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艺术创作的源泉离不开想象、离不开生活。想象,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想象引发情感,而情感推动想象,二者结合,才体现出作品的“意”。搞艺术创作是要经常深入生活的,从生活到艺术是不断熟悉艺术规律和驾驭艺术规律的过程。
【关键词】想象 创作 艺术 情感
The resource of the art inditement
Guan Wenge
【Abstract】The resource of the art inditement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imagination and life. Imagination is the resource of the art inditement. Imagination can arouse feeling and feeling can push imagination. Combining the two just can show the “meaning” of the works. To engage in art indictment needs to go deep into life often, because from art to life, it is one course of knowing well and reining the art rule continually.
【Keywords】Imagination Inditment Art Feeling
艺术创作的源泉来源于想象、来源于生活。摹仿仅能塑造所看到过的东西,而想象却能塑造没有看到过的事物,并把这没看到过的东西作为现实的标准。想象的创造,虽非现实所有,却能给人以情深理直的形象感受。没有艺术的想象就没有艺术本身。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诗句,以月和影为友,邀来共饮以排解诗人的寂寞胸怀;屈原《离骚》中的诗句“驷玉虬以乘鹭兮,溘埃风余上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达诗人不畏路途艰险,以玉虬为马,以凤凰为车,御着长风上下去寻求知音。
同样,在绘画创作中没有想象,就不会有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的场景,德拉克罗瓦《自由引导人民》中那位执旗前进的妇女形象。德拉克罗瓦始终认为,对一个艺术家来说,想象力是首要的,也是超乎一切的必要条件。他说过,“对我来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我用绘画创作出来的想象更真实,除此之外,一切都不过是过眼烟云而已。”创造性的想象,是新意蕴的浮现展示、新意蕴的挖掘开拓。想象是从形象出发,以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验和感受为基础所进行的艺术创作。想象是一个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记忆中的表象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也是对过去经验中已经形成的那些暂时联系进行新的结合的过程。因而,他虽具有很大的创造的性质,但实际上仍然是对现实生活反映的一种特殊形式。想象来源于生活。想象的基础是经验。
没有生活基础的空想是无味干涩的。想象的翅膀只有在生活的基础上才能起飞,想象的航船只有在生活的江河湖海上才能张帆远航。李白若没有对黄河浩浩荡荡、气势磅礴的感受便没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神品妙语,同样,没有坚实的生活经验、丰富的知识为基础,宋代的张择端是绝对画不出表现首都和汴京繁华、热闹景象的《清明上河图》的。艺术家的生活经验越多,感知材料越丰富,记忆表象越清晰,艺术想象力才越充实、生动而鲜明。反之,感知材料越缺乏,记忆表象越模糊,想象则越贫乏、干瘪。在生活基础上合乎生活和逻辑的自由的想象,是艺术创作不可缺少的酵母。
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正因为它不是自然平淡的记录,也不是自然的、苍白的复制品。艺术作品就应该比生活原型更集中、更概括、更鲜明,艺术语言应该以少胜多、以一当十。用原有的素材去重新组织画面,经过几次反复,舍去原来构图中的几棵大树,在画面中只留了一棵,让它顶天立地统贯画面,将原来的一簇小树改为一棵,挺立在大树的一侧,并把柞树的土红色的叶子强化为橙红色,彤红的叶子上积留着刚刚下过的入冬后的第一场雪。这就是创作《初雪》那张小画的构思和构图的经过。最后改定的构图虽然简化了,可内涵并没有缩小,而且形象的转化比原来的构图倒更鲜明了。在现实生活中,各样的现象是错综复杂的,但遵循各种生活的现实规律,通过艺术现象而发展起来的提炼、推理和最终创作出来的艺术品意蕴深、内涵丰富,并且,是能够使人理解的。在艺术创作中,想象总是伴随着浓厚的、强烈的感情色彩。艺术家的感情凝滞,想象也就随之苍白。一方面,想象和联想活动能够唤起创作者的情感记忆,并使它与当前对创作对象的情感反映连接和统一起来,推动情感的扩展。另一方面,情感活动又能激发、活跃创作者的想象和联想活动,促使想象深化。正如《文心雕龙·神思》篇中所说:“神用想通,情变所孕”。想象和情感紧密结合,想象引发情感,情感推动想象。根据《我的父亲》的作者罗中立的介绍,他这幅画构思的酝酿是从看到一个中年朴实的守粪的农民后开始的。这个农民的作为,使作者“心里一阵猛烈的震动,同情、怜悯、感慨……一起狂乱的向我袭来,杨白劳、祥林嫂、闰土、阿Q……生活中、作品中,中国的、外国的,乱糟糟的挤到了我的眼前……”。在“我要为他们喊叫”的情感冲动下,几经反复,在三十七、八度的酷夏,只穿一条裤衩,在一间五楼顶阁里,着迷是地完成了这幅作品。这里灌注了作者长期对农民的强烈感受,才使不少观众在这幅作品前流下了眼泪。以人物为主题的绘画是如此,在风景画创作乃至花鸟鱼虫的描绘中亦然。风景画大师李可染是讲究意境的,“意”即体现了主观方面的情感因素。
