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汉明:无私敬业塑医德

来源 :今日华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gga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生素以救死扶伤为天职,故被誉为白衣天使。2003年抗非典一役,大批医护人员捨生忘死,奔赴医疗战线,以勇者无畏的精神尽显英雄本色。他们以平凡的身份扮演着伟大的角色,展示了白衣天使们崇高的医德。
  ——题记
  张汉明先生曾打响了香港抗非典战役的第一枪,成为无数白衣英雄中的先锋人物。他自幼以悬壶济世、救死扶伤为人生志向,从暨南大学医学系毕业後便回港服务,迄今已在医疗岗位上工作了近二十年。虽然岁月在斗转星移中悄悄流逝,但丝毫未改变他对医疗行业的热爱。他以一如既往的无私奉献,赢得病患及其家属的讚誉,树立起良好的口碑;他以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備受业内人士的敬重,彰显着高尚的医德。
  从医之餘,他常常为社团工作而忙碌,用仁爱之心凝聚校友们的力量,服务香港社群,参与香港公益事业的建设。作为香港医务界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无私敬业的人生故事具有一种榜样的力量,更让人从中获得心灵的感悟。
  
  励志走从医之路
  
  1960年,张汉明出生於香港的一户普通家庭,虽说是原住民,但他家位於经济相对困难的屋村。儘管如此,他的孩提时代依然充满快乐,他依然满怀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上小学时,一位亲友罹患癌症医治无效而故去,深深震撼了他幼小的心灵,“治病救人”的理想从此印刻在他的心中。在带有慈善性质的教会学校读书期间,他以优異的成绩向着人生目标一步步进发。
  中学毕业後,本想读完预科再去报考香港大学的张汉明,意外地从广州的一位亲戚那里获知暨南大学复办的消息。他毫不犹豫地参加了在深圳的高考,当时因没有系统地学习过简化字,他选用英文进行答题。用英文参加高考各科考试,当时的人数恐怕是微乎其微,可见他的执著和严谨。或许正是这种积极进取的求学精神,让他在有如跳龙门的全国高考中金榜题名。1978年,当他捧着暨南大学医学专业的录取通知书时,一丝顾虑湧上心头:独自一人是否能适应陌生的环境?但站在理想的门槛前,似乎一切困难都显得非常渺小。他决心背负行囊踏上求学之路,去实现“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理想。
  18岁的张汉明迈着青春的步伐走进了暨南大学的校门,六年制的医科专业让他如鱼得水般遨遊於知识的海洋。虽然远离双亲,但他凭藉良好的自律刻苦求学;虽然环境陌生,但他依靠亲和力营造温馨的学习氛围。作为暨南大学复办後第一届医科专业的高材生,他赶上了好时机,在罗潜、邝公道等医学名师们的授业解惑下,他积累了丰富的中西医理论知识,掌握了精湛的实践操作技术。1984年,历时六载寒窗苦读的他,以优異的成绩获得暨南大学医学士学位。“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学成之後的他当然要回报香港这片故土。
  然而在香港从医並非易事,须要通过香港医务委员会的执照考试,再经过18个月的临牀实习,获得评审合格後方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医生。没有任何积蓄的张汉明先生,起初选择去英资药厂从事销售工作,在谋生的同时,他逐步摸清香港的医务环境,为报考行医执照作準备。功夫不负有心人,1986年他顺利通过执照考试,经过临牀实习後终於如愿以偿地走上了从医之路。儘管当时香港医疗界对内地培养的医学人才存有偏见者不乏其人,但他丝毫不以此为压力,而以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务实求进的工作风格去消除这种不同教育背景下产生的隔阂。担任一段时间医务卫生署法医官之後,他认为如果不从事临牀医疗,就无法去实现“治病救人”的理想,因而他作出进入明爱医院当外科医生的选择。一年後,他转入九龙广华医院任内科医生,仅仅工作了五年,经过医管局、院长和内科主任的层层面试,他於1994年升任内科高级医生。
  “医学没有绝对权威,需要活到老、学到老的追求精神。”张汉明先生深有感触地说。为了能够在这一行业有所建树,他不断学习,一步步迈向新的领域,接受一次次的挑战和考验。素以“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为座右铭的他,以半工半读的形式,於1993年通过英国皇家内科医学院的考试荣获院士资格,於1997年取得香港内科医学院及医学专科学院院士,於2004年获得英国基尔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正所谓天道酬勤,辛勤的汗水让他浇灌出累累的事业硕果。
  大步在从医之路上行进的张汉明先生,以学无止境的追求,实现了自幼所树立的理想,奠定了在香港医务界的重要地位,受到业内人士的普遍敬重。更以无私敬业的精神,在抗非典战役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冲锋在非典前线
  
