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现代化,国际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联系日益加强,人们的交流和接触也空前地频繁,出现了文化的杂合现象,这也直接反应在了语言的翻译上面。在翻译过程中往往出现两种语言文化的"杂合"现象,处于"杂合"状态的语言文化汇合了两种语言,文化额特征,经过吸收与融合过程后,常会获得一些不曾具有的优点,实现对原来文化的优化与超越。
【关键词】翻译;杂合;优化
一.文化杂合与语言翻译
文化杂合,即各民族文化凭借交流,共享彼此的发明创造,分享各自对生活的感悟。但另一方面,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吸收和接受都不大可能表现为原封不动的移植。一种文化被引进后,也不可能完全本土化,其中必然有一部分无法为当地文化所化解,所以说,只要有文化的交流,就会有文化之间的不同程度的"杂合","杂合"是文化的重要特征。
翻译是文化之间进行交流的媒介。用一种语言文化把另一种语言文化的文本再现出来,译文不可避免地反映出两种语言文化的特征。翻译的作用在于将原语文化中的文本移植到陌生的目的语文化中去。不同的语言文化之间往往存在着显著差异,两种语言系统之间不存在完全对应的关系。不同的文化源流,不同的额语言结构,以及不同的思维方式造成了语言之间的差异性。语言的差异性则决定了"杂合"是译文的一个重要特征。译者要想把具有差异性的原语文本用目的语语言再现出来,与其说是涉及两种语言,不如说它是涉及两种文化。因为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的土壤,也是语言所反映的对象,文化杂合对翻译的影响是两方面的,积极的一面是,双语双文化的环境,能丰富两种文化的内涵,在总体上提高语言材料的可译度,宏观而言翻译的难度可能减小。消极的一面主要表现在具体的语言材料上,两种文化接触时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局部的冲突,接触越频繁则冲突的机会越多,翻译困难的类型和数量也就相应增加。两方面相比,对后者展开探讨的实践意义更加突出。
文化杂合给翻译带来困难的例子很多,如:从一种文化引进的一些事物,在另一种文化里无法找到对应词语来翻译,意译或音译结合的办法无法解决的只好音译。这类外来词在中文中就屡见不鲜,如 "沙发""摩托""巧克力""可口可乐"等等甚至还有像 karaoke 这样个别的词,音译的同时还不得不借用英文字母,勉强地译为"卡拉OK"。随着中西文化的进一步接触,外来词语还在不断相互引进,其中相当的一部分的要靠约定俗成的力量来维持其存在。有了中西饮食文化的迥异,因而有了语言表述上的千差万别。《语言与文化》一书中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一个中国人形容游泳池里人太多,水太脏,说 "简直像芝麻酱煮饺子"外国人既没有吃过芝麻酱也没有见过饺子,就丝毫没觉得这个比喻幽默。西方人形容人多拥挤,说的是"It was packed like sardines"(塞得像沙丁鱼罐头);而没有见过沙丁鱼罐头的中国人也不一定能欣赏其妙处。这正是所说的翻译里的最大困难--一种文化里不言而喻的东西,在另一种文化里却要费很大力气加以解释。
二.文化"杂合"中目的语文化的优化
"杂合"的译文对丰富一种文化中的文学样式,文学手段,表现方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对西方文学的引进,也许中国文学中至今还没有打破格律限制的新诗,也许至今还采用章回体的叙述模式,也许至今还没有歌剧,话剧形式的出现。中国文学史上文学体式很多都是"杂合"译文的产物。国外也一样,可以毫不客气地说,欧洲文化发展到今天之所以还有强大的生命力,正是因为它能不断吸收不同文化的因素,使自己不断得到丰富和更新。中国文化之所以还能够得以保存下来,之所以还表现出勃勃生机,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它本身就是历史上与印度文化,西方文化等诸多文化进行"杂合"的结果:通过吸收外来的文化因素,使自己得到丰富和更新。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来讲,"杂合"是最好的文化交流方式,翻译的对象就是原语文本中的差异性,通过把原文中语言、文学和文化等不同层次的差异性传达过来,使目的语文化与原语文化进行真正意义的接触、碰撞、融合,一方面为两种语言文化之间达到理解和共识准备了条件,同时对目的语文化来说也是一种丰富。
