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生命之芸香,偕心灵以共舞

来源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444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味书屋中寿镜吾先生之父曾出此语:“布衣暖,菜根香,詩书滋味长。”诚哉斯言,“诗书”作为物质生活之外的精神食粮,古往今来,无人不识其重要。然而当今人们亦产生了“读书焦虑”,仿佛踏出校门便停止了学习的脚步,而以一张张微信朋友圈上的“读书照”自我标榜。殊不知,学习绝不是标签式的阅读与简单的浏览,而是恒久的、伴随生命每个角落的向外发现、向内探索。
  有人说,人的一生要读“有字之书”、“无字之书”以及“心灵之书”。在我看来,这正是对贯穿一生的学习的最好诠释。诚然,我们确实需要不断阅读那些白纸黑字之上的知识。从字里行间,我们汲取前人的智慧,领悟旁人的情感体验,为自己构建物质世界之外的精神天地。文字的阅读充实人的生活,照亮人前进的道路,无疑是极其重要的学习方式。与此同时,我们又绝不能将目光局限于字里行间,而“无字之书”,正代表了我们普通却又波澜壮阔的生活。古人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知识本身来源于生活,而置身自己生活之中的我们,亦绝不可“一心只读圣贤书”而忽视了在每时每刻的生活中寻求智慧。在这本“无字之书”之中,我们不断思索、提炼,又结合理论所学,如此方可品出生命的至理,而不再将视角局限在简单的“读书”学习上。
  村上春树曾说:“我不能抛弃心,我想。无论它是多么沉重,有时是多么黑暗,它却时而可以像鸟一样在风中曼舞,可以眺望永恒。”是的,在漫长的人生之中,向前人、向生活学习固然重要,但永不能被抛弃的“心灵之书”,方是我们必读的、属于自己的经典。读“心灵之书”,是在喧哗众生中沉静下来,追寻自我;是在步履匆匆时驻足自视,回望灵魂。《世说新语》中,桓温曾得意挑衅,问殷浩比之自己何如。而殷浩铿锵以答:“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壮哉!阅读心灵,正是不断与自我周旋,不断摸索,不断追求,甚至与自我搏斗。然后我们方能最终读懂心灵,看清自我,而放出“宁作我”之豪言。在品读经典之美、生活之乐的同时,唯有时时握有对心灵的清醒认识,保有高贵的心灵,朝着自我价值的实现不懈前行,我们才能真正领会“学习”这一人生历程的奥义。
  古人曾以“芸香”作为书香之雅称,须知这“芸香”并非仅在三坟五典的字里行间,亦在生活之美、心灵之华。愿阅尽生命中时时刻刻的芸香,永不停止学习的步伐,以自我价值的最大实现,完成这一生中与心灵的共舞之旅。
  点评
  一篇优秀的论述文真正的内在魅力是自由独特的思想,这篇文章确实做到了。准确地理解概念,但又不局限于相关的理解,而是由此延伸拓展,提出自己新的理解和认识:“学习绝不是标签式的阅读与简单的浏览,而是恒久的、伴随生命每个角落的向外发现、向内探索。”全文抓住这一点,比较深入地分析了为什么要读三本书的理由,提出了怎样去读这三本书的方法。以论述读“心灵之书”为重点,兼评读好其他两本书的必要性,三本书的关系阐述得比较清楚。文章思辨色彩浓烈,始终将观点放在一种思辨的状态下去表达,给读者的感觉是理性而深刻,如文章的第二段,不多的文字,作者从肯定到否定再到树立自己的观点,阐述得有条有理,逻辑严密,思维清晰。
其他文献
项脊轩上空的月亮升起又落下,庭中的枇杷树花开又花落,归家也历经潮起潮落悲欢离合,唯一不变的是项脊轩中的琅琅书声。清人梅曾亮说,《项脊轩志》是“借一阁以寄三世之遗迹”,文中的一句“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似乎成了我们解读这篇传世名作的金钥匙。而我却以为,在看似闲散记录的家庭悲喜中,我们能看到他坚韧不拔的精神源泉,能找到他在科举之路上屡遭挫折依然奋勇前行的精神支柱,《项脊轩志》实则是归有光的一曲
期刊
萨特曾说:“我是在书堆里开始我的生活的。”“书”总是伴随我们的一生。据一位作家所言,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是“有字之书”,那是知识的海洋;一是“无字之书”,那是社会的历练;一是“心灵之书”,那是心灵的觉醒。三本大書缺一不可,否则人生这段历程似乎缺了一个角。但我说,“心灵之书”才是每个人最该读透、最该读懂的书。  “有字之书”象征着无穷无尽的知识。如今我们倡导“终身教育”,似乎我们的整个人生旅途都得带着
期刊
