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文化 传播中国声音

来源 :侨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ou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大连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大连东泠印社、大连兴华书画院、大连市诗词学会、侨园杂志社、时代书画报社、品牌世界画刊编辑部、48集电视连续剧《岁月燃歌》摄制组等单位联合举办的“2019大连东泠文化节暨东泠第三届篆刻作品展”于11月18日至29日在大连兴华书画院举行。此次展览内容丰富,社会反响热烈,促进了文化产业发展,展示了大连篆刻队伍的风采和实力。
  辽宁省和大连市有关部门领导,以及多个城市的篆刻代表120余人参加了本次展览。中国书协会员、西泠印社社员栾传益为大家精彩讲解篆刻。
  本次展览包括作品展览、作品研讨、东泠论坛、图书展、篆刻技艺、诗词吟诵、书法笔会和篆刻作品集出版等一系列活动,为大家展现了一场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为大连地区篆刻艺术家和爱好者提供了难得的交流学习机会。
  本次展览展出栾传益、周广梁、陈涛、宋吉仁、李铭、王晓江、顾世俊、国山之、杨日新、刘海涛、罗铭、丁新民、孙伟志、吴兴顺、李德凤、张吉大、王玉姝、惠秀萍、张树铭、陈景立、刘文贵、李永安、丁肇来、潘日明、林乐章、丁源兴、苗玉珍、王龙、王淑慧、孙波、陈广义、张艺、卢金秋、丁玮、夏春阳、李燕、赵淑红、杨大伟、王立春、孙红旗、李景新、杨玉坤、张元臣、勇刚、苍宇等56位篆刻作者的70幅印屏作品,是大连地区篆刻艺术具有专业水准的集中展览。作品既有传统篆刻技艺,又有新时期篆刻作品,对丰富篆刻艺术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覽开幕以来,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篆刻爱好者。他们或在展览大厅流连忘返,仔细观摩;或品评品鉴,互相切磋,使参观者感受到篆刻艺术的魅力。
  据了解,此次展览坚持高规格、高品位办展宗旨,内容丰富,品位高雅,受到各界赞誉。
  篆刻艺术集书法之美、刀法之美、章法之美、金石之美,承载着千年历史和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在小小方寸之间,精巧的构思、精湛的书法和精准的刀功交相辉映,意趣横生,给人以无穷的享受。参展作品篆刻印风文雅,有的颇具秦玺汉印之风,有的质朴端严,有的章法大气,亦透过刀锋看笔锋,有的朴诚不失精致。他们当中有的年逾八旬,仍勤勉求索,刀耕不辍,受到观众的赞赏。
其他文献
“戏曲”一词,王国维的解释是:“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顾名思义,即通过演员扮演人物,运用对话和动作去表现一定长度的故事情节。所不同者,戏曲是运用音乐化的对话和舞蹈化的动作去表现现实生活的,即歌舞的手段,也即人们所熟知的“唱、念、做、打”。京剧、评剧、木偶戏、皮影戏……似乎也都在验证着这样一个定义。  在辽宁省十大类非遗项目中,传统戏剧类项目有24项,其中国家级9项,包括享有国粹之称的京剧、喜
期刊
最近,一个沉痛的消息震惊了全国人民: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战士作家,原旅大警备区军人俱乐部主任,全国、省、市关工委优秀报告员高玉宝同志,于2019年12月5日在辽宁大连逝世,享年92岁。  “党是妈妈我是娃,叫我干啥我干啥”  1927年4月6日高玉宝出生于辽宁省瓦房店阎店乡和平村孙家屯。1947年11月参加革命,194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7月离职休
期刊
