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情视野下的议论文写作训练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i0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任务驱动型作文”这个概念提出以来,议论文写作教学俨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局面,也向我们一线的老师提出了严峻挑战。
  在笔者看来,所谓“任务驱动型作文”不过是一个概念而已,写好一篇议论文始终要追逐合情合理、对话意识和思辩性,只是这类的作文在材料中提出的问题应该是真正需要考生深入思考才能获得答案的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作文要求更贴近学生生活,更能调动学生的思考力,有更广阔的话语空间。然而,我们学生的作文却呈现出另一种尴尬局面抓不住主体问题、缺乏思考力、语言乏力、思想扁平、逻辑混乱,我就此称其为“思维怠症”。
  笔者认为,作文教学只有基于学情视角,通过把握、归纳、提炼而进行智慧引导,我们是可以有效疗治学生的“思维怠症”的。
  一、引导训练寻找行为生成条件
  一个论断总有它的前提条件,分析寻找其成立条件就显得至关重要,这也是议论文写作的首要环节。而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求对某事或某现象提出看法,但事件或现象会涉及到当事人行为的是与非。不管当事人的行为是非对错,都有他行为的前提条件。比如:2015年全国卷的“小陈”举报自己的父亲的前提条件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接电话,一危险,二犯规家人屡劝不改;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考虑。
  如果能够把当事人的行为条件作比较全面透明的分析,那么不管提出观点还是论证观点,都有了打开思维空间的充分可能,也有了深入事件本身去分析的条件。因此,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从材料中发现,从事件背景、行为原因、行为过程、行为结果等方面仔细寻找,逐条进行罗列,并且用一个时间段来专门训练,强化他们的发现意识,此为激活学生思维的最初起点。
  二、引导训练把自己嵌入情境
  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本身就是一个命题,有当事人或涉事对象。那么,这时老师教导学生首先把涉事方都尋找出来,其次选择一个对象让自己“对号入座”,放自己到事情的情境中,然后作几个推想:
  1.你对事件中的他是什么感受?为其点赞?同情?谴责?批判?
  2.如果你是事件中的他,你会怎么处理。比如;你会怎么做,你会怎么说?
  3.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说?
  4.你的反对者可能会怎么推翻你的意见。
  以2016年漳州市质检题为例:
  老师在上面讲课,学生在下面低头玩手机,老师强调课堂纪律也没用。强调了八周之后,老师还是看到了她最不想看到的一幕——有两位学生低着头闷声玩手机,完全没有理会课堂。老师终于爆发了,她把他们的两台iphone6从窗口扔了出去。该老师曾在朋友圈中中写道我自知才学有限,但从来不敢懈怠课堂,始终视之为最神圣的所在。对于摔手机一事,该校学生、老师观点不一,也引发了朋友圈的热议。
  对于以上事件,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有学生沿着以上的问题,对老师作了角色演绎:
  1.我为老师的行为点赞,认为老师做得好:
  2.如果我是她,我也会扔:
  3.因为我已经反复强调了八周之久,八周,两个月,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改过,可他们还不顾课堂仍低头玩手机。首先他们是屡教不改其次,不懂得尊敬师长。我作为教育者,就责任上说,对于这些学生该要发发怒,才能让他们在意、反省,才能让他们从心里明白自己的错误,从而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
  4.反对者可能会说.但你没必要扔手机。首先,毕竟那是两台iphone6,价值不菲,是学生的私有财产其次,你是老师,老师要讲求为人师表,你在学生面前发怒,有损形象的;再者,老师要关爱学生,对学生要有耐心,要是学生的家长告你不称职,到学校讨说法怎么办?
