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当前,全省各地、各部门正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回眸“十一五”,谋划“十二五”。近期本刊约请省有关部门领导和部分市(县)委书记,围绕这一主题组织了一组笔谈,供大家学习时参考。
重抓工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创新发展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陈震宁
“十一五”以来特别是在应对金融危机实践中,我们深入分析江苏工业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以调高调优调强为基本取向,加快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工业经济调整转型迈出新的步伐。“十二五”是我省向创新型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我们一定要按照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的战略部署,解放思想、创新举措,持续有力地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工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高端化、信息化、规模化、绿色化、品牌化、集聚化战略,规模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发展主导产业、升级发展传统产业、加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工业经济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一般加工制造向高端制造转变、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转变、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化绿色化可持续发展转变、分散式布点向集聚化集群化布局转变,培育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打造产业发展新优势,着力构建体现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本质要求,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支撑、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生产性服务业配套协调发展的新型工业体系,促进江苏实现由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的新跨越。
“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将突出四大指标:一是规模效益指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左右,工业投资年均增长15%,经济总量保持全国前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总额年均分别增长15%、13%。全员劳动生产率每年提高11%以上。二是创新能力指标。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1.5%以上,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80%左右。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000家。企业专利申请量达到15万件,授权量达到7万件。突破一批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三是产业结构指标。战略性新兴产业达到5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接近35%,年均递增2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40%,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营业收入超百亿元工业企业达到100家。省级以上品牌产品销售收入占工业销售收入比重提高到33%左右。四是绿色制造指标。全面完成“十二五”节能目标任务。建设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和园区,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水耗逐步降低,二氧化碳(CO2)排放强度、主要污染物(COD、SO2)排放量有明显下降,工业水重复利用率和固体废弃物利用率保持国内领先水平。
“十二五”全省工业转型升级的主要着力点在四大重点领域:一是规模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扎实推进新兴产业倍增计划,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光电、智能电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规模效益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高端发展主导产业。以高技术化、信息化、服务化、集聚化、绿色化为方向,提升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石油化工等主导产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三是升级发展传统产业。组织实施传统产业升级计划,大规模改造提升纺织、冶金、轻工、建材等传统产业,提高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四是加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服务业提速计划,重点发展现代物流、工业设计、科技服务、担保服务、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生产胜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互动发展。
推进全省“十二五”工业经济转型升级,需要在总体规划引领下狠抓措施落实。一是着力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强创新载体和服务平台建设,使自主创新成为工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驱动力。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做大做强一批创新型企业,培育一批创新载体,搭建一批科技服务平台。二是着力优化产业发展布局。按照省总体规划要求,正确把握工业经济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推动配套联动发展,打造重点产业链;推动集约集聚发展,提升产业集聚区;推动特色错位发展,建设“四沿”产业带,构建有鲜明江苏特色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三是着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信息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倍增器”、发展方式的“转换器”和产业升级的“助推器”,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抓好示范试验区建设、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和考核评估,加快两化深度融合进程。四是着力抓好重点项目实施。引导企业大力开拓项目源,优化技改投向,加快实施一批重点技改项目,跟踪服务新增长点项目,确保尽快达产达效。五是着力落实节能降耗措施。坚持节约优先的方针,强化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抓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节能,推进全民节能行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发展工业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清洁生产和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六是着力引导企业兼并重组。制定鼓励支持企业兼并重组政策措施,完善推进工作机制,加强协调和跟踪服务,力求企业兼并重组取得更大进展,培育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七是着力提升外向型经济水平。充分发挥我省外向型经济基础好的优势,更加重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研发机构、高端人才和营销体系,吸引更多跨国公司落户江苏。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和外资利用方式,进一步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八是着力开展品牌创建活动。加快实施品牌战略,建立品牌创建推进机制,不断增强企业的品牌竞争力;完善工业质量工作体系,组织一批重点质量攻关项目,切实提高产品质量,以优质产品创建知名品牌。
履行民政服务民生职能着力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省民政厅厅长吴洪彪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加大社会保障推进力度,进一步扩大覆盖面,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同时提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省委十一届九次会议也强调要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以说,对改善民生重要性的认识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十二五”期间,作为与百姓联系最紧密的民生部门,江苏民政将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始终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中心工作,“围绕民生抓民政,抓好民政促民生”,进一步发挥民政在社会保障、社会建设、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升民政保障水平。
