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帮助学困生走出困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ya_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们所教的学生之中,总有一些学习成绩落后或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这些学生一般情况下不是不聪明,甚至很聪明,但可能由于兴趣爱好不同,或许家庭等其他因素,逐渐产生厌学、违纪等叛逆行为,被称为学困生。本文就如何帮助学困生走出困境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学困生 帮助 困境学困生往往对他们的行为不以为意,不把校规校纪放在眼里。如何教育这类学生,如何转变他们的思想,如何让他们重新认识自己、重新认识学校,不掉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首要的任务。我依据十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帮助学困生走出困境。
  一、要了解、尊重他们
  一本好书我们要真正读懂它,必须认真、仔细研读。对于孩子也一样,他们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思维意识,自己的精神世界。我们要读懂他们,就必须认真地研读他们,做到真正地了解他们、理解他们及尊重他们。
  如我班一位学生有拿别人东西的习惯,通过与之交谈,我得知这个孩子家里情况不好,别的小孩的东西,自己没钱买却很想要,所以就拿别人的。我并没有马上指责他,而是问他:“你最喜欢你的什么?”他说最喜欢自己的奥特曼文具盒,我说:“你想一下,如果别的同学也很喜欢它,不告诉你把它拿走了,你会怎样?”他说:“我当然恨那个偷我东西的。”“那你拿了别人的东西,别人怎样想呢?”他无语,我又马上说:“当然,老师知道你是个很乖的孩子,这次虽然犯了一个错误,只要以后改过,老师仍然很喜欢你!”通过谈话,孩子意识到这种行为的不妥,保证以后不会再做这样的事,自此之后,他真的没再做过这种事。
  二、培养其学习兴趣和帮助其树立信心
  面对学困生,只理解和尊重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改变他们的现状,最主要的是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首先,让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多融入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东西,以吸引他们,也可以给他们“一官半职”,让他们觉得班干部应身先士卒,好好学习,做好表率。
  其次,让他们恢复信心。学困生的学习能力相对比较弱,一开始不能对他们的期望过高,目标要稍微低一点,只要有进步,就要及时鼓励,甚至夸大鼓励,让他们体会到成就感带来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对自己有信心。当然,随着学生的不断进步,目标要随之改变。
  三、对他们要有足够的爱心、耐心、真心
  教育需要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教学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如果你讨厌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有开始也就结束了。”
  爱心呵护学生。学困生承受着很多的心理压力,往往被同学取笑,很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与关爱。教师应当把更多的爱倾注在学困生身上,因为他们更需要教师的关心。知心姐姐卢勤曾经谈及家长爱孩子的十种方法:(1)用爱的目光注视孩子;(2)用爱的微笑面对孩子;(3)用爱的心情倾听孩子;(4)用爱的眼睛发现孩子;(5)用爱的渴望调动孩子;(6)用爱的渴望调动孩子;(7)用爱的语言鼓励孩子;(8)用爱的管教约束孩子;(9)用爱的胸怀包容孩子;(10)把爱的机会还给学生。以上十种方法,我认为对于这个群体一样适用,教师要真正用爱心关注学生,真正用爱教育学生,尽量从生活、学习各个方面真诚地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用和谐的师生关系温暖他们脆弱的心灵,这样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教育效果。
  耐心指导学生。只有在教师不断的重复过程中,学困生才能对所学内容较熟悉,才能有所记忆。因此要尽量避免不耐烦的情绪,用百分之一百二十的耐心对待学困生,使他们在你讲解的过程中找到乐趣,找到自信,看到希望,逐步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曾经班里有个学生总爱和别人打架,一次他又和别的班级里的孩子打起来了,我一听火了,不问青红皂白地将他训斥了一顿,后来才知道是另一个学生欺负小同学,他看不过去才动手的。我知道我处理得仓促,方法也不是很妥当,于是找到他,向他道了歉,并告诉他无论如何打架都是不对的,遇事要冷静,采用更妥帖的方法解决。他很感动,同时也向我做了保证,以后绝对不再打架,自此以后他再也没打过架。
  真心赏识学生。莎士比亚说:“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真心赏识学生,就如一剂甜甜的良药激励学生。孩子内心有极强的受赞欲,再差的学生都有成为好学生的愿望,教师要具有赏识的慧眼,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哪怕是小小的进步,也要尽量捕捉,给孩子以激励、以肯定,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例如:孩子数学成绩一直不好,总是不及格,突然一次竟然及格,我会抓住这个契机,对他大加赞赏,并且告诉他如果继续努力的话,就会有更大的进步。孩子很是高兴,心想我也是可以受到表扬的,大大地鼓起干劲。再者,要积极发现孩子的长处,比如:班里有个孩子特别喜欢朗读,于是每节课我都给他机会,让他在全班朗读,并总是鼓励他“你读得真好”、“你的进步真大”。这个孩子在我的赏识中,变得爱学习了,连他父母都激动地对我说:“孩子一回家,就读语文书,现在可爱学习了。”赏识是人不断奋进的动力,能帮孩子找回自信,树立信心,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是呀,赏识就如一缕阳光,照亮了孩子的心田,孩子因它而灿烂,每位教师都应让平凡的教室撒满赏识的阳光,让孩子在赞许的雨露中绽放笑脸。我们用赏识对待学生,让学生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可以充满阳光地对待,对自己充满自信。“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学生有了自信,就不怕学生将来遇到什么挫折和失败,都能想到解决的方法,无形中对学生渗透三生教育,让他们蓄积生存的本领,在人生的道路上珍爱生命。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要转化学困生,除了以上的几点方法外,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和摸索。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以诚信建设为重点,坚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  高中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重视对高中生的道德素质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当代高中学生身处信息迅猛发展的时代,生活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社会各种媒体传播丰富的信息
近年来,我县农村青壮年到外地城市务工的越来越多,随之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已日渐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备受各界关注。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已成为各级关工委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一、我县留守儿童和学校关爱工作现状  目前,我县共有中小学校学生12400多名,其中留守流动生3182名,占学生总数的25.6%。这些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被寄养在祖父母、外祖父
笔者曾听过一节公开课,教学内容是“地质灾害”,教师在这一节课使用的教学手段为多媒体辅助教学,把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通过多媒体模拟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逼真地感受地质灾害的巨大威力。这节课学生的学习方式多种多样:有自主学习,有小组合作讨论,有小游戏(玩中学)等。在学习“地震”时,教师先播放地震带来的破坏场景,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一些有关地震的基本概念后,小组讨论“地震来了怎么办”?教学
摘 要: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发展,要真正地把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中,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自我,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主动发展,就应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这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新时期摆在广大教师面前需要努力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 课堂教学 主体性 教学方法主体性是主体在主客体关系中表现出来的本质属
摘 要: 中学生正在经历人生重要的“青春期”,家长、老师们都应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现象,采取积极态度、科学方法以关爱、以辅导。  关键词: 中学生 心理辅导 引导性评价学习负担过重,再加上社会上一些不健康因素的影响,学生产生心理障碍。中国人比较含蓄,孩子们不好启齿问青春期的有关问题,大人也不好正面对孩子们谈青春期知识。我们应正视问题,关爱学生,创造健康环境,实施健康教育,开展积极向上的教育活动,帮助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重要形式,如果运用得当,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点燃学生的求知火花,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但在农村中学,许多教师仍然使用的是较为陈旧的教学方法,课堂提问还用的是低效甚至无效的方式,大大影响教学质量。我结合教学中的点滴经验,现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在农村中学常见的几种低效或无效的提问方式  1.齐答式提问  有些教师上课时,喜欢问一些学生齐答的问题,如“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