滔滔林海被人们称之为鸟的天堂。沿着林中的小路信步向前走,突然间,前面不远处的树林中传来了清脆的鸟鸣,迎着声音快步走去,拭目细看,发现是一群麻雀正在树枝间忘情的跳着、唱着,急忙拿出相机想为它们拍照,可这一举动却把它们惊飞了,无可奈何的看着它们向林中飞去,照片没拍成,可它给我留下的印象太深了,回来之后,情感的驱使,让我把这所见到的感受表现出来。于是开始创作《冬韵》。画完之后发现画面的气氛和树的造型都削弱了小鸟们的形象,环境和主体有些倒置,有关于《冬韵》的情感还没有唱出来。究竟怎样改更合适?我试着将画面上树木的前后关系做了调整,清理了局部的明暗关系,强化了空间上的联系,冬天的环境就较以前突出了。再把前面的大树换成小树,在小树叉上散落地画了一些麻雀,这样就强化了作品的幽深,使画面上有了一个清新的情调,使人们对鸟的性格有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王柯平在《艺术的真谛》中阐述:“艺术作品源于生活的物象,既然不是生活的翻版,就不应该受现实生活的束缚,而要进行艺术创作。”艺术作品应该是利用想象力和根据需要处理的客观事物,通过形象思维及对生活的富有个性的折射和虚构,幻想与升华而达到一个神韵夺人、意味无穷的情感梦幻世界。
《美术鉴赏》中提到:明清时期的画家在写意花鸟创作中,重视感受生活、观察自然和独抒性灵,不以再现前人意境情调上的成就为满足,不囿于挪用古法,以或激情洋溢、或深情疑蓄的个性鲜明的艺术,体现了文人画家所推崇的审美意趣。在水墨技法风格上衍生出各种各样的面貌,突破了旧程式的束缚,拓展了写意花鸟画的表现领域。
艺术创作的源泉离不开想象、离不开生活。想象,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搞艺术创作是要经常深入生活的,从生活到艺术是不断熟悉艺术规律和驾驭艺术规律的过程。在创作过程中必将会出现一些新的想法来验证它、巩固它。
参考文献
1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
2 王柯平.艺术的真谛.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3 《美术鉴赏》.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关键词】想象 创作 艺术 情感
The resource of the art inditement
Guan Wenge
【Abstract】The resource of the art inditement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imagination and life. Imagination is the resource of the art inditement. Imagination can arouse feeling and feeling can push imagination. Combining the two just can show the “meaning” of the works. To engage in art indictment needs to go deep into life often, because from art to life, it is one course of knowing well and reining the art rule continually.
【Keywords】Imagination Inditment Art Feeling
艺术创作的源泉来源于想象、来源于生活。摹仿仅能塑造所看到过的东西,而想象却能塑造没有看到过的事物,并把这没看到过的东西作为现实的标准。想象的创造,虽非现实所有,却能给人以情深理直的形象感受。没有艺术的想象就没有艺术本身。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诗句,以月和影为友,邀来共饮以排解诗人的寂寞胸怀;屈原《离骚》中的诗句“驷玉虬以乘鹭兮,溘埃风余上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达诗人不畏路途艰险,以玉虬为马,以凤凰为车,御着长风上下去寻求知音。
同样,在绘画创作中没有想象,就不会有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的场景,德拉克罗瓦《自由引导人民》中那位执旗前进的妇女形象。德拉克罗瓦始终认为,对一个艺术家来说,想象力是首要的,也是超乎一切的必要条件。他说过,“对我来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我用绘画创作出来的想象更真实,除此之外,一切都不过是过眼烟云而已。”创造性的想象,是新意蕴的浮现展示、新意蕴的挖掘开拓。想象是从形象出发,以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验和感受为基础所进行的艺术创作。想象是一个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记忆中的表象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也是对过去经验中已经形成的那些暂时联系进行新的结合的过程。因而,他虽具有很大的创造的性质,但实际上仍然是对现实生活反映的一种特殊形式。想象来源于生活。想象的基础是经验。
