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的呼唤,渐悟的愧怍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700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典文学作品解读的角度是多元的,解读的主旨是多义的。如杨绛先生的《老王》一文从老王的角度解读老王的为人处世、性格特点等,从作者的角度解读对弱者的关爱以及关爱不够的愧疚等。从两者的关系来看,人教版教参认为,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改善他们的处境,让他们也能过上好日子。当我们沉潜文本,细读文本,总有一种解读贴近作者的创作的最初动机。下面我们从老王的三送和“我”的三问的对比中来探寻文章“这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一、三送
   送冰:“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老王抱着冰上三楼,代我们放入冰箱。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从这两句话中,可以看出,老王送冰不是为钱,分明是赔本的生意,但是老王“愿意”!为什么愿意?追溯前文,我们就知道,因为“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一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的老王没有什么亲人,能有我常在坐车时跟他说着闲话,应该是多么宽心和幸福的事儿。所以老王送冰从实用价值上讲也许亏本,但从情感价值上说老王找到了亲人的感觉。对于老王这比什么都重要。残疾孤苦的老王渴望拥有亲人,渴望与亲人唠唠。
   文中有一个细节耐人寻味,当“我”问老王那个破落大院里的塌败小屋是不是他的家,老王这样回答:“住那儿多年了。”他为什么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住那儿多年了呢?文中虽然没有写老王说话时的表情,但我们可以想象老王脸上的无尽沧桑和悲苦。人之将老,依然孤苦伶仃,无家可归,这,就是老王当时的处境!
   送人:“文革”开始后老王蹬三轮车送钱钟书先生上医院,却坚决不要钱。老王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当“我”执意要给钱时,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最后拿了钱还不大放心。在钱钟书夫妇沦为“牛鬼蛇神”的年月里,人人对他们都是惟恐避之而不及,“我自己不敢乘三轮”。唯有老王,他忘记自己的不幸,不怕受牵连,一如既往地送钱先生到医院,扶他下车,坚决不收钱。什么是亲人?亲人就是在你一切安好时,他站在一旁默默地关注着你。而当你遇到了困难,他会不遗余力地关心和帮助你。“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这是亲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哪能要钱!“悄悄问我”这是善良的老王对亲人最朴实的忧虑和关爱。这是真诚的询问,老王不会虚情假意,所以“收了钱还不大放心。”
   视杨绛夫妇为亲人在下文也可以看出:老王病了,开始几个月他还能扶病来我家,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我们读懂作品不能满足于字词句段篇的解释,因为阅读不光是为了文字,也是为了读懂作者和人物的生命、内在的精神和情感。老王扶病来我家干什么?他让老李传啥话?老王从自己的角度揣度着“我”一家:生病了,亲人定当挂念,扶病前来只为让亲人看看身体尚好。让老李传话:我并无大碍,尽可放心,不必牵挂。这是老王内心所要传达的精神和情感。
   送鸡蛋、香油:这是老王病后几个月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相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面如死灰,形如僵尸。老王知道自己已病入膏肓,不久人世。于是趁还有最后一口气,硬撑着直僵僵的身子,为“我”送来了鸡蛋和香油。在老王贫穷的生活中,这应该是他所有的财产。他没有送给自己的两个侄子,而是送给了“我”。当“我”谢了他的好香油,大鸡蛋,转身进屋去,老王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孙绍振教授说:“我们教师要善于在以为不言而喻甚至是平淡无奇的地方,发现精彩,而且揪住不放,把问题提出来,也就是把矛盾揭示出来。抓住矛盾看特殊的心灵奇观。”老王为什么送鸡蛋香油给“我”?“我不是要钱。”潜台词又是什么?
