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以7-9年级学段目标为基础,整合归纳文献与前人观点,结合《背影》两个课例,对课程目标的实践进行全面分析与比较,从而得出当下课程目标明确且注重整体发展的观点。
【关键词】语文课程;课程目标;背影
前言
现如今社会的交流与沟通日益频繁,扩展到了教育和文化领域。同样的语文课程也开始了不同教学实践的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之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课例对于课程目标的实践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各自的优势与不足。
一、课程目标的定义及其功能
(一)定义
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1]
(二)功能
课程目标不仅是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具体化,以及教学目标的抽象化,还是课堂设计教学和教学设计的首要决定因素,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开展。“一般来说,课程目标的功能主要有四个方面: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聚合功能、评价功能。”[2]
二、以朱自清《背影》为例,分析在不同实际教学中课程目标的实践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作《背影》,讲述的是作者回忆父亲送别即将远行儿子的经过及若干年后的感慨。本文将以日常教学中的两个课例,进行分析比较,在相同的课程目标下呈现出来的不同的教学实践方向。
两位教师均以大声朗读课文作为课前的预习准备,这一教学行为是基于课程目标中7-9年段阅读目标“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3]要求。第一位教师更注重学生反复朗读,运用自己的朗读技巧表达初步体会,另一位教师更注重正确运用注音符号。可见在相同课程目标的要求之下,课程导入也进行不同的创造,有的教师更注重学生对文本的初步体会,有的教师更主动在课程开始时巩固基本文本学习技能。
在课程主体方面,第一位教师从“认识朱自清”开始,由学生提前搜集资料,分别对朱自清的人生经历进行介绍,教师进行资料的补充,对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有极大意义。
除此之外,教师还根据几位学生的资料就朱自清与父亲的关系做了详细的梳理,学生就能理解朱自清为何既写父亲“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但又“暗笑他的迂”,这是朱自清对父亲根深蒂固的看法。
教师介绍朱自清父亲当时正是遭遇了重大变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理解为何《背影》中,“我”对父亲如此冷漠和排斥,“我”甚至对父亲送行的种种行为表示嘲笑和厌恶,教师花大量的时间去讲解文章背后朱家所遭受的变故,学生对于朱自清与父亲矛盾关系的疑惑就能轻易化解。
另一位教师的处理则截然不同,课堂从四次“背影”入手,这是基于课程目标中对阅读目标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学会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学会体味与推敲重要词句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3],课程大部分时间也用在了分析这四次“背影”上。
教师带领学生重点赏读第六段。勾画出描写父亲翻越月台的语句,关注描写动作的词语。这样的形式符合课标中目标要求“对课文的内容与表达能够有自己的心得和体会,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能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3]。学生抓住了父亲的穿戴,品读到父亲的心情忧伤。抓住了父亲走路的姿势“蹒跚”,爬月台时的动作体会到当时父亲年龄已大,行动并不方便,为作者买橘子的那种艰难,体会到文章第六段作为作者情感的转折点,从嘲笑父亲“迂”到感受父亲对于儿子那种不变的深沉的父爱。
三、不同教学实践中体现的当下课程目标的优点与不足
以“学”为主,以学生为中心。
课程目标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为主。在《背影》的教学中,两位老师的课堂都将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由学生分享资料,介绍作者,或者由学生开展讨论,表达观点,课堂的大部分都是以学生“说”为主,老师退居二线,成为课堂的导演,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演。
课程目标注重整体和未来发展
课程目标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3]三个维度加以设计。三個维度从三方面相互渗透,注重语文素养的综合提升。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达成总目标。”[5]目标中加强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培养学生积极的价值取向、健康的审美情感和高尚的道德观念是不可或缺的。在《背影》中,教师重点分析课文的第六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父爱的含蓄和伟大,带动学生思考自己与父亲的关系。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不只是学习语言文字,更是体会情感,完善人格,丰富人生的过程。
课程改革中的三维度目标表明语文教学正朝着整体化教学的方向前进。
课程目标明确,但能力指标过于简单
课程目标虽然十分详尽细致,但是相对应的能力指标却过于简单,不够具体。7-9年段的目标除了对个别模块有明确具体的要求之外,其余目标均未对能力水平有明确界定,这样使得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虽然能够根据课程目标进行教学,但缺乏完整的能力指标作为检测标准,对于教学结果的测量和评价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全面客观地对教学的成果和学生的能力进行评判。
结语
对于课程目标的分析和研究,目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成果。但还有一些方面是还未被挖掘出来的,一些问题还未被注意到的,值得我们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人事司,教育部考试中心.教育学考试大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92-93.
