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综述的方法,通过对经营性健身服务业的意义与作用、在我国发展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以下几点对策:注重对经营性健身服务业区域布局开发的研究;建立经营性健身服务业市场进入的咨询部门及市场准入制度;要努力培育经营性健身服务业市场的消费主体;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建立经营性健身服务业协会;全面开发经营性健身服务业市场。
【关键词】经营性;健身服务业;发展;对策
经营性健身服务业是指经营者把所经营的体育项目作为载体,以盈利为目的,以健身娱乐设施为活动场所,为满足消费者强身健体、娱乐休闲需要而提供体育器材、场地、技术辅导等服务的体育健身行业。
1 发展经营性健身服务业的重要意义与作用
在全球进入服务经济时代,我国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计划,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的实施过程中。经营性健身服务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既是体育产业的主体,也是服务业的一部分。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来看,GDP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较快速度的增长为经营性健身服务业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
随着社会的进步,居民个人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时间的增加,个人平均寿命的提高等,消费者的需求结构和需求偏好将发生较大的变化,人们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有了更多和更高的追求。经营性健身服务业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体育健身、健美、休闲和娱乐、体育运动技术、技能和体育知识的培训以及体育咨询等方面的体育服务。而经营性健身服务业的发展正好满足了大众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因此,经营性健身服务业的发展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吸纳就业、调整结构、扩大省内大众体育健身多元化需求和提升产业竞争力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经营性健身服务业在我国发展的特点
2.1基本特征
健身服务业在我国近30年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经受并迎合市场需求的考验过程。在几经周折的过程中,健身消费形式逐步由单一的公共产品供给,向个人自主消费转变,消费人群结构由年轻人、高薪阶层为主,向各阶层、各年龄段人群广泛参与发展,消费方式由尝试性消费向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上转变,"为健康投资"的新型消费观正在兴起。经营性健身服务业的发展在我国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80年代-90年代:力量型健身时代;90年代初-1998年:有氧健身时代;1998-2001年:时尚健身时代;2002-2008年:资本运营时代。
现阶段我国经营性健身服务业的基本特征:
1.一大批健身俱乐部依靠其市中心位置、昂贵的健身器械和专业健身教练铸造了它的高层次消费。
2.健身俱乐部以卖服务为最大特点,把经营重点放在如何开发更多的会员上。
3.健身服务市场回归普通大众。
4.建立健身会所的必要性,注重将健身服务业与小区健身房完美结合。
随着经济大环境的改变,国内健身服务业在经历了将近30年的行业竞争与剧烈的市场整合之后,中国健身服务市场变得越发成熟与规范。
2.2当前经营性健身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一是体育健身服务市场管理力量较为薄弱。由于机构和编制的制约,我国体育市场管理的现有人员大多身兼数职,难以投入太多精力,真正意义上的体育健身服务业市场管理尚未形成。
二是体育消费水平总体不高。在我国的体育消费结构中,实物型体育消费,即购买运动器材、运动服装、运动鞋、体育报刊、杂志等占了整个消费的重头。它的消费总额超过了人们观看各种体育比赛的观赏型体育消费和人们花钱参加各种体育训练、健身休闲的参与型体育消费之和。
三是体育健身服务企业发展规模不大,经营管理水平较低。我国体育健身服务企业总的来说规模较小,产值较低,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大。同时,既懂体育、又懂市场经营管理、商业化运作的人才非常匮乏,资产经营意识、品牌意识还比较淡薄,整个体育健身服务业的经营、管理还处于粗放、松散的状态。
3经营性健身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3.1 注重对经营性健身服务业区域布局开发的研究
经营性健身服务业的开发,要和城市发展建设规划、各区县体育场(馆)建设、社区文化建设及新建居民小区的配套建设同步进行。特别是在新建、改建和扩建体育场(馆)或体育设施的规划中,应着重考虑健身服务业的规划、布局及经营项目的设置等问题。那些大众喜闻乐见的全民健身消费项目的布局,要尽量贴近社区及居民生活小区,从而为居民就近从事健身消费提供方便。区域布局得到合理发展才能够满足人民大众的体育消费市场需求。
3.2建立经营性健身服务业市场进入的咨询部门及市场准入制度
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向各类投资者提供政府在经营性健身服务业市场发展方面的政策导向、市场的供需状况以及未来市场发展的方向等信息,以减少准备进入健身服务业市场的投资者投资决策的盲目性。有关职能部门对进入健身服务市场的经营者资质要进行审核并严格把关,还应该加快制定健身服务业的从业人员(教练员)资格和各种服务标准。
3.3 要努力培育经营性健身服务业市场的消费主体
积极提倡和鼓励人民大众从事经营性健身服务业的体育消费。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大众传播媒体,要积极宣传全民健身活动,逐步引导人民大众健身服务消费行为并使之合理化。