   动机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人的语言行动无不受到动机的制约。老王在前面两次送冰和送钱先生去医院中已经明确表明他跟“我”一家的交往不是为钱,交往中他渐渐将“我”一家视为自己的亲人。这样我们就能明白老王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硬撑着给“我”送来鸡蛋、香油的原因,这是他所有“遗产”的赠与。老王也借此机会向在他贫困孤苦一生中给予他温暖和关爱的“亲人”做最后的告别。这也许是他唯一的愿望,因为当他在告别杨家的第二天就凄然离开了人世。
   在老王和“我”交往的历程中我们明显地看到,“我”一家让老王这不幸的人孤苦的一生感受到了人间些许的温暖。老王送冰、送钱先生、送鸡蛋香油不是为钱,为的是那份温暖的亲情。
   来自最底层、最卑微、最不幸的老王视“我”一家为亲人,然而“我”明白老王的这份心意吗?我们不妨再走入文本,探访“我”的言行。
   二、三问
   一问:是不是他的家
   “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僻的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几间坍塌的小屋,老王正蹬车进院。后来坐车闲聊问起那是不是他的家。老王说,住那儿多年了。“我”没有当场问起,只是事后提及,固然有尊重之意,换个角度观之,是不是人与人之间有某种距离感的暗示?“住那儿多年了”,对于老王的答非所问,没有下文。也许“我”只是随口问问,根本就没关心老王怎么回答。因为老王只是受雇于她的一个车夫,只不过这个车夫残疾贫困孤苦,让人同情怜悯和关爱,多坐他几回车,乘车时跟他闲聊聊,稍有善良心的人都会这么做。
   这从下文中老王送冰车费减半时“我”很干脆的一句话: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也可窥见一斑。“我们”是高级知识分子,有家(住三楼),有组织,有亲人,“当然”不要减半收费!“我们”不想欠老王的人情!“我们”地位、身份、家境都优越于他,对他的关照理所当然。
   二问:是否能维持生活
   载客三轮取缔,老王的三轮改为运货的平板三轮,他没力气运货,只有一位老先生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我”问:凭这位主顾,是否能维持生活,他说可以凑合。可是过些时老王病了……“凑合”,从“最老实”的老王口中说出,只要稍微细想,就知道老王生活已陷入困境,肯定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了,因此过些时老王病了。有人说“一位老先生”是钱钟书先生,堂堂大作家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的确让人感动。而“我”的询问是否旨在这位主顾?至于老王是否能维持生活却并没怎样放在心上。否则开始几个月扶病来“我”家,为什么“我”不知道他得了什么病?吃了什么药?几个月未见好转,为什么不建议去医院看看?是不是没钱看病?后来老王不能扶病前来,托老李代为传话,善良的“我”仍未前去看望,有人觉得“我”对人不够温暖,甚至有点冷漠。其实不是冷漠,只是“我”没有真正当老王为亲人,没有从心底里去关爱。这也是多年以后“我”渐渐明白老王的心思,为之深感愧疚的原因呀!对于一个熟悉的外人,时有问询,已经是很难能可贵的事儿了。
   因此在老王临终前突然拎着香油和鸡蛋(在那个年代可是非常贵重的东西)来到“我”家与“我”告别时,“我”很“吃惊”,并强笑打趣,给钱侮辱他,甚至因为害怕没有请他到家里坐坐喝口茶水,就在情理之中了。虽然老王视“我”为亲人,但“我”始终未将老王列入自己的亲人之列。
   三问:老王怎么了
   “过了十多天后,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早埋了。’‘呀,他什么时候……’‘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他什么时候死的“我”不知道,随便埋在什么沟里(回民是特别讲究葬礼的)“我”没多问。“我”淡淡地听着老李讲述着老王的死与埋,没有对这个一生不幸的人,曾经与“我”有过交往,给过“我”帮助和关心,视“我”为亲人的人凄然离开人世发出一声哀惋。
   三、幸运者和不幸者
   老王,身体残疾、拉车为生,孤苦伶仃,他是一个不幸的人,当然这样的不幸尚可承受,最不幸的是老王一生都渴望能很好的被当做一次亲人,真正感受亲人的温暖,然而至死这最卑微的愿望也没有实现,老王的确是不幸者。较之老王,“我”是幸运的人,尤其是在自己人生不幸的遭际,却有老王给予最淳朴、最真诚的亲人般的关怀。“我”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不是吃了他的鸡蛋和香油,不是拿钱去侮辱他。是什么?追忆交往的点点滴滴,多少年后,“我”渐渐明白了老王视“我们”一家为亲人的一片诚心和苦心,而“我”却一直未能在老王活着的时候认真地领受,一直将老王当做一个熟悉的贫苦车夫。这种双方错位的情感,让“我”总觉得心上不安。人生最大的不幸不是不明白自己的过失,而是明白自己的过失,却再无补过的机会。所以心只得沉重地堕着、堕着……
   “我”这个幸运地活下来的人对那个已经作古的不幸者心存永远的“愧怍”……
  [作者通联:安徽怀宁县高河镇中学]
其他文献
