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文本阅读教学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实践探析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lnewsn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学校教育的不断改革创新,越来越多教师开始高度关注学生写作能力和素养的培养工作。多文本阅读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寫作水平。因此,语文教师要强化学生的多文本阅读训练教学,科学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活动,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内容,加深学生对不同文本的理解,从而为提升学生写作能力提供有效帮助。本文将进一步对多文本阅读教学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展开分析与探讨。
  多文本阅读作为一种新型阅读模式,有效打破了传统课堂阅读模式的弊端,科学地将学生阅读内容从课内拓展到了课外,实现课内与课外阅读内容的相互叠加,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课堂阅读质量和效率,帮助学生提升自我的综合写作能力。基于多文本阅读教学模式,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学生对各种文章的学习体验,确保学生能够透彻理解文章涵义,合理借鉴优秀文章内容进行创新写作。
  一、多文本阅读教学开展对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必要性
  基于新课标改革制度,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写作训练过程的方法指导,通过开展多文本阅读教学活动,有效提升学生写作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能力。新课标明确提出:“学校语文教育发展要科学指导学生学会合理运用语言文字词汇、培养学生创新学习思维和语感,促使学生能够在阅读中积累到丰富的语言。”因此,语文教师要想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从阅读教学入手。多文本阅读实质是指教师在特定时间范围内对学生展开科学指导工作,组织引导班级学生进行多篇相互关联的文章阅读,强化学生阅读质量、效率以及数量的训练,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文章理解能力和关键信息收集整理能力,从而促使学生积累到更多的写作素材,懂得如何设计文章结构,保障自身文章创作的良
  好水平。
  二、多文本阅读教学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依托多文本阅读教学,提高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
  多文本阅读教学有别于传统精读课文教学,后者要求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的分析、品鉴及大篇幅的朗读,通常还会运用到默读、浏览、略读等方法,而前者则强调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习惯。
  例如,在《出乎意料的欧亨利式结尾》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初读文章时向学生提出要求:在十分钟之内快速默读课文,默读完课文后思考这些小说情节存在的相关共通之处,并将自身见解标注于课题旁边;再读文章时再向学生提出要求:这些小说结尾存在哪些特征,学生在五分钟之内浏览课文,可扫读、跳读,尽可能在最后总结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感受,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又如,在多文本阅读教学课堂上讲解到《愚公移山》这篇文章内容时,教师要科学指导学生不需要把过多时间与精力放在品味与体会文章语言上,该文章是古人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无法运用科学知识进行有效解释,文章语言根本不是结构化和过度修饰的语言。基于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浏览的习惯,学会在群文阅读中优化整合写作资料信息,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二)合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群文阅读,养成知识性学习习惯
  古人曾说过“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只有在读书阅读上多花心思,那么在文章创作时就会变得更加轻松。然而,实际情况是我国学生由于面临学业和升学考试的压力,在读数阅读上很难抽出较多的时间。大多数教师也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往往只关注学生考试成绩分数的提高与否。针对这种现象,语文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加强学生课外群文阅读的指导工作,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多文本阅读,确保能够积累到更多的写作素材,能够学习掌握到不同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例如,教师可以在寒暑假期间合理给学生布置多文本作品的阅读学习任务,要求其在阅读后进行读后感创作,家长要起到监督作用。
  (三)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多文本阅读实践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写作水平和阅读需求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应用阅读文章作品,尽量保证文章写作风格的多元化,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阅读需求,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开展记叙文的多文本阅读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坚持写阅读心得和日记感受的良好学习习惯,或者引导学生参考阅读文章进行仿写,积累写作方法,发散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将生活所见和个人情感融入写作中,从而提高学生记录生活和描写生活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建立写作成品展示平台,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不同的阅读与写作活动中,完成其布置的课外实践任务。比如,让学生进行课外调查活动、了解当地好人好事、办学校手抄报等,然后让学生描述自我心理的发展路程,通过不同网络渠道进行写作,强化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结语
