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是立教之本,是每个孩子健康成长的领路人、筑梦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中之重,是一个地区教育提升的立足之本、兴盛之源。教师兴则学校兴,教师兴则教育兴。培养优秀人才,必须有优秀教师。习书记在给广大教师的慰问信中明确指出,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提升教师素质。而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教师培训。它是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视野,更新知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成为业务精湛、学生喜爱的高素质教师的战略性工程。
【关键词】教师培训 培训质量 “活” “优”
作为一名教师培训的组织者来说,参加过大大小小的培训,很多学员对于培训的感受往往是:培训前,满怀憧憬,心情激动,热情期待;培训中,热血沸腾,听的津津有味,频频颔首;培训后,感慨很多,实践甚少,渐渐地,抛之脑后,忘得一干二净,使教师培训流于形式。因此,提高教师培训质量,让培训“活”起来变得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让教师培训“活”起来?笔者通过“什么样的培训受教师欢迎”这样的问卷调查来探讨。
首先,从培训方案的制定上来说,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案,能够对教师展开问卷调查,认真评估教师需求,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目标的教师培训计划,比漫无目的,从网上摘抄指导思想、假大空的制定方案更能受学员欢迎。
其次,从培训者来说,接地气的专家更受欢迎。何为接地气的专家,长期在一线工作,有着对课堂教学实实在在的感悟和体验,有着大量丰富鲜活的教学实例,有着丰厚的教学底蕴,在教学中不断的反思成长而不是故步自封,有着对教育事业的拳拳赤诚,有着对新课改勇于实践且有开拓创新精神,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学者型教师、名师、专家等。他们这些人往往受广大教师的欢迎,因为他们自身的成长经历更能够让奋战在一线的教师感同身受,而有些专家虽然教育理论知识高深,但是脱离教学一线,没有上课经验,即使侃侃而谈,说的头头是道,下面的听者却觉得索然寡味,直打瞌睡。反之,如果教学经验一大堆,可是没有理论知识的支撑,依然提不起兴趣。
再次,从培训的形式来说,灵活多样的培训更受欢迎。一次3天的集中培训,如果单纯的专家讲座,专家在上边讲,教师在下面听,既没有互动也没有交流,3个小时的讲座,必定如坐针毡,要么哈欠连天,要么和周公梦游,还不如玩手机来的愉快一些,3个小时犹如3天一样难熬。而一次培训中如果既有参与式专家讲座、又有合作探究、提问交流,还有案例分析研讨、学员论坛等多种培训研讨方式的话,那么3天的培训犹如3个小时。因为这样的培训,受训教师有代入感,能够真正融入到培训中,感受到参与的价值,开小差的情况几乎不会存在。学员不仅接受到专家先进的理念,更能激发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锻炼了胆量,提高了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使每一位学习者都能贡献经验,分享智慧,相互启迪,共同进步。另外,适当丰富教师的文艺生活,有助于增强学员的凝聚力。记得在组织新教师集中培训的时候,我们利用晚饭后休息的时间搞了一场即兴文艺汇演活动。有才艺的教师争先恐后的抢着上去表演,汇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歌舞、京剧、朗诵等。没有想到此次即兴汇演得到广大新教师的一致好评,很多人表示这次培训不仅收获了知识,还丰富了教师的精神文化生活,显示了教师的风采和活力,也彰显了各团体小组人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展示了新教师良好的精神面貌,为教育事业续写了团结奋进、立德树人的新篇章,培训效果明显提高。
最后,有跟踪服务的培训更受欢迎。很多培训都是把集中培训当作重要任务,培训过程的任务完成之后就意味着培训工作全部结束。其实,培训后的跟踪服务才是促成培训成果落地生根,提高培训效果,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若没有跟踪服务,往往会导致开始时轰轰烈烈,结束时悄无声息。培训结束后,有些老师想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培训时获得的技能,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遇到困难无法解答,以至于很多老师就放弃了运用,还是沿用以前的教学方法,学习的知识得不到内化。所以,很多老师对培训后的跟踪服务有迫切需求。如果每次集中培训结束之后,持续的帮助教师查找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困惑,帮助教师不断改进教学策略,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能力,教师将会更喜欢这样的培训。
针对以上论述,教师培训“活”起来,教师队伍才能“优”起来。