3.4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通过专业培养、岗位培训、在职进修、招聘引进等多渠道来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健身服务业经营管理的专业人才。有关部门要大力培养既懂经济、管理,又懂体育的健身服务业的复合型体育经营管理人才。在有关大专院校中应增设与健身服务业有关专业或课程,根据健身服务业市场的发展需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培养健身服务业的专门人才。同时,加强现有的健身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岗位职业培训,结合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建立、完善健身服务业的专业人员资质认证制度,提高健身服务业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和能力。从而保证经营性健身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3.5 建立经营性健身服务业协会
经营性健身服务业协会是政府职能部门与经营单位之间的纽带和桥梁,也是促进经营性健身服务业行业发展,加强自己管理,进行自律的有效形式。筹建经营性健身服务业行业协会是不断满足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消费的需要,也是促进经营性健身服务业行业快速发展,加强经营性健身服务业行业管理的有效途径。
3.6全面开发经营性健身服务业市场
经营性健身服务业市场要以大众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欢度余暇为重点,坚持常规体育健身娱乐消费项目(如足球、篮球、游泳、羽毛球、网球、乒乓球等)与新兴体育健身娱乐消费项目并举的开发方针。在此基础上要注重开发以下五个相关的全民健身服务市场:中老年的"银发健身市场",受男女青壮年青睐的"青春美容健美健身市场",少年、幼儿体育培训市场,满足现代都市居民回归大自然、趣味性、休闲性较强的娱乐型体育健身市场,为外商及国内部分白领阶层人士休闲、健身、娱乐、公关及商务活动提供服务的"多功能高档体育健身娱乐市场"。与此同时,要根据各地全民健身服务市场的特点及大众的体育健身消费爱好,着力开发深受大众欢迎的体育健身娱乐产品,以满足不同层次体育消费者的体育健身娱乐消费的需要。
4小结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大环境的改变,国内健身服务业在经历了将近30年的行业竞争与剧烈的市场整合之后,中国健身服务市场变得越发成熟与规范。但仍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改进和探索经营性健身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崔衎衎.由尝试变为生活方式--健身服务业发展回眸[N].中国体育报.2008,12,13.
[2]梁晓龙,李辉.关于全民健身服务业的调研报告[J].体育科研,2005,(3):6-8.
[3]钟天朗,陈慧等.上海市全民健身服务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 2004,(5):39-40.
[4]李善同,华而诚.21世纪初的中国服务业[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13-36.
[5]陈瑞君.宿州市体育健身服务业发展现状和对策[J].http://www.ahszzx.gov.cn/openxw.asp?id=460.2007.
[6]宋永平.我国体育服务业的现状与发展政策[J].体育与科学,2004,(6):50.
作者简介:高金环(1981.12--),女,山西沁源,山西师范大学2006级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 体育人文社会学
黄海新(1974.6--),女,山东汶上,山西师范大学2006级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责任编辑:王明楠
【关键词】经营性;健身服务业;发展;对策
经营性健身服务业是指经营者把所经营的体育项目作为载体,以盈利为目的,以健身娱乐设施为活动场所,为满足消费者强身健体、娱乐休闲需要而提供体育器材、场地、技术辅导等服务的体育健身行业。
1 发展经营性健身服务业的重要意义与作用
在全球进入服务经济时代,我国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计划,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的实施过程中。经营性健身服务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既是体育产业的主体,也是服务业的一部分。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来看,GDP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较快速度的增长为经营性健身服务业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
随着社会的进步,居民个人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时间的增加,个人平均寿命的提高等,消费者的需求结构和需求偏好将发生较大的变化,人们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有了更多和更高的追求。经营性健身服务业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体育健身、健美、休闲和娱乐、体育运动技术、技能和体育知识的培训以及体育咨询等方面的体育服务。而经营性健身服务业的发展正好满足了大众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因此,经营性健身服务业的发展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吸纳就业、调整结构、扩大省内大众体育健身多元化需求和提升产业竞争力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经营性健身服务业在我国发展的特点
2.1基本特征
健身服务业在我国近30年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经受并迎合市场需求的考验过程。在几经周折的过程中,健身消费形式逐步由单一的公共产品供给,向个人自主消费转变,消费人群结构由年轻人、高薪阶层为主,向各阶层、各年龄段人群广泛参与发展,消费方式由尝试性消费向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上转变,"为健康投资"的新型消费观正在兴起。经营性健身服务业的发展在我国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80年代-90年代:力量型健身时代;90年代初-1998年:有氧健身时代;1998-2001年:时尚健身时代;2002-2008年:资本运营时代。
现阶段我国经营性健身服务业的基本特征:
1.一大批健身俱乐部依靠其市中心位置、昂贵的健身器械和专业健身教练铸造了它的高层次消费。