三.文化"杂合"的度
翻译中的文化"杂合"有个度的问题,无论是在语言层面,文学层面还是文化层面都是如此。我们对"杂合"持有一种宽容的态度,并不意味着在翻译过程中不顾目的语语言,文化的规范而生硬地将原文照搬过来,制造出拗口的译文,因为过分的"杂合"往往无法为目的语文化中的各种规范所接受,甚至遭到排斥。比如语言层面的过度"杂合"会使译文变成一种纯粹的翻译体,成为阻碍读者阅读的第一道障碍,最容易引起读者的反感。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就曾对这种过于"杂合"的译文进行过严厉批判,认为它破坏了祖国语言的纯洁性,造成了语法的混乱。文学翻译毕竟不仅使简单文字的模拟,还要经过"再创造"的努力,只把一种新的文字形式和思想表现生硬地搬运过来是不够的,而应让它能保持原有的生命力,跟我们传统文学结合起来,在我们的水土中滋长。
"杂合"的度要掌握好,只有适度的"杂合"才可能最终为目的语文化所吸引和融合。在引进新的的词语和新的表达形式的过程中,要注意逐渐改善,去芜存菁,使中国语言文化更加充实活泼,更富表现力。
综上,一种文化只要努力保持自身文化的凝聚力,并注意吸收其他文化中的精华,就一定可以使自身的语言文化得到提升。对于处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华文化来说,如果我们能够对"杂合"有个全面,正确的认识,把文化"杂合"思想运用到翻译活动,翻译理论建设及文化构建中去,对外来文化中的精神财富,理论思想进行吸收,借鉴,那么我们的文化不但不会遭到 "殖民化",而且会走向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
[1]韩子满,2002,《文学翻译与杂合》,《中国翻译》第3期
[2]蒋饶华,2002, 《印度的翻译》, 《中国翻译》第2期
[3]乐黛云,2001,《多元文化发展中的两种危险及文学理论的未来》《多边文化研究》第一卷北京世界出版社
【关键词】翻译;杂合;优化
一.文化杂合与语言翻译
文化杂合,即各民族文化凭借交流,共享彼此的发明创造,分享各自对生活的感悟。但另一方面,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吸收和接受都不大可能表现为原封不动的移植。一种文化被引进后,也不可能完全本土化,其中必然有一部分无法为当地文化所化解,所以说,只要有文化的交流,就会有文化之间的不同程度的"杂合","杂合"是文化的重要特征。
翻译是文化之间进行交流的媒介。用一种语言文化把另一种语言文化的文本再现出来,译文不可避免地反映出两种语言文化的特征。翻译的作用在于将原语文化中的文本移植到陌生的目的语文化中去。不同的语言文化之间往往存在着显著差异,两种语言系统之间不存在完全对应的关系。不同的文化源流,不同的额语言结构,以及不同的思维方式造成了语言之间的差异性。语言的差异性则决定了"杂合"是译文的一个重要特征。译者要想把具有差异性的原语文本用目的语语言再现出来,与其说是涉及两种语言,不如说它是涉及两种文化。因为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的土壤,也是语言所反映的对象,文化杂合对翻译的影响是两方面的,积极的一面是,双语双文化的环境,能丰富两种文化的内涵,在总体上提高语言材料的可译度,宏观而言翻译的难度可能减小。消极的一面主要表现在具体的语言材料上,两种文化接触时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局部的冲突,接触越频繁则冲突的机会越多,翻译困难的类型和数量也就相应增加。两方面相比,对后者展开探讨的实践意义更加突出。
