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师范院校开设国学经典诵读课程,通过恰当运用语言和态势语、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是培养学生热爱国学经典诗文并掌握其诵读技巧的重要举措。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必须让国人在诵读国学经典中体会、感悟、弘扬中华文化。而构建经典诵读的课程教学体系,可使学生对经典作品的思想内容有深入了解,切身感受作者的情感脉络,让经典散发魅力、浸润人生、感动听众。
关键词:师范院校 开设 国学经典 诵读课程 探究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和悠久的文化遗产,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最重要部分,是民族的瑰宝,文化的根源,传承、弘扬我们的文化,是民族复兴的首要任务。近年来,随着“国学热”的持续升温,神州大地处处掀起对国学经典的学习热情,整个社会响彻诵读经典的弦歌之声,传承传统文化已蔚然成风,中华大地各种弘扬国学经典文化的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一 开设国学经典诵读课程的意义
为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国学经典诗文”这朵奇葩能流芳百世、雅俗共赏,肩负传承中华文明重任的师范院校师生对经典诗文的了解并掌握其诵读技巧,是非常及时也是十分必要的。
其实,早在2008年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语委宣布将在2008年举办“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提出的活动口号是“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这是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活动,首先,它能够为学好普通话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其次,举国上下全民参与诵读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感受国学精华,这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必要步骤;最后,活动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是为实现伟大“中国梦”之文化传承与振兴的一个战略部署。
全国大、中、小学是开展国学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的主阵地,传承、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必须以这些地方作为窗口、基地,向社会各行各业辐射传播,让国学经典的文化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师范院校应上下一致,高度重视,通过精心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设国学经典诵读课程,引导师生积极投身“诵读国学经典”活动,掌握诵读的技巧,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举措。学生们在自身素质得到提高的同时,把诵读经典活动渗透到校园生活之中,不断加深对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通过亲近国学经典去热爱中国文化、弘扬中华文明,愉悦心灵,丰厚人文底蕴。通过把自己掌握的国学经典诵读技能运用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为传承数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弘扬国学精髓,发挥积极的作用。
此外,经过普及推广形成全民诵读国学经典的好风尚,可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对中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热爱,让国人从国学经典中汲取养分,从而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在整合中创造崭新的中华新文明。
二 构建国学经典诵读的学习体系
师范院校开设的国学经典诵读课程是集高雅性、文化性、艺术性于一体的言语表达及表演活动,它的内容跨越时空和地域疆界,寄寓着中华文化的深厚情感,掌握其诵读方法至关重要。
(一)明确国学经典诵读的相关知识
1 什么是朗诵?朗诵是朗读与背诵的有机结合,指运用标准的普通话语音,以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体态语手段、投入情感去表现出作品思想内涵的语言艺术。
2 朗诵与背诵、吟诵、朗读有什么区别?背诵:是指不看原文凭记忆而念出读过文字的读书方法。吟诵:泛指古人读书,也指今人有节奏地朗读诗文。朗读:运用普通话以清晰、响亮的声音把文章或作品读出来(可以带稿件),以传达一定的思想内容。由此可见,朗诵的要求比其他三者要高,难度也相对更大。
(二)重视国学经典诵读的相关环节
