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 言
1991年,美国的发展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托马斯·里可纳(Thomas Lickona)发表了著名的《品格教育——我们的学校如何教授尊重和责任》,作者从学校进行品格教育的原因、价值标准的内涵、学生应当具有的美德,实施品格教育的具体措施等方面,就学校如何加强中小学生品格教育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在美国产生了深远影响,该书因此而获得了美国克里斯朵夫奖。
无独有偶,英国19世纪最伟大的道德学家塞缪尔·斯迈尔斯(Samuel Smiles,1812-1904)的《品格的力量》一书(原书名为Character)自1871出版至今的100多年里,不断再版,持续畅销,并于1992年荣登美国畅销书排行榜第三名。按照《纽约时报》的说法,这本“神奇的旧书”,实在算得上是“人格修炼的《圣经》”。
本文作者于2005年发表的《托马斯·里可纳的品格教育思想——兼谈美国中小学的品格教育》,是在细品《品格教育——我们的学校如何教授尊重和责任》一书后,对品格教育重要性的深刻领悟以及对品格教育影响美国中小学教育所作的一次思考。而塞缪尔·斯迈尔斯的这本《品格的力量》是本文作者在我国的品格教育迫在眉睫之时推荐大家认真研读的一本有益性格塑造、品质形成、身心健康的优秀著作。
一、《品格的力量》之需求
美国社会需要品格教育。
通过一组数据的参照对比后可以得出这一结论。
里可纳在其著作《品格教育——我们的学校如何教授尊重和责任》里分析:根据有关资料显示,1978~1988年,美国十三四岁的强奸犯罪翻了一番。在20年时间里(1968~1988),所有的暴力犯罪——谋杀、强奸、抢劫、盗窃,增长了53%,作案者包括17岁以下的男孩和女孩。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父母不和的家庭容易出现有明显缺陷的孩子;二是大众媒体和娱乐场所占据着孩子们的生活,一般的小学生每周要看30个小时的电视,有统计表明,美国平均每个孩子到16岁时会目睹20万个暴力事件,4万个性刺激镜头,而且性暴力镜头越来越泛滥;三是金钱成为青少年价值尺度和生命目标,赚钱成为丧德违法的借口。在对社会现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后,里可纳指出:美国品格教育不容忽视,美国中小学生的品格教育迫在眉睫。
管窥我们当前的社会现状,就可以知道品格教育对中国社会特别是中小学生的重要性。
首先是一份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近年内,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教育专家分析说,心理上的狭隘、自私、惟我独尊、好占上风是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内因,而不良社会环境的熏染、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缺乏则是不容忽视的外因。对青少年来说,对社会、他人以及自己危害最大的还是暴力犯罪。在不少青少年暴力犯罪案件报道中,狂砍、狂刺、锄杀、砍杀、刀劈、杀父、弑母、奸杀等等这样血腥的字眼随处可见。
接下来的一组数据可以让我们看到中国的婚姻状况:2006年,北京共有24 952对夫妻办理离婚登记,其中有1/5的婚姻关系维持不到3年;1/3在结婚5年内离婚;结婚不到1年就离婚的有970对,有52对离婚的夫妻结婚还不到1个月。在这些离婚夫妻中,“80后”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而调查涉及的“80后”离婚案件中,有90%的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大量数据表明,我国“80后”草率结婚又轻率离婚的人数持续走高。“80后”独生子女成为离婚高发人群。
进一步来看的是大众媒体对我们的社会生活和青少年成长的影响。新华网刊载:在上海,电影、电视、广播、报刊,已经成为青少年生活中最大的影响因素。上海市文明办最近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大众文化对全市青少年的影响已经超过以往的任何时候。据《文汇报》报道,调查的数据显示,在生活和娱乐方式上,42.2%的受访者自认为受电影、电视、广播、报刊的影响最大,影响力位居第二的是同学和朋友。只有3.7%的受访者选择了“父母”,而选择“教师”的只有1%。
当今“超女”、“快男”热潮现象也是大众媒体对青少年影响至深的重要案例。许多像刘忠德那样的教育专家大声疾呼:超女娱乐背后隐藏着对青少年的毒害。超女的毒害在于参加者和观众受到错误引导,是对正确的价值尺度和生命目标的严重误导。诸如这样的不用努力就可以一夜成名、一夜暴富,违背艺术规律的娱乐节目收视率越高,对青少年的毒害就越大。这种不断刺激下的榜样的作用是负面的。
通过两组数据的对比可见,品格培养对我们社会和我们的中学生显得尤其重要。然而如何进行品格的培养呢?
