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兼修的生态城

来源 :国际生态与安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0123456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以南五十公里处,有一个面积88平方公里,人口不到18万的城市。别看这个城市不算大,但竟有7条高速公路,把其与其所归属的橘郡内其他城市相连接。作为美国最安全、规划最完善、自然环境最优美的最佳商务活动区域,它还吸引了大量的居民和企业进入,成为橘郡重要的高科技产业中心。它就是美国最佳总体规划社区之一——加州欧文生态城。
  规划完善的生态城
  欧文市为何具有如此大的吸引力?这与欧文占地宽广,沿太平洋拥有长达9英里的海岸线,并且由海岸线向内延伸22英里,拥有丰富的地质和自然资源分不开。整个欧文依据地形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南部海滨地区,中部地区以及北部高山地区,以南部和北部地区自然资源最为丰富,其生态保护区面积高达50,000英亩。
  对于生态脆弱地区,则采用大规模自然保护区、城市公园以及社区公共绿地三级体系,保证生态保护区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例如,在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地区设置城市公园,对规模较小的区域进行保护。此外,为了形成完成的环境系统,在每个大型居住区或者是社区中还有社区公共绿地和水面。这些在美化城市环境的同时,也为居民亲近自然和室外活动提供了大量的空间。
  低密度、多样化的生态社区
  欧文居住区的开发奉行土地自然资源匹配原则和居住区集约化发展原则,以减少人类居住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居住用地贯穿整个区域布置,并且将主要自然保护区和产业发展带分隔,其居住的开发强度也依据区域资源特性不同而不同。例如,在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滨海以及湿地区域和山地保护区附近开发低密度住宅,密度为1.6-3.5套/英亩左右,远远低于其他区域18-40套/英亩的水平。
  居住区的设计遵循村庄理念,其主要目的在于控制人类居住的活动蔓延,同时以社区为单位提供配套,方便居民在步行范围内解决基本生活需求,从而达到减少使用汽车的目的。据记者了解,目前欧文市共有18个社区,供17.5万人居住生活。每个社区的大小在600英亩到2000英亩之间,内部必须有包括学校、购物以及开放空间等在内的完善的居住配套设施。不同社区以及居住区之间还需要通过绿地、山沟、溪流或者森林来进行分离,以便创造明确的边界。此外,每个社区的住房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保证了社区人口的多样化。
  最值得学习的是,欧文市每个社区的规划设计必须要有符合其土地资源特征的主题,比如山地、森林、高尔夫、溪流、湖泊等。这有利于树立社区的归属感以及社区居民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多管齐下,节约能源
  在住宅建筑设计方面,欧文制定了严格的建筑节能标准,强制要求所有住宅使用节能技术。例如,高科技的室内保温炉和空调系统,双层窗户,低水量的淋浴喷头及其它相关设备,以便最大限度的节约用水和节能减排。
  虽然每个居住区都提供丰富的宽敞自然空间,但是欧文市交通以便捷的对外交通和生态化的内部交通体系相结合为原则,对外通过轨道和高速路与大都市相连,对内则严格限制机动车车速,强调步行、自行车以及公交优先。欧文市鼓励居民步行外出,并且修建了长达158英里的自行车道,方便居民通过自行车方便地到达城市的各个角落。据记者了解,欧文市还建立了一个名为Spectrumotion的组织,免费提供交通建议,协助组织搭车行为,以减少私人车辆的使用。
  除此之外,以水资源循环利用为核心的生态化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其亮点之一。例如其Michelson水再生中心,一方面将生活用水输送给家庭以及其他部门,一方面负责回收生产生活污水并进行处理,然后将处理用水输送到保护池、林地以及产业用地进行循环使用。欧文通过建设水资源再生中心成功地将城市、生态以及产业用水有机地联系起来,实现了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内外皆修,形神兼备
  统计数字显示,欧文市是全美犯罪率最低的少数几个城市之一。即便是深夜十一、二点在街上行走,也不会感到不安全。良好的社会治安自然也就成了吸引入驻的重要因素。重视子女教育是人之常情,基础教育好的社区往往会吸引人们迁入,房价往往也随着需求而上涨。因此,欧文市政府加大教育投入以提高社区基础教育,全市高中毕业生的SAT分数(大学入学考试的分数)比美国平均分数高出150分。因此,欧文市还曾被《家长》杂志评为美国培育子女的最佳城市之一。
  很多企业当初决定到欧文市来,正是看中了这里丰富的人才资源。1965年,欧文市以一美元的价格将1,000公顷土地“卖”给加州大学,创建了欧文分校,这笔“赔本”买卖给欧文市带来了难以计算的财富。如今,欧文分校为欧文市的企业培养了大批人才,许多学生从其他地区到欧文分校学习毕业后,大都决定在这里定居,企业因此不愁找不到合格的人才。一些高科技企业在这里聘请信息、生物、电子等人才非常容易。
  大量人才到欧文市定居,从而吸引了众多企业迁入;迁入欧文市的企业多了,人才可以有用武之地,从而形成了企业与人才之间的良性循环。
