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学生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中理解算理

来源 :教师博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55567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数与运算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具备基本运算技能的学生以及让学生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则成了数学教师们的首要任务。然而,在计算教学过程中,算理的理解则是学生们掌握具体的计算方法,形成计算技能的重要前提。低年级的学生需要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具体操作实践来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算理,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直观;算理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信息窗第1课时第2—5页。
  【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了解了除法的意义、掌握了用口诀求商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和延伸。教材选择了学生感兴趣的野营活动作为教学素材,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余数”现象,体验生活中的数学应用,感受到有余数的除法就在身边,加强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意义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景初步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通过实践操作,能正确读写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2.通过分一分、摆一摆、写一写、议一议等活动,经历余数产生的过程,借助几何直观培养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在具体情境中,初步探索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
  3.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的意识,感受有余数的除法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在探究过程中,逐步提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景初步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能正确读写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明确除法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教学难点】
  在操作、比较的过程中,探索发现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
  【教具准备】
  课件、小磁板、磁力贴。
  【教学过程】
  一、由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出示情境图(如下图所示)谈话引入:“春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公园里有4个小朋友正在游玩。午饭时间到了,瞧,他们带了这么多好吃的,咱们帮他们分一分吧?”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用品入手,开门见山,借助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激发学生学习欲望,自然导入新知。通过展示主题图,引导学生体会有余数除法在生活中的实际作用,使学生感觉到提出计算问题的现实意义。
  二、引导学生操作探究
  (一)借助直观操作,感受余数产生的过程
  1.出示甜甜圈的图片:小明带了一盒甜甜圈,要和大家分享。这盒甜甜圈一共有9个,平均分给4个人,如何分?
  2.用9个小圆片代替9个甜甜圈,分一分(学生独立完成操作)。
  设计意图:学具操作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明了,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数学知识,转向主动地探究和主动思考。通过动手操作,引导学生通过直观操作体会到平均分有剩余的情况,初步感受余数产生的必要性。
  3.请学生到讲台位置实践分配,其他同学仔细看,与自己的分配方法有何不同
  预设:①一个一个地分,每个人分得2个,还剩1个;②两个两个地分,每个人分得2个,还剩1个。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大家有问题要问吗?为什么剩下的1个不继续分下去了呢?(引导学生说出每个人分不到1个了,所以不再继续分。)
  4.总结:不管怎样分,最后的结果其实都一样。
  5.引导学生用算式把刚才分甜甜圈的过程表示出来。
  6.总结板书:9÷4=2(个)……1(个)。这个算式读作:9除以4 商2余1。
  理解算式的各部分表示的意义:在这里9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让学生完整地说出这个算式表示的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便于直观操作的的问题情境,唤醒学生已有的关于平均分的知识和经验,为新知识找到生长点,同时将研究的内容直接指向有余数的除法。引导学生经历从实物抽象到图形再到算式的过程,给学生提供尝试“创造有余数算式”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在充分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小组交流,展示不同的想法,在不断的对比反思中形成共识。学生尝试的过程,既是一个自主探索的过程,又是一个集思维、实践、解惑为一体的感悟生成过程,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能力与创新意识。通过动手操作,引导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体会到平均分有剩余的情况,初步感受余数产生的过程。借助直观操作、课件演示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二)理解余数的意义
  1.师:刚才,我们一起帮助4个小朋友们分享了9个甜甜圈,小朋友们还带了10根香肠、11个寿司、12根棒棒糖、13个橘子,都要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如何分?每个人任选一种食品,先动手分一分,再把算式写在活动记录单上。道具不够的时候,可以从老师发给你们的小袋子里数出。
  实践过程反馈:
  (1)分10碗方便面:10÷4=2(个)……2(个)。
  师:这个算式表示的意义是什么?这两个2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2)分11瓶矿泉水:11÷4=2(瓶)……3(瓶)。
  师:这3瓶能继续平均分给4个人吗?
  (3)分12根香肠:120÷4=3(根)。
  师:你是怎么想到3的?(引导学生说出用口诀求商的办法)为什么这个算式没有余数?
