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地理课中践行新教学模式

来源 :实践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yang2009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校“自主乐学六步导学法”的深入贯彻实施,作为这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亲历者,由衷地感到摒弃传统教学模式的必要,也越来越觉得开放课堂的时效性及必要性。这些新理念、新模式为地理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在学习和教学实践的交互过程中,我的地理教学有了明显的变化,同时也给我带来了一些体会和思考。
  其一,探寻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突破口,在探索中前行。
  二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使得传统的教学模式早已根深蒂固在脑海中,这种开放式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怎样实施,突破口在哪里?是我首先要思考并解决的问题。通过对杜郎口中学录像课的揣摩和学习,通过对新课标“以人为本”基本理念的理解,我认为地理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应该是:深刻理解国家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编写意图,然后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和学校条件选择最优化的地理教学方式方法,也即研究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学生喜欢学。过去我们备课首先考虑的是这节课怎么教,教师怎么操作课堂教学才完美,较少考虑学生是否喜欢,学生的因素放在了次要的位置,这使地理教学针对性、时效性、主动性不强,教学效果也不是那么好。自从课堂改革之后,我的教学理念有了较大的改变,经常会想,如果我是学生,我喜欢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学习这些内容,然后想出几个方案,在课堂上针对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教法。实践证明: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喜欢,尤其是活动中学习、合作中学习、探究中学习等学习方式最能让初中学生接受。比如在《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教学中,课前先把学生分成两大组,分别搜集、整理两大地区的资料,然后以小品、表演、绘画作品等方式展现出来,这种活动方式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等各方面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在合作中学习,有了合作意识。
  其二、巧设导语,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主动地、积极地、执著地探索该事物的奥秘。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就需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开端,良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无疑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开场白”要紧扣教材、形式多样,或提出疑问,或创设情境,或反激情,或以旧引新,让学生迅速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做到“课伊始,趣已生”。如讲《印度》时,以《西游记》的故事导入,讲《中东》时,以西亚军队用石油点火袭击元朝军队的情形,引入西亚丰富的石油储藏。在讲非洲时,将郑和下西洋的故事讲给学生听,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和中国人探索海洋的伟大壮举,揭示中国人民酷爱和平的愿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地理知识涉及地球、宇宙、大洲、国家、地区等多方面内容,内容包罗万象。这些复杂的知识内容,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客观地反映到课堂上,并使学生尽快掌握,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缺乏兴趣,往往感觉到地理课枯燥无味,一旦有了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老师授课时,必须将地理学科的科学性、知识性、思想性、实用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大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让学生学得活,记得牢,切勿死记硬背地理名词,生吞活剥地讲解地理知识。要让学生轻松地学习,灵活地运用知识,教师必须在巧字上下功夫。
  其三,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创设激励性的评价机制。
  目前,初中地理学习方式的主流仍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以机械记忆为主、以书本内容为主,这种陈旧的学习方式,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地理课堂枯燥乏味。学生被动地学,或者是机械地学,不牢固,不深刻,遗忘率高,学生学得辛苦,甚至痛苦,所以,转变学习方式迫在眉睫。下面就谈谈自己的做法和经验。
  1.学生进行合理分组
  现在的学生个体差异性很大,在进行探究活动时,首先对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进行改造,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小组学习。为了有利于小组成员在进行探究活动中相互之间的团结和有效合作,分组时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意愿,在自愿组合的基础上再做适当调整。另外,小组数及每组人数保持适中,小组数目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过多不利于教师的指导,过少容易出现互相推诿的现象,难以保证人人都能有效地参与。每组人数以4—6人为最适宜。
  2.明确各自的任务
  在每次探究活动中,一个小组的成员应该有明确的分工,如在探究实验中要有专门的记录员、观察员、发言人等。而且在每隔一段时间后,每个成员的角色应该互换,这样才能保证每个小组成员在探究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所体验。
  3.个体汇报和小组汇报相结合