朗诵是朗诵者的一种再创作活动。为了表达出原作品的主要思想和艺术美感,让听众领会朗诵的主要精神并使其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就要求朗诵者运用好自己的有声语言,除了通过对原作品的字、词、句作出准确的把握之外,还要求朗诵者注意相关的环节。
1 对朗诵材料的精挑细选。朗诵是一种传递情感的艺术,每个朗诵者的风格和喜好是不一样的。为了能达到更好地抒情表意、引起听众共鸣的效果,朗诵者一定要注意选好作品材料。选择作品的基本原则是:
(1)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永远放在第一位。如性格豪放的人喜欢李白的《将进酒》,而性情内敛的人则喜欢柳永的《雨霖铃》,两种风格都可表现得完美感人。
(2)选择作品应考虑那些语言具有形象性而且适于朗朗上口的。舒婷的《致橡树》很受欢迎,经常出现在朗诵的场合,主要原因就是这首诗的形象感受是许多朗诵者比较容易把握得住的。
(3)学会在众多经典作品中,精选合适的作品。“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在什么场合诵什么诗”是个灵活的选择。要求根据朗诵的场合和听众的需要,以及朗诵者自己的爱好和实际水平来挑选合适的作品,有些经典不一定人人都拿得住。
2 对作品内容的准确把握。朗诵者在表演中施展各种艺术手段固然十分重要,但是,一旦把握不准作品内容,再精湛的艺术技巧也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本,也就无法做到让听众感动。因此,准确把握作品内容,透彻理解其内在含义,是朗诵作品达到传情效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想真正吃透并把握作品内容,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要做到对作品的深入理解。朗诵者在选好作品材料之后,首先要过生字词关、搞清楚文中成语典故、语句等的意思,清除各种障碍。其次,要通过相关材料去了解作者创作作品的背景、主题和情感基调,做到全面准确地理解原作的思想内容。余光中先生的《乡愁》看上去是一首较容易朗诵的现代诗,但如果没有对作者创造意图的正确理解,那就不能把握好思想感情,读出来就干瘪肤浅。
(2)要有深刻、细致的感受。要想感动别人,首先得感动自己。朗诵者要达到打动别人、唤起听众感情的目的,就必须仔细体味作品,真正走进作品进入角色,进入情境或喜或悲,或忧或狂,全身心投入、融进,这样的感受才叫到位真切。徐志摩先生的《再别康桥》很多人都喜欢,朗诵者一定要融入作品创造的背景,以丰富的内心世界去细致地感受才能把作者那份“谈谈的离愁”表现出来。 (3)展开丰富的联想和逼真的想象。由于经典作品距离我们都有一定的年代,短则几十年,长则几千年,在理解感受作品的时侯,我们一定学会“穿越”,通过联想和想象,让自己处于特定的背景环境,使作品的内容在自己的心中、眼前浮现出来,就似亲眼看到、亲身经历一样。例如,要把李白在《蜀道难》中所描绘的道路凶险及各种情境表达到位,朗诵者想象能力的开发一定要大胆。
(三)关注国学经典诵读的表达技巧
好的朗诵,除了对作品的内容有深刻透彻的理解外,还要学会合理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帮助朗诵者更得当的去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常用的表达技巧有:语速、重音、停顿、句调、平仄、押韵等。
语速。语速是指说话或朗诵时每个音节的长短及音节之间连接的紧松。朗诵表演的速度与作品的思想内容联系紧密。一般说来,表现追忆、沉重、悲伤、平静、庄重等思想感情时,速度宜慢一些,而表现紧张、兴奋、热烈、欢快等效果内容时,速度就要快一些;其他一般性的则用中速。
重音。平常说话或朗诵时根据需要对句子里某些词语念得比较重的现象,就叫重音。重音一般分为有语法重音和强调重音,具体运用一般用增加声音的强度来体现。
停顿。朗诵过程需要停顿的原因:首先是句子结构上的需要;其次是为了充分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再次是由于朗诵者在朗诵时生理上的需要,如气息的转换、呼吸的长短等;最后是为了给听众创设一个领略思考、理解接受的余地。例如,臧克家先生为纪念鲁迅先生而写的《有的人》,朗诵者停顿处理功底深厚,就能给听众更深刻的感受。
句调。句调一般也称为语调,是指语句的高低升降,在一句话的未尾音节上表现得比较明显。依据表现的感情和语气的不同,可分为升调、降调、平调、曲调四种。在朗诵叶挺将军的《囚歌》时,要求对全诗的句调细腻变化有准确的把握,才能表现出叶挺将军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
平仄。“平仄”是沿用的术语。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的总称。在调值上,平声没有明显的升降变化,声音平缓、舒长;仄声有明显的升降变化,声音较为收敛、短促。所以,平和仄形成声调上的扬和抑两大类。
押韵。押韵是诗歌、唱词的一种传统表达形式。在一句的末尾(韵脚)让同韵字反复出现,以达到和谐动听、朗朗上口的良好音乐效果。
三 驾驭国学经典诵读的演绎技能
依据“讲、练”结合、活学活用的原则,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和技能技巧的训练,学生对诵读经典技能已有了全面的了解。再加上观摩教师及名家的示范、观赏撷取的精彩诵读视屏,学生们学以致用,从模拟入手、用心体会、大胆实践、灵活运用掌握的方法,充满自信登台表演;能力强的同学,可以驾轻就熟演绎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经典作品。
为了检验学生学习国学经典诵读的成效,教师必须有计划地组织具有鉴赏价值的比赛活动,以赛促练,以赛促演,以此推动学生们学习国学经典诗文诵读的热潮。
