都发表于《镍都报》。
四、平时练笔与大作文升格相辅相成
“读”和“写”是语文能力一体两面,所以在积累阅读的同时,还要倡导学生解放手脚、不限题材的周周练笔,不失时机的鼓励学生用文字抒写阅读体验、记录青春、成长经历和感悟,每周集中点评展示,激发学生创作欲望。学生有质量高的作文,教师应主动帮助学生修改,在合适的题材下升格成为大作文。如果学生学会发掘阅读材料中可以训练的写作因素,尝试品析、模仿。久而久之,学生的读写热情会普遍提高。而且一旦他们学会了独立发掘文章的鉴赏点,并不断训练,那么学生收获的不仅是阅读理解力的提升,还有文学欣赏力,书面表达力的飞跃。
所以,只要我们不放弃任何一个让阅读与写作衔接的契机,巧妙安排、精心设计,无论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还是人文素养的提高,都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