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与初中历史课教学

来源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obin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育,是培养人们在正确审美观指导下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教育,亦称审美教育。美育是一种特殊教育手段。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通过历史文化的形式美和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折射出的精神美,以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美育 审美教育
  
  Aesthetic education and junior history teaching
  Tao Siyu
  【Abstract】Beauty education is one kind of education for cultivating people’s ability to appreciate and create beauty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correct aesthetic view, which is also called aesthetic education. It is one kind of special education means. In high-school history teaching, students’ ability to appreciate and create beauty can be cultivated through the formal beauty of history culture and the spiritual beauty which is refracted by history character and affair.
  【Keywords】Beauty education Aesthetic education
  
  美育是培养人们正确地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通过历史文化的形式美和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折射出的精神美,以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更何况初中历史课的一大特点是每章节都蕴含着丰富的美学内容。因此,中学历史课教学在审美教学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美学在中学的重要阵地,提高历史教师的美学素质和美育素质,是在中学历史课中实施美育的保证。因此,作为历史教师都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的美学修养,探寻美育的规律以及同历史学科相关的美学特点,从而达到历史学科审美教育的目的。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还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去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必然性。批判各种违背历史发展的倒行逆施,善,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行为关系的道德规范。它集中体现为人类的普遍利益、愿望和要求,是人类利益与社会普遍利益的统一,亦称合目的性。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就是要赞美、要讴歌那些以牺牲个人利益,甚至是生命来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抨击各种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丑行。美,是人类社会在实践中利用和把握客观事物的规律,实现人类预期目的的过程,是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统一。因此,历史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具有以史明智、以史为鉴、以史育志的思想,从而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发展规律,具有强烈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以复兴民族大业为己任、为骄傲的品质。这正是精神美的表现,也是历史审美教育的落脚点。因而历史教育和美育只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才能真正达到历史教育的目的。同时,也才能使素质教育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得到落实。
  美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手段。
  它在教育人们认识自然和社会的时候有自身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①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通过激发人们的情感,在情感的共鸣中达到正确认识自然和社会的目的。
  ②美育要在寓教于美的愉快享受中实现认识自然和社会的目标。美育如果枯燥乏味、苍白无力,那就是教育者不懂得美育的规律、特点和作用。
  因此,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恰到好处地创造和渲染美的情趣,可以说,没有教师情感的恰当投入,就没有历史审美教育,就达不到历史教学的目的。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审美教育呢?
  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和美的形态,应从两个方面去进行:
  首先,通过历史文化的形式美,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化的自豪与热爱。形式美是客观世界的自然属性和物理属性所具有的美,给人以直观的感受,这种感受分为视觉和听觉两类。历史文化中的形式美主要表现为视觉感受。例如,古代浩大的工程秦始皇陵、长城、都江堰、故宫博物馆等,它们都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结晶,成为世界所叹为观止的杰作。这样的美,能在教师对美育的认识程度中化为无形的力量,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得到美的欣赏、美的评价,并对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产生无比的自豪感。历史文化中的听觉,主要是音乐的节奏、诗歌的韵律等。当人们静听一首优美的乐曲或诗歌时,不仅能获得情感上的愉悦,达到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目的,而且能在了解音乐、诗歌的历史中,为民族的艺术瑰宝而赞叹、自豪。如我们在欣赏《春江花月夜》的时候,不仅被美妙飘逸的乐曲带入一种超凡脱尘、清新优美的境界,而且让我们留连于这种自然的声音,而得到灵魂的洗礼。