第一,要在社会保障中发挥作用。民政部门是承担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的主要政府部门,“十二五”期间,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履行保障职能,切 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存权。一是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要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制度为基础,以医疗、住房、重残、临时救助为辅助,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广覆盖、多层次、立体式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各项社会救助制度之间、社会救助与其它民生保障政策之间的衔接配套,探索建立“收入型”与“支出型”互补的社会救助制度,增强社会救助的整体功能。继续提高城乡低保水平,有条件地区积极推进城乡低保一体化。稳步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水平,实施特殊困难残疾人生活救助和临时救助,切实有效保障困难群体的生活。二是增强防灾减灾和灾害救助能力。坚持应急救灾与常态减灾相结合、救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兼顾,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科技、市场等多种手段,统筹做好灾前、灾中和灾后各阶段工作,全面提高自然灾害综合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在保障灾民基本生活的基础上,适当满足灾民的发展需要,在有条件的地区先行先试自然灾害保险制度,并逐步推广。三是探索建立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积极推动全省福利制度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发展,推动社会福利服务对象由特殊群体向社会公众拓展,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社会福利服务供给模式,努力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大力发展慈善和福彩事业,多渠道促进社会公平。着力推行惠民殡葬,免除城乡困难群众、重点优抚对象等基本殡葬服务费用。
第二,要在社会建设中发挥作用。“十二五”期间,要通过加强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建设,发挥其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社会和谐。一是强化城乡和谐社区建设。统筹推进城乡和谐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完善社区服务和管理网络,加强社区服务队伍建设,把全省90%以上的城市社区、70%以上的农村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共同体。积极推进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基层社区管理的体制转型、功能转型和工作转型。科学控制社区规模,提高社区工作效能。实行社区工作“准入制”,使社区事务真正反映居民心声、体现居民意愿、符合居民要求。二是进一步深化基层民主自治能力。大力实施强基工程,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基层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深化基层民主自治,进一步提高城市居委会和农村村委会依法自治率,保障社区的自治地位。有效推行民主议事和民主决策制度,切实保障群众的选举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强化居民主体地位。三是增强社区公共服务能力。加强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把政务服务、公益服务、便民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健全社区资源共享机制,构筑有效便捷的社区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居民群众的社区归属感。
第三,要在社会管理中发挥作用。“十二五”期间,民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和创新行政区划、社会组织管理,有效履行社会管理职能,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一是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策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的实施,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继续稳妥做好部分中心城市市区和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同时,适应城市建设和管理需要,积极推进县级市政府驻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撤销县级市政府驻地镇设立街道办事处。二是强化社会组织功能。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创新社会组织管理的制度和方式,提升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能力,要充分发挥其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等职能作用,不断优化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分工协作,促进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发挥社会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中间人”和“牵头人”的作用,不断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强社会的创造活力。三是提高社会事务管理水平。适应现代社会管理和社会文明进步发展要求,加快推进社会事务管理改革,依法履行专项社会事务管理职能,提高管理水平。加强流浪救助管理。认真研究流浪老人、儿童及其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员的救助保护政策措施,维护其合法权益。加强地名规范化管理,实现全省标准地名标志城乡全覆盖。进一步规范殡葬管理,要积极推行骨灰多样化处理,大力倡导开展不保留骨灰的生态葬法。
第四,要在社会服务中发挥作用。“十二五”期间,民政部门要努力提供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不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是提高服务国防建设能力。完善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加快推进补助标准城乡一体化,使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将符合条件的优抚对象全部、优先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完善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制度和住房保障制度。深化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完善退役士兵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扎实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密切“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新型军政、军民关系。二是完善社区服务体系。着力构建基层跨部门的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完善社区公共资源共享机制。建立扶持社区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措施,进一步引入市场机制,大力发展社区便民利民服务,加快形成政府公共服务、居民志愿互助服务、社会化市场服务相衔接的社区服务体系。三是拓宽社工专业服务领域。以岗位设置为突破口,积极拓宽社工专业服务领域,大力发展志愿服务,广泛开展助困、助老、助幼、助残等公益服务活动。建立社工引领志愿者制度,鼓励支持志愿者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畅通志愿服务的供需信息网络,形成灵活的资源调配和转介系统,不断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服务需求。
科学规划“十二五”引领沭阳新发展
中共沭阳县委书记蒋建明