  2003年,春潮带雨晚来急,大自然下达了对人类滥食野生动物的惩罚书,一场名为“非典型性肺炎”的疫情终於在“蓄谋已久”後爆发了。2月23日,广华医院接收了一名从内地来的病患,不久患者的妹夫也因发热前往就医,这位病者是由张汉明先生出诊主治。当时,他没有作任何防护措施,甚至连口罩都没有戴,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了诊视。经过仔细的检查,他发现患者肺部照片上呈现出不同寻常的肺炎表现,意识到这是由一种生命力极强的恶性病原体所导致,当即就提出隔离治疗的意见,並於第二天上报香港卫生署。随後的化验结果证明:他所採取的措施非常果断和及时。他和同事冒着风险从患者胸腔提取的肺部组织,经香港大学化验分析,发现新的病原体,那就是冠状病毒,这是导致非典型肺炎的罪魁祸首。他的準确判断,既打响了香港狙击非典的第一枪,又为赢得这场战斗的胜利爭取了宝贵的时间。
  当有人问张汉明先生:“当时你没有做任何的防护,就在第一时间里为病患进行诊断,现在回想起来难道不心有餘悸吗?”他坦然地回答:“如果说没有害怕,也许很虚伪。但身为一名医务人员,面对险情,冲锋在前当是义不容辞。难道眼睁睁地看着病魔去吞噬人们的健康而坐视不救吗?”这番话並不是唱高调。非典期间,为了挽救他人的生命而牺牲的医护人员大有人在,而他则是与病魔擦肩而过,这或许並非侥倖,恰恰是“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证明。
  抗击非典的第一枪响起後,全港市民的精神高度集中。张汉明先生更是全身心投入,冲锋在一线医护人员的前列。在採取各种防护措施、预防疾病蔓延的同时,他不断向社会发送电子邮件,撰写文章呼籲香港大众採取正确的措施进行防御,建议政府有关部门能够考虑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对疾病进行控制,並根据病患的特徵将此次疫情进行準确的定位。他的文章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影响,成为香港市民的“抗非典指南”,有效地增强了社会的信心,为抗非典战役的全面胜利再建一功。
  他在此次战役中的卓越表现,引起了港岛媒体的重视,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讚誉。虽然三年过去了,但他在非典期间发表的言论,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震人耳聩。他认为面对疫情,最重要的是医院上下一致,做好预防措施,及时调配人员,改进病房结构,量力接受病患,从而达到最佳治疗效果。虽然不能佔天时,但凭藉地利与人和,战胜任何困难都不成问题。另外,他还进一步谈到,任何事都须要未雨绸缪,非典的到来暴露了香港卫生医疗系统的不足,从侧面为医疗设施的建设敲响了警钟,所以增强忧患意识刻不容缓。
  张汉明先生用实际行动解释了什麽是救死扶伤,他无私奉献从不索取,敬业爱岗从不懈怠。当内地医护人员中的少数害群之马,在收取病患的红包或恶意提高药价时,他们可曾想到香港的同业里居然会有人怀有这麽高尚的医德;当人们津津乐道抗击非典的成果时,可曾想到香港的医疗战线上有这麽一位名不见经传的白衣英雄。
  
