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者针对小学四年级数学的教学研究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主要包括四年级小学数学教科书习题的特点分析,并且对教学方法与策略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小学四年级 数学 教学
1、研究背景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2001年9月新课程在国家级实验区启动,2002年9月,省级新课程实验区启动。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课程评价观、新的教师观、学生观强烈冲击着基础教育领域。中央10台科教频道在2003年春节前后,以“走进新课程”为题,每晚在黄金时段反映教师走进新课程的方方面面,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影响[1]。
新课改要求教师注意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一方面加强自己对教材的深入解读,另一方面创造性组织教材内容,创造性选择教学方法,在调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建构知识,培养学生数学地思考,使学生爱学数学,能够自觉地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2、四年级小学数学教科书习题的特点分析
(1)课后练习的编排突出层次性,设计了一些不同供有特殊需要学生解决的问题,力求使不同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习题选择的例子基本上都是学生熟悉的生活的事情,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巩固本节所学内容,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其解决问题的意识。
(2)适当的跟踪练习。任何知识或者说任何的记忆都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巩固训练是十分必要的,但又不能把巩固训练变成题海战术,否则,我们的教学改革只能是图有其表。因此,在每一节中,教材的编者都精心设计了相同类型的题目,既不是照例题宣科,又能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测重点。
(3)题型设计多样性。根据本节教学内容,习题采用多种形式来巩固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练习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培养其解决问题的意识。如在“空间与图形”部分就有“画一画”“小实验”“我说你摆”等以动手操作为主的习题;也有“你发现了什么”以观察为主的习题;并设计了一些开放性习题。
(4)突出了“问题情境一建立模型一解释应用”这一思想。习题除了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外,也注意通过“问题情境一建立模型一解释应用”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教学方法与策略
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正处在从直观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而通过比较、概括、推理、综合等思维方法的学习运用发展其逻辑思维是这个年龄段学生的一个重要任务。对此,在练习中,我除了采取前面例题部分所介绍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外,还注意学生思维方法的掌握,最明显的表现是培养学生画概念图和线段图,促进其知识系统化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1)概念图
小学生的数学知识主要包括数学概念、数学原理、数学方法等知识,是以陈述性知识的形态进行表征的,可以回忆、再现,是数学问题表征的“砖瓦”。在数学知识中,数学概念又是数学知识的基础,数学原理、数学方法也是由数学概念构成。概念的清晰性、稳定性、可辨性以及概念之间的关联性极大地影响数学知识的质量。概念图是一种近年来兴起的促进概念教学的方法。
概念图又称概念构图,最早于60年代由美国康奈尔大学的Joseph D.Novak教授通过研究儿童对科学知识理解的案例时提出的,是一种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它通常是将有关某一主题不同级别的概念或命题置于方框或圆圈中,再以各种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成该主题的概念或命题网络,以此形象化的方式表征学习者的知识结构及对某一主题的理解[2]。概念图包括节点、连线、层级和命题四个基本要素。节点表示概念,是指感知到的同类事物的共同属性,一般用词语或符号表示;连线表示两个概念之间存在某种关系;命题是指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的判断;层级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同一层面中的层级结构,即同一知识领域中的概念依据其概括性水平不同而分层排布,概括性最强、最一般的概念处于图的最上层,从属的放在其下,几个不同知识领域的概念图可就某一概念实现超链接。
数学知识就像一张纵横交错的网,每个知识点都是一个网点,网点上的一条条知识链,连接起了一个个的网点,从而形成一张密密的“知识网”。培养学生自己去“织网”的能力应该是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之一,而且对于小学四年级的教师来说,在学生思维转折的关键时期,有意识地通过让学生画概念图的方法来培养思维能力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2)线段图
“线段图”是指由有一定意义的线段、箭头、数字符号等构成的图式,它的特点是形象直观,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利用线段图将题中蕴涵的抽象的数量关系以形象、直观的方式表达出来,化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符合小学生特别是中高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如果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教师都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应用已知条件画线段图(也就是让学生知道怎么画,它的步骤如何),学生是可以逐步掌握的。因为我们教学的例题(或部分内容)分析数量关系所用的线段图与课后练习的线段图多数大同小异,易于为学生所模仿。學生完全有可能逐步掌握。小学数学各种类型的应用题:如分数应用题、行程问题、工程问题等用线段图扳书分析数量关系,易化繁为简,化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
4、结论
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经验、充实经验,但提升与充实的前提却是要将新知与学生既有经验发生联系,能够找到连通的路径,才能将新知纳入到原有的经验体系中去实现内化。新课程强调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也就是说课程安排以及课堂教学要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既有经验,包括教师的讲授以及问题的设置都应考虑学生的经验,努力在为学生的已知和未知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真正实现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和主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靳玉乐,宋乃庆,徐仲林主编.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些什么—谈新教材新功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9.
