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学的体验与反思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xiann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原是一名村小的音乐老师,在为迎接省里的质量万里行被调到镇所在的中学教音乐,在我对老教材还没有完全吃透的时候,扑面而来的就是音乐课程改革这个大潮。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多年来教研员亲临课堂的指导下,我在音乐教学方面不断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方法,让我走出窘境,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有了几点稚嫩的想法。这是我在同行万秀波老师的博客里看到的一则教学随笔:今天上第五节是初三的音乐课,在讲变奏抄谱时,我发现学生出现一个问题,学生抄谱很快,可能学生记忆力好,计数字快,同时问题也出现了,学生的基础理论太差只记数字,不计音符时值长短,所以错的太多了,或者说一个。这是万老师的感慨。其实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也发现步入初中的学生,虽然已经上了6年的音乐课,但就算是最简单的音符学生都分辨不清楚,什么是音樂的节奏、旋律、力度等最基本的音乐要素,学生也是非常模糊的。如果你问一下民乐和西洋乐器,你都知道各有哪些?有部分学生是难以分清的。
  然而我们深知音乐所反映的生活和表现的情感,人们即看不到,也不能摸到,只能用耳朵去把它们“听出来”,这“听”和一般的听不同,在听时要扑捉音乐所表达的形象和情感,要从抽象的旋律中去感受作曲家的意图,推知他的思想和追求。作为一个音乐欣赏者,必须要熟悉音乐的特性,懂得音乐是由不同音乐要素变化而形成的“音乐语言”。这就要求学生有一个“知音”的耳朵,这样就必须懂一点音乐知识,才能不断提高音乐素养。让音乐和学生成为“伯牙与子期”式的朋友。
  于是我在音乐课教学中有目的进行音乐知识的系统讲解,从音符的认识,时值的学习、才能学瞳划小节线乃至于填写旋律。我常和学生说:音乐中节奏是骨骼,旋律是个灵魂,节奏是掌握旋律基础的基础,它可以脱离旋律而独立存在,旋律则离不开节奏。在欣赏教学中,遇到适当的时机就把有关音高、音色、节奏、速度、力度、节拍等相关的音乐知识的讲解融入到教学中。
  在七年级的《非洲的灵感》这单元中讲到“鼓”这个乐器,是非洲最普遍的乐器,这个乐器表现最突出、最主要的音乐要素就是“节奏”在鼓的演奏中就没有“旋律”这个要素的体现,而是从节奏、速度、力度、配器等因素来表达音乐。鼓声中复杂多变的节奏表达出人们各种不同的感情:1.明快热烈的节奏是在赞扬酋长的功绩:2.徐缓、清新的节奏像在叙述神话与传说:3.急骤的节奏是在传达新闻趣事,4多变的节奏时而使人悲愤填膺,时而引人开怀大笑……这便是音乐中节奏的魅力所在。
  如在《1997天地人交响曲》在刚接触交响曲时,简单介绍交响曲是源于西方国家的一种音乐体裁,所以通常情况下演奏这类体裁的乐队都是西洋管弦乐队。如:在《鳟鱼》钢琴五重奏中,引导学生认真倾音乐时,感受配器的变化及音乐中不同音乐要素的变化由此带来的音乐情绪的变化。
  主题音乐是小提琴主奏祥和悠然与自得。变奏1是钢琴主奏弦乐画奏,钢琴音色明亮,给人一种清鲜,快乐的情境;变奏2是弦乐器中,中大提琴主奏,钢琴伴奏,就略显忧伤,低沉;变奏3出现钢琴速度的加快,急速变奏中给人一种焦躁不安的不祥之感;但变奏4很多同学就很难听辨出来,因为变奏3和变奏4之间没有很明显的过渡型的演奏。这里教师可提醒学生从力度这个因素的变化中来判断,因为在此处钢琴和弦乐的力度用的是一个ff的强音:变奏5,由变奏4的钢琴和弦乐一下子变成了大提琴的悲痛与凄凉,在这样学习中学生就很容易了解舒伯特利用乐器的不同配器手法而形成的变奏,将作品中鳟鱼的形象也就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又比方说在《图画展览会中》有一段《两个犹太人》在欣赏时我提出问题:下面音乐中什么样的音乐代表富人,什么样的音乐代表穷人?学生在聆听时就很容易分出来,音乐先奏是来形容富人,后段音乐代表是穷人,为什么能分出来呢?两段音乐特点很明显:富人的音乐:间歇的节奏速度缓快,突出重音,就很明显的代表出富人的自大,狂妄,傲慢和粗暴。描写穷人音乐:和富人的粗犷相比之下显得是那样的细弱,单调,一下子就把穷人的无奈,胆怯.表达的淋漓尽致。
  通过这样的学习,让学生对音乐中某些最基本的常识介绍有一定的了解,对学生理解音乐有很大的帮助;能让他们在欣赏音乐中不再是盲目的,而是用已拥有的知识去分析和思考。懂得由抽象、流动的乐音的音色、节奏、旋律、力度、速度等综合变化来表达的“音乐语言”。学生理解了这“音乐语言”所给予的暗示、类比,通过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在头脑中能产生相应的喜怒哀乐感情共鸣,这就达到了“知音”。
其他文献
一、通过生动逼真的活动,创设历史情境。  我在讲到七年级下《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一)》中的“雕版印刷术”时,要求学生课前购买一块橡皮擦,并在上面反刻自己的名字或格言。在课堂上讲到这一知識点时,学生纷纷拿出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并谈出自己制作的感受。这样,通过模型的制作,再现历史情境,在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学生对雕版印刷术的认识会更加深刻,创新能力在动手中得到培养。  二、通过实物模型创设历史情境
期刊
教学方法的新颖性、趣味性是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条件。信息技术可以直观、形象地再现客观事物现象,它的生动性,趣味性有助于吸引学生注意,同时,作用于学生的视听器官,能够有效地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启发兴趣。所谓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