一是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案。培训主题明确,目标恰当不宜过高或者过低,思路清晰,内容贴合实际,方法具体,了解教师最需要哪方面的知识,希望得到哪些帮助。通过调查教师需求,了解教师的欠缺,在大量评估教师需求的基础上,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目标由浅入深的制定方案,切实解决教学中的困惑与问题。
二是呼唤有水平且接地气的专家。培训中的主讲专家,最好也能有教学工作经验,因为实践经验可以给老师们更多启示,同时实际案例也容易引发教师的思考与讨论,能引起教师的共鸣,在培训中产生理想与智慧的火花,达到同频共振,从而体现培训的更大价值。邀请那些既有丰富专业理论知识,又有大量丰富鲜活的教学实例,丰厚的教学底蕴,在教学中不断的反思成长的专家,这样的专家既有大量的干货又很接地气。
三是创新灵活多样的培训模式。摒弃“填鸭式”“满堂灌”的培训方式,实行参与式培训。在培训者和培训对象之间建立起双向交流、相互对话和积极互动的关系。当每一位教师都参与到培训当中,并成为了培训的主人,教师培训质量自然得以提高。课堂上经常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样的教师培训也应该教师亲身体会主动、合作、探究学习的喜悦和困惑,以达到自身观念、态度和行为上的改变,并能将所学知识和方法运用于自己工作的培训活动。学习不再盲目地相信权威,而是通过自己地思考和与同伴交流选择并形成对自己有意义地知识。
四是建构跟踪式服务评价体系。师训部人员要成立3个小组,即档案组、指导组、考评组。档案组要给受训教师建立档案。指导组到受训教师的学校通过推门听课等方式进行了解教师在实际教学运用中发现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困惑,帮助教师查找原因,研究改进策略。或者把实践中遇到的困惑与问题反映到学校,学校集中问题形成有价值的研讨方案,通过QQ、微信、电话等形式,请专家予以解答。考评组要对每一位教师的培训进行全程有效的监控和考核,考核可以采取教师论坛、大讲堂、优秀教育案例评选等方式开展,然后将评价结果记入教师的培训档案,与教师的评优评先、晋级升职、科研成果、继续教育学分挂钩,使过程评估与终结考核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跟踪式服务评价的长效机制。教师培训的跟踪服务工作是教师培训的重要环节,完善教师跟踪培训长效体系,不仅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更有利于巩固培训成果,让培训效果更持久有效。
教师培训在于促进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进工作方法、提升自身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只有让培训“活”起来,接地气、有实效,精准化,教师才能没有抵触情绪,主动积极参与,最终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实现教师快速成长和发展,才能打造優秀的教师队伍,实现人变成人才的质变。
【关键词】教师培训 培训质量 “活” “优”
作为一名教师培训的组织者来说,参加过大大小小的培训,很多学员对于培训的感受往往是:培训前,满怀憧憬,心情激动,热情期待;培训中,热血沸腾,听的津津有味,频频颔首;培训后,感慨很多,实践甚少,渐渐地,抛之脑后,忘得一干二净,使教师培训流于形式。因此,提高教师培训质量,让培训“活”起来变得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让教师培训“活”起来?笔者通过“什么样的培训受教师欢迎”这样的问卷调查来探讨。
首先,从培训方案的制定上来说,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案,能够对教师展开问卷调查,认真评估教师需求,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目标的教师培训计划,比漫无目的,从网上摘抄指导思想、假大空的制定方案更能受学员欢迎。
其次,从培训者来说,接地气的专家更受欢迎。何为接地气的专家,长期在一线工作,有着对课堂教学实实在在的感悟和体验,有着大量丰富鲜活的教学实例,有着丰厚的教学底蕴,在教学中不断的反思成长而不是故步自封,有着对教育事业的拳拳赤诚,有着对新课改勇于实践且有开拓创新精神,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学者型教师、名师、专家等。他们这些人往往受广大教师的欢迎,因为他们自身的成长经历更能够让奋战在一线的教师感同身受,而有些专家虽然教育理论知识高深,但是脱离教学一线,没有上课经验,即使侃侃而谈,说的头头是道,下面的听者却觉得索然寡味,直打瞌睡。反之,如果教学经验一大堆,可是没有理论知识的支撑,依然提不起兴趣。