[2]钟启泉等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 258-262.
关键词:小学四年级 数学 教学
1、研究背景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2001年9月新课程在国家级实验区启动,2002年9月,省级新课程实验区启动。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课程评价观、新的教师观、学生观强烈冲击着基础教育领域。中央10台科教频道在2003年春节前后,以“走进新课程”为题,每晚在黄金时段反映教师走进新课程的方方面面,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影响[1]。
新课改要求教师注意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一方面加强自己对教材的深入解读,另一方面创造性组织教材内容,创造性选择教学方法,在调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建构知识,培养学生数学地思考,使学生爱学数学,能够自觉地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2、四年级小学数学教科书习题的特点分析
(1)课后练习的编排突出层次性,设计了一些不同供有特殊需要学生解决的问题,力求使不同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习题选择的例子基本上都是学生熟悉的生活的事情,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巩固本节所学内容,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其解决问题的意识。
(2)适当的跟踪练习。任何知识或者说任何的记忆都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巩固训练是十分必要的,但又不能把巩固训练变成题海战术,否则,我们的教学改革只能是图有其表。因此,在每一节中,教材的编者都精心设计了相同类型的题目,既不是照例题宣科,又能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测重点。
(3)题型设计多样性。根据本节教学内容,习题采用多种形式来巩固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练习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培养其解决问题的意识。如在“空间与图形”部分就有“画一画”“小实验”“我说你摆”等以动手操作为主的习题;也有“你发现了什么”以观察为主的习题;并设计了一些开放性习题。
(4)突出了“问题情境一建立模型一解释应用”这一思想。习题除了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外,也注意通过“问题情境一建立模型一解释应用”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教学方法与策略
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正处在从直观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而通过比较、概括、推理、综合等思维方法的学习运用发展其逻辑思维是这个年龄段学生的一个重要任务。对此,在练习中,我除了采取前面例题部分所介绍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外,还注意学生思维方法的掌握,最明显的表现是培养学生画概念图和线段图,促进其知识系统化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1)概念图
小学生的数学知识主要包括数学概念、数学原理、数学方法等知识,是以陈述性知识的形态进行表征的,可以回忆、再现,是数学问题表征的“砖瓦”。在数学知识中,数学概念又是数学知识的基础,数学原理、数学方法也是由数学概念构成。概念的清晰性、稳定性、可辨性以及概念之间的关联性极大地影响数学知识的质量。概念图是一种近年来兴起的促进概念教学的方法。
概念图又称概念构图,最早于60年代由美国康奈尔大学的Joseph D.Novak教授通过研究儿童对科学知识理解的案例时提出的,是一种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它通常是将有关某一主题不同级别的概念或命题置于方框或圆圈中,再以各种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成该主题的概念或命题网络,以此形象化的方式表征学习者的知识结构及对某一主题的理解[2]。概念图包括节点、连线、层级和命题四个基本要素。节点表示概念,是指感知到的同类事物的共同属性,一般用词语或符号表示;连线表示两个概念之间存在某种关系;命题是指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的判断;层级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同一层面中的层级结构,即同一知识领域中的概念依据其概括性水平不同而分层排布,概括性最强、最一般的概念处于图的最上层,从属的放在其下,几个不同知识领域的概念图可就某一概念实现超链接。
数学知识就像一张纵横交错的网,每个知识点都是一个网点,网点上的一条条知识链,连接起了一个个的网点,从而形成一张密密的“知识网”。培养学生自己去“织网”的能力应该是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之一,而且对于小学四年级的教师来说,在学生思维转折的关键时期,有意识地通过让学生画概念图的方法来培养思维能力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2)线段图
“线段图”是指由有一定意义的线段、箭头、数字符号等构成的图式,它的特点是形象直观,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利用线段图将题中蕴涵的抽象的数量关系以形象、直观的方式表达出来,化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符合小学生特别是中高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如果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教师都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应用已知条件画线段图(也就是让学生知道怎么画,它的步骤如何),学生是可以逐步掌握的。因为我们教学的例题(或部分内容)分析数量关系所用的线段图与课后练习的线段图多数大同小异,易于为学生所模仿。學生完全有可能逐步掌握。小学数学各种类型的应用题:如分数应用题、行程问题、工程问题等用线段图扳书分析数量关系,易化繁为简,化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
4、结论
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经验、充实经验,但提升与充实的前提却是要将新知与学生既有经验发生联系,能够找到连通的路径,才能将新知纳入到原有的经验体系中去实现内化。新课程强调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也就是说课程安排以及课堂教学要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既有经验,包括教师的讲授以及问题的设置都应考虑学生的经验,努力在为学生的已知和未知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真正实现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和主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靳玉乐,宋乃庆,徐仲林主编.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些什么—谈新教材新功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9.
[2]钟启泉等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 258-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