期刊
体育是一种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的社会实践活动。脱离必要的场地、器材设施,“练习”将无法进行,在理当创造优越条件供学生有效地学习和锻炼的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更是为此。场地、器材设计布置的新颖别致,有新奇感,这是学生喜欢上体育课的先决条件,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器材,使学生能在体育教学中愉快而主动地学习,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这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难题。那么如何活用场地、器材,使枯燥单调的教学
期刊
新生小显超同其余45个孩子一样幸运地来到我班,与我相识了,相处了。但他与众不同,跟学生和不来,与老师不能达成共识。这是怎样的一个孩子啊?为什么格格不入?经调查才得知:他们祖孙三代生活在一起,小显超的一切费用都是爷爷拿,爸爸思想也很时尚,为了阻止小显超上网吧,特意买了一台电脑让他接触新事物,满足好奇心。家长是出于好心,但教育的方向错了,小显超虽实现了爸爸“足不出户”的愿望,同时也满足了自己迷恋网络游
期刊
创建和谐校园的关键在于师生关系的融洽。当前,有些班主任仍存在着唯我独尊,高高在上等影响师生关系和谐的思想,不尊重学生,不信任学生。学生最关心的是教师对他的看法,最大的愿望是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  因此,我认为,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必须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学习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方法。在思想上要抛弃“唯我独尊”,“高高在上”的思想;在行动上,要关爱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严格要求
期刊
毕业以来,我一直从教于金马这个偏远的山区中学,担任多年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工作。因家校两地,抛夫舍子,与学生吃住在一起长达十四年之久。尽管常面对孩子疏远的目光,丈夫不理解的抱怨,市里同学藐视的眼神。但因为对教育事业的一份执着,对金马这片土地的一腔热爱,使我献身教育,无怨无悔。  一、践行师德。勤于学习  曾经有一段个人创业的经历。从教和经商比较起来,少了自由和潇洒,但多了沉静和充实。我更喜欢这样一个“
期刊
一次,我校为教育孩子有感恩之心,特意请专家来我校演讲感动学生和家长的全校活动。专家从感恩父母说起,不断地以惟妙惟肖的言语发人深省的言辞触动着我们,我们终于忍不住了泪流满面。一次家长哭了,又一次学生哭了;再一次老师落泪了。此时我的心动了,但我忍住了,理智的看了看我的孩子们:嗯,都在抽泣着,有的抱妈妈,有的握住爸爸的手,有的摇着奶奶、姥姥的脖子……  他(一个调皮的孩子,一个身份特殊的孩子,从降级到我
期刊
衡量一节体育课是否成功,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那就是:“量”、“能”、“乐”。  第一个字是量。所谓“量”,当然也就是要让学生在体育课中出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量”代表学生一节体育课的运动量或者运动强度。如果在一节体育课中,学生没有出汗,最起码我们可以说这节课的生理负荷的量或者生理负荷的强度不够。如果生理负荷的量或强度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就达不到体育锻炼的目的。  第二个字是“能”。在新的体育与健
期刊
美术教学是美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审美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学美术教学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有一定艺术修养,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这是未来的需要、也是教育得以完善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需要。这种需要不单是靠学生能掌握一定的技艺,更重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从而才能完成育人的任务。回顾自己从事美术教学的历程,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立足育人。加强教学  1.現行中学美术教材、突破了“以绘画为中心
期刊
一、营造校园内环境教育氛围  1.注重美化皎园。我们不能忽视校园文化建设中环境教育的隐性功能,良好的生存环境给人以良好性格的塑造和心灵的陶冶。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现代人应有的良好素質。因此,我们注意在自己的学校里创设优美环境,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校园是地球大环境中与我们关系最密切的小环境,要爱护地球就要从我们身边做起,让我们的校园美丽起来。我们可以采取多项措施美化、净化学校环境,如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