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一个全世界都非常流行的词,它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使用频率最高的词,各个领域几乎言必创新。语文教育亦是,《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要求广大教师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再来看看咱们的实际教学,常常听到这样的叹息:“现在的孩子学习不用脑子思考。”“现在的学生遇到问题懒得想。”“这孩子答题没有思路,根本是‘牛头不对马嘴’,乱说一气。”……也常常有这样的时候:让学生仿写,是那样平淡无味;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大多时候课堂一片沉寂;让孩子写篇周记或作文,或前言不搭后语,或三言两语就无话可说;还有甚者,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面对这样的现状,创新何从谈起。
其实不管是创新,还是以上诸多现状,都与思维紧紧相连。简单地说,思维就是思想、思考,动脑筋,想办法,让人的大脑细胞处于活动状态。学生出现的诸多状况,究其因是思维活动状态出现了毛病:思维浅显,深度不够;思维混乱,条理不清;思维单一,片面僵化等。思维状态有问题,何来创新之说。那么,如何提高学生思维广度、深度、高度,跟上时代的步伐,开启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让学生的思维插上飞翔的翅膀呢?
一.铺设情景,唤醒沉睡思维
思维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思维必须有原始刺激才产生。任何思维的产生都是来自于外界的一种原始的刺激。要想在受时空限制的语文课堂内活跃学生的思维,教师需精心铺设情景,让尽可能多的学生的思维在最短的时间内处于一个充满活力、充满激情的氛围里,即让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
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积极参与,以教师饱含情感的语言为主,借助恰到好处的肢体语言或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给学生的听觉、视觉、内心一个强有力的冲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或在瞬间全身心地投入。
如:教学《观舞记》,我一边轻轻播放音乐,一边让学生找出有关印度舞特点的语句。之后,我把音乐稍开大些,并和着音乐做了几个与文本语句吻合的舞蹈动作,课堂的气氛立刻活跃起来。于是我鼓励跃跃欲试的同学跟着扬眉、扭腰、送臀……有些孩子在课后还意犹未尽的模仿。我把抽象的语言文学还原成声音语言和肢体语言,把两者有机结合呈现在学生面前,为他们创设了一个充满异域风情的场景,提供了可感可知的表象,在视觉、听觉上给他们原始、强烈而新鲜的刺激,触发他们对异国舞蹈的喜爱,对身体美、神态美、音乐美的赞叹,更准确、更深入地理解了课文。
孩子们潜在的活力被调动了,沉睡的思维被唤醒了,整个身心开始活跃起来。从教学实际出发,营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具体场景氛围,铺设新颖、直观的情景代替枯燥乏味的教学环节,以刺激、触动、引起或唤醒学生的某一种或一些思维,营造良好的氛围,激起学生思维的运转。
二.训练思维,闪现灵动话语
“真正的教育就是智慧的训练。…经过训练的智慧乃是力量的源泉。”(贝斯特《教育的荒地》) 思维训练是20世纪中期诞生的,其核心理念是相信“人脑可以像肌肉一样通过后天的训练强化”。思维要训练,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思维的规则就是必须有大量记忆模块的参与。思考问题时,调动大量的记忆模块参与,并对记忆的模块进行一种定向组合,最后形成一种完整的思维。
如:教学《三峡》后,让学生筛选自己脑中存储的风景,找出印象最深的一幅进行描写。徐勤凯说“冬天只要一下雪,一座山就成了白色的银山,一望无际,走在山路上,留下一串串各种各样的糖葫芦。”王群琇说“树儿像喝了月光酒,……醉了一般。”把雪地里的脚印比成“糖葫芦”,把月光说成“酒”,把摇曳的树说成“醉了一般”,这是学生的大脑调取了与风景有关的记忆模块,并进行了定向组合。这些非常规的表达就是学生调取记忆模块的结果,这样的表达是多么的有新意,多么的令人惊叹!