没有生活基础的空想是无味干涩的。想象的翅膀只有在生活的基础上才能起飞,想象的航船只有在生活的江河湖海上才能张帆远航。李白若没有对黄河浩浩荡荡、气势磅礴的感受便没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神品妙语,同样,没有坚实的生活经验、丰富的知识为基础,宋代的张择端是绝对画不出表现首都和汴京繁华、热闹景象的《清明上河图》的。艺术家的生活经验越多,感知材料越丰富,记忆表象越清晰,艺术想象力才越充实、生动而鲜明。反之,感知材料越缺乏,记忆表象越模糊,想象则越贫乏、干瘪。在生活基础上合乎生活和逻辑的自由的想象,是艺术创作不可缺少的酵母。
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正因为它不是自然平淡的记录,也不是自然的、苍白的复制品。艺术作品就应该比生活原型更集中、更概括、更鲜明,艺术语言应该以少胜多、以一当十。用原有的素材去重新组织画面,经过几次反复,舍去原来构图中的几棵大树,在画面中只留了一棵,让它顶天立地统贯画面,将原来的一簇小树改为一棵,挺立在大树的一侧,并把柞树的土红色的叶子强化为橙红色,彤红的叶子上积留着刚刚下过的入冬后的第一场雪。这就是创作《初雪》那张小画的构思和构图的经过。最后改定的构图虽然简化了,可内涵并没有缩小,而且形象的转化比原来的构图倒更鲜明了。在现实生活中,各样的现象是错综复杂的,但遵循各种生活的现实规律,通过艺术现象而发展起来的提炼、推理和最终创作出来的艺术品意蕴深、内涵丰富,并且,是能够使人理解的。在艺术创作中,想象总是伴随着浓厚的、强烈的感情色彩。艺术家的感情凝滞,想象也就随之苍白。一方面,想象和联想活动能够唤起创作者的情感记忆,并使它与当前对创作对象的情感反映连接和统一起来,推动情感的扩展。另一方面,情感活动又能激发、活跃创作者的想象和联想活动,促使想象深化。正如《文心雕龙·神思》篇中所说:“神用想通,情变所孕”。想象和情感紧密结合,想象引发情感,情感推动想象。根据《我的父亲》的作者罗中立的介绍,他这幅画构思的酝酿是从看到一个中年朴实的守粪的农民后开始的。这个农民的作为,使作者“心里一阵猛烈的震动,同情、怜悯、感慨……一起狂乱的向我袭来,杨白劳、祥林嫂、闰土、阿Q……生活中、作品中,中国的、外国的,乱糟糟的挤到了我的眼前……”。在“我要为他们喊叫”的情感冲动下,几经反复,在三十七、八度的酷夏,只穿一条裤衩,在一间五楼顶阁里,着迷是地完成了这幅作品。这里灌注了作者长期对农民的强烈感受,才使不少观众在这幅作品前流下了眼泪。以人物为主题的绘画是如此,在风景画创作乃至花鸟鱼虫的描绘中亦然。风景画大师李可染是讲究意境的,“意”即体现了主观方面的情感因素。
滔滔林海被人们称之为鸟的天堂。沿着林中的小路信步向前走,突然间,前面不远处的树林中传来了清脆的鸟鸣,迎着声音快步走去,拭目细看,发现是一群麻雀正在树枝间忘情的跳着、唱着,急忙拿出相机想为它们拍照,可这一举动却把它们惊飞了,无可奈何的看着它们向林中飞去,照片没拍成,可它给我留下的印象太深了,回来之后,情感的驱使,让我把这所见到的感受表现出来。于是开始创作《冬韵》。画完之后发现画面的气氛和树的造型都削弱了小鸟们的形象,环境和主体有些倒置,有关于《冬韵》的情感还没有唱出来。究竟怎样改更合适?我试着将画面上树木的前后关系做了调整,清理了局部的明暗关系,强化了空间上的联系,冬天的环境就较以前突出了。再把前面的大树换成小树,在小树叉上散落地画了一些麻雀,这样就强化了作品的幽深,使画面上有了一个清新的情调,使人们对鸟的性格有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王柯平在《艺术的真谛》中阐述:“艺术作品源于生活的物象,既然不是生活的翻版,就不应该受现实生活的束缚,而要进行艺术创作。”艺术作品应该是利用想象力和根据需要处理的客观事物,通过形象思维及对生活的富有个性的折射和虚构,幻想与升华而达到一个神韵夺人、意味无穷的情感梦幻世界。
《美术鉴赏》中提到:明清时期的画家在写意花鸟创作中,重视感受生活、观察自然和独抒性灵,不以再现前人意境情调上的成就为满足,不囿于挪用古法,以或激情洋溢、或深情疑蓄的个性鲜明的艺术,体现了文人画家所推崇的审美意趣。在水墨技法风格上衍生出各种各样的面貌,突破了旧程式的束缚,拓展了写意花鸟画的表现领域。
艺术创作的源泉离不开想象、离不开生活。想象,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搞艺术创作是要经常深入生活的,从生活到艺术是不断熟悉艺术规律和驾驭艺术规律的过程。在创作过程中必将会出现一些新的想法来验证它、巩固它。
参考文献
1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
2 王柯平.艺术的真谛.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3 《美术鉴赏》.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