2.健身俱乐部以卖服务为最大特点,把经营重点放在如何开发更多的会员上。
3.健身服务市场回归普通大众。
4.建立健身会所的必要性,注重将健身服务业与小区健身房完美结合。
随着经济大环境的改变,国内健身服务业在经历了将近30年的行业竞争与剧烈的市场整合之后,中国健身服务市场变得越发成熟与规范。
2.2当前经营性健身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一是体育健身服务市场管理力量较为薄弱。由于机构和编制的制约,我国体育市场管理的现有人员大多身兼数职,难以投入太多精力,真正意义上的体育健身服务业市场管理尚未形成。
二是体育消费水平总体不高。在我国的体育消费结构中,实物型体育消费,即购买运动器材、运动服装、运动鞋、体育报刊、杂志等占了整个消费的重头。它的消费总额超过了人们观看各种体育比赛的观赏型体育消费和人们花钱参加各种体育训练、健身休闲的参与型体育消费之和。
三是体育健身服务企业发展规模不大,经营管理水平较低。我国体育健身服务企业总的来说规模较小,产值较低,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大。同时,既懂体育、又懂市场经营管理、商业化运作的人才非常匮乏,资产经营意识、品牌意识还比较淡薄,整个体育健身服务业的经营、管理还处于粗放、松散的状态。
3经营性健身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3.1 注重对经营性健身服务业区域布局开发的研究
经营性健身服务业的开发,要和城市发展建设规划、各区县体育场(馆)建设、社区文化建设及新建居民小区的配套建设同步进行。特别是在新建、改建和扩建体育场(馆)或体育设施的规划中,应着重考虑健身服务业的规划、布局及经营项目的设置等问题。那些大众喜闻乐见的全民健身消费项目的布局,要尽量贴近社区及居民生活小区,从而为居民就近从事健身消费提供方便。区域布局得到合理发展才能够满足人民大众的体育消费市场需求。
3.2建立经营性健身服务业市场进入的咨询部门及市场准入制度
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向各类投资者提供政府在经营性健身服务业市场发展方面的政策导向、市场的供需状况以及未来市场发展的方向等信息,以减少准备进入健身服务业市场的投资者投资决策的盲目性。有关职能部门对进入健身服务市场的经营者资质要进行审核并严格把关,还应该加快制定健身服务业的从业人员(教练员)资格和各种服务标准。
3.3 要努力培育经营性健身服务业市场的消费主体
积极提倡和鼓励人民大众从事经营性健身服务业的体育消费。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大众传播媒体,要积极宣传全民健身活动,逐步引导人民大众健身服务消费行为并使之合理化。
3.4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通过专业培养、岗位培训、在职进修、招聘引进等多渠道来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健身服务业经营管理的专业人才。有关部门要大力培养既懂经济、管理,又懂体育的健身服务业的复合型体育经营管理人才。在有关大专院校中应增设与健身服务业有关专业或课程,根据健身服务业市场的发展需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培养健身服务业的专门人才。同时,加强现有的健身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岗位职业培训,结合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建立、完善健身服务业的专业人员资质认证制度,提高健身服务业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和能力。从而保证经营性健身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3.5 建立经营性健身服务业协会
经营性健身服务业协会是政府职能部门与经营单位之间的纽带和桥梁,也是促进经营性健身服务业行业发展,加强自己管理,进行自律的有效形式。筹建经营性健身服务业行业协会是不断满足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消费的需要,也是促进经营性健身服务业行业快速发展,加强经营性健身服务业行业管理的有效途径。
3.6全面开发经营性健身服务业市场
经营性健身服务业市场要以大众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欢度余暇为重点,坚持常规体育健身娱乐消费项目(如足球、篮球、游泳、羽毛球、网球、乒乓球等)与新兴体育健身娱乐消费项目并举的开发方针。在此基础上要注重开发以下五个相关的全民健身服务市场:中老年的"银发健身市场",受男女青壮年青睐的"青春美容健美健身市场",少年、幼儿体育培训市场,满足现代都市居民回归大自然、趣味性、休闲性较强的娱乐型体育健身市场,为外商及国内部分白领阶层人士休闲、健身、娱乐、公关及商务活动提供服务的"多功能高档体育健身娱乐市场"。与此同时,要根据各地全民健身服务市场的特点及大众的体育健身消费爱好,着力开发深受大众欢迎的体育健身娱乐产品,以满足不同层次体育消费者的体育健身娱乐消费的需要。
4小结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大环境的改变,国内健身服务业在经历了将近30年的行业竞争与剧烈的市场整合之后,中国健身服务市场变得越发成熟与规范。但仍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改进和探索经营性健身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崔衎衎.由尝试变为生活方式--健身服务业发展回眸[N].中国体育报.2008,12,13.
[2]梁晓龙,李辉.关于全民健身服务业的调研报告[J].体育科研,2005,(3):6-8.
[3]钟天朗,陈慧等.上海市全民健身服务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 2004,(5):39-40.
[4]李善同,华而诚.21世纪初的中国服务业[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13-36.
[5]陈瑞君.宿州市体育健身服务业发展现状和对策[J].http://www.ahszzx.gov.cn/openxw.asp?id=460.2007.
[6]宋永平.我国体育服务业的现状与发展政策[J].体育与科学,2004,(6):50.
作者简介:高金环(1981.12--),女,山西沁源,山西师范大学2006级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 体育人文社会学
黄海新(1974.6--),女,山东汶上,山西师范大学2006级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责任编辑:王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