“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对于站在新起点的沭阳来说,精心编制更具科学性、指导性和引领性的“十二五”规划,是谋划沐阳更好更快发展的一项重大课题。做好“十二五”规划需要我们着力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着力解决好发展思路的确立问题。发展是第一要务。没有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就不可能有惠及更多百姓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十二五”期间,我们将紧紧围绕"211”发展目标(即一般预算收入翻两番、地区生产总值和居民收入力争翻一番),进一步坚持、完善和优化符合沭阳县情、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发展之路。一是把工业作为主体经济,更高举起“工业强县”大旗,集中全县所有政治、经济、人才、信息和社会资源突破工业发展。二是把投资作为促进发展的第一拉动力,全面做活广引外资、激活民资、策应扶持、金融信贷、政府投入、上市融资等“投资拉动”文章。三是树立“立体式、全激活”的发展理念,全面激发县乡村户各个层面的发展活力,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投资、消费、出口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推动县域经济向立体化、全面化方向发展。
二、着力解决好发展方式的转变问题。加快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县经济增长粗放的状况尚未完全改变,资源约束加剧、环境压力加大,只有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始终突出招大引强,锁定世界500强和“国”字头、“中”字号企业,引进一批基地型、龙头型企业。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尽快形成轻纺服装等4个百亿级和木材加工1个300亿级产业集群。壮大培育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及生物科技、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着力提高产业集聚度,不断完善县开发区功能和产业布局,深入推进新材料产业园、中小企业创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临港新城开发区等四大专业园区建设,加快打造“1+4”发展平台。二是积极推进新型城市化。始终把县城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和拉动县域崛起的龙头来抓,瞄准建设江北最大最美县城目标,不断加快现代化中等城市建设步伐。坚持以教育产业园、文化创意产业园、科技产业园、医疗保健产业园、软件产业园、物流产业园、总部经济产业园、花木博览园“八大产业园区”为依托,加快开发28平方公里的南部新城,确保“十二五”末城市建成区面积达83平方公里,集中居住非农人口达75万人。三是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围绕打造“中国知名、江苏第一”现代农业示范区目标,大力发展具有鲜明沭阳特色的优质高效型、绿色生态型、特色精品型、休闲观光型、高科技设施型“五型农业”,实现沭阳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的快速跨越。
三、着力解决好发展成果的共享问题。民生是科学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经济发展成果为广大群众共享,必须从解决民生、改善民生人手,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是坚持创业富民。把发展村级经济作为推动全民创业的突破口,充分发挥村干部、大学生及大学生村官、共产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青年团员、妇女、民兵及退役军人、返乡创业人员等各类创业主体的引领作用,全面激活全民创业激情。二是坚持保障安民。逐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缩小城乡差距,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低保、五保等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社会机制和管理服务机制,加快建设惠及全县城乡居民的城乡一体化保障体系。三是坚持服务惠民。围绕创建“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县区”目标,大力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努力让教育改革的成果惠及更多百姓。建立健全医疗事业发展“以奖代投”机制,鼓励医院引进紧缺人才,不断提高全县医疗服务水平。高度重视网络舆情,坚持“一把手”上网“晒太阳”,及时化解社会问题,推进社会管理由防控型向服务型转变。
四、解决好发展机制的创新问题。改革创新是沭阳实现跨越发展的不竭动力。“十二五”期间,我们将继续大力弘扬“三创”精神,更大力度推进机制创新。一是创新干部教育机制。牢固树立“责任比能力更重要”的工作理念,在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责任文化建设,不断推动责任文化由“口头文化”向“行为文化”转变,由“行为文化”向“品牌文化”转变。二是创新干部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县乡机关副职干部和中层干部实绩考核制度,进一步做好压力传递工作,形成“千斤重担大家挑、个个肩上有压力”的生动局面。注重考核结果运用,着力构建强有力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充分调动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树立起“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导向。三是创新工作落实机制。充分发挥县重点工作督查指挥部职能作用,坚持每月初召开一次未落实工作督查推进会,以动真碰硬查不落实推动工作落实。建立健全单位、条线、督查指挥部办公室“三位一体”的大督查网络,坚决克服说而不做、决而不行、抓而不紧的不良风气。
创新创业促转型全面提升上台阶
中共赣榆县委书记王加培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描绘了“十二五”的宏伟发展蓝图。“十二五”是我县综合实力跨越期、全面小康建成期。我们将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主旨,围绕“三年跻身百强县、五年跨人江苏沿海县(市)中间行列、十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积极融入全市“一体两翼”、“一心三极”发展格局,创新思路,务实苦干,确保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具体要做到:
坚持“一个追求”。即“市内争第一、苏北争领先、沿海争上游、全省争先进”。
加快“两个提升”。一是发展方式上由注重量的扩张向注重量质并重转变,更加注重质的提升,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工业经济核心竞争力;二是区域发展上由注重强县向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转变,更加注重强镇富民,确保“十二五”末所有镇税收超5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13000元,提升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
锁定“三大目标”。即“实现三个翻番、跻身百强县、全面达小康”,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较2010年实现翻番,达到500亿元;财政总收入较2010年实现翻番,达到90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较2010年实现翻番,达到35亿元。2012年跻身全国百强县,2015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实施“四大战略”。一是转型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力推进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和管理转型,加强统筹协调,提高区域经济的运行效率。二是海洋经济战略。实施科技兴海战略,坚持陆海统筹,科学规划海洋经济发展。加快港口建设,优化临港工业布局,大力发展港口海运,服务临港工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完善临海陆路交通体系,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宜居、宜创、宜游海滨新城。三是低碳发展战略。把发展低碳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着力构建低碳型工业产业链。推进工业园区低碳化改造,发展新能源产业、光伏产业、光热产业以及关键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制造。坚持园区化的理念,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高效生态农业。四是民生幸福战略。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把财政新增部分60%以上用于改善民生,每年办好10件民生实事,大幅提升赣榆干群幸福指数,让赣榆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加幸福。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我们将在“十二五”规划的统揽下,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夯实百强基础”年度工作主题,实施“五大提升计划”,全力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创新、升级,确保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0亿元,财政总收入40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8亿元;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500元。
