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思维关键发展言语思维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g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言语思维是人的心理机能,它的功能是帮助思维寻找语言表达思想,生成一定语境下的言语形式,从而得以摆脱言不尽意的痛苦,到达意以言尽的理想境界。在《河中石兽》一文中,(如何)“断”(石兽在河中的位置)是把故事思路连贯起来的隐形线索,是作者思想的凝结和思维的关键。聚焦这一思维关键开展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循着作者的思路,将思维的触角伸进故事的每一个词语,从中还原作者思维的过程和内容,汲取文本的语用规律和思维方法,从而促进言语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言语思维;思维规律;思维方法;《河中石兽》
  言语思维是维果茨基重大的研究发现,他把言语与思维的关系形象地描述成两个相交的圆,其相交、重合的部分就是言语思维。正是言语思维这一心理机能,帮助人们的思维寻找语言表达思想,生成一定语境下的言语形式,从而得以摆脱言不尽意的痛苦,到达意以言尽的理想境界。“生成思想的完整过程是这样的:物象激发思维动机,思维参与思考过程,在混沌的酝酿中逐渐清晰,生成思想,匹配表达思想的语义,寻找匹配语义的词汇,按照约定的语言提取思想,输出可理解的语义。”[1]可见在言语表达活动中,思维依傍语言,语言固定思维。语文教学要实现语言的建构和运用,促进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就必须发展言语思维。阅读教学要努力引导学生凭借个人经验,在言意转换中还原作者的思维过程和内容,汲取文本语用规律、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促进言语思维的发展。
  《河中石兽》选自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书中的狐鬼怪谈、奇闻逸事,很多都包含着作者的寄托和感慨,其中不少故事是对讲学家的批评。“所谓讲学家,是指那些职业的理学教育家,从北宋开始到清代,一直有这样一群人,以圣贤自居,宣扬理学。” 纪昀批评他们“虚伪,道貌岸然却内心肮脏,没有真才实学却喜欢标榜门户”,“抨击讲学家只是一味空谈,不研究治国理政的可行策略,不探求抵御灾难的实际方案;他们只是耍弄伎俩,大谈那些根本不可能实施的学说,让人无法试验、不敢试验,在他们的高谈阔论之下,包藏着叵测的祸心”。[2]《河中石兽》通过讲述僧人寻找水中石兽的故事,讽刺了脱离实际、空谈理论的讲学家,表达了注重实践、崇尚实证的思想。
  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一思想的呢?他创作了一个故事,生动形象地诠释自己的思想。汉民族擅长具象思维,善于用故事来说明道理。《河中石兽》开头先交代地點、时间、人物和起因,尤其是“阅十余岁”,暗示石兽掉到水里的时间已经很久,这就为下文“断”(石兽在水中的位置)的相关情节展开,作了必要的铺垫。接着,作者从行动、心理、神态、语言等方面,并多用副词、语气词、短句、反问句,依次描写僧人、讲学家、老河兵关于石兽在河中位置的判断,展开故事情节,展现他们的形象,创造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个故事看作一个“象”,故事之“意”就寓于这个“象”中。为了让普通民众也能读懂他的故事,作者最后还是点明了写作用意:“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这体现了他的普世情怀。这句话就是故事的眼目,也就是作者“意”之所在。全篇的思维关键就是这句话中的“断”字。
  作者正是围绕(如何)“断”这一思维关键,展开创作思维,结构故事情节,使人物形象都得到了生动塑造。故事中的三种人物身份不同,他们对河中石兽位置的判断也各不相同,但都显得十分自信。这就使故事有矛盾,有悬念,有张力;不同人物认识世界的态度和方法,也就从中直观地显现出来。因而这个“断”是把故事思路连贯起来的隐形线索,是全篇的文眼、矛盾的焦点,是作者思想的凝结和思维的关键。聚焦“断”这个思维的关键,也就是掌握了作者思维的枢纽,抓住了故事展开的逻辑关联。
  教学中,在整理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围绕全文的核心词语“断”,依次品析作者生动描写三个人物形象的词句,就能循着作者的思路,还原作者的思维过程和内容,感受作者完成主题思想表达的思维历程,汲取文本语用规律和思维方法。笔者教学此文,在疏通词句、了解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一、品析“断”中心理


