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tbridg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泽民同志曾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热潮中,“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是已经成为了人们的共识。在教学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实践对这个问题略作探讨。
  
  一、让教师的创新意识成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源泉
  
  教育是艺术而不是技术,所以教师必须要具有创新意识。要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中心,在教学思想、教学方式乃至教学内容上推陈出新、大胆超越。
  1、克服对创新认识上的偏差
  一提到创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等等,或者是借助问题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离奇便是创新,这样就走入了另一个极端。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是否别人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学生可以创新,也必须创新。教师完全能够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再去主动探究,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师的创造性教学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
  2、创造性地确立教学目标
  有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就能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学目标的确立上,必须始终坚持“下要保底,上不封顶”。“下要保底”,是指要遵循新课标的要求,扎扎实实地完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上不封顶”是指教师在完成上述教学目标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敢于超越教材,敢于超越自我。这样的教学目标的确立,不仅有利于知识目标的完成,也为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提供了平台,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建立新型的开放性的课堂,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罗杰斯)所以,教师应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育环境,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其次,民主和谐的班集体能集思广益,让学生取长补短。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创新的火花常常在这一瞬间爆发。
  
  二、让兴趣是成为学生创新的动力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老师,更是创新的老师。
  1、合理建构教学目标,让学生“踮着脚摘桃”
  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教师的要求必须符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实际,使学生容易受到启发,创设学生勤于动脑、富于想象的氛围,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从而自觉的去解决,去创新。
  2、满足好胜心理,培养探索兴趣
  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他们将会在学习的失败中丧失信心、迷失自我。失败的考验固然不可缺少,成功的喜悦也极为重要。再失败的数学学习者都有他成功的经历,只是有时转瞬即逝,又迷失在更大的失败中了。数学教师抓住每一个学生成功的瞬间,提醒他们享受成功的快乐,培养他们继续探索的兴趣,从而超越自我,走向创新的境界。
  3、发现数学的美,培养学生的兴趣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这是对数学教育价值的肯定。但是在数学教学中也要渗透以美引真、以美启真的教学思想,通过数学中美妙的问题、思想、方法,让学生从数学学习中获得乐趣,变抽象、枯燥的数学为生动、活泼、具体、形象的数学。一旦学生学数学成了一种乐趣、一种享受,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也就水到渠成了。
  4、利用数学故事,激发创新兴趣
  学生一般喜欢听趣人趣事,教学中可结合学习内容讲述数学发展的历史和历史上数学家的故事,比如无理数发现的坎坷历程、为“0”献身的古代数学家、华罗庚在中国数学进步中的贡献、陈景润“摘下数学王冠上璀璨的明珠”的故事等等。这样既可以了解数学的历史,又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习其中的创新精神。
  