这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全方位共同努力,不断完善青少年培养环境。
本文作者提出,将读书、读好书深入人心,可谓是一种比较直接的品格教育方式。
读书是知识获得、品格塑造的良好途径。这种传统的方式一直伴随着我们社会的前进和发展。在当今媒体冲击人们的视觉,不得不接受眼花缭乱的刺激时,静下心来品味好书的呼声显得多么可贵。
读书就要读好书,读那些能够对我们优秀品格生成、对我们的青少年成长有益的书,读诸如像《品格的力量》这样的引用了大量历史人物的感人事迹,剖析每位优秀人物身上所闪耀的光辉品格;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引人入胜;并将“那些曾经在人世间生活过的最优秀分子展现在年轻人面前,向他们展示了最高贵的品格,最壮丽的人生图画”的好书。因此我们社会品格教育的现实决定了对《品质的力量》的需求,读书、读好书的呼声也同样需要《品格的力量》。
二、《品格的力量》之品格
诚如塞缪尔·斯迈尔斯在《品格的力量》的序言中所言:“人的一生,能否幸福,靠的还是自身的努力——靠的是勤奋、修养、自我磨炼和自制自律,尤其是要诚实、正直、恪尽职守。实际上,正是这些品格造就了成功的人。” 作者一开始展示给我们的是一个人需要具备的优秀品格是什么以及这些品格如何才能获得。一本征服读者的好书犹如一个取得成功的人一样具有好的品格,《品格的力量》之品格主要体现在:其一,作者没有将优秀品格的生成环境神话,强调关键在于个体的努力;其二,作者对优秀品格的人物定位于平凡之中见伟大;其三,作者将品格与学问、金钱分离,而与忠诚、诚实挂钩。这三个方面观点的提出都鲜明地展示了《品格之力量》的优秀品质,《品格之力量》之所以能够畅销不衰,正是源于它本身所具有的品质。
1.良好品格形成的土壤靠个体努力的培育
《品格的力量》中作者对品格的形成条件有深入的认识,对优秀品格的生成环境有独到的见解。作者在文章中明确提出“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以及个人不同的调节和控制能力,都会影响到品格的形成”。人的“每一个动作,不管它多么细微,也是头脑的反映,这就像一根头发,尽管它很细小,但也会有自己的影子”。“品格的形成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P9)
优秀品格的形成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要付出不懈的努力的。“需要不断地自我审视、自我约束、自我调节。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挫折,甚至会遭受失败……但是,坚强的毅力和正直的心地,会激励着人们坚持不懈,最终取得成功。这种积极进取的决心,会形成无形的品格力量,使人感到精神振奋。”(P10)
“注重品格的人会在深思熟虑之后再选择自己的方式,然后信心百倍地去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人的品格是人内在良心的体现。每个人的良心会在他的工作、言语、行动中展示出来。
劳动创造了人。
人类最初最好的启蒙老师是劳动,人们从劳动中获取知识。劳动创造人、塑造人,从劳动中人们学会了遵守纪律、自我控制等基本的道德规范。(P80)辛勤劳动才是人类最高尚的行为。只有通过劳动,人才能真正享受生活,理解人生的真谛……从而创造美好的生活。(P81)人们只有在付出艰辛的劳动和汗水之后,才能真正体会到这美好事物的价值,所以会愈加珍惜它,人们会在这个过程中享受到快乐,这是一条真理。(P85)
不劳动者不得食。热爱劳动,“不劳动是没有权利享受劳动所带来的快乐的”。“一个人生命的意义应在于,他干了什么,他是否喜欢自己多干事情,他会为之付出更大的精力,他的生活也因此而充实有意义。一辈子只知道吃喝玩乐、虚度年华的酒囊饭袋,就算长命百岁,人生的意义又何在呢?”(P88)
劳动是打开幸福大门的钥匙。无所事事比过度劳累还要烦人,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工作,他的心就会无端烦躁,这对健康是最不利的。著名作家司各特一生中坚持不懈,笔耕不辍。在他看来,幸福和成功是要以勤奋为前提的,他在给上学的儿子的信中写道:我必须三番五次地告诉你……劳动能创造你的一切,否则,你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时间对你来说是十分重要的,(P92)勤奋学习才能让你不断进步。你风华正茂,动作敏捷,适应能力强,是接受知识的最好时期,如果你不能抓住这段时光,将会后悔莫及。中国有句古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没有春天的播种,就没有秋天的收获。青年时期逝而不返,浪费了这段时光,你就难以有所成就,到了老年没人尊重,就只剩下自己伤悲了。(P93)
劳动是人类的老师。劳动能够训练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出严格的纪律,所以只有在劳动中人们才能得到锻炼,得到提高。有了平时的锻炼,就会形成处世不惊的能力,有了劳动的辛劳,那么等到空闲下来,就能够真正地去享受这份清闲和快乐。(P94)
苦难是人生的学校。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这是北宋文学家张载曾说过的一句至理名言,深刻揭示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从古到今,大凡能够做出大成就的人,几乎无一例外地都经历过苦难的历练。就拿大家熟悉的历史人物来讲,最为典型的人物要数汉代司马迁。因受李陵事件牵连而被汉武帝赐以宫刑的司马迁,蒙受如此奇耻大辱却“就极刑而无愠色”,没有自暴自弃,怨天尤人,而是矢志不渝,发奋著书,无论严寒酷暑,笔耕不辍。经历过炼狱般的痛苦,终于换来了人生的升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呈现在世人的面前,给后人留下一部不朽的著作。鲁迅先生在他的《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马克思贫困潦倒而著《资本论》;曹雪芹举家食粥而作不朽的《红楼梦》;勾践卧薪尝胆使国耻得以昭雪;韩信遭跨下之辱而统帅千军。
联系到我们的具体工作中,和平建设年代,吃点苦又算得了什么?
中国女足的对歌《风雨彩虹 铿锵玫瑰》反映的就是不经风雨哪有彩虹,先苦后甜的境界,一种豪气,一种壮美!
一切美好只是昨日沉醉
淡淡苦涩才是今天滋味
想想明天又是雨打风吹
再苦再累无惧无畏
身上的痛让我难以入睡
脚下的路还有更多的累
追逐梦想总是百转千回
无怨无悔从容面对
风雨彩虹铿锵玫瑰
再多忧伤再多痛苦自己去背
风雨彩虹铿锵玫瑰
纵横四海笑傲天涯永不后退
思绪飘飞带着梦想去追
我行我素做人要敢做敢为
人生苦短哪能半途而废
不弃不馁无惧无畏
桃李争辉飒爽英姿斗艳
成功失败总是欢乐伤悲
红颜娇美承受雨打风吹
拔剑扬眉豪情快慰
风雨彩虹铿锵玫瑰
芳心似水激情如火梦想鼎沸
风雨彩虹铿锵玫瑰
纵横四海笑傲天涯风情壮美
“一个人如果没有经受过任何苦难,会是这个世上最悲惨的人……因为任何德行的养成都要付出代价。”(P300)
