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互改”作文的尝试

来源 :青年与社会·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bra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批改问题是作文教学中值得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平时的教学中一般都是教师批改,而且大多是精批细改,眉批,总批,旁批,大到文章的中心,篇章结构,小到语病,错别字,标点符号,可谓面面俱到。可是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文被改得面目全非,竟对老师的辛勤付出毫不领情,打开作文本浏览一下就装进书包,对老师的批改不去认真分析找出原因。这时老师的批改只是高耗低效,长此以往学生的习作水平难以提高。叶圣陶先生说过:“凡是教师都修改过不计其数的作文本,他们得到一个统一的体会,都认为改作文是徒劳无功的工作。”这不得不引起教师的深思。新课标实施建议里明确指出: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基于这一建议,近几年笔者对高年级学生作文“互改”进行了一些尝试,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高年级的学生经过三、四年级的习作训练,已具备一定的写作水平和自改作文的能力,这就为学生的互改提供了前提和保障。利用互改让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具体策略有:
  一、引起“互改” 的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新颖的事物最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他们探究、操作的意愿。由教师的改变为学生的“互改”形势新,内容新。学生不觉得这是一件苦差,反倒认为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形式,因为它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表现欲,调动了他们的内驱力和积极性。学生会有常改常新之感,从而唤起了学生互改的兴趣。
  二、明确“互改”的方法、要求
  1、通读全文,从语病句,错别字,标点运用不当之处进行修改(可以写眉批和旁批)。2、再读全文一遍结合本次的习作要点从文章内容和写作常识等方面找出优缺点。3、写出总的评语(评语要切中要害,用词准确,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既肯定优点,又要指出不足,尽可能地提出建议)。4、改后要同被改作文的同学进行交流,征求意见。
  三、丰富“互改”的形式
  1、同桌“互改”,学生自该后,同桌将作文本交换过来进行“互改”。交换互改往往能产生较好的修改效果,学生用一个“旁观者”的眼光审视别人的作文,避免了“身在庐山不识真面目”。同桌之间互相了解,方便交流,便于更好地修改作文。
  2、分组“互改”,具体操作可以四人一组,每人先浏览一遍其他三篇作文,然后确定一篇自己以为能改出点“名堂”来的作文进行批改。四人批改后相互传阅,对不同的意见进行讨论、争辩。这一步至关重要,它能使学生在质疑问难中学会用自己独特的视觉观察和思考,在争论和答辩中发展批判性和创新思维。
  3、结对“互改”,班级学生的写作水平是有差异的,让学生在班里找一位写作能力比自己强的同学为自己修改,也可以称为“拜师修改”。“师傅”往往能发现文章结构、中心、条理等方面的优缺点,然后帮助徒弟分析原因,指导修改;“徒弟”也可以发现师傅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以此进行互助合作,达到优势互补。
  4、美读“互改”,语言是否流畅,描写是否恰到好处,有时单凭看是不一定发现的,只有通过朗读,认真倾听才能察觉。这里的读即美读。我常对学生说:“感情朗读你的作文,先把自己感动了,再把别人感动。”美读可用两种方式:一是自读,读自己的作文,请别人听;二是他读,请别人读作文,自己听。边听边细心揣摩,然后将发现的问题记下来,共同讨论修改。
  四、评价“互改”的效果
  由于学生水平有限,对别人的习作不可能改得恰如其分,因此教师在互改的过程中,要巡回指导。既要关注互改的方法,又要关注学生互改的态度;既要解决疑难,又要进行及时评价。互改结束后,教师要从班里选取有代表性的进行评价,对改得好的进行表扬,对做得一般的给予肯定,对做得不够好的予以中肯的指正。运用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互改的热情,更是为了让学生作文的能力迈上新的台阶。
  五、延伸“互改”的效能
  互改后的作文是艺术的加工,是学生的再创造。作文修改完了整个活动不可就此止步,而应继续延伸。我提出:“如果谁能将互改的作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重新写出一篇更好的作文,老师将给他满分。特别好的将张贴在学习园地或寄给报刊发表。”闻听此言,学生的兴致又高涨起来,“互改”又向更高的目标延伸。
  我坚信“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作文互改使学生对作文的修改变以前的被动为主动,学生在互改的过程中交流合作,思维碰撞,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分析。在渐进的过程中认识到写作的规律和特点,相互间优势互补,习作的水平逐步得到提升。
其他文献
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   一、学会阅读数学,从中感悟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因此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
期刊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网络越来越成为丰富知识的载体,它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座精神桥梁。网络已渗透到方方面面,尤其对学生德育影响极大。一方面,网络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其负面影响也渐露端倪,不容忽视。青少年学生在网络时代如何发展、如何“扬弃”地对待网络及其影响,如何针对性地实施对待网络的德育对策,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  一、网络对学生德育的积极影响  进入
