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造就有限政府与有效政府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lianmao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制度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两难问题呢?既约束经济人,又发挥政府的作用,但同时又约束政府呢?没有完美的制度,但目前人类发明的最好的制度叫做法治。
  从历史上看,这是英国的制度创新,对全世界做的贡献。从1215年的自由大宪章起,到1688年的光荣革命,在英国经过400多年,中间有很多反复,最终法治的框架基本形成。所谓法治,就是经济人和政府都置身于法治的框架之下,都受到法律的约束。法律通过政府保护产权,实施合同,维持市场秩序,但同时法律也约束政府。
  法治的约束政府的作用是区别“以法治国”(rule by law)(或称“法制”)与“法治”(rule of law) 的试金石。“以法治国”是政府以法律为工具来管制经济人,但是政府自己在法律之上,不受法律的约束。因此,“以法治国”下的政府在本质上是无限政府。与此相反,“法治”下的政府在法律之下,受法律约束,是有限政府。
  我在《市场与法治》一文中特别强调法治的第一个作用是约束政府,第二个作用才是约束经济人,是针对常见的误区提出的。重要的是,法治造就一个有限与有效的政府。因此,法治是建设好的政府、好的市场经济的制度保障。在法治下,政府与经济是一种“保持距离型”的关系(arm’s length relationship)。
  目前,研究一国的法律制度对经济的影响和政府的治理结构问题是国际上比较经济学的热门题目。这与国内的研究热点的转移有所呼应。国内对企业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初的热点是“管理问题”。80年代末开始转为“产权问题”,到了90年代又进一步为“体制问题”,现在又上升为“法律问题”。这说明问题在深入。过去,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总是处于两难,不是政府对企业干预太多,就是企业没有约束。在法律和法治的框架下来讨论问题,就有新思路,那就是一个有限和有效政府作为不偏向的第三方发挥支持市场的作用,这是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所在。
  法治通过预先制定的规则来划分政府和个人的权利范围,建立决策和解决纠纷的程序。通过这种方式,政府受到约束。当然,法治并不是约束政府的惟一方式。公民社会和民主是约束政府的另外两种方式。公民社会通过非政府组织、舆论、媒体等渠道约束政府。民主是以投票的方式,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确定政府人员,决定事情,从而约束政府。
  虽然法治和民主之间的相关性很高,但并不一定总是一一对应。从历史上看,在英国,法治框架的形成先于现代意义下的民主的形成。前者形成于1215年到1688年间,后者则是在1832的改革法案之后选举权在19世纪后半期逐渐扩大,到了1919年所有男人获得了投票权,直到1928年所有妇女才获得投票权。
  民主的基本原则是49%的人服从51%的人偏好。因此在民主下,政府行为受多数人偏好的左右。
  由于民主本身不能防止51%的人要求平调49%的人的财产,因此民主的决策原则内含有劫富济贫的重新分配财富的倾向,它可能是会破坏产权的。这就是为什么哈耶克非常强调法治,他认为单纯的民主原则,即多数人原则,是会侵害产权的。
  法治确定什么东西是不能用民主过程来做,这是很重要的。比如公司治理结构中法律要保护小股东的利益,就是说即使是多数人也不能侵犯少数人的利益。所谓保护小股东,就是保护弱势者的权利。法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保护弱势群体免受强势群体的侵犯。
  因此,民主需要同法治结合在一起,对产权的保护和对经济的发展才有效。这就是在有些人看来,没有法治的民主对经济发展极为不利。
  南美的阿根廷是一个例子。20世纪初,阿根廷的经济发展在全世界名列前10名(按人均收入)。它的资源丰富,也是欧洲移民国家。虽然它难同美国相比,但绝不比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差。但到了20世纪末,就完全不能同这些国家比了。其中的一个制度原因是法治不断被侵害。特别是在40年代末选举出来的民粹主义的政府,为了讨好多数选民,开始了一系列侵犯产权的政策,窒息了经济的发展。法治的削弱最终也不利于民主,导致了政治的不稳定。
   在三种约束政府的机制——法治、公民社会和民主——中,我们特别强调法治建设,并不是否认公民社会和民主的作用,而是指出制度建设中的一种适当顺序。
  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法治建设可以比较直接而且效用比较高地推动好的市场经济的建立。用法治来约束政府应该排在优先顺序上。法治是独立于公民社会和民主的约束政府的方式,并不是不先建立民主就不能在法治建设上有建树。虽然三者之间确实有联系,但是这种联系并不能推导出没有民主,没有公民社会,就不能去建设法治。实际中存在很多空间,努力推动法治建设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其他文献