要成就一番事业,必然要付出代价。《孟子·告子下》中有“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对于这段话,我现在有了较深的感悟。困难和痛苦越是能激发一个人的潜能,惟有历炼方能成就大器;相反安逸和享乐却能让人懒散和堕落。
勇气是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勇气并不是指匹夫之勇,勇气更多地体现在默默的努力和辛勤的耕耘之中。为了真理和正义,有勇气的人能够忍受和承担一切痛苦。这种勇气才是真正的大智大勇,与愚猛完全不同。
道德加勇气,会造就男人和女人崇高的英雄气概,探求和坚持真理的勇气,坚持正义的勇气,诚实无欺的勇气,抑制诱惑的勇气,恪尽职守的勇气,这才是道德家勇气。
人类历史车轮的每一次进步,都需要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勇气。许多人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付出了毕生的精力,海涅说,“人们在发表伟大思想的过程中,可能会以生命为代价”。(P117)布鲁诺、伽利略、牛顿、开普勒、笛卡尔、斯宾诺莎、洛克等等,他们都是为了追求科学真理而受到了宗教法庭的迫害,有的甚至成为了真理的殉道者。
在日常生活中,诚实、正直就是一种勇气。(P125)
对世界有影响的人,并不一定是天才,是坚定的信仰、孜孜不倦的追求、辛勤的工作,使他们富于永不枯竭的精力和战无不胜的决心。将勇气与精力、毅力结合,就能战胜各种困难。勇气使人奋发,会使人在困难面前挺身向前。(P133)
真正勇敢之人是最宽宏大量的,勇敢让他的胸怀更加宽广。(P134)
持久的勇气会影响品格的形成。
自我克制是勇气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称得上是品格的精髓。因人类具有有这一美德,所以莎士比亚认为人类能够“瞻前顾后”。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是自我控制。自我控制是一切美德的根源所在。一个人如果被冲动和激情支配,(P144)那么,他就失去了他的全部道德自由。他就会人云亦云,淹没在时代的潮流中,成为强烈欲望的努力。正是这种自我克制能力,将物质生活与道德生活区分开来,同时,这种自我克制能力构成了品格的主要基础。(P145)
郝伯特·斯宾塞说,“极其严格的自我控制,使那些富于理想的人类孜孜以求的伟大目标,他们不会被冲动和欲望所控制,他们在付诸行动之前,会三思而行,这也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
进行道德教育最好的地方,是家庭,其次是学校,再次是社会,社会是实际生活的大学校。每一阶段的道德教育会在上一阶段的基础上进行。一个人现在的道德状况,往往与他过去的道德教育有很密切的关系。假如一个人没有收到良好的家庭与学校教育,又生长在没有严格训练的情况下,那么,他就难以获得幸福,甚至会给社会带来灾难,而他也会是受害者。
教育得当的家庭,会拥有完善的道德教育训练。这种道德训练处处存在、无声无息,让人不能明显地感觉到。道德教育与法律力量是一致的,它们共同维护着社会的秩序、安全和正义。道德教育训练会形成品格的基础,但只有形成习惯时,道德训练才会在生活中定型。(P146)
在很大程度上,人们的性格、身体健康、家庭和早期的道德训练,都会影响道德品质的形成,而且,道德品质也会受到伙伴们的影响,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通过自我控制去调节、克制和训练行为的能力,对道德品质具有决定作用。(P147)
前英国首相皮特在一次主题为“首相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的座谈中说,“忍耐”是一名首相最需要的素质。忍耐即自我控制。(P148)
容忍和克制是人类必需的品格。要想拥有光荣、平和的人生,就必须能够在小事大事上自我克制。脾气再大也绝不能超越理智。要想生活幸福就要时常检点自己的言行。(P154)“吾日三省吾身”,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要想与人和睦相处并得到他人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的人格。每个人为人处世的方式和性格都各有不同,所以在与他人交往时,要有宽容的心态。(P157)
自我控制的勇气体现在许多方面,不过,在真实的生活中,这种勇气体现的最真切、分明。严格遵守一切道德,才是真正高尚品格的基础。(P161)
职责是每一个不可逃避的义务,贯穿人生的始终。一个人具有持久而良好的职责观念模式最起码的品德,这也是人的最高荣誉,因为高尚的人都会拥有这种持久的职责观念。(P169)职责干来源于人们的正义感,而正义感来源于人类的自爱,人类的自爱之情是善良和仁慈的根本。一个人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会体现出他的道德良心。道德良心能够指导人的行为。良心的作用要在坚强的意志的支持下,才能充分发挥出来。拥有持久的精神,顽强的毅力,才能养成习惯,自觉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好的习惯是最可贵的用之不竭的财富。(P172)
恪守本职是民族的精神财富。(P178)
诚实的品德与尽职尽责紧密相连,恪尽职守的人,会同时具有诚实的品德。诚实守信是立足社会的根本,是社会能够正常运转的基础。(P184)是一切高尚品德的根基,它就像一面道德镜子,能够照出每个人的真实面目。(P186)
幸福来自与豁达的性格,性格在人的生活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195)
快乐和幸福来源于乐观、豁达的性格,良好品德中必定包含有乐观、豁达的品质。“愉快的心情是最好的药物。”(P197)
乐观的态度给人以希望。(P203)
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法学家边沁认为,一个人如果给予了别人幸福和快乐,自己也会得到幸福和快乐,他给予的越多,得到的就越多,待人友善的人,会得到友善的回报。(P204)
人生最可耻的伙伴就是自私自利。(P206)自私自利的人通常会斤斤计较,这会让人的心情随之变坏。心情豁达、乐观的人,会发现生活中的光明。美好的世界是人类创造的,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的意愿,只有热爱生活、拥有快乐的人,才能真正拥有这个世界。(P208)
没有什么比只知道发牢骚更糟糕的了。总发牢骚的人,天长日久,就可能形成病态。(P207)
如果你想快乐,就不要让一些琐碎之事来影响自己的心情。要尝试着学会愉快地去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麻烦,有意识地主动去寻找生活中的乐趣,时间久了,自然会拥有好心情。(P209)
2.平凡之中见伟大