[2] 孙泽文,左菊.课程目标:概念、功能及其分类研究[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6):5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6-7,14-18.
【关键词】语文课程;课程目标;背影
前言
现如今社会的交流与沟通日益频繁,扩展到了教育和文化领域。同样的语文课程也开始了不同教学实践的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之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课例对于课程目标的实践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各自的优势与不足。
一、课程目标的定义及其功能
(一)定义
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1]
(二)功能
课程目标不仅是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具体化,以及教学目标的抽象化,还是课堂设计教学和教学设计的首要决定因素,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开展。“一般来说,课程目标的功能主要有四个方面: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聚合功能、评价功能。”[2]
二、以朱自清《背影》为例,分析在不同实际教学中课程目标的实践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作《背影》,讲述的是作者回忆父亲送别即将远行儿子的经过及若干年后的感慨。本文将以日常教学中的两个课例,进行分析比较,在相同的课程目标下呈现出来的不同的教学实践方向。
两位教师均以大声朗读课文作为课前的预习准备,这一教学行为是基于课程目标中7-9年段阅读目标“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3]要求。第一位教师更注重学生反复朗读,运用自己的朗读技巧表达初步体会,另一位教师更注重正确运用注音符号。可见在相同课程目标的要求之下,课程导入也进行不同的创造,有的教师更注重学生对文本的初步体会,有的教师更主动在课程开始时巩固基本文本学习技能。
在课程主体方面,第一位教师从“认识朱自清”开始,由学生提前搜集资料,分别对朱自清的人生经历进行介绍,教师进行资料的补充,对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有极大意义。
除此之外,教师还根据几位学生的资料就朱自清与父亲的关系做了详细的梳理,学生就能理解朱自清为何既写父亲“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但又“暗笑他的迂”,这是朱自清对父亲根深蒂固的看法。
教师介绍朱自清父亲当时正是遭遇了重大变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理解为何《背影》中,“我”对父亲如此冷漠和排斥,“我”甚至对父亲送行的种种行为表示嘲笑和厌恶,教师花大量的时间去讲解文章背后朱家所遭受的变故,学生对于朱自清与父亲矛盾关系的疑惑就能轻易化解。
另一位教师的处理则截然不同,课堂从四次“背影”入手,这是基于课程目标中对阅读目标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学会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学会体味与推敲重要词句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3],课程大部分时间也用在了分析这四次“背影”上。
教师带领学生重点赏读第六段。勾画出描写父亲翻越月台的语句,关注描写动作的词语。这样的形式符合课标中目标要求“对课文的内容与表达能够有自己的心得和体会,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能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3]。学生抓住了父亲的穿戴,品读到父亲的心情忧伤。抓住了父亲走路的姿势“蹒跚”,爬月台时的动作体会到当时父亲年龄已大,行动并不方便,为作者买橘子的那种艰难,体会到文章第六段作为作者情感的转折点,从嘲笑父亲“迂”到感受父亲对于儿子那种不变的深沉的父爱。
三、不同教学实践中体现的当下课程目标的优点与不足
以“学”为主,以学生为中心。
课程目标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为主。在《背影》的教学中,两位老师的课堂都将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由学生分享资料,介绍作者,或者由学生开展讨论,表达观点,课堂的大部分都是以学生“说”为主,老师退居二线,成为课堂的导演,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演。
课程目标注重整体和未来发展
课程目标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3]三个维度加以设计。三個维度从三方面相互渗透,注重语文素养的综合提升。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达成总目标。”[5]目标中加强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培养学生积极的价值取向、健康的审美情感和高尚的道德观念是不可或缺的。在《背影》中,教师重点分析课文的第六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父爱的含蓄和伟大,带动学生思考自己与父亲的关系。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不只是学习语言文字,更是体会情感,完善人格,丰富人生的过程。
课程改革中的三维度目标表明语文教学正朝着整体化教学的方向前进。
课程目标明确,但能力指标过于简单
课程目标虽然十分详尽细致,但是相对应的能力指标却过于简单,不够具体。7-9年段的目标除了对个别模块有明确具体的要求之外,其余目标均未对能力水平有明确界定,这样使得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虽然能够根据课程目标进行教学,但缺乏完整的能力指标作为检测标准,对于教学结果的测量和评价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全面客观地对教学的成果和学生的能力进行评判。
结语
对于课程目标的分析和研究,目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成果。但还有一些方面是还未被挖掘出来的,一些问题还未被注意到的,值得我们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人事司,教育部考试中心.教育学考试大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92-93.
[2] 孙泽文,左菊.课程目标:概念、功能及其分类研究[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6):5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6-7,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