再次,从培训的形式来说,灵活多样的培训更受欢迎。一次3天的集中培训,如果单纯的专家讲座,专家在上边讲,教师在下面听,既没有互动也没有交流,3个小时的讲座,必定如坐针毡,要么哈欠连天,要么和周公梦游,还不如玩手机来的愉快一些,3个小时犹如3天一样难熬。而一次培训中如果既有参与式专家讲座、又有合作探究、提问交流,还有案例分析研讨、学员论坛等多种培训研讨方式的话,那么3天的培训犹如3个小时。因为这样的培训,受训教师有代入感,能够真正融入到培训中,感受到参与的价值,开小差的情况几乎不会存在。学员不仅接受到专家先进的理念,更能激发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锻炼了胆量,提高了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使每一位学习者都能贡献经验,分享智慧,相互启迪,共同进步。另外,适当丰富教师的文艺生活,有助于增强学员的凝聚力。记得在组织新教师集中培训的时候,我们利用晚饭后休息的时间搞了一场即兴文艺汇演活动。有才艺的教师争先恐后的抢着上去表演,汇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歌舞、京剧、朗诵等。没有想到此次即兴汇演得到广大新教师的一致好评,很多人表示这次培训不仅收获了知识,还丰富了教师的精神文化生活,显示了教师的风采和活力,也彰显了各团体小组人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展示了新教师良好的精神面貌,为教育事业续写了团结奋进、立德树人的新篇章,培训效果明显提高。
最后,有跟踪服务的培训更受欢迎。很多培训都是把集中培训当作重要任务,培训过程的任务完成之后就意味着培训工作全部结束。其实,培训后的跟踪服务才是促成培训成果落地生根,提高培训效果,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若没有跟踪服务,往往会导致开始时轰轰烈烈,结束时悄无声息。培训结束后,有些老师想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培训时获得的技能,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遇到困难无法解答,以至于很多老师就放弃了运用,还是沿用以前的教学方法,学习的知识得不到内化。所以,很多老师对培训后的跟踪服务有迫切需求。如果每次集中培训结束之后,持续的帮助教师查找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困惑,帮助教师不断改进教学策略,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能力,教师将会更喜欢这样的培训。
针对以上论述,教师培训“活”起来,教师队伍才能“优”起来。
一是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案。培训主题明确,目标恰当不宜过高或者过低,思路清晰,内容贴合实际,方法具体,了解教师最需要哪方面的知识,希望得到哪些帮助。通过调查教师需求,了解教师的欠缺,在大量评估教师需求的基础上,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目标由浅入深的制定方案,切实解决教学中的困惑与问题。
二是呼唤有水平且接地气的专家。培训中的主讲专家,最好也能有教学工作经验,因为实践经验可以给老师们更多启示,同时实际案例也容易引发教师的思考与讨论,能引起教师的共鸣,在培训中产生理想与智慧的火花,达到同频共振,从而体现培训的更大价值。邀请那些既有丰富专业理论知识,又有大量丰富鲜活的教学实例,丰厚的教学底蕴,在教学中不断的反思成长的专家,这样的专家既有大量的干货又很接地气。
三是创新灵活多样的培训模式。摒弃“填鸭式”“满堂灌”的培训方式,实行参与式培训。在培训者和培训对象之间建立起双向交流、相互对话和积极互动的关系。当每一位教师都参与到培训当中,并成为了培训的主人,教师培训质量自然得以提高。课堂上经常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样的教师培训也应该教师亲身体会主动、合作、探究学习的喜悦和困惑,以达到自身观念、态度和行为上的改变,并能将所学知识和方法运用于自己工作的培训活动。学习不再盲目地相信权威,而是通过自己地思考和与同伴交流选择并形成对自己有意义地知识。
四是建构跟踪式服务评价体系。师训部人员要成立3个小组,即档案组、指导组、考评组。档案组要给受训教师建立档案。指导组到受训教师的学校通过推门听课等方式进行了解教师在实际教学运用中发现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困惑,帮助教师查找原因,研究改进策略。或者把实践中遇到的困惑与问题反映到学校,学校集中问题形成有价值的研讨方案,通过QQ、微信、电话等形式,请专家予以解答。考评组要对每一位教师的培训进行全程有效的监控和考核,考核可以采取教师论坛、大讲堂、优秀教育案例评选等方式开展,然后将评价结果记入教师的培训档案,与教师的评优评先、晋级升职、科研成果、继续教育学分挂钩,使过程评估与终结考核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跟踪式服务评价的长效机制。教师培训的跟踪服务工作是教师培训的重要环节,完善教师跟踪培训长效体系,不仅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更有利于巩固培训成果,让培训效果更持久有效。
教师培训在于促进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进工作方法、提升自身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只有让培训“活”起来,接地气、有实效,精准化,教师才能没有抵触情绪,主动积极参与,最终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实现教师快速成长和发展,才能打造優秀的教师队伍,实现人变成人才的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