“平凡的岗位,并不影响个人的价值体现,也可以体现出人生的意义,真诚、公正、正直和忠厚是不可或缺的”,“全心地付出,就是人生意义的最高体现”,“人的道德情操,就是通过这些平常的工作和日常的生活表现出来的”。(P3)“一个人真正的品格,往往在他对待别人尤其是他最亲近的人时才会自然地表现出来,通过他在平凡生活中的小事表现出来的道德修养,会比他作为一位作家、一位演说家或一位政客向公众所展现出来的要真实得多”。因此,“不管是谁,只要他努力做好该做之事,他就是在为人服务的同时实现了自身价值,在这一过程中他的品格得到了锻炼。”
“品格的高尚与低俗,与一个人的学问没有必然的联系。”乔治·郝伯特说:“哪怕是一小店的好品行也必高深的学问重要得多。”当然我们不是说知识和学问不重要,“如果能够把这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将是人格的最高体现。”(P4)
同样,“品格的高尚与否和金钱也没有必然的联系。相反,有些人品德败坏甚至堕落,就是因为有钱才如此。”“如果一个人没有坚定的信念,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欲望,那么他的财富越多也就越危险。”(P5)“宗教领袖马丁·路德死后,没有留下一分钱的财产,算得上是贫困潦倒,但是,正是他的勤劳,使他成为他所在国家品格的典范。”(P6)
“品格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如果没有高尚的品格作为后盾,那么,生活会没有明确的方向,枯燥得如同一潭死水,反之,生活才会丰富多彩,工作才有意义。”(P11) (P6)所以,“养成良好的品质是非常重要的,勤劳、善良等美德是最高尚无比的,具备这些品德的人也是值得尊敬的。”
“诚实是一个人品格中的重要因素。”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诚实也要以正确的原则为基础,即坚持正义、追求真理。一个人没有原则,就会像船没有了航舵在大海中行驶一样,不能确定方向,随波逐流。”(P7)“诚实是需要足够的勇气的。”(P11)
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值得信赖的是人品格中的忠诚和诚实。”“忠诚是一个人美德中的基础……值得信赖是赢得人类尊重和信任的前提。”“我们判断一个人,是依据他的品格表现,他的心灵,自制力、耐心和纪律性能让我们更加了解他的为人,而他的智力,并不是我们评价他的最主要标准。正直是一个人最好的精神财富,善良的愿望就会指引人的行为,这是人的内在心灵的体现,是最高的智慧,他将现实与理想统一起来。”(P8)
尊重是人的品格中一个重要因素。不管是个人、家庭还是民族的幸福,尊重在其中都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没有了尊重,人与人之间,或者人与神之间,诚信也就随之消失了,社会的和平与进步就会受到重大影响。(P13)
细节决定成败。生活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它能够教会人们很多方法。善于观察、总结的人们,在经营一个小家庭时,也可以发现或找到治理一个国家的大道理。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不重视处理日常生活琐事,对一般性的交往不屑一顾,这都是错误的观点。这些日常事务是个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处理好这些,才能更好地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P95)事实上,真正伟大的人物,一定会是极为勤劳的人,他们会认真地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小事情。(P97)正是通过这些琐屑事情的处理,增长了他们的才干。做不了小事情的人必定也做不了大事情。(P98) 人的智慧来自社会生活,经过社会生活的种种严格考验后,才能形成良好的品格。“如果你想成为一位好铁匠,你就要不停地去打铁,同样,你要想具有出色的管理才能,你就必须努力地研究日常事务。”(P96)
一个人胜任自己工作的基本条件是:良好的习惯、严肃的工作态度、优良的品德和教养。具有起码的纪律观念是从事任何工作所必须的。另外,时间观念对于从事任何工作都是很必须的,一些人能够出类拔萃,就是因为时间被他们最有效地利用了。(P99)
人们好要培养自己勤奋、专心致志、自我牺牲、善于同情体谅他人的好品格。(P95)
三、《品格的力量》之力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会对人们品格的形成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P11)在崇高目标的影响下,人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这时,他的英勇无畏的性格、果敢坚毅的的品质,就会引起人们不自觉地去效仿,成为人们的榜样。他的一言一行就会对人们产生影响,比如马丁·路德,就有人评价“他的言语就是行动的号角”,他的人生轨迹影响了他的德国同胞。(P12)
品格形成的重要阶段是青少年时期,此时他们会满怀崇拜的激情。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崇拜会变成具体的言行,此时偶像的作用会逐渐减弱。在人的性格处于可塑阶段时,会相对容易接受他人品格的影响,此时鼓励他们去崇拜伟大的品格是非常有益的。因为英雄会对青少年产生正面的影响。(P69)
榜样对青少年的影响是无形的,也是巨大的。幼年时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在学校接受正规教育以后,老师、同学、朋友之间的相互往来,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品格的形成,“这种影响是经久不衰的”(P57) “渐渐地,随着时间的推移,榜样的行为会逐渐转化成个体的经常性行为,而且日趋稳定,最终形成固定不变的习惯。而一旦形成了习惯,它将难以改变。”“虽然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榜样对自身品格的影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们会完全成为周围人的影子。因为人是具有主观意识的,这会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原则。”(P58)因此,有选择地结交朋友至关重要,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看到一个人的朋友,就可以知道这个人的为人。”“与品格庸俗的人交往,会让自己也变得失去品味。”“和优秀的人在一起,自己也会变得优秀。”拉伯雷曾在其作品《巨人传》中谈到这个问题,和道德崇高的人交往,你的心灵也会受到净化。西班牙谚语说“与狼共舞,你也只能学会狼叫。”(P59)所以,“多和聪明而精力充沛的人做朋友,会对良好品格的形成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样能增长才干,从而能够更加敏捷和老练地处理遇到的问题,对他人也是非常有益的。”(P60)
