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最后一次会见苏联人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a_lili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1年3月的一个晚上,总理在一次例行的招待会上告诉韩叙,他要见苏新任大使托尔斯基科夫和苏联政府代表团团长伊利切夫。在我们匆匆忙忙着手准备时,钱家栋同志又来电话告诉我们,总理这几天看日本的消息比较多,并介绍了一些翻译过程中可能遇到困难的词语,如:“产经新闻”“马六甲海峡”“三岛由纪夫”等等。他还告诉我们,在同苏联人谈话时,总理很可能涉及日本军国主义复活问题。
  会见于3月21日晚上12点在人民大会堂西北侧江苏厅举行。苏方出席的人有:托尔斯基科夫大使、伊利切夫团长、记录员罗杰钦科夫和翻译白金林。中方陪见的人有:乔冠华、姬鹏飞、柴成文、余湛等。
  接见一开始,总理对1969年9月他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自北京机场会见以来一年半的两国关系作了一个回顾。他指出,同柯西金见面以后,两国边界谈判已经开始,双方新大使都已上任,界河航行例会虽未达成协议但商定在1971年继续举行。双方已开始准备增加双边贸易的谈判,出现了改善中苏关系的机会。但由于苏方未采取重大的实际行动,步子走得太小,这种态度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关于在北京举行的边界谈判,总理说,由于苏联在我国北部集结重兵,对中国的威胁情况没有改变。由于苏方不同意搞维持现状的临时措施协议,边界局势没有真正的缓和。
  关于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动向,总理指示,二十多年前中苏两国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本来是中苏同盟联合对付美国和它扶植的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的。现在这一条约尽管已被苏联领导践踏得不像样子,但它并没有被废除。最近一段时期,日本少数军国主义分子不断发出好战的叫嚣,日本海上自卫队活动范围已扩展到马六甲海峡,所有这些事实都应当引起苏联领导人的警觉。
  对于中苏两国论战,总理说,自边界谈判开始以来,苏联报刊继续大量刊登反华文章和反华的报道。为了这一目的,它甚至不惜纠集被中国共产党唾弃的狗屎堆王明之流。
  苏大使托尔斯基科夫对总理的谈话表示不同意,他认为两国关系不能改善的责任不在苏方。苏联方面为两国关系正常化作了最大努力。苏中两国不和睦最终只能有利于帝国主义和那些对苏中都不怀好意的势力。至于王明问题,苏大使说,苏联自己有足够数量的理论家,他们有能力阐明自己的立场,不需要找外国人帮忙。
  谈话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后,总理已明显感到疲倦和身体不适。他两次用通向服务员休息室的手握式开关呼叫服务员。服务员先递上了一粒白色小药片,又端上了一杯水。总理吃完药后又继续围绕这些問题同托、伊展开了辩论。
  坐在一旁的乔冠华、余湛、柴成文等看到托、伊同总理纠缠不休,觉得他们太不识相了,纷纷站起来说:“总理太累了,需要休息了。”
  苏大使托尔斯基科夫对他们说:“我是苏联大使,是总理请来的客人。”他又指着余湛说:“余湛团员,你站起来,又伸胳膊,又挽袖子,你要干什么?”
  余湛说:“总理接见你们,你们就这样纠缠不休,你们也太不识相了。”
  又争吵了约一个多小时,至凌晨五点,在伊利切夫圆场下,双方才勉强结束辩论。苏方人员走后,总理立即要我们打电话给新华社,问问有什么新情况。新华社告,当天凌晨,就在谈话进行的同时,塔斯社转发了一篇纪念巴黎公社100周年的长文,其中包含有恶意攻击中国的内容。
  凌晨六点,就在总理接见客人的大厅里,我们匆匆吃了一顿早饭。总理对我们说:“你们中间要是有人在谈话中出去一下,问问情况就对了。这次谈话时间拖得太长。对方觉得有机可乘,所以才挑起争论的。”
  这是周总理生前最后一次会见苏联人。谈话后,按周总理指示,把谈话内容,特别是中方的立场写成一个简单的摘要,通报了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朝鲜、越南等国大使和部分友好国家。
  (作者为中央编译局译审,曾任中苏谈判办公室专家、出席联合国大会中国代表团副代表)责任编辑 章 洁
其他文献
朱棣文教授祖籍江苏太仓。1948年2月28日生于美国密苏里州。1976年在加州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后继续做博士后研究。1978年在美国贝尔实验室期间,发明了用激光冷却捕陷原子的方法,因此获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49岁。他这次获奖,是继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李远哲之后又一位华裔科学家获此殊荣。2009年被奥巴马总统提名出任美国能源部部长。如今已过古稀之龄,任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主任