活动策划方案要切实可行并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第一步,提出基本要求,提供足够的经典诗文篇目让学生自由选择,提前演练;配好背景音乐,表演形式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组合。
第二步,制定好比赛的评分细则,从形象风度、情感把握、表现技巧、语言运用、背景音乐、综合效果等几方面设置评分要素,让学生心中有数,做好朗诵表演的充分准备。
第三步,选好比赛的场地,配置好相应的音响和多媒体设备,营造良好的氛围;选好评委人员,贯穿公平、公正、公开的评分原则,调动学生们的高涨热情。
细心的策划和充分的准备,加上学生们的热情参与,比赛活动将会看到精彩纷呈的一幕幕场景:
首先,学生们精神饱满,服装得体,协调自然,举止大方,较好地运用姿态、动作、手势、表情等态势语;
其次,表演既有整体感受,又有角色感、情境感、对象感,感情真挚,基调准而富于变化,有激情、真情,能让听众产生共鸣;
再次,表演者有想像力、形象感和画面感,心中有情,口中有声,眼中有物,生动感人,具备较强的艺术感染力,背景音乐选择得当,能起到很好的烘托和渲染作用;
最后,普通话语音规范,语言流畅,表达准确、形象,语音技巧处理得当,思想感情起伏变化,停顿、重音恰到好处,营造良好的效果氛围……
有艺术欣赏价值的比赛令人欣喜感动,它既是学习成果的展示,也是国学经典的精彩演绎,更是学生精神境界的升华。
亲身经历这样的活动场面,学生们受到强烈震撼,深切感受到国学经典诗文的艺术魅力,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陶冶了情操、洗涤了心灵,浸润了人生,在感受国学经典诗文深厚底蕴的同时还要享受到美妙的视、听觉大餐。
四 收获国学经典诵读的丰硕成果
师范院校学生具备诵读国学经典的良好素养和驾驭能力,他们在走上教书育人、传承中华文明的工作岗位时,就能发挥独到的作用,让国学经典浸润学生的心田、熏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品格,展示新时代师范院校师生的风采,印证着开设经典诵读课程的价值和意义。
注:本文系广西壮族自治区“2012年度广西教师教育立项课题”(A类)——师范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研究(2012JS017)。
参考文献:
[1] 尹建国、曲文军主编:《经典诗文三百篇》,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2] 国家语言文字系工作委员会:《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大学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 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作者简介:李小东,男,副教授,研究方向:普通话教学、经典诵读、语文教学论、现代汉语,工作单位:广西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关键词:师范院校 开设 国学经典 诵读课程 探究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和悠久的文化遗产,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最重要部分,是民族的瑰宝,文化的根源,传承、弘扬我们的文化,是民族复兴的首要任务。近年来,随着“国学热”的持续升温,神州大地处处掀起对国学经典的学习热情,整个社会响彻诵读经典的弦歌之声,传承传统文化已蔚然成风,中华大地各种弘扬国学经典文化的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一 开设国学经典诵读课程的意义
为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国学经典诗文”这朵奇葩能流芳百世、雅俗共赏,肩负传承中华文明重任的师范院校师生对经典诗文的了解并掌握其诵读技巧,是非常及时也是十分必要的。
其实,早在2008年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语委宣布将在2008年举办“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提出的活动口号是“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这是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活动,首先,它能够为学好普通话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其次,举国上下全民参与诵读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感受国学精华,这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必要步骤;最后,活动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是为实现伟大“中国梦”之文化传承与振兴的一个战略部署。