其他文献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17日报道,英国研究人员发现,每周运动三次,可把患抑郁症的风险降低16%,而且每周运动的次数越多,患病的风险就越低。伦敦大学学院儿童保健研究所佩雷拉所领导的研究小组对11,135个在1958年出生的人进行长年追踪,直到他们50岁为止。  研究人员让参与调查者填写问卷,以评估他们在23岁、33岁、42岁和50岁时的心理压力状况。受调查者也被问到运动的次数。  结果发现,那些增加每
期刊
经过10多年的谈判于四年前在日本名古屋通过的《生物多样性公约关于获取遗传资源以及公正和公平地分享其利用所产生惠益的名古屋议定书》10月12日正式生效,为全球分享生物遗传资源提供了更多的确定性和透明度。  《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项目官员费加罗阿(Viviana Figueroa)指出,这一议定书的生效使全球在确保获得和分享利用遗传资源的惠宜以及和相关传统知识方面建立了一个全球机制。  费加罗阿说,
期刊
据英媒10月21日报道,一项最新研究指出,与吸烟者一起生活的非烟民如同生活在“雾霾城市”。他们所处的环境的空气质量等同于那些生活在空气极度污染城市中的非吸烟者。  报道称,爱丁堡大学和阿伯丁大学研究人员联合出版的研究报告指出,对不吸烟的人来说,搬进一个无人吸烟的住所对健康有极大的好处。  研究人员共同采集了93个吸烟家庭和17个非吸烟家庭的空气质量数据。结果显示,93个吸烟家庭中的PM2.5平均值
期刊
一颗高速飞行的彗星即将要与火星来一场近距离接触。赛丁泉彗星预计将在美国东部时间下午2点27分时进入与火星不到八万七千英里的距离,对于一颗低空飞行的彗星来说,这一距离已经非常近。太空陨石的飞行速度约为12万6千英里每小时(56千米每秒)。  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认为该颗彗星不会和火星相撞,但彗星会喷射出一道尘埃与气体,这些尘埃与气体可能会对围绕火星运行的航天器造成损害。  “火星会正好处于一片碎
期刊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25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龙”货运飞船结束了为期一个月的国际空间站之旅,携带小鼠和其他货物返回地球。  美国宇航局(NASA)表示,美国东岸夏令时间10月26日15时38分,飞船降落于墨西哥西部加利福尼亚半岛附近的太平洋海域。  报道称,在那里守候的一艘船将飞船打捞上来,并带到洛杉矶附近的一个港口。其中一些货物将交还给美国宇航局,而飞船本身将被运往太空探索
期刊
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有50%以上的人口已经居住在城市,到2030年,近60%的世界人口约50亿人将聚居在城镇地区。可持续的城市发展也因此成为21世纪全球社会面临的最紧迫挑战。作为联合国首个以城市为主题的国际日,也是第一个由中国政府倡导并成功设立的国际日,“世界城市日”的设立,将聚焦城市发展问题,关注全球城市化进程中的效率提高和技术创新,促进在人口高度集聚的城市实施行之有效的管理,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
期刊
Li Yuliang, whose pen name is Huang Yin, alias Yanshan Commoner, is the Vice Chair of China Painting Artists’ Association, Vice President of Huaxia Celebrities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Institute, memb
期刊
日前,有研究对全球清洁能源进行了首次全生命周期评估,结果显示本世纪中期可再生能源足以满足全球的电力需求。  这份刊载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研究显示,到2050年,全球低碳能源经济不仅是可行的,还会使电力产出加倍。  本次研究由挪威科技大学能源工程学院的埃德加·赫特维希教授和托马斯·吉本教授共同完成,他们对全球经济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进行了首次全生命周期的成本评估。  研究人员
期刊
The increasingly worsening environmental problems bring a storm of using and promoting new energy vehicles. In May 2013, the “Apple” in auto industry – Tesla, an American electric vehicle brand, achie
期刊
自古至今,居所都是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随之水涨船高,“人,诗意地栖居”,本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对至高生存境界的一种向往。如今,诗意地栖居正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心目中的期许。然而,环境破坏、生态恶化的现实却在逐渐拉开人们与理想之间的距离。目前,工业污染已不再是造成生态危机的唯一元凶,传统建筑材料也加入了破坏生态安全的行列。如何在人口增加、环境压力增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