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的每一个学习阶段,都十分重视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其中朗读能力是语文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素质教育的不断改革下,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方式暴露出了很多问题。针对朗读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的采取措施,运用合理的方法逐一解决。本文结合现阶段小学语文的现状,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希望能够有效促进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完善。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能力;问题;策略
一、小学语文朗读现状
在我国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一项重要任务,尤其是小学基础阶段,教师更要重视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能够增加学生的阅读词汇量,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语感,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但是由于不合理的教学策略,教学的结果并不显著。比如,语文教师在教学课堂过程当中,过于关注识字和写字的教学,往往忽视对朗读的关注[1];占用该朗读的时间,并且在讲授课文前,很少亲自泛读,而是播放一至两遍网络音频,缺乏对重点段落语音,语调的强调;缺乏对重点句有感情的范读,导致学生读错同形不同音的汉字,课文读音语调平淡,重音读错,没有抑扬顿挫,缺乏感情等问题出现,并且教师没有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对个别学生进行教学,学生难以与作者形成共鸣,也无法体会文章的核心思想,无法体会文章的情感价值。朗读教学方法存在问题也会影响朗读教学的职能[2]。在朗读教学指导过程中,一些语文教师不能根据学生现阶段的认知能力和生活经历,巧妙地设计教学方案与教学目标,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指导朗读课文中的生字、生词的读音,语序顺序,有无添字漏字时,往往只停留在浅层的指导上。另外,朗读教学方式的落后、教学任务不明确、教学与学习相脱离等问题也是影响朗读教学质量的原因。现阶段的语文朗读教学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朗读效果往往不尽人意。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朗读意识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重视朗读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任务中增加朗读课的教学环节,增加学生朗读的时间。从教师的重视中学生能够感受到语文的重要性,能够自觉树立朗读的意识。教师要从找到合理的教学方法做起,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可以得到提升。
(二)加强重视,扩充朗读学习的时间
树立正确的朗读意识是朗读教学的起始环节,对学生朗读能力的提升有重要作用。首先,语文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朗读教学理念,正视朗读能力在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丰富自身的朗读理论知识和教学技能,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朗读方式,创设多元化的朗读方式。在课堂活动过程中给与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能够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班级个性化的朗读方式。有些语文教师是非语文专业出身,教师要提升自己的朗读技能技巧和理论知识储备,必须用标准的普通话发音朗读示范,要掌握语音、语调、连读、重音、停顿[2],并学会用灵活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要传达给学生正确的情感表达,使学生学会理解文章的感情,逐渐提升语文学科素养。教师要深刻的理解课文的内涵,用能表達作者情感的语音语速,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使学生能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和认知。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时,教师首先要对文章作者,课文内容进行介绍,此外,进行泛读时要注意纠正字音字词,朗读时要带有浓厚的感情。其次,组织学生进行齐读,重点注意体会诗歌前四句用相似的结构,描述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的感情,体会作者用质朴的语言,描绘出的真挚情感。另外,组织学生齐读课文,画出文中出现四次的“这究竟是为什么”,体会诗人对战争的愤慨和不解。最后,进行小组分段互读,找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读,加强对诗歌的理解。
(三)优化朗读方法
在朗读教学中,优化朗读的方法对朗读能力的培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要制定有梯度的教学目标,提高朗读教学的层次性,并将朗读安排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贯彻整个小学阶段。还要给与不同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多进行泛读指导,灵活运用各种朗读方式。小学语文教师也可以开展多样的朗读活动,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此外,小学语文教师要合理的安排教学活动,设计科学的教学任务,钻研教学内容,研究教学大纲,计划好精细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活动的布置。
三、结束语:
俗话说,要传递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片海洋。教师掌握的知识储备远远不够。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理念,促进朗读教学的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郁广其.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 中国校外教育,2018(34):120-121.
[2]祁莉娟.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1):85.
[3]孟庆纪.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对策[J]. 中国农村教育,2019(25):60-61.
[4]贺静静.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 中国校外教育,2018(12):52.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能力;问题;策略
一、小学语文朗读现状
在我国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一项重要任务,尤其是小学基础阶段,教师更要重视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能够增加学生的阅读词汇量,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语感,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但是由于不合理的教学策略,教学的结果并不显著。比如,语文教师在教学课堂过程当中,过于关注识字和写字的教学,往往忽视对朗读的关注[1];占用该朗读的时间,并且在讲授课文前,很少亲自泛读,而是播放一至两遍网络音频,缺乏对重点段落语音,语调的强调;缺乏对重点句有感情的范读,导致学生读错同形不同音的汉字,课文读音语调平淡,重音读错,没有抑扬顿挫,缺乏感情等问题出现,并且教师没有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对个别学生进行教学,学生难以与作者形成共鸣,也无法体会文章的核心思想,无法体会文章的情感价值。朗读教学方法存在问题也会影响朗读教学的职能[2]。在朗读教学指导过程中,一些语文教师不能根据学生现阶段的认知能力和生活经历,巧妙地设计教学方案与教学目标,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指导朗读课文中的生字、生词的读音,语序顺序,有无添字漏字时,往往只停留在浅层的指导上。另外,朗读教学方式的落后、教学任务不明确、教学与学习相脱离等问题也是影响朗读教学质量的原因。现阶段的语文朗读教学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朗读效果往往不尽人意。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朗读意识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重视朗读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任务中增加朗读课的教学环节,增加学生朗读的时间。从教师的重视中学生能够感受到语文的重要性,能够自觉树立朗读的意识。教师要从找到合理的教学方法做起,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可以得到提升。
(二)加强重视,扩充朗读学习的时间
树立正确的朗读意识是朗读教学的起始环节,对学生朗读能力的提升有重要作用。首先,语文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朗读教学理念,正视朗读能力在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丰富自身的朗读理论知识和教学技能,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朗读方式,创设多元化的朗读方式。在课堂活动过程中给与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能够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班级个性化的朗读方式。有些语文教师是非语文专业出身,教师要提升自己的朗读技能技巧和理论知识储备,必须用标准的普通话发音朗读示范,要掌握语音、语调、连读、重音、停顿[2],并学会用灵活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要传达给学生正确的情感表达,使学生学会理解文章的感情,逐渐提升语文学科素养。教师要深刻的理解课文的内涵,用能表達作者情感的语音语速,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使学生能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和认知。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时,教师首先要对文章作者,课文内容进行介绍,此外,进行泛读时要注意纠正字音字词,朗读时要带有浓厚的感情。其次,组织学生进行齐读,重点注意体会诗歌前四句用相似的结构,描述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的感情,体会作者用质朴的语言,描绘出的真挚情感。另外,组织学生齐读课文,画出文中出现四次的“这究竟是为什么”,体会诗人对战争的愤慨和不解。最后,进行小组分段互读,找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读,加强对诗歌的理解。
(三)优化朗读方法
在朗读教学中,优化朗读的方法对朗读能力的培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要制定有梯度的教学目标,提高朗读教学的层次性,并将朗读安排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贯彻整个小学阶段。还要给与不同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多进行泛读指导,灵活运用各种朗读方式。小学语文教师也可以开展多样的朗读活动,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此外,小学语文教师要合理的安排教学活动,设计科学的教学任务,钻研教学内容,研究教学大纲,计划好精细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活动的布置。
三、结束语:
俗话说,要传递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片海洋。教师掌握的知识储备远远不够。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理念,促进朗读教学的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郁广其.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 中国校外教育,2018(34):120-121.
[2]祁莉娟.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1):85.
[3]孟庆纪.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对策[J]. 中国农村教育,2019(25):60-61.
[4]贺静静.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 中国校外教育,2018(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