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育,是培养人们在正确审美观指导下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教育,亦称审美教育。美育是一种特殊教育手段。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通过历史文化的形式美和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折射出的精神美,以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美育 审美教育
Aesthetic education and junior history teaching
Tao Siyu
【Abstract】Beauty education is one kind of education for cultivating people’s ability to appreciate and create beauty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correct aesthetic view, which is also called aesthetic education. It is one kind of special education means. In high-school history teaching, students’ ability to appreciate and create beauty can be cultivated through the formal beauty of history culture and the spiritual beauty which is refracted by history character and affair.
【Keywords】Beauty education Aesthetic education
美育是培养人们正确地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通过历史文化的形式美和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折射出的精神美,以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更何况初中历史课的一大特点是每章节都蕴含着丰富的美学内容。因此,中学历史课教学在审美教学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美学在中学的重要阵地,提高历史教师的美学素质和美育素质,是在中学历史课中实施美育的保证。因此,作为历史教师都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的美学修养,探寻美育的规律以及同历史学科相关的美学特点,从而达到历史学科审美教育的目的。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还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去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必然性。批判各种违背历史发展的倒行逆施,善,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行为关系的道德规范。它集中体现为人类的普遍利益、愿望和要求,是人类利益与社会普遍利益的统一,亦称合目的性。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就是要赞美、要讴歌那些以牺牲个人利益,甚至是生命来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抨击各种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丑行。美,是人类社会在实践中利用和把握客观事物的规律,实现人类预期目的的过程,是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统一。因此,历史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具有以史明智、以史为鉴、以史育志的思想,从而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发展规律,具有强烈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以复兴民族大业为己任、为骄傲的品质。这正是精神美的表现,也是历史审美教育的落脚点。因而历史教育和美育只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才能真正达到历史教育的目的。同时,也才能使素质教育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得到落实。
美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手段。
它在教育人们认识自然和社会的时候有自身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①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通过激发人们的情感,在情感的共鸣中达到正确认识自然和社会的目的。
②美育要在寓教于美的愉快享受中实现认识自然和社会的目标。美育如果枯燥乏味、苍白无力,那就是教育者不懂得美育的规律、特点和作用。
因此,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恰到好处地创造和渲染美的情趣,可以说,没有教师情感的恰当投入,就没有历史审美教育,就达不到历史教学的目的。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审美教育呢?
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和美的形态,应从两个方面去进行:
首先,通过历史文化的形式美,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化的自豪与热爱。形式美是客观世界的自然属性和物理属性所具有的美,给人以直观的感受,这种感受分为视觉和听觉两类。历史文化中的形式美主要表现为视觉感受。例如,古代浩大的工程秦始皇陵、长城、都江堰、故宫博物馆等,它们都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结晶,成为世界所叹为观止的杰作。这样的美,能在教师对美育的认识程度中化为无形的力量,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得到美的欣赏、美的评价,并对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产生无比的自豪感。历史文化中的听觉,主要是音乐的节奏、诗歌的韵律等。当人们静听一首优美的乐曲或诗歌时,不仅能获得情感上的愉悦,达到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目的,而且能在了解音乐、诗歌的历史中,为民族的艺术瑰宝而赞叹、自豪。如我们在欣赏《春江花月夜》的时候,不仅被美妙飘逸的乐曲带入一种超凡脱尘、清新优美的境界,而且让我们留连于这种自然的声音,而得到灵魂的洗礼。
其次,通过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折射出的精神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理想观。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忘记历史,社会就会丧失精神。江泽民同志曾强调指出:“中华民族是有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的民族。我们的文化建设不能割断历史,对民族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剔除糟粕,并结合时代的特点加以发展,推陈出新,使它不断发扬光大。”精神美,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的沧桑中逐渐凝聚而成的,可以说,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初中历史课特别要注意加强学生精神美的教育。在历史课的教学内容中,我们都能找到美的表现。纵观中国历史,可以把精神美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忧国忧民的,如有屈原、陆游、范仲淹、林则徐、周恩来、焦裕禄等,他们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关心,足以震憾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②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美的核心。如大禹治水、义和团运动、抗日战争、抗美援朝等历史事件。③维护国家、民族尊严的仁人志士,如文天祥、张自中、杨靖宇等的事迹。④励志自强的事迹,如勾践卧薪尝胆、项羽破釜沉舟,祖荻闻鸡起舞,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都是激励学生自强不息、实现理想、成就事业的好例子。
中国历史上精神美的表现还有很多,在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当然,历史审美教育不仅是真、善、美的教育,还有批判假、恶、丑的教育。教师只有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对比教育,才能纵观中国古今历史,增强中学历史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美育 审美教育
Aesthetic education and junior history teaching
Tao Siyu
【Abstract】Beauty education is one kind of education for cultivating people’s ability to appreciate and create beauty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correct aesthetic view, which is also called aesthetic education. It is one kind of special education means. In high-school history teaching, students’ ability to appreciate and create beauty can be cultivated through the formal beauty of history culture and the spiritual beauty which is refracted by history character and affair.