  在学生自主探究以后,教师应结合课本内容及时组织学生展现自主探究后的学习成果,包括小组汇报和个体汇报,可形式多样,鼓励学生积极自我展示,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展示过程中,对学生存在的一些不足,教师给予及时、准确的点拨,并适时地延伸和拓展,多加分少减分,让学生体会到自主探究的确使自己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赢得主动权,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并有利于学生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合作交往等能力的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教无定法,学亦无定法。让我们在改革中前行,在不断学习中进步。
  (作者单位:长春市第一五三中学)
  责编/张晓东
其他文献
尚崇华同志现任长春市第四十五中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1977年毕业于长春师范学院,1979年参加教育工作,历任朝阳区进修学校幼教部主任,进修学校党支部副书记,朝阳实验中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  尚校长在三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始终以陶行知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句名言为座右铭,敬业爱岗,执著追求,为党的教育事业,迈出了一串串坚实的脚步,抒写了一首首壮丽的诗篇,不断开创基础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期刊
一堂作文课,能否激发学生写作文的欲望,这与语文教师的引导有直接关系。题目一出,不导则写,对多数学生来说,则是苦差事。因此,导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不可等闲视之。教学中要想真正落实作文要求,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教会学生选择,吸收素材  所谓“导”,就是启发引导学生认识生活,分析生活,表现生活。“导”就是要解决“写什么”、“怎样写”的问题。从学生的作文实际来看,作文难写的症结就在于不知写什么,
期刊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新兴学科,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教学素养和实践运用及操作能力的强弱,会直接影响教学的效率和教学的质量。一般来说,信息技术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体现在对计算机硬件的维护和对软件的应用上。促进自身专业技能的发展是信息技术教师的当务之急和必由之路,是做好一名信息技术老师的基本要求。信息技术教师的素质源自于对新技术的嗅觉要敏锐,要善于对技术进行深加工,引导学生成功地使用新技术的自豪感
期刊
如何确立一个学校的先进办学思想并使之有所创新与突破,这是学校办学过程中每一位校长都必须面临而且不能回避的大问题。审视十年来在四十五中学任校长工作以来学校的发展历程,我感到:确定学校办学理念是关键,实打实凿地开展学校各项工作是途径,保持学校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办学理念是学校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作为校长,首先要有明晰的办学理念。我校始终站在改革发展的前沿,明确提出民主和谐的办学理念,即:“以人为本,依
期刊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习作教学中,我们就常常发现很多学生为无内容可写而苦恼。《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了“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乐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告诉我们作文素材可以从生活中收集,从体验中获取。  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引导、帮助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对象(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进行写作训练。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提倡学生写“随记”“
期刊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资源,是精选出来供学生学习的材料。教师是否善于运用教材是有效地进行数学教学诸多因素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多年来,“以本为本”是处理教材的基本原理。它限制了教师的思想,把教师禁锢在死框子里,影响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使教师成了照本宣科的“教书匠”,它更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制约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放开手脚,创造性地合理使用教材。笔者就结合教学实
期刊
“家庭无法选择,命运却掌握在自己手中。”对于自强不息的人来说,贫穷不是累赘,它可以成为终身受用的财富。只有能从逆境中奋起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对他们来说,过程远比结果更重要。  ——写在前面  【事件回放】  几年前,我带的一个毕业班,有两名同学同时报考了市实验的推荐生。两个学生的实力相当,都可称得上品学兼优,德才兼备,并深得各位任课老师的喜爱和赏识。但二人同时竞争一所学校,结果真的令人堪忧。作为
期刊
“自主乐学六步导学法”是学习杜郎口中学办学经验后,结合我校实际,深化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包括“激趣导入—下放学案—自主探究—成果展示—交流共享—反思升华”六个步骤。该模式的关键词是“自主乐学”,而“自主乐学”的前提是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激趣导入”是一堂课的首要环节,也是一堂课能否上成功的前提和基础。好的导入,往往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扣住学生的心弦,使学生迅速地
期刊
练习写周记,是学生上二年级之后,我们经常练习的一项内容。可是这小小的周记却让孩子们犯了难,写出来的不是语句不通顺、条理不清晰,就是无话可说、无话可写,最后就化成简单的句子训练了,很让我们几位老师头疼。  学习了第三单元《春天》,我们布置了一篇周记——春天来了,想让学生们写写春天的特点,写写季节的变化。可是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的缘故,我们北方“真正”的春天还迟迟未到。怎么办呢?我带着孩子们来到了学校的
期刊
这是一节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实验课。就是在这样的课堂上,发生了下面的一幕:  学生们正在完成《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和比较《蚯蚓在光滑纸板上和粗糙纸板上的运动情况》的实验。突然,一名女同学举手站起来,用几乎要哭出来的声音状告同组实验的男同学:“老师,你快来看啊,我们这条蚯蚓都快被XX同学用光晃动死了!”话音刚落,全班同学就像约好了一样,一起将头扭向了拿着放大镜正对着光源不断照蚯蚓的这名淘气的男同学。此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