全国大、中、小学是开展国学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的主阵地,传承、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必须以这些地方作为窗口、基地,向社会各行各业辐射传播,让国学经典的文化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师范院校应上下一致,高度重视,通过精心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设国学经典诵读课程,引导师生积极投身“诵读国学经典”活动,掌握诵读的技巧,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举措。学生们在自身素质得到提高的同时,把诵读经典活动渗透到校园生活之中,不断加深对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通过亲近国学经典去热爱中国文化、弘扬中华文明,愉悦心灵,丰厚人文底蕴。通过把自己掌握的国学经典诵读技能运用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为传承数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弘扬国学精髓,发挥积极的作用。
此外,经过普及推广形成全民诵读国学经典的好风尚,可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对中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热爱,让国人从国学经典中汲取养分,从而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在整合中创造崭新的中华新文明。
二 构建国学经典诵读的学习体系
师范院校开设的国学经典诵读课程是集高雅性、文化性、艺术性于一体的言语表达及表演活动,它的内容跨越时空和地域疆界,寄寓着中华文化的深厚情感,掌握其诵读方法至关重要。
(一)明确国学经典诵读的相关知识
1 什么是朗诵?朗诵是朗读与背诵的有机结合,指运用标准的普通话语音,以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体态语手段、投入情感去表现出作品思想内涵的语言艺术。
2 朗诵与背诵、吟诵、朗读有什么区别?背诵:是指不看原文凭记忆而念出读过文字的读书方法。吟诵:泛指古人读书,也指今人有节奏地朗读诗文。朗读:运用普通话以清晰、响亮的声音把文章或作品读出来(可以带稿件),以传达一定的思想内容。由此可见,朗诵的要求比其他三者要高,难度也相对更大。
(二)重视国学经典诵读的相关环节
朗诵是朗诵者的一种再创作活动。为了表达出原作品的主要思想和艺术美感,让听众领会朗诵的主要精神并使其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就要求朗诵者运用好自己的有声语言,除了通过对原作品的字、词、句作出准确的把握之外,还要求朗诵者注意相关的环节。
1 对朗诵材料的精挑细选。朗诵是一种传递情感的艺术,每个朗诵者的风格和喜好是不一样的。为了能达到更好地抒情表意、引起听众共鸣的效果,朗诵者一定要注意选好作品材料。选择作品的基本原则是:
(1)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永远放在第一位。如性格豪放的人喜欢李白的《将进酒》,而性情内敛的人则喜欢柳永的《雨霖铃》,两种风格都可表现得完美感人。
(2)选择作品应考虑那些语言具有形象性而且适于朗朗上口的。舒婷的《致橡树》很受欢迎,经常出现在朗诵的场合,主要原因就是这首诗的形象感受是许多朗诵者比较容易把握得住的。
(3)学会在众多经典作品中,精选合适的作品。“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在什么场合诵什么诗”是个灵活的选择。要求根据朗诵的场合和听众的需要,以及朗诵者自己的爱好和实际水平来挑选合适的作品,有些经典不一定人人都拿得住。
2 对作品内容的准确把握。朗诵者在表演中施展各种艺术手段固然十分重要,但是,一旦把握不准作品内容,再精湛的艺术技巧也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本,也就无法做到让听众感动。因此,准确把握作品内容,透彻理解其内在含义,是朗诵作品达到传情效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想真正吃透并把握作品内容,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要做到对作品的深入理解。朗诵者在选好作品材料之后,首先要过生字词关、搞清楚文中成语典故、语句等的意思,清除各种障碍。其次,要通过相关材料去了解作者创作作品的背景、主题和情感基调,做到全面准确地理解原作的思想内容。余光中先生的《乡愁》看上去是一首较容易朗诵的现代诗,但如果没有对作者创造意图的正确理解,那就不能把握好思想感情,读出来就干瘪肤浅。
(2)要有深刻、细致的感受。要想感动别人,首先得感动自己。朗诵者要达到打动别人、唤起听众感情的目的,就必须仔细体味作品,真正走进作品进入角色,进入情境或喜或悲,或忧或狂,全身心投入、融进,这样的感受才叫到位真切。徐志摩先生的《再别康桥》很多人都喜欢,朗诵者一定要融入作品创造的背景,以丰富的内心世界去细致地感受才能把作者那份“谈谈的离愁”表现出来。 (3)展开丰富的联想和逼真的想象。由于经典作品距离我们都有一定的年代,短则几十年,长则几千年,在理解感受作品的时侯,我们一定学会“穿越”,通过联想和想象,让自己处于特定的背景环境,使作品的内容在自己的心中、眼前浮现出来,就似亲眼看到、亲身经历一样。例如,要把李白在《蜀道难》中所描绘的道路凶险及各种情境表达到位,朗诵者想象能力的开发一定要大胆。
(三)关注国学经典诵读的表达技巧
好的朗诵,除了对作品的内容有深刻透彻的理解外,还要学会合理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帮助朗诵者更得当的去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常用的表达技巧有:语速、重音、停顿、句调、平仄、押韵等。