品格的影响会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P63)
榜样会给人以力量。那些伟大和善良的人,哪怕只是他们很普通的一个举止,也会感染青少年。他们的亲切、勇敢、真诚和宽厚具有超强的感染力,让人们情不自禁地崇拜和爱戴。(P65)每个人品格的形成过程,都会受到别人的品格的影响。一个人品格力量的激发往往受到别人品格力量的影响。两者产生共鸣,这种力量会对人类发生影响。一个人饱满的激情充沛的精力,往往会不知不觉地带动周围的人。这种榜样的力量是极强的,它让人积极地去效仿。(P68)伟人们通过自己崇高的思想或事迹而万古流芳,同时为社会营造了良好的道德环境。(P69)
结 语
《时代周刊》这样评论,“在这个充满物欲的时代,我们绝不能忽略了思想的价值。在向年轻一代传授技术的同时,绝不能忘记:还应当教育他们成为有高贵思想的、诚实而敢说真话的男女。在培养他们能力的同时,绝不能忘了:还应当培养他们高贵的人格品行……这是一本有益于健康的书。”
历经130多年而畅销不衰,这确实是一本有助于培养人的高尚品格的健康书,值得认真去读。
当然,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所在的国家环境,使他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和马克思主义观点存在不同,比如对法国大革命的理解就是这样。还有一些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比如书中讲到的因果报应,等等。这是需要在阅读时注意的。
注:书中所有页码均引自塞缪尔·斯迈尔斯(Samuel Smiles,1812-1904)的《品格的力量》(原书名为Character),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年第1版。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潘静波)
1991年,美国的发展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托马斯·里可纳(Thomas Lickona)发表了著名的《品格教育——我们的学校如何教授尊重和责任》,作者从学校进行品格教育的原因、价值标准的内涵、学生应当具有的美德,实施品格教育的具体措施等方面,就学校如何加强中小学生品格教育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在美国产生了深远影响,该书因此而获得了美国克里斯朵夫奖。
无独有偶,英国19世纪最伟大的道德学家塞缪尔·斯迈尔斯(Samuel Smiles,1812-1904)的《品格的力量》一书(原书名为Character)自1871出版至今的100多年里,不断再版,持续畅销,并于1992年荣登美国畅销书排行榜第三名。按照《纽约时报》的说法,这本“神奇的旧书”,实在算得上是“人格修炼的《圣经》”。
本文作者于2005年发表的《托马斯·里可纳的品格教育思想——兼谈美国中小学的品格教育》,是在细品《品格教育——我们的学校如何教授尊重和责任》一书后,对品格教育重要性的深刻领悟以及对品格教育影响美国中小学教育所作的一次思考。而塞缪尔·斯迈尔斯的这本《品格的力量》是本文作者在我国的品格教育迫在眉睫之时推荐大家认真研读的一本有益性格塑造、品质形成、身心健康的优秀著作。
一、《品格的力量》之需求
美国社会需要品格教育。
通过一组数据的参照对比后可以得出这一结论。
里可纳在其著作《品格教育——我们的学校如何教授尊重和责任》里分析:根据有关资料显示,1978~1988年,美国十三四岁的强奸犯罪翻了一番。在20年时间里(1968~1988),所有的暴力犯罪——谋杀、强奸、抢劫、盗窃,增长了53%,作案者包括17岁以下的男孩和女孩。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父母不和的家庭容易出现有明显缺陷的孩子;二是大众媒体和娱乐场所占据着孩子们的生活,一般的小学生每周要看30个小时的电视,有统计表明,美国平均每个孩子到16岁时会目睹20万个暴力事件,4万个性刺激镜头,而且性暴力镜头越来越泛滥;三是金钱成为青少年价值尺度和生命目标,赚钱成为丧德违法的借口。在对社会现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后,里可纳指出:美国品格教育不容忽视,美国中小学生的品格教育迫在眉睫。
管窥我们当前的社会现状,就可以知道品格教育对中国社会特别是中小学生的重要性。
首先是一份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近年内,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教育专家分析说,心理上的狭隘、自私、惟我独尊、好占上风是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内因,而不良社会环境的熏染、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缺乏则是不容忽视的外因。对青少年来说,对社会、他人以及自己危害最大的还是暴力犯罪。在不少青少年暴力犯罪案件报道中,狂砍、狂刺、锄杀、砍杀、刀劈、杀父、弑母、奸杀等等这样血腥的字眼随处可见。
接下来的一组数据可以让我们看到中国的婚姻状况:2006年,北京共有24 952对夫妻办理离婚登记,其中有1/5的婚姻关系维持不到3年;1/3在结婚5年内离婚;结婚不到1年就离婚的有970对,有52对离婚的夫妻结婚还不到1个月。在这些离婚夫妻中,“80后”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而调查涉及的“80后”离婚案件中,有90%的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大量数据表明,我国“80后”草率结婚又轻率离婚的人数持续走高。“80后”独生子女成为离婚高发人群。
进一步来看的是大众媒体对我们的社会生活和青少年成长的影响。新华网刊载:在上海,电影、电视、广播、报刊,已经成为青少年生活中最大的影响因素。上海市文明办最近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大众文化对全市青少年的影响已经超过以往的任何时候。据《文汇报》报道,调查的数据显示,在生活和娱乐方式上,42.2%的受访者自认为受电影、电视、广播、报刊的影响最大,影响力位居第二的是同学和朋友。只有3.7%的受访者选择了“父母”,而选择“教师”的只有1%。
当今“超女”、“快男”热潮现象也是大众媒体对青少年影响至深的重要案例。许多像刘忠德那样的教育专家大声疾呼:超女娱乐背后隐藏着对青少年的毒害。超女的毒害在于参加者和观众受到错误引导,是对正确的价值尺度和生命目标的严重误导。诸如这样的不用努力就可以一夜成名、一夜暴富,违背艺术规律的娱乐节目收视率越高,对青少年的毒害就越大。这种不断刺激下的榜样的作用是负面的。
通过两组数据的对比可见,品格培养对我们社会和我们的中学生显得尤其重要。然而如何进行品格的培养呢?
