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批改问题是作文教学中值得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平时的教学中一般都是教师批改,而且大多是精批细改,眉批,总批,旁批,大到文章的中心,篇章结构,小到语病,错别字,标点符号,可谓面面俱到。可是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文被改得面目全非,竟对老师的辛勤付出毫不领情,打开作文本浏览一下就装进书包,对老师的批改不去认真分析找出原因。这时老师的批改只是高耗低效,长此以往学生的习作水平难以提高。叶圣陶先生说过:“凡是教师都修改过不计其数的作文本,他们得到一个统一的体会,都认为改作文是徒劳无功的工作。”这不得不引起教师的深思。新课标实施建议里明确指出: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基于这一建议,近几年笔者对高年级学生作文“互改”进行了一些尝试,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高年级的学生经过三、四年级的习作训练,已具备一定的写作水平和自改作文的能力,这就为学生的互改提供了前提和保障。利用互改让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具体策略有:
一、引起“互改” 的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新颖的事物最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他们探究、操作的意愿。由教师的改变为学生的“互改”形势新,内容新。学生不觉得这是一件苦差,反倒认为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形式,因为它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表现欲,调动了他们的内驱力和积极性。学生会有常改常新之感,从而唤起了学生互改的兴趣。
二、明确“互改”的方法、要求
1、通读全文,从语病句,错别字,标点运用不当之处进行修改(可以写眉批和旁批)。2、再读全文一遍结合本次的习作要点从文章内容和写作常识等方面找出优缺点。3、写出总的评语(评语要切中要害,用词准确,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既肯定优点,又要指出不足,尽可能地提出建议)。4、改后要同被改作文的同学进行交流,征求意见。
三、丰富“互改”的形式
1、同桌“互改”,学生自该后,同桌将作文本交换过来进行“互改”。交换互改往往能产生较好的修改效果,学生用一个“旁观者”的眼光审视别人的作文,避免了“身在庐山不识真面目”。同桌之间互相了解,方便交流,便于更好地修改作文。
2、分组“互改”,具体操作可以四人一组,每人先浏览一遍其他三篇作文,然后确定一篇自己以为能改出点“名堂”来的作文进行批改。四人批改后相互传阅,对不同的意见进行讨论、争辩。这一步至关重要,它能使学生在质疑问难中学会用自己独特的视觉观察和思考,在争论和答辩中发展批判性和创新思维。
3、结对“互改”,班级学生的写作水平是有差异的,让学生在班里找一位写作能力比自己强的同学为自己修改,也可以称为“拜师修改”。“师傅”往往能发现文章结构、中心、条理等方面的优缺点,然后帮助徒弟分析原因,指导修改;“徒弟”也可以发现师傅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以此进行互助合作,达到优势互补。
4、美读“互改”,语言是否流畅,描写是否恰到好处,有时单凭看是不一定发现的,只有通过朗读,认真倾听才能察觉。这里的读即美读。我常对学生说:“感情朗读你的作文,先把自己感动了,再把别人感动。”美读可用两种方式:一是自读,读自己的作文,请别人听;二是他读,请别人读作文,自己听。边听边细心揣摩,然后将发现的问题记下来,共同讨论修改。
四、评价“互改”的效果
由于学生水平有限,对别人的习作不可能改得恰如其分,因此教师在互改的过程中,要巡回指导。既要关注互改的方法,又要关注学生互改的态度;既要解决疑难,又要进行及时评价。互改结束后,教师要从班里选取有代表性的进行评价,对改得好的进行表扬,对做得一般的给予肯定,对做得不够好的予以中肯的指正。运用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互改的热情,更是为了让学生作文的能力迈上新的台阶。
五、延伸“互改”的效能
互改后的作文是艺术的加工,是学生的再创造。作文修改完了整个活动不可就此止步,而应继续延伸。我提出:“如果谁能将互改的作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重新写出一篇更好的作文,老师将给他满分。特别好的将张贴在学习园地或寄给报刊发表。”闻听此言,学生的兴致又高涨起来,“互改”又向更高的目标延伸。
我坚信“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作文互改使学生对作文的修改变以前的被动为主动,学生在互改的过程中交流合作,思维碰撞,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分析。在渐进的过程中认识到写作的规律和特点,相互间优势互补,习作的水平逐步得到提升。
一、引起“互改” 的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新颖的事物最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他们探究、操作的意愿。由教师的改变为学生的“互改”形势新,内容新。学生不觉得这是一件苦差,反倒认为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形式,因为它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表现欲,调动了他们的内驱力和积极性。学生会有常改常新之感,从而唤起了学生互改的兴趣。
二、明确“互改”的方法、要求
1、通读全文,从语病句,错别字,标点运用不当之处进行修改(可以写眉批和旁批)。2、再读全文一遍结合本次的习作要点从文章内容和写作常识等方面找出优缺点。3、写出总的评语(评语要切中要害,用词准确,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既肯定优点,又要指出不足,尽可能地提出建议)。4、改后要同被改作文的同学进行交流,征求意见。
三、丰富“互改”的形式
1、同桌“互改”,学生自该后,同桌将作文本交换过来进行“互改”。交换互改往往能产生较好的修改效果,学生用一个“旁观者”的眼光审视别人的作文,避免了“身在庐山不识真面目”。同桌之间互相了解,方便交流,便于更好地修改作文。
2、分组“互改”,具体操作可以四人一组,每人先浏览一遍其他三篇作文,然后确定一篇自己以为能改出点“名堂”来的作文进行批改。四人批改后相互传阅,对不同的意见进行讨论、争辩。这一步至关重要,它能使学生在质疑问难中学会用自己独特的视觉观察和思考,在争论和答辩中发展批判性和创新思维。
3、结对“互改”,班级学生的写作水平是有差异的,让学生在班里找一位写作能力比自己强的同学为自己修改,也可以称为“拜师修改”。“师傅”往往能发现文章结构、中心、条理等方面的优缺点,然后帮助徒弟分析原因,指导修改;“徒弟”也可以发现师傅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以此进行互助合作,达到优势互补。
4、美读“互改”,语言是否流畅,描写是否恰到好处,有时单凭看是不一定发现的,只有通过朗读,认真倾听才能察觉。这里的读即美读。我常对学生说:“感情朗读你的作文,先把自己感动了,再把别人感动。”美读可用两种方式:一是自读,读自己的作文,请别人听;二是他读,请别人读作文,自己听。边听边细心揣摩,然后将发现的问题记下来,共同讨论修改。
四、评价“互改”的效果
由于学生水平有限,对别人的习作不可能改得恰如其分,因此教师在互改的过程中,要巡回指导。既要关注互改的方法,又要关注学生互改的态度;既要解决疑难,又要进行及时评价。互改结束后,教师要从班里选取有代表性的进行评价,对改得好的进行表扬,对做得一般的给予肯定,对做得不够好的予以中肯的指正。运用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互改的热情,更是为了让学生作文的能力迈上新的台阶。
五、延伸“互改”的效能
互改后的作文是艺术的加工,是学生的再创造。作文修改完了整个活动不可就此止步,而应继续延伸。我提出:“如果谁能将互改的作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重新写出一篇更好的作文,老师将给他满分。特别好的将张贴在学习园地或寄给报刊发表。”闻听此言,学生的兴致又高涨起来,“互改”又向更高的目标延伸。
我坚信“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作文互改使学生对作文的修改变以前的被动为主动,学生在互改的过程中交流合作,思维碰撞,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分析。在渐进的过程中认识到写作的规律和特点,相互间优势互补,习作的水平逐步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