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道政和之前,早听说政和工夫的发源地在政和县的遂应场,那是一个山沟沟里的小村落。说起这个小村落,它可是颇有历史的,其实,它最早的兴起并不是因为茶,而是银矿。后来,随着银矿的衰落,那些被客商带出的茶叶渐渐成了本地经济的主导。明朝时,政和人开始做起了红茶生意,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政和工夫红茶远销海外,使政和名扬天下。
在政和采访的日子里,我们有幸结识了一位新的朋友—叶功园。这条山沟沟里的历史古迹、一草一木在叶功园眼里都是故事。他是遂应叶氏的后人,祖先世代都住在这里,制茶、贩茶曾是叶氏的主要营生。而今,叶功园则是遂应茶叶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
遂应人的使命就是做茶
走进他的专卖店,我们立刻就被一面面奖牌吸引住了。遂应的红茶参加通仙杯的斗茶赛,获得了状元;遂应小种在2011年澳大利亚茶产业博览会获得金奖……大大小小的奖牌比比皆是,足见叶总和他的遂应茶叶专业合作社这几年一步步走来,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您的专业合作社是怎样的一种合作模式呢?”我问。
“遂应茶叶专业合作社是2008年成立的。采用的是企业加农户的形式,到现在已经发展了200多社员,这些社员不仅提供茶叶的原料,还将资金投入进来,以入股的形式参与经营,共同打造遂应品牌。我做茶十几年了,品质上让社员们很放心,所以大家愿意一起凑钱,支持我做遂应品牌的茶叶。”叶总接着意味深长地说,“政和工夫红茶的母树就在我们遂应的山沟沟里,每一个遂应人其实都怀揣着复兴遂应茶的使命,而这也是推动合作社经营、发展的原动力。”
叶总说,做茶要精益求精,从原料的形状就开始分类,单芽、一芽一叶、一芽两叶,每一款都非常的纯正,绝不拼配。也不采用烟熏、熏花等工艺,只做最原汁原味的遂应红茶。消费者可以真正品尝到来自大自然的香味,也是最接近历史的味道。这对得起良心,也对得起消费者和此地茶叶的美名。
除了茶叶本身,在包装和推广上,叶总也下了很大的工夫。每一款茶叶都有一个颇有历史渊源的名字。如“遂人愿”、“遂应红”,还有正在开发的新品“红脉”,取意源自遂应的古茶路,当年就是通过这条古老的脉络,政和工夫走出深山,走向世界。
而今,叶总依然沿着这条漫漫茶脉稳步地拓展自己的销售渠道。“百年前,每年福州茶叶市场开市,都是以遂应的红茶的定价作为茶叶市场的基准参考价的。有遂应红茶不到,不能开市的传统。”2010年,叶总在福州的福建茗茶文化城开了一家直营店。或许,几年以后,叶总还会依着这条古老的脉络,将遂应的政和工夫销往世界各地。
旅游是快速提高知名度极好的途径
“遂应这条山沟沟里不仅有政和工夫的母树,还有很多参天的古树和闽北的特色建筑,古茶楼、古村落、古廊桥等星罗棋布,人文、历史、自然景观很多。我们把我们的愿景和政府做了相应的汇报,非常希望把这里的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起来。通过旅游,真正让世人了解福建红茶的历史文化。”
这个点子源于一次偶然。“几年前,有一个朋友慕名而来买茶。聊天的时候我就说,你想知道为什么这里的茶这么好吗?既然来了一次,不妨也去看看遂应的山山水水,都说好山好水出好茶,不去看一眼岂不可惜了。于是,我们驱车上山。只这一趟,他的心就收不住了。回到福州以后,又组织了个车友会,一下子来了十几辆车。那一次,我做向导,带他们到遂应游览,当地政府免费接待,居然在村里摆了6大桌,连当地的领导都没地方坐了,只能让客人先吃,好不热闹。”
遂应茶好,山水也佳。因为地处福建与浙江的边界,古时就往来不断。仅翻过一座山就到了浙江。两边人生活方式相同,口音相近,也经常会有人游览完浙江再驱车翻山来遂应这个政和红茶发源地游览。这样不仅提高了政和红茶的知名度,也使得当地农户增加了收入。这是叶总正在着重打造的茶旅一体的红茶推广方式。
采访结束时,我们在叶总办公室的墙上看见了一首诗,那是1926年,政和红茶英文版包装上的一首诗:
永驻深山成秀丽,
长居高宇得精灵。
仙姿难隐风流质,
国色天香盖世茗。
辗转一个世纪过去了,现如今,这盖世香茗又会借叶功园这样的政和人之手,谱写怎样的历史呢?这香韵醇厚的古茶脉又会延伸到何处呢?我们拭目以待。
在政和采访的日子里,我们有幸结识了一位新的朋友—叶功园。这条山沟沟里的历史古迹、一草一木在叶功园眼里都是故事。他是遂应叶氏的后人,祖先世代都住在这里,制茶、贩茶曾是叶氏的主要营生。而今,叶功园则是遂应茶叶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
遂应人的使命就是做茶
走进他的专卖店,我们立刻就被一面面奖牌吸引住了。遂应的红茶参加通仙杯的斗茶赛,获得了状元;遂应小种在2011年澳大利亚茶产业博览会获得金奖……大大小小的奖牌比比皆是,足见叶总和他的遂应茶叶专业合作社这几年一步步走来,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您的专业合作社是怎样的一种合作模式呢?”我问。
“遂应茶叶专业合作社是2008年成立的。采用的是企业加农户的形式,到现在已经发展了200多社员,这些社员不仅提供茶叶的原料,还将资金投入进来,以入股的形式参与经营,共同打造遂应品牌。我做茶十几年了,品质上让社员们很放心,所以大家愿意一起凑钱,支持我做遂应品牌的茶叶。”叶总接着意味深长地说,“政和工夫红茶的母树就在我们遂应的山沟沟里,每一个遂应人其实都怀揣着复兴遂应茶的使命,而这也是推动合作社经营、发展的原动力。”
叶总说,做茶要精益求精,从原料的形状就开始分类,单芽、一芽一叶、一芽两叶,每一款都非常的纯正,绝不拼配。也不采用烟熏、熏花等工艺,只做最原汁原味的遂应红茶。消费者可以真正品尝到来自大自然的香味,也是最接近历史的味道。这对得起良心,也对得起消费者和此地茶叶的美名。
除了茶叶本身,在包装和推广上,叶总也下了很大的工夫。每一款茶叶都有一个颇有历史渊源的名字。如“遂人愿”、“遂应红”,还有正在开发的新品“红脉”,取意源自遂应的古茶路,当年就是通过这条古老的脉络,政和工夫走出深山,走向世界。
而今,叶总依然沿着这条漫漫茶脉稳步地拓展自己的销售渠道。“百年前,每年福州茶叶市场开市,都是以遂应的红茶的定价作为茶叶市场的基准参考价的。有遂应红茶不到,不能开市的传统。”2010年,叶总在福州的福建茗茶文化城开了一家直营店。或许,几年以后,叶总还会依着这条古老的脉络,将遂应的政和工夫销往世界各地。
旅游是快速提高知名度极好的途径
“遂应这条山沟沟里不仅有政和工夫的母树,还有很多参天的古树和闽北的特色建筑,古茶楼、古村落、古廊桥等星罗棋布,人文、历史、自然景观很多。我们把我们的愿景和政府做了相应的汇报,非常希望把这里的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起来。通过旅游,真正让世人了解福建红茶的历史文化。”
这个点子源于一次偶然。“几年前,有一个朋友慕名而来买茶。聊天的时候我就说,你想知道为什么这里的茶这么好吗?既然来了一次,不妨也去看看遂应的山山水水,都说好山好水出好茶,不去看一眼岂不可惜了。于是,我们驱车上山。只这一趟,他的心就收不住了。回到福州以后,又组织了个车友会,一下子来了十几辆车。那一次,我做向导,带他们到遂应游览,当地政府免费接待,居然在村里摆了6大桌,连当地的领导都没地方坐了,只能让客人先吃,好不热闹。”
遂应茶好,山水也佳。因为地处福建与浙江的边界,古时就往来不断。仅翻过一座山就到了浙江。两边人生活方式相同,口音相近,也经常会有人游览完浙江再驱车翻山来遂应这个政和红茶发源地游览。这样不仅提高了政和红茶的知名度,也使得当地农户增加了收入。这是叶总正在着重打造的茶旅一体的红茶推广方式。
采访结束时,我们在叶总办公室的墙上看见了一首诗,那是1926年,政和红茶英文版包装上的一首诗:
永驻深山成秀丽,
长居高宇得精灵。
仙姿难隐风流质,
国色天香盖世茗。
辗转一个世纪过去了,现如今,这盖世香茗又会借叶功园这样的政和人之手,谱写怎样的历史呢?这香韵醇厚的古茶脉又会延伸到何处呢?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