这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全方位共同努力,不断完善青少年培养环境。
本文作者提出,将读书、读好书深入人心,可谓是一种比较直接的品格教育方式。
读书是知识获得、品格塑造的良好途径。这种传统的方式一直伴随着我们社会的前进和发展。在当今媒体冲击人们的视觉,不得不接受眼花缭乱的刺激时,静下心来品味好书的呼声显得多么可贵。
读书就要读好书,读那些能够对我们优秀品格生成、对我们的青少年成长有益的书,读诸如像《品格的力量》这样的引用了大量历史人物的感人事迹,剖析每位优秀人物身上所闪耀的光辉品格;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引人入胜;并将“那些曾经在人世间生活过的最优秀分子展现在年轻人面前,向他们展示了最高贵的品格,最壮丽的人生图画”的好书。因此我们社会品格教育的现实决定了对《品质的力量》的需求,读书、读好书的呼声也同样需要《品格的力量》。
二、《品格的力量》之品格
诚如塞缪尔·斯迈尔斯在《品格的力量》的序言中所言:“人的一生,能否幸福,靠的还是自身的努力——靠的是勤奋、修养、自我磨炼和自制自律,尤其是要诚实、正直、恪尽职守。实际上,正是这些品格造就了成功的人。” 作者一开始展示给我们的是一个人需要具备的优秀品格是什么以及这些品格如何才能获得。一本征服读者的好书犹如一个取得成功的人一样具有好的品格,《品格的力量》之品格主要体现在:其一,作者没有将优秀品格的生成环境神话,强调关键在于个体的努力;其二,作者对优秀品格的人物定位于平凡之中见伟大;其三,作者将品格与学问、金钱分离,而与忠诚、诚实挂钩。这三个方面观点的提出都鲜明地展示了《品格之力量》的优秀品质,《品格之力量》之所以能够畅销不衰,正是源于它本身所具有的品质。
1.良好品格形成的土壤靠个体努力的培育
《品格的力量》中作者对品格的形成条件有深入的认识,对优秀品格的生成环境有独到的见解。作者在文章中明确提出“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以及个人不同的调节和控制能力,都会影响到品格的形成”。人的“每一个动作,不管它多么细微,也是头脑的反映,这就像一根头发,尽管它很细小,但也会有自己的影子”。“品格的形成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P9)
优秀品格的形成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要付出不懈的努力的。“需要不断地自我审视、自我约束、自我调节。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挫折,甚至会遭受失败……但是,坚强的毅力和正直的心地,会激励着人们坚持不懈,最终取得成功。这种积极进取的决心,会形成无形的品格力量,使人感到精神振奋。”(P10)
“注重品格的人会在深思熟虑之后再选择自己的方式,然后信心百倍地去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人的品格是人内在良心的体现。每个人的良心会在他的工作、言语、行动中展示出来。
劳动创造了人。
人类最初最好的启蒙老师是劳动,人们从劳动中获取知识。劳动创造人、塑造人,从劳动中人们学会了遵守纪律、自我控制等基本的道德规范。(P80)辛勤劳动才是人类最高尚的行为。只有通过劳动,人才能真正享受生活,理解人生的真谛……从而创造美好的生活。(P81)人们只有在付出艰辛的劳动和汗水之后,才能真正体会到这美好事物的价值,所以会愈加珍惜它,人们会在这个过程中享受到快乐,这是一条真理。(P85)
不劳动者不得食。热爱劳动,“不劳动是没有权利享受劳动所带来的快乐的”。“一个人生命的意义应在于,他干了什么,他是否喜欢自己多干事情,他会为之付出更大的精力,他的生活也因此而充实有意义。一辈子只知道吃喝玩乐、虚度年华的酒囊饭袋,就算长命百岁,人生的意义又何在呢?”(P88)
劳动是打开幸福大门的钥匙。无所事事比过度劳累还要烦人,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工作,他的心就会无端烦躁,这对健康是最不利的。著名作家司各特一生中坚持不懈,笔耕不辍。在他看来,幸福和成功是要以勤奋为前提的,他在给上学的儿子的信中写道:我必须三番五次地告诉你……劳动能创造你的一切,否则,你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时间对你来说是十分重要的,(P92)勤奋学习才能让你不断进步。你风华正茂,动作敏捷,适应能力强,是接受知识的最好时期,如果你不能抓住这段时光,将会后悔莫及。中国有句古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没有春天的播种,就没有秋天的收获。青年时期逝而不返,浪费了这段时光,你就难以有所成就,到了老年没人尊重,就只剩下自己伤悲了。(P93)
劳动是人类的老师。劳动能够训练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出严格的纪律,所以只有在劳动中人们才能得到锻炼,得到提高。有了平时的锻炼,就会形成处世不惊的能力,有了劳动的辛劳,那么等到空闲下来,就能够真正地去享受这份清闲和快乐。(P94)
苦难是人生的学校。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这是北宋文学家张载曾说过的一句至理名言,深刻揭示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从古到今,大凡能够做出大成就的人,几乎无一例外地都经历过苦难的历练。就拿大家熟悉的历史人物来讲,最为典型的人物要数汉代司马迁。因受李陵事件牵连而被汉武帝赐以宫刑的司马迁,蒙受如此奇耻大辱却“就极刑而无愠色”,没有自暴自弃,怨天尤人,而是矢志不渝,发奋著书,无论严寒酷暑,笔耕不辍。经历过炼狱般的痛苦,终于换来了人生的升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呈现在世人的面前,给后人留下一部不朽的著作。鲁迅先生在他的《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马克思贫困潦倒而著《资本论》;曹雪芹举家食粥而作不朽的《红楼梦》;勾践卧薪尝胆使国耻得以昭雪;韩信遭跨下之辱而统帅千军。
联系到我们的具体工作中,和平建设年代,吃点苦又算得了什么?
中国女足的对歌《风雨彩虹 铿锵玫瑰》反映的就是不经风雨哪有彩虹,先苦后甜的境界,一种豪气,一种壮美!
一切美好只是昨日沉醉
淡淡苦涩才是今天滋味
想想明天又是雨打风吹
再苦再累无惧无畏
身上的痛让我难以入睡
脚下的路还有更多的累
追逐梦想总是百转千回
无怨无悔从容面对
风雨彩虹铿锵玫瑰
再多忧伤再多痛苦自己去背
风雨彩虹铿锵玫瑰
纵横四海笑傲天涯永不后退
思绪飘飞带着梦想去追
我行我素做人要敢做敢为
人生苦短哪能半途而废
不弃不馁无惧无畏
桃李争辉飒爽英姿斗艳
成功失败总是欢乐伤悲
红颜娇美承受雨打风吹
拔剑扬眉豪情快慰
风雨彩虹铿锵玫瑰
芳心似水激情如火梦想鼎沸
风雨彩虹铿锵玫瑰
纵横四海笑傲天涯风情壮美
“一个人如果没有经受过任何苦难,会是这个世上最悲惨的人……因为任何德行的养成都要付出代价。”(P300)
要成就一番事业,必然要付出代价。《孟子·告子下》中有“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对于这段话,我现在有了较深的感悟。困难和痛苦越是能激发一个人的潜能,惟有历炼方能成就大器;相反安逸和享乐却能让人懒散和堕落。
勇气是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勇气并不是指匹夫之勇,勇气更多地体现在默默的努力和辛勤的耕耘之中。为了真理和正义,有勇气的人能够忍受和承担一切痛苦。这种勇气才是真正的大智大勇,与愚猛完全不同。
道德加勇气,会造就男人和女人崇高的英雄气概,探求和坚持真理的勇气,坚持正义的勇气,诚实无欺的勇气,抑制诱惑的勇气,恪尽职守的勇气,这才是道德家勇气。