期刊
重要的、难懂的概念、规律,一直是部分学生学习的严重障碍,影响了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进取精神,如何消除这种障碍呢?我认为教学过程中应从以下四方面抓起。  一、讲究方法,注重实用  良好的方法能使学生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老师讲课要注重方法的实用性,使学生尽快有效地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如:类比法是物理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可帮助学生理解一些难懂的概念、规律和方法。不少学生对用比值定义的物理量常常理解
期刊
审美教育是指以陶冶人的情感,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教育。它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要以教材为基础,结合日常生活实际,启发学生并使学生具有发现美的意识,促成学生自觉的爱美意识,激发学生创造美的兴趣。语文教学的审美性,主要体现在揭示教学内容的内在美,教学设计的情境美,教师的语言美、教态美,师生情感融合、共鸣美等。  语文教学内容中包含着生动丰富的文字美,变化有致的结构美,尤其蕴涵着动人心魂的人
期刊
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承担科学启蒙任务这门课程,如何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情感,真正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与方法,用发展变化的视角去理解科学的成果,这是摆在每一个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我认为,良好学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对小学生至关重要,它将为后继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观察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
期刊
“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现代教育学家斯宾塞响亮地提出了“愉快教育”理论。现代教学论也公认:课堂教学除知识对流的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对流的主线。教学活动是在知识、情感这两条主线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下完成的。情感这条主线在小学教学中尤其重要,因为儿童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可以消除紧张的情绪,抑制学习中的疲劳,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高度的兴趣,使内心世界变得活泼、开朗,从而有效地改善他们的感
期刊
语文通过几千年历史传承,随着人类进步而演变,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改革更新。眼下崇尚创新已成为奔腾全球的滚滚潮流,而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也是当务之急。面对现代语文,现代教师如何适应新的教学理念呢?我个人初探有以下几点收获:  一、认真学习《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理解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开创语文教学新法  教师应当认识到制定课程标准的重要性,把握课程标准的特点,深刻解读课程标
期刊
“主动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来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等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也就是说,教师要把课堂上获取知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信息的主动摄取者和加工者,以自身的力量去主动作用于教师所教的东西,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能。  成长无法替代,发展必须主动。人的主体性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形成,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发展。因此,在英语学习活动中就应该让学生主
期刊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课外古诗词背诵”这一教学资源没有得到最大的开发和利用。其实,中华古诗词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通过对古诗词的背诵,可增强积累,提高语感,让学生受到文化和审美的熏陶。如何用好“课外古诗词背诵”,值得研讨。  一、培养兴趣,别出心裁“读”诗词  古诗词的学习关键在于“读”,从读的方法入手,别出心裁,读出兴趣,读出韵味,读出诗情画意。  (一)设置意境,提高传统朗诵水平
期刊
现在的学校教育管理工作越来越和社会接轨,教与学不再仅仅局限于学生在课堂上文化知识的学习了。作为教师,很多时候除了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教会他们就如何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对自己负责的人也是至关重要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多数家庭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在优越的物质条件中成长起来。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关爱是无微不至的,家里什么也用不着孩子管,只要孩子能好好读书,自己再苦再累都心甘情愿,但是这样换来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