  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能力,语文教师就必须充分发挥多文本阅读教学的作用,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多文本阅读学习活动,加强对学生群文阅读的有效指导,促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教师要将学生阅读与写作学习有机结合在一起,明确设置读写教学目标,丰富学生阅读内容和途径,确保学生能够在不同平台上进行阅读写作训练。
其他文献
周作人作为中国现代散文最早的开拓者之一,其作品中有不少可以称为经典之作。在他的散文中,虽然被冲淡闲适所覆盖,但人们仍然可以体会到苦与乐交织的情感,这也是周作人成为大家的原因之一。读周作人的散文,人们需要慢慢读,细细品,才能真正体会到“淡”与“苦”的感情色彩。  一、周作人散文中“淡”的形成  每每提到周作人的散文,首先想到的总是冲淡平和,仿佛微微泛着波纹的湖面,给人以闲适之感,但细读之余又能体会到
期刊
“言意”理论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这一理论问题在中古时期就被提出,随后形成了全面系统的理论体系。之后,后世提出的“言意”理论在全面性、理论性上没有形成超越。它最初是从思辨的角度来阐述言意关系,而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言不尽意论被引入文论中,一直到唐宋这一论题依然流行,成为古代文论批评的最重要审美原则之一。  首先是言不尽意论。《庄子·天道》曾说:“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
期刊
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犹如点睛之笔,渗透在人们的生活点滴中,对文学艺术、风俗习惯、宗教活动等方面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对中国梦文化运用最为娴熟的,莫过于明代戏剧大家汤显祖,其代表作品“临川四梦”,堪称为中国梦文化历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基于中国梦文化的历史追溯,以汤显祖“临川四梦”中有关梦的话语和场景描写作为研究对象,积极探索“临川四梦”中的传统梦文化,结合汤显祖的人生经历和创作
期刊
奥菲利娅是出自《哈姆莱特》中的人物形象,其形象中所包含的悲剧、忧郁的气质被各时期的画家在不同画面中表达,其中拉斐尔前派对这一形象表现最多。拉斐尔前派致力于回到文艺复兴早期,对中世纪文化着迷,反对教条化,主张自然美学的观点,但是由于拉斐尔前派代表人物的思想不能与其所在的时代背景相符合,从而产生伤感怀旧的情绪。  奥菲利娅是西方绘画史上被反复绘画的题材,其人物形象中所含的感伤忧郁气质符合拉斐尔前派的作
期刊
文学批评是文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是对特定的文学现象进行的深入分析。在英美文学发展过程中,文学批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英美文学中多元化文学批评进行了研究,首先阐述了文学批评理论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详细介绍了英美文学中文学批评的多元化表现类型,最后分析了英美文学中多元化文学批判的特点,以期推动英文文学的发展。  文学批评是立足于文学实践开展的一种文学鉴赏活动,其涵盖的范围也较为广泛
期刊
一、创伤理论  最早关于创伤理论的研究出现在18世纪初,是指由于外力作用造成的身体损伤。美国心理学会把心理创伤定义为创伤后应激障碍,即“遭受过强烈的精神创伤或经历了重大生活事件后发生的延迟性精神病理性反应的一类应激障碍”。创伤症状十分复杂,常见的症状有:麻木,指失去对工作、婚姻的热情;警惕,指过度担心未知的或不存在的危险;遗忘,指忘记创伤经历;重现,指创伤事件在梦中反复出现;焦虑、沮丧、深感恐惧;
期刊
美声唱法是高校声乐教学中的重点内容,随着我国艺术领域声乐教学的发展,美声唱法也得到一定发展。但我国高校美声唱法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为此高校应当调整教学思路。本文就其教学思路进行有效分析。  美声唱法源于欧洲,传到我国的时间较短,其在我国的流行度还较低,大对数人对其概念的认知较为模糊。这导致我国专业的美声唱法教学人员也较为欠缺,导致教学质量不高,教学效果提升较慢,未培养出具备一定创新意识的学
期刊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人们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高职院校开设书法课程,这样不仅能有效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还能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基本素养和综合素质。学生通过对书法的练习,可以培养书法基础知识和写作技巧,同时能够提高书法写作能力,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提高艺术修养。高职书法教学意义重大,因此结合高职书法教学现状,笔者提出了制定三维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要系统完备、加强师资建设、重视实践教学等有效对策
期刊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当前对人才提出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复合型人才逐渐成为社会实现良好发展的趋势。这就需要对人才的创新性思维进行培养,而古代文学作为对创新人才进行培养的重要学科,对人才创新性思维的有效培养具有显著的作用。本文主要对古代文学创新性思维的意义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古代文学作品赏析中创新性思维的应用。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才需求也呈现增多趋势。古代文学课程作为高校教学中具有较为重要
期刊
谷崎润一郎在硝烟弥漫的战时仍奋笔不辍撰写的《细雪》被认为是他所构建的“理想世界”,而谷崎的这个理想世界并没有远离现实,采取了与现实保持一致的方向。《细雪》所构建的理想世界蕴含着强烈的现实性。在《细雪》这部作品中,与现实世界不相容的“理想世界”与现实世界共存,在此“理想世界”中现实性和非现实性融合。本文通过剖析作品中对立的古典与现代、虚构与现实、洁净与污秽这些矛盾书写,揭示矛盾背后所隐含的思想内涵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