思维与知识和思维的能力是分不开的。知识可以用语言、符号表示出来,相对稳定;思维能力是活的东西,隐性一些。也就是说,知识为思维能力提供材料,思维能力对知识进行加工处理。知识丰富了,相关的记忆模块越多,思维的东西越多,就能更好地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反之亦是。可以说,语言是思维的外衣,不受课堂时空限制的语言文字表达,为学生留出了自由书写和尽情抒发的天地。学生的思维因此而得以拓展,得以更加细腻、美丽。
当零星的、点滴的、碎片的记忆模块像浪潮般澎湃时,学生的思维速度加快了,很多时候的“情不自禁 、不可克制”便是话语灵动的体现。当然,孩子们也有凌乱的片言只语,没有关系,给他们时间,清新的话语自然会出现。
不断地进行思维训练,不断地调取记忆模块,把记忆模块加以精心的梳理、整合,大胆构建开放、鲜活的思维形态,赋予话语生命的特征。
三.发散思维,飞扬创意妙想
发散是创造的基础,它是一种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过程,具有大胆独创,不受现有知识和传统观念束缚的特征,它会在大脑思维时呈现出多维发散状态。它要求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从多角度、多方面思考,将思路扩展开,从而获得新的思路。在实际教学中,教给学生发散思维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发散思维的技巧,让学生飞扬创意妙想。
突破思维定势
一般来说,影响发散思维的主要因素是思维定势。这就要求我们在遇到问题时要积极探索,尝试用不寻常的方式理解事物,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而开展丰富的联想,从中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并获得最佳方案。尤其是处于冥思苦想、一筹莫展的境地时,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加上反复推敲,常常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如:把潘阆的《酒泉子》改写成记叙文,在描写潮水的壮观时,许多孩子都是常规思维:“玉砌的城墙”“雪盖的山岭”“如千军万马”“如万点鼓声”等。其中一个孩子却这样说“那声音如同一个钢琴家正饱含深情地演奏如同雷电一般的旋律”。他用不寻常的方式去理解潮水,借助了丰富的想象,于是佳句信口而出。
发散思维可以丰富人们的联想,而联想又是创造力的源泉。突破旧的思维框架会让人的大脑拥有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语文学习应从多方面、多角度去考虑,而不只局限于一个方向,一个答案。只有不断地突破思维定势,才能创意无限。
老调新弹
创新也可俯首即拾。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当然叫创新。但是,“老瓶装新酒”,给旧的东西赋予新的内涵,也是创新。
如:写自己生病,不再是父母如何背着去医院,如何忙前忙后服侍。而是详写父亲的一双手怎样抚摸着到天明,从中感受父爱。旧题材新内容,让人眼前一亮
实践中原始创新的东西并不多,很多都是改造性创新。一句同样的话,在不同的环境、语境、情境、心境中,都可能有不同的意思,不同的意味。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创新”却在灯火阑珊处。
逆向思维
当大家都朝着一个固定的思维方向思考问题时,而你却独自朝相反的方向思索,这样的思维方式就叫逆向思维。对于某些问题,尤其是一些特殊问题,反过去想或许会使问题简单化。
在教学《喂——出来》,课后题的设计就是教会学生逆向思维,从结果开始探讨,学生的思维得以拓展,从而更深入准确地多层面地把握了小说的主题。
循规蹈矩的思维和按传统方式解决问题虽然简单,但容易使思路僵化,摆脱不掉习惯的束缚,得到一些司空见惯的答案。逆向思维能克服这一障碍,妙想连连,让人耳目一新。
培养发散思维能力的方法有多种,无论运用何种方法,都要注重发挥思维的能动性,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积极主动地搜索大脑存储,激发出一个个全新的创意妙想,扩大语文课堂的效益,更好的学好语文。
总之,只要教师引导得法,让大脑多进行思考的体操训练,思维就会开阔,就有可能迸发出新的思维火花,才敢于提出新问题,才能有新的见解,从而使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不断提高,才会使僵局变得柳暗花明、豁然开朗。让我们思之有路,思之有道,注重培养自己的发散思维,成为一个具有创造力的人。
陈芙玮,教师,现居浙江宁海。
其实不管是创新,还是以上诸多现状,都与思维紧紧相连。简单地说,思维就是思想、思考,动脑筋,想办法,让人的大脑细胞处于活动状态。学生出现的诸多状况,究其因是思维活动状态出现了毛病:思维浅显,深度不够;思维混乱,条理不清;思维单一,片面僵化等。思维状态有问题,何来创新之说。那么,如何提高学生思维广度、深度、高度,跟上时代的步伐,开启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让学生的思维插上飞翔的翅膀呢?
一.铺设情景,唤醒沉睡思维
思维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思维必须有原始刺激才产生。任何思维的产生都是来自于外界的一种原始的刺激。要想在受时空限制的语文课堂内活跃学生的思维,教师需精心铺设情景,让尽可能多的学生的思维在最短的时间内处于一个充满活力、充满激情的氛围里,即让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
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积极参与,以教师饱含情感的语言为主,借助恰到好处的肢体语言或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给学生的听觉、视觉、内心一个强有力的冲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或在瞬间全身心地投入。
如:教学《观舞记》,我一边轻轻播放音乐,一边让学生找出有关印度舞特点的语句。之后,我把音乐稍开大些,并和着音乐做了几个与文本语句吻合的舞蹈动作,课堂的气氛立刻活跃起来。于是我鼓励跃跃欲试的同学跟着扬眉、扭腰、送臀……有些孩子在课后还意犹未尽的模仿。我把抽象的语言文学还原成声音语言和肢体语言,把两者有机结合呈现在学生面前,为他们创设了一个充满异域风情的场景,提供了可感可知的表象,在视觉、听觉上给他们原始、强烈而新鲜的刺激,触发他们对异国舞蹈的喜爱,对身体美、神态美、音乐美的赞叹,更准确、更深入地理解了课文。
孩子们潜在的活力被调动了,沉睡的思维被唤醒了,整个身心开始活跃起来。从教学实际出发,营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具体场景氛围,铺设新颖、直观的情景代替枯燥乏味的教学环节,以刺激、触动、引起或唤醒学生的某一种或一些思维,营造良好的氛围,激起学生思维的运转。
二.训练思维,闪现灵动话语
“真正的教育就是智慧的训练。…经过训练的智慧乃是力量的源泉。”(贝斯特《教育的荒地》) 思维训练是20世纪中期诞生的,其核心理念是相信“人脑可以像肌肉一样通过后天的训练强化”。思维要训练,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思维的规则就是必须有大量记忆模块的参与。思考问题时,调动大量的记忆模块参与,并对记忆的模块进行一种定向组合,最后形成一种完整的思维。
如:教学《三峡》后,让学生筛选自己脑中存储的风景,找出印象最深的一幅进行描写。徐勤凯说“冬天只要一下雪,一座山就成了白色的银山,一望无际,走在山路上,留下一串串各种各样的糖葫芦。”王群琇说“树儿像喝了月光酒,……醉了一般。”把雪地里的脚印比成“糖葫芦”,把月光说成“酒”,把摇曳的树说成“醉了一般”,这是学生的大脑调取了与风景有关的记忆模块,并进行了定向组合。这些非常规的表达就是学生调取记忆模块的结果,这样的表达是多么的有新意,多么的令人惊叹!