一是实施港口提升计划,加快港口经济龙头崛起。围绕到2012年“潮涌海州湾,扬帆赣榆港”的美好蓝图,继续重兵压阵,加大赣榆港区建设力度。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益开发的方针,加快“港产城一体化”战略研究,推动港口与城市互动发展、港口与产业协调并进,做大“港口经济”新支撑。 二是实施产业提升计划,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加快产业集聚,壮大“四大园区”,全力冲刺“80%的产值出在园区、80%的税收出在园区”两个80%的目标。柘汪临港产业区实现产值200亿元;赣榆经济开发区实现产值100亿元。坚持“近期以百亿为目标,远期以百亿为单位”扩张理念,狠抓百亿园区、百亿产业、百亿企业“三个百亿”,重点做强石化、钢铁、生物科技和新能源“四大产业”。推进新海石化三期投产达效,鹏程化工、枫林实业产业升级,做大丙烯、聚丙烯产业链;推动新海石化与中石油嫁接合作,冲刺1000万吨炼化一体化。加快镔鑫特钢三期、金信利不锈钢、键坤实业等项目建设,延长钢铁产业链条。通过金茂源生物扩建、东成生化搬迁、金山化工搬迁,加快生物科技产业集群。推动航天光伏连云港产业基地项目投产达效,壮大新能源产业。2011年,确保完成工业投入234亿元。
三是实施城市提升计划,推动城镇建设形象刷新。深入推进“一心三极”城市发展战略,创新经营城市理念,从注重城市生态建设向环境与开发并重转变,努力实现投入产出平衡,全年投资100亿元,推进100个城建项目,确保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到28平方公里、人口达25万人,城市化水平超49.4%。加快海滨新城开发步伐,充分放大市县同城效应,推动242以东片区尽快启动建设,推动城市东进到海;实施“碧海金沙”工程,琴岛天籁片区完成匡围工程。在老城改造上,重点实施“1555”工程,“1”即以金陵国际广场为核心,三个“5”即打造五大特色街区、突破五大城市节点、建设亿丰奥邦汽配城等五大专业市场。深入推进“四城同创”,继续开展城乡环境大整治活动,美化城乡环境。
四是实施农业提升计划,促进现代农业提质扩面。根据“三带六产业”的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围绕泥鳅产业做成全国第一;海产品产量和产值做成全省第一;花卉苗木、设施蔬菜、特种畜禽养殖、观光林果产业做成全市第一的发展目标,全面加快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创建步伐。按照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八有”的标准,大力实施“6+2”工程,全面提升金山徐福生态园、石桥生态果蔬园区、赣马八十一湾现代农业园区、城西花卉苗木基地、厉庄蓝莓产业基地、塔山林禽养殖基地等6个特色园区,全面提升四季田园现代农业示范园、海州湾现代渔业示范园,集中打造蓝莓园、樱桃园、黄桃园等17个“千亩连片”农业旅游园区。
五是实施民生提升计划,推动社会管理共建共享。以改善民生、规范秩序、促进和谐为重点,重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社会和谐稳定、社会公共安全防控、就业和社会保障、教育均衡提升、医疗卫生体系、人口文明素质提升、城乡文化体育繁荣“八大体系”建设,着力推动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大力实施民生工程“新10件实事”,创新解决民生热点难点问题,打造和谐幸福新赣榆。
打造县域核心竞争力开启幸福东海新征程
中共东海县委书记关永健
“十一五”期间,东海县紧紧围绕建设“中国重要的硅材料产业基地、生态旅游型现代化湖滨城市、国际知名的水晶之都”发展定位,积极应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奋力进取、开拓创新,经济社会进入了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快车道。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2%,财政总收入由2005年的不到6亿元到现在即将突破40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由2亿元到今年将超1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000元到现在突破7000元,国家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全国文化先进县等金字招牌先后落户东海。展望“十二五”,未来五年将是东海转型、创新、跨越的关键阶段。我们将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主旨,确保各项指标增幅高于“十一五”时期、高于全省、高于沿海县域平均水平,实现GDP年均增长19%,财政总收入达到120亿元,一般预算收入达到6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000元,成功跻身全国百强县。 一、走高端发展之路,把推进科技创新作为打造核心竞争力的第一驱动,不断提高东海工业经济竞争力。一是建设三大平台,把科技创新作为产业集聚的内生动力。加快建设以科教创业园区为主体的研发平台、以国家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为核心的产业平台和以国家硅材料深加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为载体的检测平台,为中高端硅加工企业集聚发展注入新鲜活力。二是整合优势资源,把龙头企业作为产业升级的主导力量。切实做好资源掌控这篇文章,依托中材高新、晶海洋半导体等科技型龙头企业,着力建设全国最大的石英坩埚产业集群。紧抓世界100强企业博世集团成功落户东海的契机,积极策应世界500强抢滩布点、大型国企战略重组、行业龙头资本扩张的发展大势,确保工业投资五年累计突破2000亿元。三是强化政策引导,把智力支撑作为创新发展的关键举措。完善《东海县硅产业人才发展规划》,确保期末建立国家级、省级各类研发中心20家以上。支持科教创业园区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央企、世界500强企业合作,确保期末联合办学专业达20个,共建研发机构10个以上。
二、走个性发展之路,把彰显产业特色作为打造核心竞争力的第一方略。坚持把发展特色经济作为提升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一条独具区域特色的个性化发展道路。一是咬定硅材料产业千亿元产值目标,进一步彰显新型工业特色。把新能源、新材料作为工业发展的突破口,加快建设国家半导体(硅材料)产业集聚标准化示范区,确保到2015年硅产业年产值突破600亿元,加快打造超千亿元产业集群。二是扩大优质农产品规模,进一步彰显现代农业特色。不断擦亮东海老淮猪肉、东海大米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金字招牌,做响东海鲜切花、晚秋黄梨、黄川草莓等生态产品品牌,加快建设国家级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力争期末高效农业面积达80万亩。依托温氏、福润、桂柳等龙头企业,推动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根本转变。三是放大特色资源效应,进一步彰显现代服务业特色。办好中国·东海国际水晶节、中国·东海花卉博览会和全国县域金融论坛、中国·东海硅材料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着力发展软件外包、创意文化、现代物流等高端服务产业。
三、走绿色发展之路,把巩固生态优势作为打造核心竞争力的第一保障。东海县连续两年在全省24个建制县生态环境综合评比中荣获第一名,我们将继续高举生态大旗,悉心呵护碧水蓝天、景致怡人的新晶都,持续提升东海绿色竞争力。一是围绕国家级生态县目标抓创建。积极推进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到2012年初步达到国家级生态县创建标准,力争到2015年全县80%的乡镇达到国家级生态乡镇考核标准并获命名,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县。二是秉承绿色生态环保理念抓生产。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引领工业经济的发展,走出一条依靠科技进步、延长产业链条、降低资源消耗、优化生态环境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确保“十二五”期间全县单位GDP能耗年均下降4%,确保到2015年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面积占比达90%。三是立足“省生态第一县”招牌抓招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东海拥有的魅力名片,我们将进一步用好“江苏生态第一县”这张名片,让生态优势真正成为东海发展的经济优势。
四、走精品发展之路,把建设创新型城市作为打造核心竞争力的第一支撑。一是加快建设最适宜创业的中等城市。全面实施“南进东移、北拓西控、中部提升”的城市发展战略,快速推进商务新区、科教创业园区、空港物流园区和经济开发区四区互动,强力打造集金融、旅游服务、水晶文化传播、商务居住等功能为一体的中等城市。二是加快建设最适宜人居的湖滨城市。加快西双湖开发步伐,让东海城市建设快步走入“西双湖时代”。加快城区路网建设,建立快捷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加快医院、学校等公益设施的建设,提高城市新区的人居条件。强化环境综合整治,提高环境品位。三是加快建设最富有个性的魅力城市。着力于发挥比较优势,全面放大“全国文化先进县”的金字招牌,着力壮大少儿版画、温泉、水晶三大文化产业群。
五、走统筹发展之路,把构建幸福东海作为打造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追求。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把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共享发展成果上,加快幸福东海建设步伐。一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二是提高群众收入水平。强化技能培训,改善创业环境,扶持自主创业,实现从打工人群到创业人群数量和质量的大幅提升。三是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实现所有行政村通农村客运班车。深入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全面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完善水资源优化配置及水环境保护体系,创造防洪减灾、促进农业生产、保护生态环境等多重效益。四是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为重点,扩大基层民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广大群众有美好、向上、发展的幸福感。
