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gjtd44qx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个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将“综合性学习”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共同组成语文学习内容的五大板块。那么,如何在语文新课程中开展好综合性学习活动呢?我认为,要组织学生开展好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一、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在进行其他语文教学活动时,总是千方百计地提高学生的兴趣以期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同样,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也要十分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这是开展好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
  1、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主题必须切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并且难易适中。如果主题不切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容易失去兴趣:如果主题太难,学生感到难以完成任务,就会失去兴趣:如果主题太容易,学生轻而易举就能完成,又会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确定的活动主题应该既切近学生实际生活又不难不易,“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去动脑、动眼、动耳、动口、动手。除了必要的指导外,教师最好不要干预。教师只须作一个活动的支持者和旁观者,让学生去充分体会活动的乐趣。这样,才能让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
  3、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开展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并进行成果表达交流,如图画、照片、音像制品、心得日记、调查报告等。可以将活动成果在墙报或手抄报中刊载展出,还可将活动成果汇编成册,永久保存。这样,就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树立学生信心
  
  “自信等于成功的一半。”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包含着听、说、读、写等多种语文活动,所以难度较大。同时,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从制定计划到具体实施和成果交流都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很少直接参与,这样就更增加了活动的难度,学生一旦遇到困难就很容易失去信心。因此,教师应重视树立学生的信心。
  1、对于学生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就要适当地加以指导,扶一扶。在活动中,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均等的机会去动脑、动眼、动耳、动口、动手,要创造条件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均有成功的希望,以此树立他们的信心。
  2、对取得成功的学生和取得部分成功的学生要及时地加以肯定、表扬和鼓励,让他们把成功的喜悦变成进一步探究的动力,牢固地树立他们的信心。对尚末取得成功的学生要关心和指导,只要他们有小小的成功,就要进行肯定和鼓励,树立他们的信心。
  3、评价学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应侧重于评价活动过程。例如:在活动中学生能否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与参与程度如何;学生能否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与整理资料……避免单纯以活动成果作为评价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唯一标准。评价方式应多元化、科学化、合理化,这样才有助于树立学生的信心。
  
  三、教给学生方法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教师教学主要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给了学生方法,就好像给了学生一把钥匙,学生拿着这把钥匙就可以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自己去找东西。组织学生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可采取下列步骤与方法:
  1、准备阶段。教师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如开设讲座、组织参观等,目的是诱发学生的研究动机。同时,根据活动的具体内容和学生实际能力、特长和兴趣爱好等将他们分成若干个活动小组,分组时应注意男生与女生,优生与学困生的协调搭配。
  2、体验阶段。在初步诱发了学生兴趣之后,再指导学生确定语文综合性活动的主题,制订计划。在计划中应包括下列内容:目标是什么?用哪些方法?有哪些工作程序?接下来就可以让学生放手开展具体的活动了。同时,应强调学生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做好工作记录,并随时记下自已的感受。最后进行活动总结,撰写调查报告。
  3、表达交流阶段。表达交流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彼此间的表达交流,可以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可以让学生反思自己的不足,吸取教训,为下次活动的成功创造条件。教师要注意的是,评价语文综合性活动成功与否,重要的是看活动的过程,而不仅仅局限于活动本身的结果,因为学生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他们能够参与活动,就是一种创新精神与探究精神的体现,都是难能可贵的。
  总之,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型方式的语文学习,是一种语文实践活动。我们语文教师应转变角色,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从以上三个方面着手,努力开展好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其他文献
读后感是议论文中最常见的文体之一,也是初高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文体。但从以往读后感训练的情况来看,效果并不尽人意。其实,写好读后感也有章可循。若活用“四字诀”,则更容易生效。    一、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  读后感重在“感”,而这个“感”是由特定的“读”生发的,“引”是“感”的落脚点,所谓“引”就是围绕感点,有的放矢地引用原文:材料精短的,可全文引述;材料长的,或摘录“引”发“感”的关键词、
期刊
当前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又面临着一个较大的变革: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全面推行课程标准,使用新教材。在这种情况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趋势有“四新”的特点。概括起来,那就是“理念新”、“方法新”、“手段新”、“评价新”。    一、理念新  初中语文“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与发展。”  “九年义务教育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质。语文课程应
期刊
我校是在2003年中师生源急剧减少的情况下转来办高中和中职的,招进来的学生普遍基础较差。例如:在2005年中考招生中我校招收高中生225人,入学新生的最高分为391分,在300分以上的只有4人,分数线划的是200分,实际个别学生的成绩只有190多分,远远低于周边老牌高中学校的入学成绩。而中职学生只要参加中考就可以进校学习。  2006年,我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接手了这届中职学生,该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
期刊
江泽民同志曾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热潮中,“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是已经成为了人们的共识。在教学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实践对这个问题略作探讨。    一、让教师的创新意识成为学生创新能力的
期刊
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是语文教学的一种独有方式。在职业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同时,充分注意和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很重要。  首先,对于情感,我们不能简单地看成是一种一般的心理品质。它几乎和一切心理品质相伴随,感知与观察、理解与思维都不可能不在一定程度上伴随情感活动。情感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其它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  其次,职高学生正处于一种情感迷茫状态,这是一
期刊
一、轻松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的时候,大脑皮层的神经元才能形成兴奋中心,使神经细胞传递信息的通道畅通无阻,思维也就变得迅速敏捷。这样,可加速知识的接收、贮存、加工、组合及提取的进程,使知识迅速得到巩固并转化为能力。要使学生感到数学认识活动是种轻松的乐事,而不是一种负担,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的情感交流和思维交流,师生关系直接制约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
期刊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领导者,是完成学校教育教学任务的执行者,是学校、社会、家庭、师生之间联系的纽带,起着至关重要的教育作用。班主任素质的优劣、能力的强弱,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有着导向和激励作用。因此,班主任要做好本职工作,应做到以下“五要”:    一、要加强班主任自身修养    作为人民教师,尤其是一班之主的班主任,必须牢固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这是对教育工作者最基本的要求。教育
期刊
创新思维是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前提,没有创新思维就不可能有发明创造。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小抓起,从课堂抓起。他不是简单片面地让学生学到知识,而是要求学生学会怎样去尝试、去挖掘,探索知识的内涵与外延,去启迪、去发展的思维方式。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把学生的创新思维落到实处呢?我是这样认为的:    一、兴趣是创新的根本    爱因斯坦
期刊
长期以来,在中学数学教学中,人们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与训练,而忽视了美育的渗透。不善于发掘数学本身所特有的美,不注意用数学美来感染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致使一些学生感到数学抽象枯燥,失去学好的信心。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发挥数学的美育功能呢?本文就这个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展示数学之美,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
期刊
自实施语文新课标以来,语文教师由怕上、难上、被动上变成主动上、乐意上。我们认为,传统的只重视“实用”的教材确实应改头换面,以采用新课标“人教版”教材来当“教学用书”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改变传统的语文教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来指导学法,我们认为新教材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它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改变了以往过于强调授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语文学习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