思维与知识和思维的能力是分不开的。知识可以用语言、符号表示出来,相对稳定;思维能力是活的东西,隐性一些。也就是说,知识为思维能力提供材料,思维能力对知识进行加工处理。知识丰富了,相关的记忆模块越多,思维的东西越多,就能更好地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反之亦是。可以说,语言是思维的外衣,不受课堂时空限制的语言文字表达,为学生留出了自由书写和尽情抒发的天地。学生的思维因此而得以拓展,得以更加细腻、美丽。
当零星的、点滴的、碎片的记忆模块像浪潮般澎湃时,学生的思维速度加快了,很多时候的“情不自禁 、不可克制”便是话语灵动的体现。当然,孩子们也有凌乱的片言只语,没有关系,给他们时间,清新的话语自然会出现。
不断地进行思维训练,不断地调取记忆模块,把记忆模块加以精心的梳理、整合,大胆构建开放、鲜活的思维形态,赋予话语生命的特征。
三.发散思维,飞扬创意妙想
发散是创造的基础,它是一种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过程,具有大胆独创,不受现有知识和传统观念束缚的特征,它会在大脑思维时呈现出多维发散状态。它要求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从多角度、多方面思考,将思路扩展开,从而获得新的思路。在实际教学中,教给学生发散思维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发散思维的技巧,让学生飞扬创意妙想。
突破思维定势
一般来说,影响发散思维的主要因素是思维定势。这就要求我们在遇到问题时要积极探索,尝试用不寻常的方式理解事物,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而开展丰富的联想,从中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并获得最佳方案。尤其是处于冥思苦想、一筹莫展的境地时,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加上反复推敲,常常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如:把潘阆的《酒泉子》改写成记叙文,在描写潮水的壮观时,许多孩子都是常规思维:“玉砌的城墙”“雪盖的山岭”“如千军万马”“如万点鼓声”等。其中一个孩子却这样说“那声音如同一个钢琴家正饱含深情地演奏如同雷电一般的旋律”。他用不寻常的方式去理解潮水,借助了丰富的想象,于是佳句信口而出。
发散思维可以丰富人们的联想,而联想又是创造力的源泉。突破旧的思维框架会让人的大脑拥有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语文学习应从多方面、多角度去考虑,而不只局限于一个方向,一个答案。只有不断地突破思维定势,才能创意无限。
老调新弹
创新也可俯首即拾。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当然叫创新。但是,“老瓶装新酒”,给旧的东西赋予新的内涵,也是创新。
如:写自己生病,不再是父母如何背着去医院,如何忙前忙后服侍。而是详写父亲的一双手怎样抚摸着到天明,从中感受父爱。旧题材新内容,让人眼前一亮
实践中原始创新的东西并不多,很多都是改造性创新。一句同样的话,在不同的环境、语境、情境、心境中,都可能有不同的意思,不同的意味。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创新”却在灯火阑珊处。
逆向思维
当大家都朝着一个固定的思维方向思考问题时,而你却独自朝相反的方向思索,这样的思维方式就叫逆向思维。对于某些问题,尤其是一些特殊问题,反过去想或许会使问题简单化。
在教学《喂——出来》,课后题的设计就是教会学生逆向思维,从结果开始探讨,学生的思维得以拓展,从而更深入准确地多层面地把握了小说的主题。
循规蹈矩的思维和按传统方式解决问题虽然简单,但容易使思路僵化,摆脱不掉习惯的束缚,得到一些司空见惯的答案。逆向思维能克服这一障碍,妙想连连,让人耳目一新。
培养发散思维能力的方法有多种,无论运用何种方法,都要注重发挥思维的能动性,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积极主动地搜索大脑存储,激发出一个个全新的创意妙想,扩大语文课堂的效益,更好的学好语文。
总之,只要教师引导得法,让大脑多进行思考的体操训练,思维就会开阔,就有可能迸发出新的思维火花,才敢于提出新问题,才能有新的见解,从而使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不断提高,才会使僵局变得柳暗花明、豁然开朗。让我们思之有路,思之有道,注重培养自己的发散思维,成为一个具有创造力的人。
陈芙玮,教师,现居浙江宁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