人类历史车轮的每一次进步,都需要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勇气。许多人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付出了毕生的精力,海涅说,“人们在发表伟大思想的过程中,可能会以生命为代价”。(P117)布鲁诺、伽利略、牛顿、开普勒、笛卡尔、斯宾诺莎、洛克等等,他们都是为了追求科学真理而受到了宗教法庭的迫害,有的甚至成为了真理的殉道者。
在日常生活中,诚实、正直就是一种勇气。(P125)
对世界有影响的人,并不一定是天才,是坚定的信仰、孜孜不倦的追求、辛勤的工作,使他们富于永不枯竭的精力和战无不胜的决心。将勇气与精力、毅力结合,就能战胜各种困难。勇气使人奋发,会使人在困难面前挺身向前。(P133)
真正勇敢之人是最宽宏大量的,勇敢让他的胸怀更加宽广。(P134)
持久的勇气会影响品格的形成。
自我克制是勇气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称得上是品格的精髓。因人类具有有这一美德,所以莎士比亚认为人类能够“瞻前顾后”。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是自我控制。自我控制是一切美德的根源所在。一个人如果被冲动和激情支配,(P144)那么,他就失去了他的全部道德自由。他就会人云亦云,淹没在时代的潮流中,成为强烈欲望的努力。正是这种自我克制能力,将物质生活与道德生活区分开来,同时,这种自我克制能力构成了品格的主要基础。(P145)
郝伯特·斯宾塞说,“极其严格的自我控制,使那些富于理想的人类孜孜以求的伟大目标,他们不会被冲动和欲望所控制,他们在付诸行动之前,会三思而行,这也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
进行道德教育最好的地方,是家庭,其次是学校,再次是社会,社会是实际生活的大学校。每一阶段的道德教育会在上一阶段的基础上进行。一个人现在的道德状况,往往与他过去的道德教育有很密切的关系。假如一个人没有收到良好的家庭与学校教育,又生长在没有严格训练的情况下,那么,他就难以获得幸福,甚至会给社会带来灾难,而他也会是受害者。
教育得当的家庭,会拥有完善的道德教育训练。这种道德训练处处存在、无声无息,让人不能明显地感觉到。道德教育与法律力量是一致的,它们共同维护着社会的秩序、安全和正义。道德教育训练会形成品格的基础,但只有形成习惯时,道德训练才会在生活中定型。(P146)
在很大程度上,人们的性格、身体健康、家庭和早期的道德训练,都会影响道德品质的形成,而且,道德品质也会受到伙伴们的影响,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通过自我控制去调节、克制和训练行为的能力,对道德品质具有决定作用。(P147)
前英国首相皮特在一次主题为“首相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的座谈中说,“忍耐”是一名首相最需要的素质。忍耐即自我控制。(P148)
容忍和克制是人类必需的品格。要想拥有光荣、平和的人生,就必须能够在小事大事上自我克制。脾气再大也绝不能超越理智。要想生活幸福就要时常检点自己的言行。(P154)“吾日三省吾身”,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要想与人和睦相处并得到他人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的人格。每个人为人处世的方式和性格都各有不同,所以在与他人交往时,要有宽容的心态。(P157)
自我控制的勇气体现在许多方面,不过,在真实的生活中,这种勇气体现的最真切、分明。严格遵守一切道德,才是真正高尚品格的基础。(P161)
职责是每一个不可逃避的义务,贯穿人生的始终。一个人具有持久而良好的职责观念模式最起码的品德,这也是人的最高荣誉,因为高尚的人都会拥有这种持久的职责观念。(P169)职责干来源于人们的正义感,而正义感来源于人类的自爱,人类的自爱之情是善良和仁慈的根本。一个人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会体现出他的道德良心。道德良心能够指导人的行为。良心的作用要在坚强的意志的支持下,才能充分发挥出来。拥有持久的精神,顽强的毅力,才能养成习惯,自觉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好的习惯是最可贵的用之不竭的财富。(P172)
恪守本职是民族的精神财富。(P178)
诚实的品德与尽职尽责紧密相连,恪尽职守的人,会同时具有诚实的品德。诚实守信是立足社会的根本,是社会能够正常运转的基础。(P184)是一切高尚品德的根基,它就像一面道德镜子,能够照出每个人的真实面目。(P186)
幸福来自与豁达的性格,性格在人的生活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195)
快乐和幸福来源于乐观、豁达的性格,良好品德中必定包含有乐观、豁达的品质。“愉快的心情是最好的药物。”(P197)
乐观的态度给人以希望。(P203)
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法学家边沁认为,一个人如果给予了别人幸福和快乐,自己也会得到幸福和快乐,他给予的越多,得到的就越多,待人友善的人,会得到友善的回报。(P204)
人生最可耻的伙伴就是自私自利。(P206)自私自利的人通常会斤斤计较,这会让人的心情随之变坏。心情豁达、乐观的人,会发现生活中的光明。美好的世界是人类创造的,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的意愿,只有热爱生活、拥有快乐的人,才能真正拥有这个世界。(P208)
没有什么比只知道发牢骚更糟糕的了。总发牢骚的人,天长日久,就可能形成病态。(P207)
如果你想快乐,就不要让一些琐碎之事来影响自己的心情。要尝试着学会愉快地去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麻烦,有意识地主动去寻找生活中的乐趣,时间久了,自然会拥有好心情。(P209)
2.平凡之中见伟大
“平凡的岗位,并不影响个人的价值体现,也可以体现出人生的意义,真诚、公正、正直和忠厚是不可或缺的”,“全心地付出,就是人生意义的最高体现”,“人的道德情操,就是通过这些平常的工作和日常的生活表现出来的”。(P3)“一个人真正的品格,往往在他对待别人尤其是他最亲近的人时才会自然地表现出来,通过他在平凡生活中的小事表现出来的道德修养,会比他作为一位作家、一位演说家或一位政客向公众所展现出来的要真实得多”。因此,“不管是谁,只要他努力做好该做之事,他就是在为人服务的同时实现了自身价值,在这一过程中他的品格得到了锻炼。”
“品格的高尚与低俗,与一个人的学问没有必然的联系。”乔治·郝伯特说:“哪怕是一小店的好品行也必高深的学问重要得多。”当然我们不是说知识和学问不重要,“如果能够把这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将是人格的最高体现。”(P4)
同样,“品格的高尚与否和金钱也没有必然的联系。相反,有些人品德败坏甚至堕落,就是因为有钱才如此。”“如果一个人没有坚定的信念,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欲望,那么他的财富越多也就越危险。”(P5)“宗教领袖马丁·路德死后,没有留下一分钱的财产,算得上是贫困潦倒,但是,正是他的勤劳,使他成为他所在国家品格的典范。”(P6)
“品格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如果没有高尚的品格作为后盾,那么,生活会没有明确的方向,枯燥得如同一潭死水,反之,生活才会丰富多彩,工作才有意义。”(P11) (P6)所以,“养成良好的品质是非常重要的,勤劳、善良等美德是最高尚无比的,具备这些品德的人也是值得尊敬的。”