【Keywords】Beauty education Aesthetic education
美育是培养人们正确地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通过历史文化的形式美和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折射出的精神美,以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更何况初中历史课的一大特点是每章节都蕴含着丰富的美学内容。因此,中学历史课教学在审美教学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美学在中学的重要阵地,提高历史教师的美学素质和美育素质,是在中学历史课中实施美育的保证。因此,作为历史教师都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的美学修养,探寻美育的规律以及同历史学科相关的美学特点,从而达到历史学科审美教育的目的。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还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去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必然性。批判各种违背历史发展的倒行逆施,善,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行为关系的道德规范。它集中体现为人类的普遍利益、愿望和要求,是人类利益与社会普遍利益的统一,亦称合目的性。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就是要赞美、要讴歌那些以牺牲个人利益,甚至是生命来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抨击各种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丑行。美,是人类社会在实践中利用和把握客观事物的规律,实现人类预期目的的过程,是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统一。因此,历史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具有以史明智、以史为鉴、以史育志的思想,从而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发展规律,具有强烈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以复兴民族大业为己任、为骄傲的品质。这正是精神美的表现,也是历史审美教育的落脚点。因而历史教育和美育只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才能真正达到历史教育的目的。同时,也才能使素质教育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得到落实。
美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手段。
它在教育人们认识自然和社会的时候有自身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①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通过激发人们的情感,在情感的共鸣中达到正确认识自然和社会的目的。
②美育要在寓教于美的愉快享受中实现认识自然和社会的目标。美育如果枯燥乏味、苍白无力,那就是教育者不懂得美育的规律、特点和作用。
因此,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恰到好处地创造和渲染美的情趣,可以说,没有教师情感的恰当投入,就没有历史审美教育,就达不到历史教学的目的。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审美教育呢?
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和美的形态,应从两个方面去进行:
首先,通过历史文化的形式美,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化的自豪与热爱。形式美是客观世界的自然属性和物理属性所具有的美,给人以直观的感受,这种感受分为视觉和听觉两类。历史文化中的形式美主要表现为视觉感受。例如,古代浩大的工程秦始皇陵、长城、都江堰、故宫博物馆等,它们都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结晶,成为世界所叹为观止的杰作。这样的美,能在教师对美育的认识程度中化为无形的力量,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得到美的欣赏、美的评价,并对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产生无比的自豪感。历史文化中的听觉,主要是音乐的节奏、诗歌的韵律等。当人们静听一首优美的乐曲或诗歌时,不仅能获得情感上的愉悦,达到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目的,而且能在了解音乐、诗歌的历史中,为民族的艺术瑰宝而赞叹、自豪。如我们在欣赏《春江花月夜》的时候,不仅被美妙飘逸的乐曲带入一种超凡脱尘、清新优美的境界,而且让我们留连于这种自然的声音,而得到灵魂的洗礼。
其次,通过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折射出的精神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理想观。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忘记历史,社会就会丧失精神。江泽民同志曾强调指出:“中华民族是有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的民族。我们的文化建设不能割断历史,对民族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剔除糟粕,并结合时代的特点加以发展,推陈出新,使它不断发扬光大。”精神美,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的沧桑中逐渐凝聚而成的,可以说,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初中历史课特别要注意加强学生精神美的教育。在历史课的教学内容中,我们都能找到美的表现。纵观中国历史,可以把精神美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忧国忧民的,如有屈原、陆游、范仲淹、林则徐、周恩来、焦裕禄等,他们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关心,足以震憾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②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美的核心。如大禹治水、义和团运动、抗日战争、抗美援朝等历史事件。③维护国家、民族尊严的仁人志士,如文天祥、张自中、杨靖宇等的事迹。④励志自强的事迹,如勾践卧薪尝胆、项羽破釜沉舟,祖荻闻鸡起舞,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都是激励学生自强不息、实现理想、成就事业的好例子。
中国历史上精神美的表现还有很多,在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当然,历史审美教育不仅是真、善、美的教育,还有批判假、恶、丑的教育。教师只有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对比教育,才能纵观中国古今历史,增强中学历史课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