期刊
“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口述历史丛书”是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为充分挖掘文史馆馆员群体所特有的珍贵而丰厚的人文历史资源、保存历史记忆、记录时代风云、推动口述历史研究工作而策划组织编撰的口述历史系列丛书。从2015年10月由上海书店出版社推出第一辑以来,基本保持每年一辑、每辑4-5种新书的频率,迄今出版3辑15种(含即将付梓的《高云龙口述历史》),第四辑《胡振郎口述历史》《武重年口述历史》《杜维善口述历史》《阮
期刊
2018年7月间,散文作家孙小琪告诉我,她应《世纪》杂志之约,正在撰写有关小说《伤痕》的文章。孙小琪当年是复旦中文系高年级学生,正是她向《文汇报》推荐刊登一年级新生卢新华写的这篇小说。如今在《伤痕》发表40周年之际,撰文回忆这件富有历史意义的事,我对此表示十分期待。我还对她说:巧了,我也正打算写一写有关《伤痕》问世的故事呢!  孙小琪写的《我推荐小说〈伤痕〉发表前后》一文,主要说的是:以她“文革”
期刊
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社会变革轰轰烈烈。但凡经历其中,谁都会有刻骨铭心的记忆。而保存这些记忆,就是留下一份珍贵的历史记录,既可启迪后人,更可服務现实。  正是出于这样的初心,25年前,在改革开放精神的鼓舞下,我们的前辈创办了这份《世纪》杂志。双月刊,每年6期,迄今共计出版了150期,排列起来,总共近2000万字,可谓洋洋大观矣!我虽不敢说字字珠玑,却敢说其中的确凝聚着众多作者和编者的心力、汗水与情感。
期刊
引言:大姨名陈国志,是我大舅母陈秋辉的大姐。上世纪50年代初,大舅沈之瑜任上海博物馆负责人(后任上海博物馆馆长),大舅母也是单位领导,两个人都忙,大姨就从家乡安徽来上海,五个孩子和一大家就全交给她管着。  1955年,母亲带着我和妹妹王安忆从南京部队转业到上海,住在淮海路思南路口的文化局宿舍,距离大舅住的淮海路雁荡路口的培文公寓只隔两条横马路,母亲常带我们去大舅家玩。  母亲兄妹五个,父母在他们童
期刊
戊戌岁杪,一位朋友问我,明年是萧乾先生逝世二十周年,你不写点什么?我说我想写的都写过了。说来也巧,就在此后的不久,我在一页没有报眉没有日期、发黄发脆的旧报纸上,读到萧乾20世纪50年代初的两则轶事,觉得十分新鲜:一则是当时某英文报刊约老舍写篇短文,老舍当时手边事多,委托萧乾代笔。文章发表后,老舍收到二十元稿费,转给萧乾。萧乾婉谢璧还。后来老舍留下一半,将另一半再送萧乾,萧乾收了。另一则是某年巴金进
期刊
邱国渭是我在上海图书馆20年的同事,我调到复旦分校后一直同他有来往,我看到系里有一门课是西文编目,缺任课老师,我就想起了邱国渭。  战犯之子的身份带来的无形压力  他是原国民党将领邱清泉的儿子,邱清泉在解放战争淮海战役时被打死在战场,这样邱国渭等于是死于战场的战犯的儿子。他父亲死时,他是上海圣约翰大学外语系学生。1949年解放军渡江解放南京时,邱国渭随他母亲和弟妹跟随国民党军队南逃,在福建被解放军
期刊
1931年,我出生于上海浦东一个贫民家庭。因为生活所迫,13岁进日商纱厂当童工。上海解放后,我发扬主人翁精神,工作积极主动,刻苦钻研业务,在“郝建秀工作法”的基础上,发明了“单线巡回,双面照顾”操作方法,纺纱接头、疵品等指标名列国棉十七厂前茅,先后被评为首届纺织工业部劳模和1953年度上海市勞模。正当我贯彻落实市劳模大会精神,为全国人民多纺纱、纺好纱时……突然接到出国观礼通知  1954年“五一”
期刊
1958年秋,我负笈进入华东师大中文系,倏忽至今已过去一个甲子了。自1962年毕业留在中文系任教,后虽从中文系调至对外汉语系,但我在师大的绝大部分时间还是在中文系。我求学时教过我的或工作后给过我教诲的中文系的老师,除徐中玉等几位人瑞外,很多都已驾鹤西归了,但前尘往事仍经常浮现在眼前。徐中玉先生为中文系的建设费尽心血  2014年12月17日晚,第六届“上海市文学艺术奖”给12位先生颁发了“终身成就
期刊
海上名家 驾鹤仙去  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文联终身成就书法家、上海市文联第七届和第八届荣誉委员、西泠印社名誉副社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顾问、上海书画出版社《书法》杂志资深编辑、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和金石篆刻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鲁庵印泥制作技艺传承人高式熊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9年1月25日4时50分在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逝世,享年98岁。弥留之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