  其次,通过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折射出的精神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理想观。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忘记历史,社会就会丧失精神。江泽民同志曾强调指出:“中华民族是有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的民族。我们的文化建设不能割断历史,对民族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剔除糟粕,并结合时代的特点加以发展,推陈出新,使它不断发扬光大。”精神美,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的沧桑中逐渐凝聚而成的,可以说,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初中历史课特别要注意加强学生精神美的教育。在历史课的教学内容中,我们都能找到美的表现。纵观中国历史,可以把精神美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忧国忧民的,如有屈原、陆游、范仲淹、林则徐、周恩来、焦裕禄等,他们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关心,足以震憾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②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美的核心。如大禹治水、义和团运动、抗日战争、抗美援朝等历史事件。③维护国家、民族尊严的仁人志士,如文天祥、张自中、杨靖宇等的事迹。④励志自强的事迹,如勾践卧薪尝胆、项羽破釜沉舟,祖荻闻鸡起舞,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都是激励学生自强不息、实现理想、成就事业的好例子。
  中国历史上精神美的表现还有很多,在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当然,历史审美教育不仅是真、善、美的教育,还有批判假、恶、丑的教育。教师只有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对比教育,才能纵观中国古今历史,增强中学历史课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激趣诱发学生的朗读欲望;以灵活多样的形式提高学生的朗读热情;指导到位,促进效果;重视评价,提高朗读质量。  【关键词】指导 朗读 尝试    Some attempts about the guidance to reading   Zhu Hai’ou   【Abstract】Reading alou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偏心件难点的分析,结合本校数控车床的特点,针对工件的装夹、刀具的选择以及其车削方法等方面,论述如何快速加工出偏心件。  【关键词】数控车床 偏心深孔件 夹具 加工 刀具    Machine the eccentric part fast   Chen Xihuai   【Abstract】The writer has made a discussion on how to ma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中对话教学是在师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中进行的,从而达到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精神的交融、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为了有效地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对话,应探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对话策略。  【关键词】语文教学 对话 策略    1.培养学生的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影响下,学生积极主动地认识事物,思维活
期刊
朗读,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一种眼、口、耳、脑协同作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是一种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朗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表征着其语文能力。如何通过加强朗读训练,切实有效地优化阅读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是一个需要在理论上、实践上着力研究、探索的重要问题。  1.朗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学生的语
期刊
英语中的格言警句精辟深邃,能阐发真理,启迪来者,陶冶性情,激励上进;应用在英语教学上,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引发学习兴趣,可收到良好效果。下面谈谈我的做法,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1.用在词汇教学中。例如学time这个单词时,通过组词造句,进行惜时勤学教育,可引用下面警句:Time is money. Time is life. Everything has its time and that tim
期刊
【摘要】话题作文的目的在于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所谓题好一半文,要写一篇好文章首先要拟出一个好题目。但长期习惯于命题作文的中学生,面对“题目自拟”常会不知所措。本文拟从五个方面谈谈话题作文的拟题技巧。  【关键词】话题作文 拟题技巧    Brief analysis of the skill of drawing up the topic composition   Cha
期刊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一般比较重视知识的传授,轻视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导致英语教学长期摆脱不了“耗时较多、收效较小”的困境。我认为一堂英语课的成败,有着诸多原因,但归纳起来有下列几个方面:  1.以学生为主体,精心设计教案,做到备课、备人、备材料。首先要精心备好课堂上要教授的内容。要熟知每一课中的课文、词汇、注释、练习等几个部分,还要考虑在课堂上怎样合理安排这几个部分。  1.1 就单词教学这一项而言,
期刊
书面表达是检测学生写作技能的题型,能够体现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笔头交际能力。然而,目前学生的写作水平不高,因而惧怕写作,导致学生得分较低。因此,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势在必行。  1.平时的准备和训练。  1.1 加强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训练。要有足够的词汇量;要掌握好英语的五种基本句型;要把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如:动词的时态和语态、主谓一致、非谓语动词的使用、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等级等
期刊
1.必须精讲重点,深入浅出。在一节课里,要讲的内容很多,想把一切问题都讲深讲透是不可能的。教学中,通过仔细认真地备课,力求把教材吃透;在处理教材和讲解课文时分清主次,去繁求简,抓住重点,精讲多练。这样做无疑是科学的、合理的。多年的实践让我深刻地认识到:讲解时要紧紧围绕教材,以《纲》为纲、以本为本,通过深入浅出地讲解把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学生头脑里的知识,进而发展其智力和能力。例如,讲中国近代史时,“
期刊
《课标》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教学中,教师就应该为学生创设真实的交际情境,搭建积极互动的交际平台,让学生在口语交际活动中充分“动”起来。为此,笔者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做出了以下尝试:  1.搭建平等舞台,让学生“敢动”。不少学生在课下活泼、好动,敢说敢为,课堂上面对老师的提问,却“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不出来”。实际上,学生不是不知道,只是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