起初看到一些媒体报道时,还真的以为我们国家的资本项目就这样要开放起来了。但细细琢磨起来,“境外投资”的支撑性措施,与真正意义上的“资本项目开放”的确还有非常大的区别。  就风险上的角度而言,“境外投资”毕竟还只限于一个具体企业的具体投资项目,即使发生一些问题,也可以非常容易地把问题控制在一个企业内自行消化。但当外汇资金的往来流通,开始大量依附于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时,它对一国外汇风险的影响也是呈
期刊
美国在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的资本市场崩溃后,全面规范了证券市场,并颁布了相关的法案,这些成为美国证券市场后来发展的强大保证,因此作者提出:规范本身就是发展。  我非常同意这种看法。我认为,如果一意地强调发展在规范之前,只会使资本市场在无法可依的情况下发展出很多问题,造成许多不良后果,而被迫吞下这些“苦果子”的只有广大投资者。其实20世纪30年代美国所发生的股市崩溃事件就是自由发展策略弊端的真实反
期刊
现在大家都在谈人民币的潜在升值问题,我个人认为,我们或许忽略了这个问题的前提条件。  西方宏观经济学经典理论告诉我们,均衡的利率和汇率是由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共同决定的,即在同一利率和汇率下,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都同时达到均衡。而在现代化的市场经济,货币市场对利率和汇率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我们在谈人民币的潜在升值问题时,多是从我国的贸易顺差和外国直接投资(FDI)增长等产品市场的角度来谈。但如果考
期刊
社保基金入市的传闻已有很长时间了,每一次总能掀起一些波澜。但是,社保基金并不是股市的救命稻草。  从社保基金的规模上看,它并不足以影响股市资金面。在当前状况下,储蓄存款仍在快速增长,股市持续低迷缺乏的不是资金,而是投资者的入市信心,这从一级市场上囤积的大量资金可以得出结论。没有值得投资的标的物,资金怎么能入市?即使是社保基金入市,也只是寻找那些值得投资的品种,采取理性投资的态度,并不会像有些人所期
期刊
一个外国人,如果仅看这则报道的题目,未必知道广州医学会主持的这次医疗事故专家鉴定会与以往我们中国人处理医患纠纷的方法有什么重大差异。即便是中国人,如果从来没有医患纠纷的体验,仅凭道听途说的知识来读这则报道,也未必能判断这一“首次”鉴定会是否如其他无数次被媒体炒作过的“零的突破”那样,仅仅是用权威口气讲述的虚荣故事。所以,这个题目首先是写给经济学家——他们多半是只看标题的;其次是写给《财经》读者——
期刊
中海油和中石化斥资百亿元杀入哈萨克斯坦,是中国石油企业新一轮海外收购的启动信号吗?  3月11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为中石化)旗下负责海外投资的全资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宣布以6.1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英国天然气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英国天然气国际拥有的哈萨克斯坦北里海项目8.33%,即大约1/12的权益。  就在四天前,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纽约交
期刊
钱穆先生一生为学,主要环绕着文化的中西古今之辨展开。在他看来,近代西学东渐,由于清末民初国学的两大掌门康有为(今文经学)与章太炎(古文经学),都采纳了援引佛教哲学入儒学加以回应的路径,结果最终导致了传统学术的式微。钱穆有憾于此,遂从理学的立场出发,发愤研治中国学术史,写下了一系列著作,堪称成就斐然。  《现代中国学术论衡》一书出版于1983年。该书构思的框架很有意思。钱先生将学术视为嵌入在一定文化
期刊
2月下旬亚洲股票市场迅速逆转,由年初的强劲升势变成下降,到3月中亦只有海外上市的中国H股及国内的A、B股仍能保持升幅,但其所得也从两位数变成一位数。现在要考虑的是:到底投资环境是否有变,应如何作出部署?  首先撇除投资季节性变化(即上半年好下半年坏)不谈,只要进行科学化的研究,就不难发觉盈利提升动力已于2月份悄悄消失。1月份H股和红筹股里面大约有27只上涨,这主要是价格上调(例如油价的上涨)所带动
期刊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美国基金会已经悄然进入我国的各方面生活,特别是教育学术界,就某个项目向基金会申请资助已是司空见惯之事。  我对美国基金会从经常打交道却视而不见,到开始产生兴趣,到逐步深入探索,也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最初是从研究美国对中国近现代化的影响的角度,开始注意到除教会、庚款办学之外,还有洛克菲勒基金会的作用。至少,至今仍是全国第一流的协和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是众所周知的例证。  1992年,
期刊
胡林夫妇1997年大学毕业后进入某国家部委工作,没多久,就花7万多元成本价买下了单位分配的一套50多平方米的两居室房改房。这套房靠近北京长安街,目前市价30多万元。夫妇俩筹划卖掉旧房,再加些钱便可在近郊买一套100平方米的商品房。然而一位对房改略知一二的朋友告诉他们,根据北京市的土政策,中央国家机关的公房目前还不能上市。计划面临搁浅,夫妇俩十分懊丧。    房改房交易新政策    类似的情况在北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