语速。语速是指说话或朗诵时每个音节的长短及音节之间连接的紧松。朗诵表演的速度与作品的思想内容联系紧密。一般说来,表现追忆、沉重、悲伤、平静、庄重等思想感情时,速度宜慢一些,而表现紧张、兴奋、热烈、欢快等效果内容时,速度就要快一些;其他一般性的则用中速。
重音。平常说话或朗诵时根据需要对句子里某些词语念得比较重的现象,就叫重音。重音一般分为有语法重音和强调重音,具体运用一般用增加声音的强度来体现。
停顿。朗诵过程需要停顿的原因:首先是句子结构上的需要;其次是为了充分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再次是由于朗诵者在朗诵时生理上的需要,如气息的转换、呼吸的长短等;最后是为了给听众创设一个领略思考、理解接受的余地。例如,臧克家先生为纪念鲁迅先生而写的《有的人》,朗诵者停顿处理功底深厚,就能给听众更深刻的感受。
句调。句调一般也称为语调,是指语句的高低升降,在一句话的未尾音节上表现得比较明显。依据表现的感情和语气的不同,可分为升调、降调、平调、曲调四种。在朗诵叶挺将军的《囚歌》时,要求对全诗的句调细腻变化有准确的把握,才能表现出叶挺将军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
平仄。“平仄”是沿用的术语。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的总称。在调值上,平声没有明显的升降变化,声音平缓、舒长;仄声有明显的升降变化,声音较为收敛、短促。所以,平和仄形成声调上的扬和抑两大类。
押韵。押韵是诗歌、唱词的一种传统表达形式。在一句的末尾(韵脚)让同韵字反复出现,以达到和谐动听、朗朗上口的良好音乐效果。
三 驾驭国学经典诵读的演绎技能
依据“讲、练”结合、活学活用的原则,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和技能技巧的训练,学生对诵读经典技能已有了全面的了解。再加上观摩教师及名家的示范、观赏撷取的精彩诵读视屏,学生们学以致用,从模拟入手、用心体会、大胆实践、灵活运用掌握的方法,充满自信登台表演;能力强的同学,可以驾轻就熟演绎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经典作品。
为了检验学生学习国学经典诵读的成效,教师必须有计划地组织具有鉴赏价值的比赛活动,以赛促练,以赛促演,以此推动学生们学习国学经典诗文诵读的热潮。
活动策划方案要切实可行并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第一步,提出基本要求,提供足够的经典诗文篇目让学生自由选择,提前演练;配好背景音乐,表演形式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组合。
第二步,制定好比赛的评分细则,从形象风度、情感把握、表现技巧、语言运用、背景音乐、综合效果等几方面设置评分要素,让学生心中有数,做好朗诵表演的充分准备。
第三步,选好比赛的场地,配置好相应的音响和多媒体设备,营造良好的氛围;选好评委人员,贯穿公平、公正、公开的评分原则,调动学生们的高涨热情。
细心的策划和充分的准备,加上学生们的热情参与,比赛活动将会看到精彩纷呈的一幕幕场景:
首先,学生们精神饱满,服装得体,协调自然,举止大方,较好地运用姿态、动作、手势、表情等态势语;
其次,表演既有整体感受,又有角色感、情境感、对象感,感情真挚,基调准而富于变化,有激情、真情,能让听众产生共鸣;
再次,表演者有想像力、形象感和画面感,心中有情,口中有声,眼中有物,生动感人,具备较强的艺术感染力,背景音乐选择得当,能起到很好的烘托和渲染作用;
最后,普通话语音规范,语言流畅,表达准确、形象,语音技巧处理得当,思想感情起伏变化,停顿、重音恰到好处,营造良好的效果氛围……
有艺术欣赏价值的比赛令人欣喜感动,它既是学习成果的展示,也是国学经典的精彩演绎,更是学生精神境界的升华。
亲身经历这样的活动场面,学生们受到强烈震撼,深切感受到国学经典诗文的艺术魅力,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陶冶了情操、洗涤了心灵,浸润了人生,在感受国学经典诗文深厚底蕴的同时还要享受到美妙的视、听觉大餐。
四 收获国学经典诵读的丰硕成果
师范院校学生具备诵读国学经典的良好素养和驾驭能力,他们在走上教书育人、传承中华文明的工作岗位时,就能发挥独到的作用,让国学经典浸润学生的心田、熏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品格,展示新时代师范院校师生的风采,印证着开设经典诵读课程的价值和意义。
注:本文系广西壮族自治区“2012年度广西教师教育立项课题”(A类)——师范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研究(2012JS017)。
参考文献:
[1] 尹建国、曲文军主编:《经典诗文三百篇》,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2] 国家语言文字系工作委员会:《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大学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 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作者简介:李小东,男,副教授,研究方向:普通话教学、经典诵读、语文教学论、现代汉语,工作单位:广西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