重抓工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创新发展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陈震宁
“十一五”以来特别是在应对金融危机实践中,我们深入分析江苏工业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以调高调优调强为基本取向,加快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工业经济调整转型迈出新的步伐。“十二五”是我省向创新型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我们一定要按照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的战略部署,解放思想、创新举措,持续有力地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工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高端化、信息化、规模化、绿色化、品牌化、集聚化战略,规模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发展主导产业、升级发展传统产业、加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工业经济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一般加工制造向高端制造转变、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转变、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化绿色化可持续发展转变、分散式布点向集聚化集群化布局转变,培育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打造产业发展新优势,着力构建体现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本质要求,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支撑、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生产性服务业配套协调发展的新型工业体系,促进江苏实现由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的新跨越。
“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将突出四大指标:一是规模效益指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左右,工业投资年均增长15%,经济总量保持全国前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总额年均分别增长15%、13%。全员劳动生产率每年提高11%以上。二是创新能力指标。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1.5%以上,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80%左右。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000家。企业专利申请量达到15万件,授权量达到7万件。突破一批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三是产业结构指标。战略性新兴产业达到5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接近35%,年均递增2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40%,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营业收入超百亿元工业企业达到100家。省级以上品牌产品销售收入占工业销售收入比重提高到33%左右。四是绿色制造指标。全面完成“十二五”节能目标任务。建设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和园区,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水耗逐步降低,二氧化碳(CO2)排放强度、主要污染物(COD、SO2)排放量有明显下降,工业水重复利用率和固体废弃物利用率保持国内领先水平。
“十二五”全省工业转型升级的主要着力点在四大重点领域:一是规模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扎实推进新兴产业倍增计划,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光电、智能电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规模效益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高端发展主导产业。以高技术化、信息化、服务化、集聚化、绿色化为方向,提升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石油化工等主导产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三是升级发展传统产业。组织实施传统产业升级计划,大规模改造提升纺织、冶金、轻工、建材等传统产业,提高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四是加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服务业提速计划,重点发展现代物流、工业设计、科技服务、担保服务、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生产胜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互动发展。
推进全省“十二五”工业经济转型升级,需要在总体规划引领下狠抓措施落实。一是着力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强创新载体和服务平台建设,使自主创新成为工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驱动力。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做大做强一批创新型企业,培育一批创新载体,搭建一批科技服务平台。二是着力优化产业发展布局。按照省总体规划要求,正确把握工业经济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推动配套联动发展,打造重点产业链;推动集约集聚发展,提升产业集聚区;推动特色错位发展,建设“四沿”产业带,构建有鲜明江苏特色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三是着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信息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倍增器”、发展方式的“转换器”和产业升级的“助推器”,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抓好示范试验区建设、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和考核评估,加快两化深度融合进程。四是着力抓好重点项目实施。引导企业大力开拓项目源,优化技改投向,加快实施一批重点技改项目,跟踪服务新增长点项目,确保尽快达产达效。五是着力落实节能降耗措施。坚持节约优先的方针,强化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抓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节能,推进全民节能行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发展工业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清洁生产和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六是着力引导企业兼并重组。制定鼓励支持企业兼并重组政策措施,完善推进工作机制,加强协调和跟踪服务,力求企业兼并重组取得更大进展,培育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七是着力提升外向型经济水平。充分发挥我省外向型经济基础好的优势,更加重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研发机构、高端人才和营销体系,吸引更多跨国公司落户江苏。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和外资利用方式,进一步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八是着力开展品牌创建活动。加快实施品牌战略,建立品牌创建推进机制,不断增强企业的品牌竞争力;完善工业质量工作体系,组织一批重点质量攻关项目,切实提高产品质量,以优质产品创建知名品牌。
履行民政服务民生职能着力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省民政厅厅长吴洪彪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加大社会保障推进力度,进一步扩大覆盖面,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同时提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省委十一届九次会议也强调要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以说,对改善民生重要性的认识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十二五”期间,作为与百姓联系最紧密的民生部门,江苏民政将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始终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中心工作,“围绕民生抓民政,抓好民政促民生”,进一步发挥民政在社会保障、社会建设、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升民政保障水平。