“诚实是一个人品格中的重要因素。”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诚实也要以正确的原则为基础,即坚持正义、追求真理。一个人没有原则,就会像船没有了航舵在大海中行驶一样,不能确定方向,随波逐流。”(P7)“诚实是需要足够的勇气的。”(P11)
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值得信赖的是人品格中的忠诚和诚实。”“忠诚是一个人美德中的基础……值得信赖是赢得人类尊重和信任的前提。”“我们判断一个人,是依据他的品格表现,他的心灵,自制力、耐心和纪律性能让我们更加了解他的为人,而他的智力,并不是我们评价他的最主要标准。正直是一个人最好的精神财富,善良的愿望就会指引人的行为,这是人的内在心灵的体现,是最高的智慧,他将现实与理想统一起来。”(P8)
尊重是人的品格中一个重要因素。不管是个人、家庭还是民族的幸福,尊重在其中都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没有了尊重,人与人之间,或者人与神之间,诚信也就随之消失了,社会的和平与进步就会受到重大影响。(P13)
细节决定成败。生活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它能够教会人们很多方法。善于观察、总结的人们,在经营一个小家庭时,也可以发现或找到治理一个国家的大道理。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不重视处理日常生活琐事,对一般性的交往不屑一顾,这都是错误的观点。这些日常事务是个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处理好这些,才能更好地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P95)事实上,真正伟大的人物,一定会是极为勤劳的人,他们会认真地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小事情。(P97)正是通过这些琐屑事情的处理,增长了他们的才干。做不了小事情的人必定也做不了大事情。(P98) 人的智慧来自社会生活,经过社会生活的种种严格考验后,才能形成良好的品格。“如果你想成为一位好铁匠,你就要不停地去打铁,同样,你要想具有出色的管理才能,你就必须努力地研究日常事务。”(P96)
一个人胜任自己工作的基本条件是:良好的习惯、严肃的工作态度、优良的品德和教养。具有起码的纪律观念是从事任何工作所必须的。另外,时间观念对于从事任何工作都是很必须的,一些人能够出类拔萃,就是因为时间被他们最有效地利用了。(P99)
人们好要培养自己勤奋、专心致志、自我牺牲、善于同情体谅他人的好品格。(P95)
三、《品格的力量》之力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会对人们品格的形成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P11)在崇高目标的影响下,人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这时,他的英勇无畏的性格、果敢坚毅的的品质,就会引起人们不自觉地去效仿,成为人们的榜样。他的一言一行就会对人们产生影响,比如马丁·路德,就有人评价“他的言语就是行动的号角”,他的人生轨迹影响了他的德国同胞。(P12)
品格形成的重要阶段是青少年时期,此时他们会满怀崇拜的激情。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崇拜会变成具体的言行,此时偶像的作用会逐渐减弱。在人的性格处于可塑阶段时,会相对容易接受他人品格的影响,此时鼓励他们去崇拜伟大的品格是非常有益的。因为英雄会对青少年产生正面的影响。(P69)
榜样对青少年的影响是无形的,也是巨大的。幼年时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在学校接受正规教育以后,老师、同学、朋友之间的相互往来,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品格的形成,“这种影响是经久不衰的”(P57) “渐渐地,随着时间的推移,榜样的行为会逐渐转化成个体的经常性行为,而且日趋稳定,最终形成固定不变的习惯。而一旦形成了习惯,它将难以改变。”“虽然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榜样对自身品格的影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们会完全成为周围人的影子。因为人是具有主观意识的,这会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原则。”(P58)因此,有选择地结交朋友至关重要,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看到一个人的朋友,就可以知道这个人的为人。”“与品格庸俗的人交往,会让自己也变得失去品味。”“和优秀的人在一起,自己也会变得优秀。”拉伯雷曾在其作品《巨人传》中谈到这个问题,和道德崇高的人交往,你的心灵也会受到净化。西班牙谚语说“与狼共舞,你也只能学会狼叫。”(P59)所以,“多和聪明而精力充沛的人做朋友,会对良好品格的形成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样能增长才干,从而能够更加敏捷和老练地处理遇到的问题,对他人也是非常有益的。”(P60)
品格的影响会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P63)
榜样会给人以力量。那些伟大和善良的人,哪怕只是他们很普通的一个举止,也会感染青少年。他们的亲切、勇敢、真诚和宽厚具有超强的感染力,让人们情不自禁地崇拜和爱戴。(P65)每个人品格的形成过程,都会受到别人的品格的影响。一个人品格力量的激发往往受到别人品格力量的影响。两者产生共鸣,这种力量会对人类发生影响。一个人饱满的激情充沛的精力,往往会不知不觉地带动周围的人。这种榜样的力量是极强的,它让人积极地去效仿。(P68)伟人们通过自己崇高的思想或事迹而万古流芳,同时为社会营造了良好的道德环境。(P69)
结 语
《时代周刊》这样评论,“在这个充满物欲的时代,我们绝不能忽略了思想的价值。在向年轻一代传授技术的同时,绝不能忘记:还应当教育他们成为有高贵思想的、诚实而敢说真话的男女。在培养他们能力的同时,绝不能忘了:还应当培养他们高贵的人格品行……这是一本有益于健康的书。”
历经130多年而畅销不衰,这确实是一本有助于培养人的高尚品格的健康书,值得认真去读。
当然,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所在的国家环境,使他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和马克思主义观点存在不同,比如对法国大革命的理解就是这样。还有一些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比如书中讲到的因果报应,等等。这是需要在阅读时注意的。
注:书中所有页码均引自塞缪尔·斯迈尔斯(Samuel Smiles,1812-1904)的《品格的力量》(原书名为Character),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年第1版。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潘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