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不挡云 水浅能容月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daol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是一种特别的文学体裁,高中语文加强诗歌教学正当其时——高中学生正处在谈理想的年龄阶段,而诗歌往往是能够畅述理想的。但现实教学中由于应试压力的作用,诗歌教学往往成为一种解剖式的教学,诗歌所构建出来的整体意向往往被应试这把手术刀解剖得支离破碎,使得诗歌的美感不再,这不能不说是诗歌教学的一种困境。诗是思维的结晶,故常有经由思、抵达诗的说法;诗是可以用来传唱的,故又有了诗歌的说法(当然当下诗歌的含义已经超越了这一理解),赋诗以歌本来就是古人抒发胸臆的一种方式。如果我们暂时走出应试的狭隘圈子,本着一种“只管耕耘,不问收获”的心态来教诗歌,或许我们更能够带领高中学生走入诗歌的世界,而最终仍然可以收获应试的技能。此实为两不误之事,焉能不做?
  一、山高不挡云,教师的诗歌教学立意
  诗歌不同于一般文学体裁,尤其是在白话的世界里,诗歌有时会被学生视为另类,对于一个不知诗歌赏析为何物的人来说,一篇诗歌放在其面前往往起不到诗歌应有的感动效果,因而诗歌教学某种程度上讲就是一个曲高和寡的工作。在实际教学中部分语文教学同行对诗歌之研究也未达应有的深度,故对诗歌之解只能照搬参考书,成为他人观点的搬运工。而对于懂诗甚至能赋诗的语文教学同行而言,其在语文教学中或许又面临着另外一个任务,即怎样才能在对诗歌的理解已经有了制高点的基础上,引领学生一同走入诗歌的世界。这里或许我们就需要一种“山高不挡云”的教学态度。
  这里所说的山高固然是指教者本身对诗歌的理解,而云却是指学生的视野。山高不挡云本指山虽高却不挡云之飘逸,笔者此处引用既取其本义,又赋予其教学的意义。学生既然被我们带到了诗歌世界的门口,那我们就认定他有学习诗歌那般云的视野,教师喻山虽高,却不能居高临下以辅学生。更何况,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多多少少已经背过一些诗,已经在诗门之外转悠过不知道多少遍。
  苏教版语文教材必修四中有“笔落惊风雨”一单元,其中集聚着古代的名诗巨赋,可以视作是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的主要场所之一。我们研读目录中的那些小标题,其实也能读到山高不挡云之意。“诗词是一家”“文以气为主”本有山高之意,而“诗从肺腑出”则有不挡云之教诲,李杜诗篇名扬天下之时,孟郊还只是当时诗人大军中不起眼的一员,然其内心却有一股云不为高山所挡的韧劲,苦学不辍,遂成一代苦吟诗人,一曲《游子吟》千古传唱,故苏轼评其为“诗从肺腑出”。
  故一言以蔽之,教师在诗歌教学中的一种心态是己须如山却不挡学生云之视野。那学生学诗的应然与实然又是什么情形呢?
  二、水浅能容月,学生的诗歌学习述实
  在教学的视阈中,学生学诗起码有两种途径:一是跟在教师后面领略诗意;二是自主学习中的诗意把握。这两者无非是自主学习与他主学习的事,但无论是何种样式,有一点学者内心必须明白,即自己固然水浅,却当容诗歌之月。何意?即不把诗歌往破碎处学,不把诗歌往庸俗处学。就算在学习过程中有诗歌被恣意解剖的情形(譬如应试那把手术刀),一如浅水荡漾之后月亮的影就破碎了;就算在诗歌学习中有肤浅的嫌疑,但也要有一湾平静的浅水可容完整月亮的气度与耐心。
  譬如李白的《蜀道难》,学生熟之者,“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也!其它则无深刻之印象。从学习心智的角度来看倒也不奇怪,名诗中的名句才有脍炙人口的效果,名句最能进入学生的长久记忆也是正常现象。但作为学诗,仅记名句显然是不够的。在笔者看来,此处取“水浅能容月”的心态来学诗,意旨与意趣均在于能在不同水平上整体感知诗意。“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可结合学业中的困惑进行较低层次的理解,可结合治国理家进行高层次的理解,但不管什么层次,这种理解都必须是能自合的,必须是能形成整体感受的。当然,那种“笔势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的整体感觉,还是由水浅至水深之后的不同容月感受。
  又如柳永的《雨霖铃》,其大抵是高中学生内心较为热爱的一篇,其中动因概因学生的年龄特点所致,高中学生多少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心理。这样的心理或许正是水浅之证,但并不影响对此词的整体感悟。“寒蝉凄切,对长亭晚”与“长亭外,古道边”很容易在学生的心里形成某种情绪的沟通,因为其中都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只是后者是用“芳草碧连天”来衬托的而已。离愁别绪就是学生此时现有的“水”,有此水当能容切乎柳永或越乎柳永之月。
  学生的认知基础在诗歌面前几乎都是浅水,但浅水亦可容月,教师在其中的作用在于挖掘学生的深度,引领他们容更完整之月。
  三、山水之畔赏云月,追寻诗歌教学本真
  诗歌教学多有诗情画意,当然其中亦有辛词之金戈铁马。而当这种含义引申到我们的山水云月的隐喻中来时,其实也不影响我们追寻诗歌教学的本真。或许,追求本真而不是应试技巧,才是诗歌教学的本来面目。
  古有“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之说,笔者常想,高中学生的世界本当是春意盎然或秋高气爽的,本来是一片大好时光。但应试的压力常常让这样的时光变得压抑,而语文教学包括诗歌教学也因此失去了本来面目。学生经历了诗歌学习之后收获的只是诗歌中的只言片语,而不是整体美感,不是诗意。这与诗歌的本来面目肯定是不一致的。既然如此,我们在诗歌教学的过程中至少应当保持山水之畔赏云月的心态,努力与学生一起去探寻诗歌之美——毕竟我们自己也不能说全读懂了那些诗歌。至于应试,还是等这一过程结束之后再努力罢,况且现在的高考已经部分的证明,赏云月之后形成的能力一样可以在高考中获得分数。
  行文至此,感觉惬意,唯一不满足者,就算对诗歌教学的分析,还是离不开高考这个话题。于是畅想,什么时候我能和学生一起畅游诗歌,而不再受高考的牵绊呢?