  (4)分13个香蕉:13÷4=3(个)……1(个)。
  师:用什么方法算的?巩固口诀求商的方法。
  (5)分14个橘子:14÷4=3(个)……2(个)。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为什么同样是分给4个人,每人都分得3个,但一个余数是1,一个余数是2的原因。
  2.观察比较,揭示“余数”的意义。   师:迅速收起你的小题板,眼睛看屏幕。刚才我们在帮助小朋友们分享美食的过程中,得到了这些除法算式。一起看:
  9÷4=2(个)……1(个)
  10÷4=2(根)……2(根)
  11÷4=2(个)……3(个)
  12÷4=3(根)
  13÷4=3(个)……1(个)
  师:这些是(指被除数)?这是(指除数)?这是(指商)?这是什么?你能给这些剩余的数起个名字吗?就叫余数。
  (板书“余数”。)
  师:像这样的除法就叫做有余数的除法。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师:我们用这么多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了问题,在生活中,我们还会经常用到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到底还藏着什么秘密?你想不想自己来研究呢?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注重让学生在动手分配的过程中,感受生活中分配不均的情况,大量的动手操作,充分的互动交流,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余数的含义。帮助学生把困难的数学问题变得容易,把抽象的问题变得直观,把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此环节借助几何直观、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来理解抽象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义,建立“形”与有余数除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三)探索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师:观察这些算式中的余数,发现了什么?
  9÷4=2(个)……1(个)
  10÷4=2(根)……2(根)
  11÷4=2(个)……3(个)
  12÷4=3(根)
  13÷4=3(个)……1(个)
  预设:余数总是1、2、3。
  提问:为什么余数总是1、2、3,而不是其他数?
  预设:是4就够继续分。
  引导总结:余数比除数小。解决问题后应鼓励学生。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有层次的思考,加深对有余数除法意义的理解。引导学生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算式中的余数,自主发现余数的特点。进一步探究“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发现“余数比除数小”。
  三、建立运算模型巩固新知
  (1)先连一连,再填一填
  设计意图:本节课之中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中选取素材,学生经历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感悟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建立了有余数除法的模型,渗透了模型思想。练习环节又回到情境中,保证了情境的完整性。
  四、回顾反思,总结提升
  师:同学们,不知不觉一节课已经接近尾声了,这节课你有收获吗?一起来看着黑板或者大屏幕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也可把你的收获回家说给爸爸妈妈听。
  课后反思:本节课教学秉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基于学生的实际,钻研教材,另辟蹊径,整体建构知识结果,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借直观操作助推思考,促进概念理解
  “几何直观”是《新课程标准》中新增加的核心概念,它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本节课使学生借助几何直观进行思维,学习和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教学中通过分一分、摆一摆、写一写、议一议等活动,化“数”为“形”,建立“形”与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的“数”之间的练习,凭借图形的直观特点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展现有余数除法产生的必要性,利用几何直观帮助学生突破数学理解上的难点。以“形”助“教”,不仅帮助学生体会“平均分以后有剩余”的现象,认识余数产生的价值,同时促进学生理解抽象的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义,更以相对直观的数学对象为基础在自己的头脑中对除法运算进行理性重建。
  (二)关注经验积累,发展思维能力
  余数与除数的关系是这部分内容的重点。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不要轻易告诉学生这一结论,而是设计分层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操作、猜想,验证,亲历这些数学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抽象概括是内化活动经验的关键,在解决了大量的生活实际问题后,再引导他们观察、发现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这样会更有说服力。
  总之,直观操作活动中可以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动手操作、观察、思考与交流创造,使学生在操作中获得积极主动的情感体验,在愉悦的心境中轻松获得知识,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激发学生思维,促进数学学习活动更有效。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发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在体验中领悟数学、学会想象、学会创造,在这些活动中浓缩、抽象、概括。学生在直观操作到抽象思维的过程中理解算理,内化知识。教师适时地加以点拨和鼓励,引导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萌发创新意识,这样的数学活动,较好地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促进了学生数学抽象思维的发展。