第一,要在社会保障中发挥作用。民政部门是承担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的主要政府部门,“十二五”期间,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履行保障职能,切 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存权。一是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要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制度为基础,以医疗、住房、重残、临时救助为辅助,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广覆盖、多层次、立体式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各项社会救助制度之间、社会救助与其它民生保障政策之间的衔接配套,探索建立“收入型”与“支出型”互补的社会救助制度,增强社会救助的整体功能。继续提高城乡低保水平,有条件地区积极推进城乡低保一体化。稳步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水平,实施特殊困难残疾人生活救助和临时救助,切实有效保障困难群体的生活。二是增强防灾减灾和灾害救助能力。坚持应急救灾与常态减灾相结合、救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兼顾,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科技、市场等多种手段,统筹做好灾前、灾中和灾后各阶段工作,全面提高自然灾害综合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在保障灾民基本生活的基础上,适当满足灾民的发展需要,在有条件的地区先行先试自然灾害保险制度,并逐步推广。三是探索建立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积极推动全省福利制度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发展,推动社会福利服务对象由特殊群体向社会公众拓展,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社会福利服务供给模式,努力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大力发展慈善和福彩事业,多渠道促进社会公平。着力推行惠民殡葬,免除城乡困难群众、重点优抚对象等基本殡葬服务费用。
第二,要在社会建设中发挥作用。“十二五”期间,要通过加强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建设,发挥其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社会和谐。一是强化城乡和谐社区建设。统筹推进城乡和谐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完善社区服务和管理网络,加强社区服务队伍建设,把全省90%以上的城市社区、70%以上的农村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共同体。积极推进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基层社区管理的体制转型、功能转型和工作转型。科学控制社区规模,提高社区工作效能。实行社区工作“准入制”,使社区事务真正反映居民心声、体现居民意愿、符合居民要求。二是进一步深化基层民主自治能力。大力实施强基工程,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基层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深化基层民主自治,进一步提高城市居委会和农村村委会依法自治率,保障社区的自治地位。有效推行民主议事和民主决策制度,切实保障群众的选举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强化居民主体地位。三是增强社区公共服务能力。加强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把政务服务、公益服务、便民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健全社区资源共享机制,构筑有效便捷的社区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居民群众的社区归属感。
第三,要在社会管理中发挥作用。“十二五”期间,民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和创新行政区划、社会组织管理,有效履行社会管理职能,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一是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策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的实施,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继续稳妥做好部分中心城市市区和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同时,适应城市建设和管理需要,积极推进县级市政府驻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撤销县级市政府驻地镇设立街道办事处。二是强化社会组织功能。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创新社会组织管理的制度和方式,提升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能力,要充分发挥其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等职能作用,不断优化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分工协作,促进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发挥社会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中间人”和“牵头人”的作用,不断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强社会的创造活力。三是提高社会事务管理水平。适应现代社会管理和社会文明进步发展要求,加快推进社会事务管理改革,依法履行专项社会事务管理职能,提高管理水平。加强流浪救助管理。认真研究流浪老人、儿童及其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员的救助保护政策措施,维护其合法权益。加强地名规范化管理,实现全省标准地名标志城乡全覆盖。进一步规范殡葬管理,要积极推行骨灰多样化处理,大力倡导开展不保留骨灰的生态葬法。
第四,要在社会服务中发挥作用。“十二五”期间,民政部门要努力提供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不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是提高服务国防建设能力。完善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加快推进补助标准城乡一体化,使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将符合条件的优抚对象全部、优先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完善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制度和住房保障制度。深化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完善退役士兵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扎实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密切“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新型军政、军民关系。二是完善社区服务体系。着力构建基层跨部门的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完善社区公共资源共享机制。建立扶持社区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措施,进一步引入市场机制,大力发展社区便民利民服务,加快形成政府公共服务、居民志愿互助服务、社会化市场服务相衔接的社区服务体系。三是拓宽社工专业服务领域。以岗位设置为突破口,积极拓宽社工专业服务领域,大力发展志愿服务,广泛开展助困、助老、助幼、助残等公益服务活动。建立社工引领志愿者制度,鼓励支持志愿者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畅通志愿服务的供需信息网络,形成灵活的资源调配和转介系统,不断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服务需求。
科学规划“十二五”引领沭阳新发展
中共沭阳县委书记蒋建明
“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对于站在新起点的沭阳来说,精心编制更具科学性、指导性和引领性的“十二五”规划,是谋划沐阳更好更快发展的一项重大课题。做好“十二五”规划需要我们着力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着力解决好发展思路的确立问题。发展是第一要务。没有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就不可能有惠及更多百姓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十二五”期间,我们将紧紧围绕"211”发展目标(即一般预算收入翻两番、地区生产总值和居民收入力争翻一番),进一步坚持、完善和优化符合沭阳县情、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发展之路。一是把工业作为主体经济,更高举起“工业强县”大旗,集中全县所有政治、经济、人才、信息和社会资源突破工业发展。二是把投资作为促进发展的第一拉动力,全面做活广引外资、激活民资、策应扶持、金融信贷、政府投入、上市融资等“投资拉动”文章。三是树立“立体式、全激活”的发展理念,全面激发县乡村户各个层面的发展活力,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投资、消费、出口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推动县域经济向立体化、全面化方向发展。