  [作者通联:江苏南通市通州区石港中学]
其他文献
根据文献研究、课堂观察和阅读实践,笔者认为,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文《杨修之死》中的“杨修之死”是性格悲剧,更是文化悲剧。  “杨修之死是性格悲剧”这种观点,前人之述备矣。笔者仅从文化的角度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从情节上看,是曹操杀掉了杨修,实际上是中华文化中最阴暗的一面——权谋文化杀死了杨修。三国时代,无论杨修的主公是谁,恃才放旷的他都难免悲剧。在中华文化圈里,只要权谋文化不死,杨修之死就不止。  
一、作文命题解读  江苏省实行自主命题以来,在作文命题方面一直进行着有益的尝试和探索,稳中求胜、守正出新。从2002年到2005年,江苏高考作文都是话题作文,从2006年开始,进入命题作文时代,自2006年的《人与路》到2012年的《忧与爱》,连续7年都是命题作文。今年一改过去的命题方式,采用材料作文的形式。所谓材料作文,就是根据命题者所提供的文字或图画材料的含义而写作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材料作文
经典文学作品解读的角度是多元的,解读的主旨是多义的。如杨绛先生的《老王》一文从老王的角度解读老王的为人处世、性格特点等,从作者的角度解读对弱者的关爱以及关爱不够的愧疚等。从两者的关系来看,人教版教参认为,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改善他们的处境,让他们也能过上好日子。当我们沉潜文本,细读文本,总有一种解读贴近作者的创作的最初动机。下面我们从老王的三送和“我
一、古汉字导入,增强趣味  一个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对于一篇文言文新课的教学,学生极易在一开始就形成畏惧心理,要怎样导入才能既减少学生的恐惧,又吸引学生目光,引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迅速投入课堂学习,而且还紧密结合文本呢?教师可以以趣味古汉字字形解析作为导入,调动课堂氛围,赶走学生的恐惧心理。  在《寡人之于国也》这篇课文里边,有一些有趣的字,如“鸡豚狗彘”,其中“彘”也是比较难写的生僻字,教
白居易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形象生动地写出花的美丽活泼和草的茂盛,写出春天的勃勃生机,也表达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大自然的赞美。自然的春天,以形表的花草为意象,展示着春的魅力。语文教改的春天,语文教学的春意,则不能以“乱花”“浅草”的萌生,来粉饰语文的虚假繁荣,而应在内涵的构建上,重视思维的培养。本文笔者欲从当前语文教学的虚假繁荣的一些表象入手,探究思维培养的缺失现象,呼吁语文教学重
写作是一种表达自我的方式。高三学子“问题作文”暴露出一个共同的问题:作文“无我”的现象严重突出。笔者从长期的高三语文教学中梳理出学生“问题作文”种种“无我”现象,以飨读者。  一、少“真实的自我”表达  学生作文是对学生生活的反映,生活是学生写作的源泉,“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的“真实的自我”来源于生活的“真”。作文应是学生对生活的真心发现、真情体悟之后,以一种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凝
相当数量的文学类文本中,存在着一些或统领全文结构、或贯穿情节始终、或点明文本题旨、或凸显核心价值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有些被作者安放在显眼的位置,读者可以轻而易举地发现;有些则以极为隐蔽的方式,躲藏在文字的海洋中,非反复咀嚼而无法发现。教学文学类文本时,如果能够准确捕获这些关键词,并用这些关键词充当整节课的教学线索,或充当某一环节的重点探究内容,常常可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良好教学效果。  那些显而
初中语文教学着重培养的是学生对于文学的感知和表达能力,并要求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整个初中阶段,七年级作为小学阶段向真正的初中生活过度的时期,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时期,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多为小说、散文、诗歌,写作也是教学的重要部分。笔者认为散文教学更接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对于初中生学习写作有更大的帮助。而《论语》中“学而时习之”的观点或可以为初中散文教学提供一些启发。  一、“学而时习之”的“学”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是唐代词人韦庄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小令词,人民教育出版社将其收入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材对词中“垆边人似月”的“垆边”释义如下:指酒家。垆,旧时酒店用土砌成酒瓮卖酒的地方。《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司马相如妻卓文君长得很美,曾当垆卖酒:“买一酒舍沽酒,而令文君当垆。”  这个解释有两处错误需要指出。  一、“垆”释义有误  “旧时酒店用土砌成酒瓮卖酒的地方
传统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相对独立和彼此分离的局面,在新课程语文教学中虽然有很大的改观,但是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仍然呈现若即若离的关系。如何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呢?笔者结合正在执教的《外国小说欣赏》这本教材的特点分析,认为把小说阅读与课后写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可以寻找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的契合点。  《外国小说欣赏》教材的阅读部分所选小说以短篇为主,适当节选一些长篇中的精彩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