  责任编辑 满令怡
其他文献
[摘 要] 心理健康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并且影响着学生的终身发展。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说,由于缺少监护人的有效引导和管控,他们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文章立足于教育現状,对“梦想课程”的开展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融合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梦想课程”是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理念下延伸出来的,基于“全人教育”的一种理
[摘 要] 大学英语教学的核心课程是英语精读,但一直以来,精读课的教学侧重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变成了语法讲解课或通篇翻译课,忽视了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针对上述现象,文章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大学英语精读“交际-结构-跨文化”教学模式的观点,并对该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及其在《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中的体现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探析。  [关键词] 大学英语精读;“交际-结构-跨文化”教学模式;《
对话时间:2016年10月  对话人及对话整理:黄文婧  一、童年梦想是一颗大白兔奶糖  黄文婧:范老师好,很荣幸能采访到您,与您交流。第一个话题,可以谈谈您的出生地吗?  范小青:我的父亲母亲是在1949年从江苏的苏北南通地区到苏南工作的,我的出生地是上海松江,我出生的时候,那个地方还属于江苏,是江苏的松江地区,后来这个行政区域一拆为二,一部分划入上海,一个部分留在江苏,合并到江苏的苏州地区,我
[摘 要]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同抗击疫情。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疫情的产生、预防以及所取得的阶段性胜利成果都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笔者发挥初中美术课的学科特点,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主题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公益招贴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和社会责任感。学生用手中的画笔宣传普及医疗卫生知识,提高人们对疫情防控的认识,表达对医护人员的敬意。  [关键词] 美术
主持人  吴 桐(文化记者)  观察者  戴夫·海森(译者,《人民文学》英文版《路灯》杂志执行翻译,纸托邦短读计划主编)  阿 乙(作家,曾任《天南》主编)  孙甘露(先锋派作家,上海作协副主席)  孙 颙(作家,曾任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  魏心宏(上海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小说界》主编)  黄昱宁(出版人,翻译家,作家)  戴从容(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复旦大学文学翻译研究中心主任,《芬尼根的守
[摘 要]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关注四个因素: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对于小学英语教学而言,语言能力的培养既是基础,又是核心。利用信息沟及基于课文的情节重构,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动机,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关键词] 小学英语;语言能力;核心素养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从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四个角度来描述的。对于小学英语教学而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更
背景  2018年9月份,全国开始统一使用部编本小学、初中语文新教材;今年9月,高中语文新教材也将出炉。部编本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曾表示,新教材投入使用,就像一部作品面世,有哪些成功与不足,是好是坏,交给读者去评判,要看读者接受反应情况如何。“语文课”对个人成长影响有多大,教材编写的使命就有多大。老师、学生、专家和作家们对当下的语文教材印象如何?本期“非常观察”栏目特邀著名记者舒晋瑜女士主持,由她邀请
背景  “普鲁斯特问卷”,顾名思义,与著名小说家普鲁斯特有关,问卷由一系列问题组成,包括人的生活、价值观及人生经验等内容。普鲁斯特并不是这份问卷的发明者,但这份问卷因为他特别的答案而出名,并在当年时髦的巴黎沙龙中流行。普鲁斯特在十三岁和二十岁的时候分别做了一次调查,答案有很大不同,后来研究普鲁斯特的人士还以此为依据来分析一个作家成长的变化。既然是向中国青年作家提问,问卷发起人李蔚超女士做了更靠文学
一  舒晋瑜:请谈谈您对网上教学有何看法。  张清华:面对屏幕上课的时候第一次感到了“茫然”。对于慕课等网络教学,我一向持保守态度。知识谱系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有现场感、现实感。如果教学成为技术性的重复劳动,大学的意义何在?所有上课都应是一次性的精神劳动,肯定是崇尚创造性、不可复制性的课堂。课堂教学是老师和学生的精神交会,没有和学生之间的目光与心领神会的交流,只是隔空喊话,不可能有灵感的迸发。  刘川
《江南》是我的福地,我的首部长篇《小别离》有幸首发于《江南》,随后被多家报刊杂志转载,也引来了影视版的打造契机。  而同名电视剧《小别离》,因题材强劲的现实感,以及黄磊、海清、TFboys等明星阵容,已成为2016年的“话题剧”之一。  《小别离》的写作与发表,让我感受到文学与当下所能产生的共鸣,也开启了我作为一个曾经的媒体人,转型文学创作后的创作思路、取材方向和写作节奏。  “当下感”“信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