在一堂市级公开课上我执教了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因为是一篇抒情散文,我把“通過朗读品味语言体察作者渗透于字里行间的思想情感”作为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整堂课我抓住“泛滥”一词,以“体味作者精准的语言”为核心,从“为何泛滥:切入土地”、“如何泛滥:细读情感”、“泛滥之极:发出誓言”几个板块展开教学,几个板块都是围绕着“走进课文,感受情思”来进行的,也就是在“文本中走一个来回”。  “端木蕻良在文学创
雨果曾说过:“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课外阅读是中学生获取知识、开拓视野、积极思考的重要渠道,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这几年,我们在课外阅读的推进方面,形成了一套有序、有效且日渐成熟的模式。在此基础之上,我积极探索,坚持举办读书会。  一、选书  八年级的学生具有叛逆性、成绩两极分化普遍、违纪违规频繁等特征。深圳的孩子,家境相对优越,没有生活压力。
初中语文教学内容呈现出不出严谨、条理化的知识体系。受此影响,阶段性测试多以中考试卷为标准,以教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为蓝本,与“阶段性”的语文教学并无多大关联,导致阶段性测试的有效性大打折扣,甚至于还会干扰正常的教学活动。下面,笔者就从文言文教学内容于阶段性测试中的具体体现入手,谈一下对这个问题的实践与探索。   一、文言文选文在阶段性测试有效性研究中的意义   (一)文言文选文在阶段性测试中的地位 
上善若水,随物赋形, 或方或圆,尽得其妙。  2013年高考湖北卷作文题延续了新材料作文命题模式,但又将过去的材料加命题形式变成了材料加话题的形式。“牛奶”“矿泉水”“酒”,皆为水性物质。“方盒子”“圆瓶子”,因物而变。作文材料用了一个常见的生活现象为人生的“方圆”做铺垫,立足于考生生活经历,却又超尘脱俗,将立意定位至奇奥精深的处事之道——方圆哲学。此命题既“贴着地面飞行”,让考生人人有话说;又“
《礼拜二午睡时刻》是魔幻现实主义作家马尔克斯的著名短篇小说之一。其文本短短四千余字,没有繁杂的情节,没有过多的人物内心刻画,却感人至深。学术界对于这部作品的解读已然十分详尽,但经典作品总是有着令人常读常新的神奇魔力。笔者试图从文本着手,对这篇小说的人物形象特征再做梳理,以便探究文章主题。  一、母亲形象的特点  首先谈谈母亲形象的特点,马尔克斯的这篇小说塑造了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母亲形象。母亲这一形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有言: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师之师。这句话用于烛之武身上最为妥帖。每次读《烛之武退秦师》,总会生出许多感慨,查阅相关资料,总感觉赏析过于寥寥。笔者不揣浅陋,对其说辞艺术作些赏析。   对于烛之武的出场,《左传》运用的是先虚后实式——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是谁?他何来的自信,将国家的命运交付于烛之武身上?如果不成功,他还要押上烛之武与自
在普通学校里,“作文”这个词一般指的是写短文,只在学校教育和社会考试中使用,所写的通常是文字比较简单,篇幅比较短小,意思比较单纯的文章。懂得这一点,如何要求学生作文,我们心里就有了底。这样,可使我们排除“恨竹不能高千尺”的急躁情绪,有益于脚踏实地,因材施教。  我指导七年级新生作文的四个步骤是:  一、摸清底子,就材取法  新生入学后,我不急于布置作文,而是用二至三周时间,指导学生读范文。  我挑
千古霸王,至今依然昂首屹立于乌江之畔;千秋霸业,早已几度江山。但霸王在“鸿门宴”上的“沉默”却依然让人费解,难道真是范增“项王为人不忍”的谶语道破了天机?  在节选《鸿门宴》中,司马迁浓墨重彩凸显的人物有两位——刘邦和樊哙。刘邦谋、言、屈、逃,全身而退,委实令人叹服;那樊哙呢?面对霸王,却敢瞋目而视、发尽上指,确实让项王心生一丝敬意——英雄相惜呀!可这就足以让项王将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江山拱手让人吗
根据文献研究、课堂观察和阅读实践,笔者认为,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文《杨修之死》中的“杨修之死”是性格悲剧,更是文化悲剧。  “杨修之死是性格悲剧”这种观点,前人之述备矣。笔者仅从文化的角度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从情节上看,是曹操杀掉了杨修,实际上是中华文化中最阴暗的一面——权谋文化杀死了杨修。三国时代,无论杨修的主公是谁,恃才放旷的他都难免悲剧。在中华文化圈里,只要权谋文化不死,杨修之死就不止。  
一、作文命题解读  江苏省实行自主命题以来,在作文命题方面一直进行着有益的尝试和探索,稳中求胜、守正出新。从2002年到2005年,江苏高考作文都是话题作文,从2006年开始,进入命题作文时代,自2006年的《人与路》到2012年的《忧与爱》,连续7年都是命题作文。今年一改过去的命题方式,采用材料作文的形式。所谓材料作文,就是根据命题者所提供的文字或图画材料的含义而写作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材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