“刘老六,六老刘,家里有六十六间好高楼,还有那六十六头杠子牛,牛身上蹲着六十六个大马猴,还有那六十六根粗杠轴,还有那……”在沈阳市张氏帅府博物馆举办的非遗展演上,沈阳东北大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霍大顺兴致勃勃地演唱起爷爷霍树棠当年在大帅府里给张作霖表演过的东北大鼓传统曲目《绕口令》,年逾七旬的霍大顺精彩的说唱表演引来了现场观众的一片掌声……  清朝乾隆年间,当时的奉天城内的民间艺人
期刊
我生在岫岩满族自治县一个小山村,那时候的农村精神文化生活贫乏,如果赶上了谁家放场电影或演场皮影戏,都足以成为伙伴间最兴奋的话题。研究生毕业后,我幸运地成为一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因为工作的需要经常奔波于田野,用我丰富的农村生活经验去搜寻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民间艺术遗珍。有时候,回忆起上山下乡的日子,总是自然而然地想起在凌源调研皮影戏时的所见所闻,我想这或许也是因为皮影是大多数农村孩子最深刻、最
期刊
笔者最初知晓海城喇叭戏还是在中学时代,那时,我们使用的省内通用音乐教材上介绍的地方戏剧种中就有海城喇叭戏,当时我很纳闷为什么在一个县城会兴起一个地方戏剧种。  近年来我从事辽宁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对海城喇叭戏有了深入细致的了解,特别是当我了解到海城喇叭戏的历史后,更为其顽强的生命力和留住乡愁记忆的特殊作用所感动。  海城喇叭戏源于海城地秧歌,因其主奏乐器唢呐的俗名为“喇叭”,所以被称为“海城喇叭戏”
期刊
全日空航空公司优质的服务闻名世界。去日本一定要体验一下全日空,听说不只服务好,餐食更好。  上午7点50分,我准时来到沈阳桃仙机场候机大厅的全日空柜台前,办理乘坐全日空NH926航班去往东京的乘机手续。这时全日空的机場工作人员已整装待毕,准备迎接新的一天将要搭乘全日空航班的旅客。无论是在办理领取登机牌和托运的柜台,还是在登机口服务的工作人员,她们都在热情、周到地工作着。  登机后每一位空乘人员的微
期刊
我12岁时候,家里有个小二胡在墙上挂着。我大哥、我二哥都是在业余剧团拉弦的,他们是业余剧团的骨干。在业余剧团,他们一唱戏,我就在边上站着看,一场不落。后来我跟我哥说:“你们都会拉了,我也学学这个弦。”我就把小二胡拿下来了,里外弦一逛,手指头一按,就能按出点来了。打那以后,哥哥告诉我几个点,我就按路子学,《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东方红》我很快就会拉了,打那以后我就拉二胡了。  1969年,我跟几个二胡
期刊
前不久,著名生物学家钟扬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并获封“时代楷模”称号。15岁考入中科大少年班的他,参加工作后与同事张晓艳相恋。为了生态学研究,钟扬在西藏高原累计奔走50万公里,和团队寻找到4000多万颗植物种子!但他留给家人的时间却少之又少。钟扬曾和妻子约定:双胞胎儿子15岁后由他管。谁知他却永远失约了….  植物世界美不胜收  2002年9月9日,张晓艳生下一对双胞胎儿子。钟扬给他们取名云
期刊
小时候我有俩绰号,一个叫“精粉”,一个叫“夜游神”。说“精粉”,是人们说我的肤色生得像粮店卖的精白面粉;说我是“夜游神”,乃是父母形容我的。因为从小我就睡觉少。那时我们家住在沈阳老北站边上的平房区里,土炕的炕席下也不知哪儿来那么多的臭虫,晚上开灯满墙爬,已经会扎巴走路的我就用小手捻臭虫玩儿。咬过人的臭虫经我的掐拧就成了暗红色的小蝌蚪,咋一看觉得尾巴在动哩。母亲说我精神头儿足得小眼睛放光,捻得那个狠
期刊
1929年5月18日清晨,在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县)东门外教场岗的刑场上,被敌人严刑拷打、伤痕累累的共产党员张行静被刽子手架着,做最后一次审讯。敌旅长盯着张行静的眼睛凶恶地说:“现在后悔还来得及,如执迷不悟,明年的今天就是你的忌日!”张行静挺直腰杆,怒目圆睁,厉声说道:“我已回答了多次,早已说完。今天仍然是:怕死不革命,革命不怕死!今天倒要你们答复几条:第一,给我准备三斤酒,我要死得红光满面;第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