  该学生作了这样的推想之后,正反双方的理由在他的思维中较量了起来。那么,不管是提炼观点,还是展开论证,都有了产生对话的思维准备,就不至于鲁莽简单地判断是非对错,所谓的思辨意识也能这样慢慢培养起来。
  三、引导训练理性加工
  把自己嵌入情境的推想是融入个人情感的思考,是设身处地地思维推行,是属于感性的认知,议论的合情性已经具备了条件。而议论文还需要我们学生作出理性的论断,并进行合理地论辩,这是议论文的关键所在。因此接下来需要我们老师引导学生作进一步的理性加工,提炼出具有普遍性的道理,也就是公众能接受的共性认知。理性加工最实用的方法是从个体联想到整体,从个例上升为普遍。就上面这个学生的推想为例:
  正面思维老师课堂扔手机是此事件,是个例。而教育者教育学生要反省,懂得为人处世是负责任。这是从个例提炼到普遍道理。还可以进一步的延伸提炼墩育者推演为人,那么整句话就可以抽象为“人要负起自己的责任”。
  反面思维:两台iphone6、老师发怒是个例。而老师为人师表、关爱学生、有耐心是普遍道理。为人师表、关爱学生、有耐心是教师的职业道德,那么整句话又可以提炼为“人要坚守职业道德”。
  这一步的训练显然要高于前两步,思维上要求质的转化,因此更需要反复磨练,反复实践,直到学生的思维意识建立起来。
  练好“三步曲”,激活思维源。以上三个过程的训练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每一个环节都是在强化思维的流动意识,建构思维的运行流程。练好此“三步曲”,学生形成了观念,产生了动作反应,那么激发其心灵深处的潜在的积极力量,激活他们的思维源就能顺理成章。
  ★作者单位福建长泰县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随着新时期医学的迅猛发展,临床实践教学在面临很多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挑战。本文针对临床实践教学的现状进行陈述与分析,对临床实践教学的发展提出了一些理论依据以及指导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与该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密切相关。当客观事物符合人的需要时,人就表现肯定的态度,产生满意、愉快、赞赏等内心体验;反之,就表现否定的态度,产生憎恨、不满等内心体验。  情感教育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方式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情感教育的优势,乃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情感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学习动力和进攻意
本文介绍了机械排烟系统在高层建筑防火设计中的重要性,并对系统设计过程中的关键点进行了详细论述。
摘要:对传统疝修补法与小横切口高位结扎术小儿腹外疝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采下腹皮纹横形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创伤小、恢复快、切口美观等优点,指导基层医院开展小横切口高位结扎术。  关键词:腹股沟疝;儿童;小切口;外科手术
培育和弘扬现代职业精神是工商文明时代企业的共识。忠诚才有信任、主动才有创新、超越才有成就、团队才有完美,这种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和健康、向上的价值光辉不仅会让员工的
全国政协委员吴为山曾经说:“日本在小学、初中阶段,书法都被列为必修课,高中书法作为选修课,大学文科设有书法专业。对于汉字书法的文化传承,我们的近邻比我们还要重视。”  一、中国书法的式微  毋庸置疑,传统书法是以笔、墨、纸、砚为载体的软笔书法。满清末季,西学东渐。西方的书写工具——硬笔也随之传入中国。书写工具的重大变革必然造成书法现状的重大变化。中国书法的式微至少应该从清末、民国开始。  建国以来
目的:总结新生儿肺炎的X线检查的临床特征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间于我院诊断为新生儿肺炎的患儿112例,回顾分析患儿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行放射X线检查且X线资
【案例描述】  教学七年级《口技》时,我的教学基本任务:品读、积累、并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在进行第三个环节时,我问了这样一个问题:请你用课文中的“一个字”来评价口技者?同学们纷纷找出了“善”。我接下去问:文章整篇都是在写“善”,口技者到底“善”在何处呢?  我:说出你的答案吧。  生A:“盆器倾侧”四个字,侧面写出了老鼠的“作作索索”,这就是“善”的表现。  我:这也是一种表现手法:以动写静。  
“互联网 ”的迅猛发展,不但提升了一个又一个传统行业的层次,也给每一个人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互联网 ”一方面为教育提供了便捷的知识建构工具、学习交流工具、学习管理工具,另一方面也使教育面临三大挑战:在开放教育生态中,教育的育人功能面临被弱化的危险;碎片化学习让学习者专注度下降,学习深度下降;在海量信息和知识前,学习者学习能力面临巨大挑战。当前,高中学生校内学习、线下学习时间渐短,校外学习、线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