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让收获得更多

来源 :考试·高考数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P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课程改革以来,对教学的有效性的研究越来越多,大量教学实践表明,知识和概念的习得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因此,“反思性学习”被人们越来越多地提起,通过学生对经历过的学习活动再次进行回顾和思考,总結和发现出新的东西,进而完成知识的固結,并获得能力上的提升.笔者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实践多年,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引导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够有效帮助其洞察数学的事实和本质,学生知识同化和顺应的水平亦能得到一定的提升,反思让学生数学思想和方法在应用和迁移上变得更为灵活.现浅谈几点笔者的看法,以求教于大方.
  一、 反思概念的形成过程,提高概念体系的稳定性
  数学概念是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基础,是构成数学知识大厦的基本单位,其反映了现实的空间形式和数量上最为最简明、概括的关系,并最终表现为简单的符号和精练的数学语言,因此,数学概念抽象性和概括性很强.
  結合认知发展理论,我们应该意识到学生学习概念的过程:当学生遇到新的数学概念时,他们总是在设想该如何借助已有的认知結构去同化新的概念,如果能够与原有概念相联系则可以在获得成功的同时认知平衡也得到暂时性的建立;相反,如果同化失败,学生原有的认知結构被打破,必然要进行新的调节来找寻新的认知結构,一直到新概念得以顺应,新的认知平衡被建立.从该教学理论出发,我们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应该对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心理机制进行综合的评析,调查和分析新的数学概念与学生已有认知結构之间的差异性,针对性地设置巧妙的问题情境,有意式地制造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思维,促使其对新知识的学习中呈现出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笔者在“等差数列”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学完相关概念,笔者设置了一个问题:“数列{an}是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让学生进行反思,这个问题的开放性较强,学生在反思的过程中可以得到很多的相关結论,进而促进等差数列概念全方位的认识,并最终形成网络結构储存于学生头脑之中,内化为学生自己稳定的、可迁移的概念体系.
  二、 反思公式和定理的发现过程,让思维活动逐渐清晰
  高中数学是由很多的基本原理、公理、定理和法则构成的大厦,大量理论和实践表明,学生基本公式和性质的习得和理解必须要经历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由模糊到清晰的历程.
  “教一个活动的最好方法是演示”,通过发现过程的演示可以实现知识的“再创造”,这是数学教学方法的核心所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将各种公式和定理直接灌输给学生的,实践证实这种做法是违背认知规律的,是不科学的,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通过精心地创设给学生提供合适的思维活动情境,促使学生能够进行广范围的数学实践活动,并在实践中领悟和发现新的东西,实现各种运算法则的“再创造”.“悟”是“学”的真谛所在,学生对公式、定理的理解和掌握唯有通过自主领悟的过程才会固实,而领悟离不开学生不断的反思,科学研究表明,反思与回顾是学生实现知识的再发现、再认识的重要途径.
  三、 反思解题的全过程,让思维更为缜密
  传统的习题教学,我们注重于学生是否获得正确的答案,缺乏对整个解题过程的反思,其实反思解题思路形成、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提取、解题的結果等等对于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尤为重要.著名数学家波利亚在“怎样解题表”把解答数学问题的过程细分为四个阶段:(1)、将问题弄清楚;(2)、针对性地拟定计划;(3)、通过探究实现计划;(4)、回顾和反思整个解题过程.其中的第四个阶段即是“解题后反思”,大量教学实践表明该阶段对于学生思维缜密性的培养不可或缺,但是,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容易受到时空上的排挤而被忽视.正确引导学生对解题的全过程进行自主反思,促使其解题思维过程得到有效的深化和提升,在体验解题的过程的同时带动其认知結构稳步上升至更高层次.
  1. 反思解题的思路
  “横看成岭侧成峰”,不同的学生对于同一个具体的数学问题,或同一个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由于审题的角度不同,必然导致解题方法和思路上的差异.具体的数学问题在完成后,并不代表結束,此时需要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引导学生对解题思路回头望并再思考.在具体的习题教学中,可以借助一定的问题来促进学反思,例如:“解题的过程中,回忆下你是如何想到解题方法的?”、“我们再来仔细瞧瞧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思考下是否可以换一种方式来想这个问题?”、“想想在这题的方法上自己所选择的解题方法是否做到了最佳?”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将学生解题思维再一次铺开,有效地重现解题思路的形成过程,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度得以充分的提高.
  2. 反思解题結果
  引导学生做完一道题后,对自己解题結果和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思考,通过思考分析其解题結果是否合理?解题过程有没有漏洞?让学生养成一个对自己解题进行预判的过程,如此引导,对于答对的学生而言,这个反思的过程是一种思想方法上的强化;对于出错的学生而言,反思则有助于学生完成错误的自我发现,是纠正错误的最佳途径.大量教学实践表明,反思解题結果,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和批判性.
