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很普及了,如何更有效的应用,是一直以来不断讨论的话题。新课程背景下,将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整合,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主要概述了高中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内涵、高中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实践措施两方面内容,以课堂实际教学为依据,提出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的建议。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物理 信息技术
新课程指出将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有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物理知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但信息技术与物理课堂的整合,不仅仅只是简单的技术应用问题,而是一个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过程。教师要充分意识到整合的实质,把握好程度,让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提高学习效率,真正实现教育的时俱进。
一、高中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内涵
高中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就是利用微课、多媒体软件、多媒体课件等为主的教学信息技术,实现高中物理教学方式的革新,使信息技术为与教学过程融为一体,实现教学过程中各种教学资源的优化组合,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合理科学的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使教学内容得到丰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有助于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帮助学生清晰掌握课程重点内容,减轻学习压力;教师借助必要的技术手段,可以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由局部到整体,全面掌握知识,逐步构建自己的额知识体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高中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实践措施
(一)课前预习,利用微课激发学生兴趣
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业压力较大,如果找不到有效激发其学习兴趣的教学方式,影响教学效果的同时,还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才会产生探索和求知的欲望,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有效培养其主动学习和思考的能力。教师可以利用有趣生动的微课,在新课开始前,播放与新课有关的片段,让学生在观看微课的过程中,发现乐趣,激发其主动学习的兴趣,在进入新课之前,做好基础准备。比如,在学习“力的分解与放大”之前,旧课结束后,为学生播放小段视频。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进行举例或者发问,比如,在生活中我们无法徒手掰开木头,为什么用斧头就能把木头劈开?以这样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后,将力的分解与放大的原理和相关概念进行简单讲解,然后布置预习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微课的内容,教师可以自主设计制作,也可以在教育信息资源库中查找下载,也可直接在线播放,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被成功吸引,引发思考,在兴趣的带动下,进入自主学习状态。
(二)课堂学习,运用软件技术实现知识的动态转化
物理教学实际中,对实验过程的讲解也决定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且大部分定理和概念需要学生自主操作实验去验證其正确性,了解推演过程,加深记忆和理解。普通的实验可以达成预期的效果,但是对于存在一定危险性或者实验数据比较复杂的实验来说,人工操作显然不太可靠,因此,就需要运用相应的软件进行实验过程演示和实验数据的分析。实验过程的演示可以借助视频实现,数据方面可以利用Excel等工具实现实时计算和分析。传统教学方式主要靠教师的讲解与描述,学生进行理解,物理的学习需要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如果紧靠教师的口头描述,部分学生因空间想象能力较差,无法准确理解知识内容,拖延学业。借助多媒体软件,将物理过程实质以直观的物体表现出来,可以有效弥补部分学生因空间想象力不够好而导致学习滞后的问题。比如,在“力的分解”教学中,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确定,有两个分力,已知分力1的方向和分力2的大小,让学生分别求出分力1的大小和分力2的方向;这个题目如果只依靠教师在黑板上画图讲解,很多学生无法精确掌握其中真正原理。可以借助几何画板,运用命令实现对力的分解过程的清晰呈现,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其中规律,实现了知识的动态转化,从而帮助学生突破课程难点,及时跟上学习进度。
(三)课后复习,利用多媒体课件强化理解
课后复习是学习的关键环节,有效的复习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延伸学习,使得思维得到延展,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学生的课业繁重,有时候会忽略课后复习,教师要积极利用多媒体可见的时效性和便捷性,整理和分析所学课程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在课堂上利用课件提示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促使学生及时整理自己的思维,有效缓解学习压力。比如,复习伏安特性曲线时,教师直接在课件上演示动态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线路图,通过闭合和打开开关的演示,带领学生复习伏安特性曲线之所以是曲线的物理学原理,并且进一步提示在实验中要将灯泡两端电压由低向高逐渐增加,避免过高烧毁灯泡,影响实验数据和实验效果。在复习结束后,将多媒体课件上传至班级群或者学校教学资源库,让学生依据课件进行后续的复习强化,提高学习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能够实现帮助构建高效课堂,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为了使其达到最佳效果,首先,在课前预习时,利用微课激发学生兴趣;其次,在课堂学习中,运用软件技术实现知识的动态转化;最后,进行课后复习,利用多媒体课件强化理解。只有科学合理实现高中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优化物理教学过程,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孔望.试析信息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9(01):51-52.