二、着力解决好发展方式的转变问题。加快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县经济增长粗放的状况尚未完全改变,资源约束加剧、环境压力加大,只有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始终突出招大引强,锁定世界500强和“国”字头、“中”字号企业,引进一批基地型、龙头型企业。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尽快形成轻纺服装等4个百亿级和木材加工1个300亿级产业集群。壮大培育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及生物科技、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着力提高产业集聚度,不断完善县开发区功能和产业布局,深入推进新材料产业园、中小企业创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临港新城开发区等四大专业园区建设,加快打造“1+4”发展平台。二是积极推进新型城市化。始终把县城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和拉动县域崛起的龙头来抓,瞄准建设江北最大最美县城目标,不断加快现代化中等城市建设步伐。坚持以教育产业园、文化创意产业园、科技产业园、医疗保健产业园、软件产业园、物流产业园、总部经济产业园、花木博览园“八大产业园区”为依托,加快开发28平方公里的南部新城,确保“十二五”末城市建成区面积达83平方公里,集中居住非农人口达75万人。三是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围绕打造“中国知名、江苏第一”现代农业示范区目标,大力发展具有鲜明沭阳特色的优质高效型、绿色生态型、特色精品型、休闲观光型、高科技设施型“五型农业”,实现沭阳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的快速跨越。
三、着力解决好发展成果的共享问题。民生是科学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经济发展成果为广大群众共享,必须从解决民生、改善民生人手,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是坚持创业富民。把发展村级经济作为推动全民创业的突破口,充分发挥村干部、大学生及大学生村官、共产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青年团员、妇女、民兵及退役军人、返乡创业人员等各类创业主体的引领作用,全面激活全民创业激情。二是坚持保障安民。逐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缩小城乡差距,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低保、五保等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社会机制和管理服务机制,加快建设惠及全县城乡居民的城乡一体化保障体系。三是坚持服务惠民。围绕创建“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县区”目标,大力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努力让教育改革的成果惠及更多百姓。建立健全医疗事业发展“以奖代投”机制,鼓励医院引进紧缺人才,不断提高全县医疗服务水平。高度重视网络舆情,坚持“一把手”上网“晒太阳”,及时化解社会问题,推进社会管理由防控型向服务型转变。
四、解决好发展机制的创新问题。改革创新是沭阳实现跨越发展的不竭动力。“十二五”期间,我们将继续大力弘扬“三创”精神,更大力度推进机制创新。一是创新干部教育机制。牢固树立“责任比能力更重要”的工作理念,在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责任文化建设,不断推动责任文化由“口头文化”向“行为文化”转变,由“行为文化”向“品牌文化”转变。二是创新干部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县乡机关副职干部和中层干部实绩考核制度,进一步做好压力传递工作,形成“千斤重担大家挑、个个肩上有压力”的生动局面。注重考核结果运用,着力构建强有力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充分调动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树立起“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导向。三是创新工作落实机制。充分发挥县重点工作督查指挥部职能作用,坚持每月初召开一次未落实工作督查推进会,以动真碰硬查不落实推动工作落实。建立健全单位、条线、督查指挥部办公室“三位一体”的大督查网络,坚决克服说而不做、决而不行、抓而不紧的不良风气。
创新创业促转型全面提升上台阶
中共赣榆县委书记王加培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描绘了“十二五”的宏伟发展蓝图。“十二五”是我县综合实力跨越期、全面小康建成期。我们将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主旨,围绕“三年跻身百强县、五年跨人江苏沿海县(市)中间行列、十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积极融入全市“一体两翼”、“一心三极”发展格局,创新思路,务实苦干,确保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具体要做到:
坚持“一个追求”。即“市内争第一、苏北争领先、沿海争上游、全省争先进”。
加快“两个提升”。一是发展方式上由注重量的扩张向注重量质并重转变,更加注重质的提升,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工业经济核心竞争力;二是区域发展上由注重强县向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转变,更加注重强镇富民,确保“十二五”末所有镇税收超5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13000元,提升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
锁定“三大目标”。即“实现三个翻番、跻身百强县、全面达小康”,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较2010年实现翻番,达到500亿元;财政总收入较2010年实现翻番,达到90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较2010年实现翻番,达到35亿元。2012年跻身全国百强县,2015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实施“四大战略”。一是转型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力推进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和管理转型,加强统筹协调,提高区域经济的运行效率。二是海洋经济战略。实施科技兴海战略,坚持陆海统筹,科学规划海洋经济发展。加快港口建设,优化临港工业布局,大力发展港口海运,服务临港工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完善临海陆路交通体系,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宜居、宜创、宜游海滨新城。三是低碳发展战略。把发展低碳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着力构建低碳型工业产业链。推进工业园区低碳化改造,发展新能源产业、光伏产业、光热产业以及关键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制造。坚持园区化的理念,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高效生态农业。四是民生幸福战略。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把财政新增部分60%以上用于改善民生,每年办好10件民生实事,大幅提升赣榆干群幸福指数,让赣榆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加幸福。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我们将在“十二五”规划的统揽下,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夯实百强基础”年度工作主题,实施“五大提升计划”,全力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创新、升级,确保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0亿元,财政总收入40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8亿元;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500元。
一是实施港口提升计划,加快港口经济龙头崛起。围绕到2012年“潮涌海州湾,扬帆赣榆港”的美好蓝图,继续重兵压阵,加大赣榆港区建设力度。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益开发的方针,加快“港产城一体化”战略研究,推动港口与城市互动发展、港口与产业协调并进,做大“港口经济”新支撑。 二是实施产业提升计划,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加快产业集聚,壮大“四大园区”,全力冲刺“80%的产值出在园区、80%的税收出在园区”两个80%的目标。柘汪临港产业区实现产值200亿元;赣榆经济开发区实现产值100亿元。坚持“近期以百亿为目标,远期以百亿为单位”扩张理念,狠抓百亿园区、百亿产业、百亿企业“三个百亿”,重点做强石化、钢铁、生物科技和新能源“四大产业”。推进新海石化三期投产达效,鹏程化工、枫林实业产业升级,做大丙烯、聚丙烯产业链;推动新海石化与中石油嫁接合作,冲刺1000万吨炼化一体化。加快镔鑫特钢三期、金信利不锈钢、键坤实业等项目建设,延长钢铁产业链条。通过金茂源生物扩建、东成生化搬迁、金山化工搬迁,加快生物科技产业集群。推动航天光伏连云港产业基地项目投产达效,壮大新能源产业。2011年,确保完成工业投入234亿元。