  奉献於社团组织
  
  正如在医疗岗位上默默耕耘一样,张汉明先生服务於社团组织,依然是“润物细无声”。儘管平时的医务工作已经够他忙碌,但由仁爱之心所衍生的奉献之情,让他对社团的事务孜孜不倦地去执行。
  从1996年开始,张汉明先生就投身社团服务工作,他参与筹办香港医务委员会执照医生协会,一直担任副会长。 2002至2005年度,张汉明先生出任暨南大学香港校友会会长一职。东南亚海啸发生之後,他广泛号召校友捐款赈災,並率先成为捐款数目最多的一位。同时,他还是暨南大学医学院香港同学会的创会会长,作为该院首届毕业生,他在校友会中的地位可谓是德高望重。为了让医学院的校友们能够在香港扎根立足,他特意在会所设置了医学专业的书柜,摆放各类的医学文献和书籍,以及香港行医执照考试的试题,以便他们查阅和学习,以最快的速度考取执照。对於那些须要考执照而无实习场所的校友,他则会协助安排他们进入广华医院,並亲自教授他们一些临床知识和技巧,为他们的成功就业提供最有效的保障。他在暨大校友会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让中国高校香港校友会联合会備加关注,这具有20万校友的庞大社团组织曾推选他出任副会长职务,负责广泛凝聚各界校友的力量,为香港的繁荣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暨南大学即将迎来建校一百周年大庆, 张汉明先生对此深有感触,没有母校的栽培,他就不能成就今天的事业。他衷心祝愿母校“欣欣向荣, 桃李遍天下”,为国家、为世界各地华人培养更多高素質的人才,为国家的繁榮富强、和平统一作出更多的贡献。
  另外,张汉明先生热衷於慈善事业。2004年,他参与筹办和组建了香港东方之珠狮子会,在担任会长期间,他响应、筹划和参加多项慈善活动並为区会筹得近50万元善款,虽然出钱出力没有任何回报,但他依然乐此不疲。2005年,他出任国际狮子总会港澳303区预防肝炎委员会主席,以医生的角色去履行慈善大使的义务,让香港市民对肝炎及其预防有进一步认识,以减少肝炎给人带来的损害。
  现在,他还是香港医务委员会委员(兼任执照组资格评审小组成员)、香港医务委员会执照医生协会副会长(兼该会持续医学进修小组主席和会员发展小组主席)、香港医学会义务秘书、香港侨界社团联会会董等。众多的社会职务和繁重的本职工作,如何去合理地安排时间,对於他这样敬业的人来说並不是难事,寻求平衡点是他调控工作的原则,从而完美地做到了二者兼顾。
  参加社团工作、服务香港社会,是张汉明先生的医者本性使然。社团是社会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有效地利用这一平台,是解决社会问题的良方,亦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有效手段。或许,有人会问:“你不是富豪,专注於慈善事业图的是什麽?”“快乐!”张汉明会这样回答,虽然言语很简单,但道出了人生的真谛。
  