禅语有论,佛学有三大境界:一是毋言,二是慎言、寡言、讷于言,第三才是修辞。人生亦是如此,于“有字之书”中初步领略世界,继而以“无字之书”体悟世间冷暖,最终在“心灵之书”中沉淀深邃灵魂,循序渐进,方可臻于完满。  “有字之书”恰似借用他人视角看喧腾社火。它可以是外交辞令式的《左传》,抑或是纵横捭阖式的《国语》,还可为寡欲清谈式的《世说新语》。从中我们自然可以领略圣传贤经、六韬三略的风采。“高世之才,
期刊
人要读三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此三者涵盖了一个人所需的实用之学、处世之学与精神之学,因而需要“兼读”。而其中,我认为心灵之书又是最高层面的,故须对其“精读”。  有字之书,在我看来即一个人所需的专业性知识与工具性知识,即每个人都要识字,能认读拼写,这是当今社会人人需备的,它使人远离无知与文盲困境。我国推行的九年义务制教育便是主要教授有字之书,它是各类书乃至阅读的前提。  而无字之书,即
期刊
曾有作家言人生不可或缺三本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与心灵之书。窃以为他所言极是。人唯有在书页蹁跹于指尖、双足扎根于生活的同时,不断翻阅、省察、增删并直面截然不同于外界的内心,方能成器。  杨绛曾说:“现在的年轻人,读得愈少,想得愈多,造成了许多无谓的烦恼。”可见有字之书是奠定个人思想的基础。古人精挑细选出《古文观止》为蒙学教材,正是因为白纸黑字间的前人经验、智慧,能为阅历尚浅的少年素绢般的人生底色上
期刊
人生有三本大书:“有字之书”,即最一般意义上的书;“无字之书”,代指生活中的经验;“心灵之书”,则是对生命世界最本质的追求与省思。如我所言,三本书各有侧重,但首要的是读好“心灵之书”。  “有字之书”是我们获取知识最主要和直接的来源。我们出生、蹒跚学步、牙牙学语,再进入学校让心灵得到教化。诚然,“有字之书”不可或缺,正如赫尔曼·黑塞在《获得教养的途径》中所指出的:阅读,特别是经典的阅读,对人学识教
期刊
有位作家说,人生要读三本大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以及心灵之书。我认为这三者间是存在渐进关系的,好比一个人的成长,由浅入深,是个不断上升、臻于完善的过程。  在人生的初级阶段,有字之书是我们的启蒙书。从教科书到教师推荐读物,我们广泛地涉猎,饥渴地汲取。与此同时,我们的视野由一个小屋子扩展到山河大地,三观不断被塑造与巩固,坚固到支撑起了无数独特的思维与个体,由此实现了人生的第一个跨越,方称作独立的人
期刊
王阳明在临终前说过四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辨明善惡是格物,为善去恶致良知。”读书的最终目的,是“致良知”。  人生来于世,未曾携带任何东西。因此,学习,在这个世界上,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而读书,便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有效方式。首先学习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会读“有字之书”。张载有言:“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将往圣的绝学继承下来,理解并吸收他们的精髓,这才使原本的“童子之身”逐渐
期刊
列夫·托尔斯泰曾言:“人生的目的不在于达到完善,而在于越来越接近完善。”在卷帙浩繁的人生之书里,人有了力量,也更接近着生命的完善。  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此言得之。人虽是独立的个体,但却不孤立。人要从外在的世界中获得生命的体验而充盈自己的人生。依我之见,生命当有向外观察学习和向内的自省,并从中汲取力量,读人生之书,完善自我的生命。
期刊
“无论人的一生是多么的漫长复杂,他终将反映于一个时刻,那就是他大彻大悟自己究竟是谁的时刻。”博尔赫斯如是说道。确然,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要学习那些由具体知识构成的有字之书,继而阅读由世事阅历垒砌的无字之书,最终读懂那本我们最熟悉的也是最陌生的心灵之书。这一过程其实正如哲人苏格拉底所言:认识你自己。  人的一生不是一场盲目的追逐,相反地,那应是不断认识自我、实现自我的过程。马斯洛曾提出“需求理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