三是实施城市提升计划,推动城镇建设形象刷新。深入推进“一心三极”城市发展战略,创新经营城市理念,从注重城市生态建设向环境与开发并重转变,努力实现投入产出平衡,全年投资100亿元,推进100个城建项目,确保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到28平方公里、人口达25万人,城市化水平超49.4%。加快海滨新城开发步伐,充分放大市县同城效应,推动242以东片区尽快启动建设,推动城市东进到海;实施“碧海金沙”工程,琴岛天籁片区完成匡围工程。在老城改造上,重点实施“1555”工程,“1”即以金陵国际广场为核心,三个“5”即打造五大特色街区、突破五大城市节点、建设亿丰奥邦汽配城等五大专业市场。深入推进“四城同创”,继续开展城乡环境大整治活动,美化城乡环境。
四是实施农业提升计划,促进现代农业提质扩面。根据“三带六产业”的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围绕泥鳅产业做成全国第一;海产品产量和产值做成全省第一;花卉苗木、设施蔬菜、特种畜禽养殖、观光林果产业做成全市第一的发展目标,全面加快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创建步伐。按照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八有”的标准,大力实施“6+2”工程,全面提升金山徐福生态园、石桥生态果蔬园区、赣马八十一湾现代农业园区、城西花卉苗木基地、厉庄蓝莓产业基地、塔山林禽养殖基地等6个特色园区,全面提升四季田园现代农业示范园、海州湾现代渔业示范园,集中打造蓝莓园、樱桃园、黄桃园等17个“千亩连片”农业旅游园区。
五是实施民生提升计划,推动社会管理共建共享。以改善民生、规范秩序、促进和谐为重点,重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社会和谐稳定、社会公共安全防控、就业和社会保障、教育均衡提升、医疗卫生体系、人口文明素质提升、城乡文化体育繁荣“八大体系”建设,着力推动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大力实施民生工程“新10件实事”,创新解决民生热点难点问题,打造和谐幸福新赣榆。
打造县域核心竞争力开启幸福东海新征程
中共东海县委书记关永健
“十一五”期间,东海县紧紧围绕建设“中国重要的硅材料产业基地、生态旅游型现代化湖滨城市、国际知名的水晶之都”发展定位,积极应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奋力进取、开拓创新,经济社会进入了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快车道。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2%,财政总收入由2005年的不到6亿元到现在即将突破40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由2亿元到今年将超1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000元到现在突破7000元,国家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全国文化先进县等金字招牌先后落户东海。展望“十二五”,未来五年将是东海转型、创新、跨越的关键阶段。我们将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主旨,确保各项指标增幅高于“十一五”时期、高于全省、高于沿海县域平均水平,实现GDP年均增长19%,财政总收入达到120亿元,一般预算收入达到6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000元,成功跻身全国百强县。 一、走高端发展之路,把推进科技创新作为打造核心竞争力的第一驱动,不断提高东海工业经济竞争力。一是建设三大平台,把科技创新作为产业集聚的内生动力。加快建设以科教创业园区为主体的研发平台、以国家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为核心的产业平台和以国家硅材料深加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为载体的检测平台,为中高端硅加工企业集聚发展注入新鲜活力。二是整合优势资源,把龙头企业作为产业升级的主导力量。切实做好资源掌控这篇文章,依托中材高新、晶海洋半导体等科技型龙头企业,着力建设全国最大的石英坩埚产业集群。紧抓世界100强企业博世集团成功落户东海的契机,积极策应世界500强抢滩布点、大型国企战略重组、行业龙头资本扩张的发展大势,确保工业投资五年累计突破2000亿元。三是强化政策引导,把智力支撑作为创新发展的关键举措。完善《东海县硅产业人才发展规划》,确保期末建立国家级、省级各类研发中心20家以上。支持科教创业园区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央企、世界500强企业合作,确保期末联合办学专业达20个,共建研发机构10个以上。
二、走个性发展之路,把彰显产业特色作为打造核心竞争力的第一方略。坚持把发展特色经济作为提升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一条独具区域特色的个性化发展道路。一是咬定硅材料产业千亿元产值目标,进一步彰显新型工业特色。把新能源、新材料作为工业发展的突破口,加快建设国家半导体(硅材料)产业集聚标准化示范区,确保到2015年硅产业年产值突破600亿元,加快打造超千亿元产业集群。二是扩大优质农产品规模,进一步彰显现代农业特色。不断擦亮东海老淮猪肉、东海大米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金字招牌,做响东海鲜切花、晚秋黄梨、黄川草莓等生态产品品牌,加快建设国家级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力争期末高效农业面积达80万亩。依托温氏、福润、桂柳等龙头企业,推动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根本转变。三是放大特色资源效应,进一步彰显现代服务业特色。办好中国·东海国际水晶节、中国·东海花卉博览会和全国县域金融论坛、中国·东海硅材料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着力发展软件外包、创意文化、现代物流等高端服务产业。
三、走绿色发展之路,把巩固生态优势作为打造核心竞争力的第一保障。东海县连续两年在全省24个建制县生态环境综合评比中荣获第一名,我们将继续高举生态大旗,悉心呵护碧水蓝天、景致怡人的新晶都,持续提升东海绿色竞争力。一是围绕国家级生态县目标抓创建。积极推进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到2012年初步达到国家级生态县创建标准,力争到2015年全县80%的乡镇达到国家级生态乡镇考核标准并获命名,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县。二是秉承绿色生态环保理念抓生产。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引领工业经济的发展,走出一条依靠科技进步、延长产业链条、降低资源消耗、优化生态环境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确保“十二五”期间全县单位GDP能耗年均下降4%,确保到2015年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面积占比达90%。三是立足“省生态第一县”招牌抓招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东海拥有的魅力名片,我们将进一步用好“江苏生态第一县”这张名片,让生态优势真正成为东海发展的经济优势。
四、走精品发展之路,把建设创新型城市作为打造核心竞争力的第一支撑。一是加快建设最适宜创业的中等城市。全面实施“南进东移、北拓西控、中部提升”的城市发展战略,快速推进商务新区、科教创业园区、空港物流园区和经济开发区四区互动,强力打造集金融、旅游服务、水晶文化传播、商务居住等功能为一体的中等城市。二是加快建设最适宜人居的湖滨城市。加快西双湖开发步伐,让东海城市建设快步走入“西双湖时代”。加快城区路网建设,建立快捷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加快医院、学校等公益设施的建设,提高城市新区的人居条件。强化环境综合整治,提高环境品位。三是加快建设最富有个性的魅力城市。着力于发挥比较优势,全面放大“全国文化先进县”的金字招牌,着力壮大少儿版画、温泉、水晶三大文化产业群。
五、走统筹发展之路,把构建幸福东海作为打造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追求。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把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共享发展成果上,加快幸福东海建设步伐。一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二是提高群众收入水平。强化技能培训,改善创业环境,扶持自主创业,实现从打工人群到创业人群数量和质量的大幅提升。三是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实现所有行政村通农村客运班车。深入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全面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完善水资源优化配置及水环境保护体系,创造防洪减灾、促进农业生产、保护生态环境等多重效益。四是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为重点,扩大基层民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广大群众有美好、向上、发展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