文化杂合给翻译带来困难的例子很多,如:从一种文化引进的一些事物,在另一种文化里无法找到对应词语来翻译,意译或音译结合的办法无法解决的只好音译。这类外来词在中文中就屡见不鲜,如 "沙发""摩托""巧克力""可口可乐"等等甚至还有像 karaoke 这样个别的词,音译的同时还不得不借用英文字母,勉强地译为"卡拉OK"。随着中西文化的进一步接触,外来词语还在不断相互引进,其中相当的一部分的要靠约定俗成的力量来维持其存在。有了中西饮食文化的迥异,因而有了语言表述上的千差万别。《语言与文化》一书中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一个中国人形容游泳池里人太多,水太脏,说 "简直像芝麻酱煮饺子"外国人既没有吃过芝麻酱也没有见过饺子,就丝毫没觉得这个比喻幽默。西方人形容人多拥挤,说的是"It was packed like sardines"(塞得像沙丁鱼罐头);而没有见过沙丁鱼罐头的中国人也不一定能欣赏其妙处。这正是所说的翻译里的最大困难--一种文化里不言而喻的东西,在另一种文化里却要费很大力气加以解释。
二.文化"杂合"中目的语文化的优化
"杂合"的译文对丰富一种文化中的文学样式,文学手段,表现方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对西方文学的引进,也许中国文学中至今还没有打破格律限制的新诗,也许至今还采用章回体的叙述模式,也许至今还没有歌剧,话剧形式的出现。中国文学史上文学体式很多都是"杂合"译文的产物。国外也一样,可以毫不客气地说,欧洲文化发展到今天之所以还有强大的生命力,正是因为它能不断吸收不同文化的因素,使自己不断得到丰富和更新。中国文化之所以还能够得以保存下来,之所以还表现出勃勃生机,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它本身就是历史上与印度文化,西方文化等诸多文化进行"杂合"的结果:通过吸收外来的文化因素,使自己得到丰富和更新。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来讲,"杂合"是最好的文化交流方式,翻译的对象就是原语文本中的差异性,通过把原文中语言、文学和文化等不同层次的差异性传达过来,使目的语文化与原语文化进行真正意义的接触、碰撞、融合,一方面为两种语言文化之间达到理解和共识准备了条件,同时对目的语文化来说也是一种丰富。
三.文化"杂合"的度
翻译中的文化"杂合"有个度的问题,无论是在语言层面,文学层面还是文化层面都是如此。我们对"杂合"持有一种宽容的态度,并不意味着在翻译过程中不顾目的语语言,文化的规范而生硬地将原文照搬过来,制造出拗口的译文,因为过分的"杂合"往往无法为目的语文化中的各种规范所接受,甚至遭到排斥。比如语言层面的过度"杂合"会使译文变成一种纯粹的翻译体,成为阻碍读者阅读的第一道障碍,最容易引起读者的反感。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就曾对这种过于"杂合"的译文进行过严厉批判,认为它破坏了祖国语言的纯洁性,造成了语法的混乱。文学翻译毕竟不仅使简单文字的模拟,还要经过"再创造"的努力,只把一种新的文字形式和思想表现生硬地搬运过来是不够的,而应让它能保持原有的生命力,跟我们传统文学结合起来,在我们的水土中滋长。
"杂合"的度要掌握好,只有适度的"杂合"才可能最终为目的语文化所吸引和融合。在引进新的的词语和新的表达形式的过程中,要注意逐渐改善,去芜存菁,使中国语言文化更加充实活泼,更富表现力。
综上,一种文化只要努力保持自身文化的凝聚力,并注意吸收其他文化中的精华,就一定可以使自身的语言文化得到提升。对于处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华文化来说,如果我们能够对"杂合"有个全面,正确的认识,把文化"杂合"思想运用到翻译活动,翻译理论建设及文化构建中去,对外来文化中的精神财富,理论思想进行吸收,借鉴,那么我们的文化不但不会遭到 "殖民化",而且会走向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
[1]韩子满,2002,《文学翻译与杂合》,《中国翻译》第3期
[2]蒋饶华,2002, 《印度的翻译》, 《中国翻译》第2期
[3]乐黛云,2001,《多元文化发展中的两种危险及文学理论的未来》《多边文化研究》第一卷北京世界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