  三、让教师为学生创新能力发展保驾护航
  
  1、在学生错误中提取思维的结晶
  可以说数学史本身就是一部不断犯错、不断进步的历史,更何况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属于不成熟的个体,所以他们犯错就在所难免了。教师不要不问青红皂白一棍子打死,而要着力于弄清出现错误的原因,让他们自己去纠正错误,让错误成为有价值的错误。教师要以辩证的观点、发展的眼光、多元化的视角评价学生的错误,保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越挫越勇,走向成功。但是,教师也决不能因此去附和学生,让学生懂得信口雌黄、无理诡辩是对创新的扼杀而不是创新。
  2、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是学生的天性,是学生思维的源泉,是学生创新的动力。因为好奇,学生才才有了探索的兴趣,有了创新的愿望。不要让好奇程度随学生年龄的增长呈递减的趋势,而要让学生的好奇为学习插上腾飞的翅膀。
  3、让鼓励成为学生创新之路上的通行证
  人都有获得尊重、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因此,教师对学生正确行为表示明确的赞扬时,一句“很好”、“太棒了、“不错”、“有进步”等等,对成人来说也许并不重要,可对学生来说却完全不一样,也许学生将从此在数学的殿堂登堂入室,成为未来数学天空的一颗新星。
  老师,请不要吝惜你的赞扬。
其他文献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难点之一。逐步培养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然而,每次作文,很多学生总感到无话可说、无从下笔,好不容易憋出一篇文章,也往往空洞苍白、干瘪无味。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呢?    一、培养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开端。只有经常观察、善于观察,才能对事物有个清楚而全面的了解。对于刚学习作文的小学生来说,引导其学会观察就显得更加
期刊
坚持以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推动今后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必须遵循的重要指导思想。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就需要我们立足我国义务教育的新起点,适应国家发展的新需求,回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应对世界变化的新趋势,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紧迫感和自觉性,调整和转变不合时宜的发展机制和方式,着力破解制约义
期刊
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处理教师与学生之间或者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突发事件,如何利用突发事件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教师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是教师综合运用教育手段的能力的表现,是教师灵活运用教育原则临场应变的技巧,这种能力教育学称之为“教育机智”。教师的教育机智不是天赋,而是靠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在长期的教育工作实践中不断磨练和在经验的总结中逐渐形成的教育能力和教育技巧。下面我想通过几个教育案件的解析
期刊
语文教学大纲关于学生习作的要求是这样的:“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确实,上作文课时,总有部分学生见到题目后,不是去分析题目、组织材料、设计表达方法,而是去翻阅各种各样的“文选”,查找各种各样有关的资料,东拼西凑、改头换面,稍加改动,便成了自己的作文。这些文章乍一看来,不觉怎样,可要是细细品
期刊
语文教学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无以伦比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够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采取理论灌输、耐心疏导、情感感染、榜样示范、实践锻炼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从而陶冶情操、净化感情、塑造健康人格。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格呢?具体途径有三:  一、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功能,高扬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旗帜,激发学
期刊
芸芸众“生”,佳作难求,这是我从教二十几年来对作文教学感触最深的一点。学生作文能力差,过多的责怨学生显然是不公平的,有人说:“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此语细细想来,不无道理。近年来,我针对学生作文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要培养学生的写作水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从日记起步,进写作大门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师头痛的棘手问题
期刊
《桂林山水》一课,作者以饱酣的笔墨,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赞颂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特点,表达了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满腔深情。    一、用对比手法突出“桂林山水甲天下”  作者通过视觉和感觉告诉读者:桂林的漓江水胜过“波澜壮阔的大海”,连“水平如镜的西湖”也稍有逊色;桂林的山超过“峰峦雄伟的泰山”,连“红叶胜似火的香山”也无可比拟。作者用全国的名山大川来和桂林山水作对比,写出了桂林水的特色、山的风
期刊
读后感是议论文中最常见的文体之一,也是初高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文体。但从以往读后感训练的情况来看,效果并不尽人意。其实,写好读后感也有章可循。若活用“四字诀”,则更容易生效。    一、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  读后感重在“感”,而这个“感”是由特定的“读”生发的,“引”是“感”的落脚点,所谓“引”就是围绕感点,有的放矢地引用原文:材料精短的,可全文引述;材料长的,或摘录“引”发“感”的关键词、
期刊
当前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又面临着一个较大的变革: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全面推行课程标准,使用新教材。在这种情况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趋势有“四新”的特点。概括起来,那就是“理念新”、“方法新”、“手段新”、“评价新”。    一、理念新  初中语文“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与发展。”  “九年义务教育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质。语文课程应
期刊
我校是在2003年中师生源急剧减少的情况下转来办高中和中职的,招进来的学生普遍基础较差。例如:在2005年中考招生中我校招收高中生225人,入学新生的最高分为391分,在300分以上的只有4人,分数线划的是200分,实际个别学生的成绩只有190多分,远远低于周边老牌高中学校的入学成绩。而中职学生只要参加中考就可以进校学习。  2006年,我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接手了这届中职学生,该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