其他文献
含参问题历来是高考的热点和重点.由于参数的引入,让历年的高考试题异彩纷呈,让人眼花缭乱,好题层出不穷,每年都有让老师们津津乐道的佳作出世.但含参问题同时也是让老师和学生们大感头疼的一个知识点,它涉及面广,各种文章、参考书都罗列了形形色色的所谓“技巧”,题目做多了,往往陷入了技巧性的怪圈.各种模考卷、参考书都极尽挖掘之能事,而对于含参问题的一些最基本的求法,反而忽略了.高考出卷者和各地的老师也在玩躲
期刊
考试《高考数学版》杂志是由光明日报报业集团主管,考试杂志社主办,江苏省教育学会协办,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国际标准16开.国内统一刊号:CN11-2939/G4,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6—5962,邮发代号:80—407.是全国唯一研究考试、指导高考总复习的中央级教辅刊物.以提供最新高考动态,准确把握高考命题信息为原则, 与考试大纲接轨,与高考复习同步,体现其权
期刊
数学学得成功是否在于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程度,高考成绩的高低在于方程思想运用能力的强弱.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方程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程思想就是从分析问题的数量关系入手,通过设元建立已知与未知的等量关系,然后通过对等式的研究和处理,达到对问题的解决的一种思维方法.2011年高考浙江理科试卷中第(1)、(5)、(6)、(8)、(10)、(11)、(12)、(13)、(14)、(16)、(
期刊
全国卷选择题有12道小题,共60分,占总分的40%,作为第一大题,做好选择题会使信心增强,有利于后续试题的解答.由于选择题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即“四选一”.因此,解选择题只要做对就行,不论用用什么“策略” ,常戏称为“不择手段”.下面简要介绍一下解选择题的常用方法.   1. 直接法:  直接从题设条件出发,通过严密的推理、准确的运算,得出正确的结论,然后对照给出的选择支“对号入座”.
期刊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提出“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的质量”.但是在实际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多媒体教学中,多媒体使用不太合理的现象较为普遍,很多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课堂,多媒体不仅没有起到优化课堂教学的作用,反而适得其反,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课堂的重点难点不能突出和突破,浪费教师的大量精力和体力.针对上述现象,结合教学实践,谈谈笔者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 应用多媒体教学的目的要清楚
期刊
近做全国各地高考模拟题,发现以“酒驾”为素材的题目出现的频率较高.此类题目一方面考查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教育,可谓“一石二鸟”.下面采撷五例并加以解析,供参考.  例1 (广州市模拟题)《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规定:车辆驾驶员血液酒精浓度在20~80mg/100ml(不含80)之间,属酒后驾车,处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
期刊
1 引言  当前对于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成为了一个热门的课题,拜读了很多有关这方面的论著,感触颇深.在平时的教学调研过程中,笔者听课的同时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课堂有效教学的立足点到底在什么地方?在教学过程中到底是教师充分展示自己的“备课成果”,让学生感叹教师的“渊博知识”、聆听教师的“精辟讲解”;还是让学生充分暴露他们的“解题困惑”,点亮他们的“思维之火”.通过对学生课堂学习过程中思维活动
期刊
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在江苏历年的高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2008年新课程改革以来,江苏高考解析几何的成功命制一直被认为是江苏高考试题的一个亮点,被其他省市所推崇,也引领着全国高考解析几何的方向.四年过去了,欣赏着这些精彩的试题,激动之余,总想冷静地问问自己,江苏高考解析几何的复习方向是什么.基于高考“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命题理念,笔者再次回顾了教材和考试说明中的相关内容:  (1
期刊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2)是人教版高中必修五第二章的第一节第二课时的内容,教学目标为:了解数列的递推公式,明确递推公式与通项公式的异同;会根据数列的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受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的老师会把本节课上成习课题,只重视训练学生解答已提出的问题,并要求学生按一定的解题模式去反复强化训练,而忽视了如何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提出问题,从而严重地影响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改
期刊
数列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掌握数学就意味着要善于解题.而当我们解题时遇到一个新问题,总想用熟悉的题型去“套”,这只是满足于解出来,而数学思想是从数学内容中提炼出来的数学知识的精髓,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有着普遍的应用意义,也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只有对数学思想理解透彻做到融会贯通时,才能提出新看法、巧解法.  下面结合实例分析如何从数学思想的高度出发解数列问题,旨在开启思维、拓宽思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