[2]闫小军,陈夏玲.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实践[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13,23(01):35-36.
阜阳市第五中学,安徽 阜阳 张知礼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物理 信息技术
新课程指出将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有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物理知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但信息技术与物理课堂的整合,不仅仅只是简单的技术应用问题,而是一个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过程。教师要充分意识到整合的实质,把握好程度,让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提高学习效率,真正实现教育的时俱进。
一、高中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内涵
高中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就是利用微课、多媒体软件、多媒体课件等为主的教学信息技术,实现高中物理教学方式的革新,使信息技术为与教学过程融为一体,实现教学过程中各种教学资源的优化组合,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合理科学的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使教学内容得到丰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有助于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帮助学生清晰掌握课程重点内容,减轻学习压力;教师借助必要的技术手段,可以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由局部到整体,全面掌握知识,逐步构建自己的额知识体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高中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实践措施
(一)课前预习,利用微课激发学生兴趣
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业压力较大,如果找不到有效激发其学习兴趣的教学方式,影响教学效果的同时,还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才会产生探索和求知的欲望,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有效培养其主动学习和思考的能力。教师可以利用有趣生动的微课,在新课开始前,播放与新课有关的片段,让学生在观看微课的过程中,发现乐趣,激发其主动学习的兴趣,在进入新课之前,做好基础准备。比如,在学习“力的分解与放大”之前,旧课结束后,为学生播放小段视频。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进行举例或者发问,比如,在生活中我们无法徒手掰开木头,为什么用斧头就能把木头劈开?以这样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后,将力的分解与放大的原理和相关概念进行简单讲解,然后布置预习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微课的内容,教师可以自主设计制作,也可以在教育信息资源库中查找下载,也可直接在线播放,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被成功吸引,引发思考,在兴趣的带动下,进入自主学习状态。
(二)课堂学习,运用软件技术实现知识的动态转化
物理教学实际中,对实验过程的讲解也决定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且大部分定理和概念需要学生自主操作实验去验證其正确性,了解推演过程,加深记忆和理解。普通的实验可以达成预期的效果,但是对于存在一定危险性或者实验数据比较复杂的实验来说,人工操作显然不太可靠,因此,就需要运用相应的软件进行实验过程演示和实验数据的分析。实验过程的演示可以借助视频实现,数据方面可以利用Excel等工具实现实时计算和分析。传统教学方式主要靠教师的讲解与描述,学生进行理解,物理的学习需要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如果紧靠教师的口头描述,部分学生因空间想象能力较差,无法准确理解知识内容,拖延学业。借助多媒体软件,将物理过程实质以直观的物体表现出来,可以有效弥补部分学生因空间想象力不够好而导致学习滞后的问题。比如,在“力的分解”教学中,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确定,有两个分力,已知分力1的方向和分力2的大小,让学生分别求出分力1的大小和分力2的方向;这个题目如果只依靠教师在黑板上画图讲解,很多学生无法精确掌握其中真正原理。可以借助几何画板,运用命令实现对力的分解过程的清晰呈现,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其中规律,实现了知识的动态转化,从而帮助学生突破课程难点,及时跟上学习进度。
(三)课后复习,利用多媒体课件强化理解
课后复习是学习的关键环节,有效的复习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延伸学习,使得思维得到延展,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学生的课业繁重,有时候会忽略课后复习,教师要积极利用多媒体可见的时效性和便捷性,整理和分析所学课程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在课堂上利用课件提示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促使学生及时整理自己的思维,有效缓解学习压力。比如,复习伏安特性曲线时,教师直接在课件上演示动态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线路图,通过闭合和打开开关的演示,带领学生复习伏安特性曲线之所以是曲线的物理学原理,并且进一步提示在实验中要将灯泡两端电压由低向高逐渐增加,避免过高烧毁灯泡,影响实验数据和实验效果。在复习结束后,将多媒体课件上传至班级群或者学校教学资源库,让学生依据课件进行后续的复习强化,提高学习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能够实现帮助构建高效课堂,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为了使其达到最佳效果,首先,在课前预习时,利用微课激发学生兴趣;其次,在课堂学习中,运用软件技术实现知识的动态转化;最后,进行课后复习,利用多媒体课件强化理解。只有科学合理实现高中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优化物理教学过程,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孔望.试析信息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9(01):51-52.
[2]闫小军,陈夏玲.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实践[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13,23(01):35-36.
阜阳市第五中学,安徽 阜阳 张知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