  在暨南大学苦读六载的张汉明先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知识情有独鍾,很多名言警句激励着他的人生。以“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为座右铭,他实现了幼年时的理想,並在香港医务界赢得了敬重;以“高山仰止、上善若水”为道德修养的标準,他用无私敬业塑造了崇高的医德。未来,他準备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中医学,从传统的医药理论中汲取精华,造福於香港,造福於中国,造福於人类!
其他文献
鲁迅曾在《自嘲》一诗中写下“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在人们眼中,孺子牛是勤勤恳恳、吃苦耐劳之喻,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 “孺子牛”精神在一些“新潮思维者”眼中似乎早已过时,令人感叹不已。  不过我们也不无欣喜地看到,现在也有一些人,不计名利、不问收穫、不求回报,而是用默默的付出和无私的奉献,给孺子牛的形象打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丰富了“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深刻内涵。本文採写的黄国健先生就是这样具有“孺子
期刊
她从上个世纪初走来,带着九十年的醇香,弥漫在硕果累累的金秋时节。在这段悠长的岁月长河里,即使是一粒深埋地底的种子,也已长成参天大树,何况是一株正茁壮成长的青松。  九十年的风雨洗礼,九十年的文化积淀。九十年,於人生已是垂垂暮年,而於一家企业则是豆蔻年华。历经九十年的风霜考验,她,澳门罗德礼继承有限公司,已呈现出百折不挠的生命力。如今,淋浴着新世纪的朝阳,她正蓬勃向上,生机无限。  而2006年的金
期刊
阿诗玛,曼妙而优美的名字,她象徵着爱情的忠贞,象徵着云南边民的纯美,她更是云南地灵人傑的的象徵。正是这个响彻大江南北的名字让云南成为了众多旅人心驰神往的圣地,更对云南女子多了几分倾慕。如今,一个名叫李晓莉的云南女子带着阿诗玛的美好传说,带着对阿诗玛文化的全新註解,让“阿诗玛”享誉了整个香江。她俨然成为香港餐饮界享誉盛名的阿诗玛,像一朵美丽的奇葩真情绽放。    从云南到香江遭遇现实磨砺    李晓
期刊
“冷”是他的追求,“冷”是他的职业,是“冷”让他扬起了事业的风帆,是“冷”让他成为了行业的焦点,然而他在制“冷”的同时,卻给社会带来了屡屡“暖流”,这股暖流来自他的管理理念,来自他对员工的关爱,来自他对社会事业的倾注。  这就是许少辉先生——澳门新华空调工程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澳门建造商会理事、澳门空调制冷商会副理事长。他是一个“冷暖”交融的人,一位建造了众多制冷工程的工程师,一名以自己的实践向世
期刊
春之原野,希望的绿色在流淌;夏之骄阳,热烈的红色在奔放;秋之硕果,喜悦的黄色堆满仓;冬之丰雪,飘逸的白色裹素装。  歌颂者始终以浪漫主义情怀,演绎着岁月的迁移、日月的变换;总是信守诚实、和谐与乐观的人生,歌颂着祖国的繁荣、民族的強盛。  ——採访手记  於李守信先生而言,从事教育事业是人生走过的重要旅程,经商活动是沿途创造的一道风景线,参政议政是脚踏实地留下的印跡,爱好唱歌和朗诵,则使他保持一种和
期刊
2005年8月3日, 一场备受海内外华人关注的盛会——“2005世界傑出华人奖”颁奖典礼在香港隆重举行。出席颁奖典礼的主礼嘉宾包括知名工业家蒋震、原美国国家教育委员会顾问兼委员杨菁荪教授、中联办经济部副部长王晖、世界医学权威心臓科医生何世华、前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马临等各界人士。在此次颁奖典礼上,著名作家查良镛(即金庸)、美国国际交流委员会主席陈香梅、香港教统局局长李国章、德国宝(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
期刊
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荀子道:“天地为大,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知,不诚则不能化万民……君子养心莫善於诚,至诚则无他事也。”周敦颐说:“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诚者,圣人之本。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诚之源也。”由此可见,古人把“诚”作为处事待人的最高道德準则,以“诚”为立身之本。  ——引 言  谈古论今,诚信依然是现代社会人们的
期刊
挚诚如一缕清风,轻拂生命之河;奉献似一团烈火,舞动生命之歌。在岁月的天空下,碌碌无为的生命匆匆走过,而奉献挚诚的人生,犹如光芒一样闪烁。  ——题 记  耄耋之年仍矢志不移,岑才生先生以挚诚奉献奏响生命的强音。  从事报业长达四十多年,他始终把责任摆在首位,将办报主旨与生命主题相结合,不仅成为一名德高望重的报业巨子,还是一位情洒香江、心繫桑梓的社会活动家和慈善家,先後荣获香港太平绅士荣衔、英国M.
期刊
无论做什麽事,第一要目标清晰,第二要有準备,第三要有决心!凡事要尽力去做,尽了力纵使不成功,也不会有遗憾,反之如果没有尽力,那麽自己的良心亦会感到不安!  ——刘敏仪博士论成功之道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女性以“巾帼不让鬚眉”的勇气和智慧在商海中拼搏,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她们都有着出众的智慧、过人的胆识和顽強拼搏的精神,在強者如林的社会中傲然玉立,显示出超然的自信和别样的美丽。  刘敏仪博
期刊
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科技的发展,我国从一个落後的集成电路板生产国走进高科技生产世界大国的行列。日前,据世界贸易组织公布,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三大出口国,而中国的线路板生产量更高居全球前三位。  ——引 言  初见邓缵绪先生时,他西装革履,笑容满面,眼睛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给人一种自信、从容之感。他虽言语不多,但用词严谨中肯,简洁明瞭,视野开阔,逻辑清晰。  通过採访我们瞭解到,作为主席,他领导下的丰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