  【具体活动】画出描写僧人、讲学家、老河兵的语句,仔细品析。思考:关于石兽的河中位置,人们先后有过四次判断,每次判断时,作出判断的人自信吗?请根据课文内容依次分析说明。
  僧人的第一次判断是自信的。“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他们先是下意识地判断石兽就在掉下河的原地上,所以才“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竟”,终于,暗示僧人寻找石兽用了很长时间,付出了艰苦的努力。这就更说明他们起先确信自己的判断,并没有想到要到别处寻找。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的“教学参考书”,将这里的“竟”解释为“竟然”,暗示僧人出乎意料的心理,也同样可以证明他们对判断是自信的。
  在不可得的情况下,僧人“以为顺流下矣”,作出这样的第二次判断也是自信的。这从“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句可以看出。“棹数小舟”,说明出动的船只之多;“曳铁耙”,交代运用的工具。这些都说明,他们确信在下游全面搜索,一定能寻找到。“寻十余里”,是说寻找路途之长,可以想象,寻找时间也一定很久。只有他们确信石兽就在下游,才会有这样大规模、长时间的行动。
  第三次是讲学家的判断,他显得更加自信。课文是这样描写讲学家的:“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闻之笑曰”,用“闻之”衔接上文,“笑”,描写讲学家的神态,流露出他对僧人的嘲笑和对自己判断的自信。讲学家称僧人为“尔辈”,这与文言文中称呼“公等”意味截然相反,带有轻蔑的意味。先用一个反问句,以夸张的语言,嘲笑僧人似乎把石兽当木杮看,而“不能究物理”,强调了石兽不可能被暴涨的河水冲击到下游。中间讲述物理:“乃”,是,表判断,显得十分肯定;“耳”,语气词,“罢了”,是说其中道理极其简单,应该轻而易举就能断定。后一反问句,“沿河求之,不亦颠乎?”是在讲述所谓“物理”的基础上,强调僧人的做法,完全颠倒错乱了,更显出自己十足的把握。又用“众服为确论”, 从侧面表现他一番看似无疑的言论,博得了众人的信任。   第四次是老河兵的判断,他的判断令人不容置疑。“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又笑”,用“又”緊承上文,“笑”,既是嘲笑讲学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又显示出自己胸有成竹。“凡……当……”是说无一例外,表现自己见多识广。“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盖”,表原因;接着就讲述道理,详细分析石、沙、水三者相互作用的原理,层层相因,头头是道。两个“必”,一个“矣”,表示肯定的语气,既强调了石兽“逆上”是一种必然结果,又蕴含了十分得意的心理。“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固颠”,“固”,本来,突出僧人判断显然错误;“不更颠乎”,用反问句,对讲学家的判断表示了强烈的否定和讽刺,“更”,突出讲学家所谓“物理”简直就是无稽之谈。“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果”,蕴含众人惊奇心理,从侧面衬托老河兵言之确凿,言之可信。

二、评价“断”中心理


  【具体活动】请结合故事内容,分别对僧人、讲学家、老河兵判断石兽位置的依据作简要评价。
  首先是僧人。僧人一开始打捞石兽,没有考虑到石兽位置的变化,说明他们是依靠思维常规直觉判断。等到“竟不可得”,就“以为顺流下矣”,这其实也是一种直觉判断。可见僧人自信的是直觉,因而他们的判断有些盲目。
  其次是讲学家。讲学家依据自己的“物理”进行判断,然而他自信的理论并不符合实际。可见他其实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而喜欢纸上谈兵。另外,他所讲的一番“物理”,又是在僧人找寻未果的情况下作出的推测,所以他的自信还有一定的虚伪性,因而讲学家的判断属于主观臆断。
  最后是老河兵。老河兵的“老”,暗示了他治河时间很长,经验丰富,他的判断依据是自己的实践经验。因而他的判断是客观的,最终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

三、提炼“断”中启示


  【具体活动】故事塑造了不同的人物形象,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可以获得丰富启示。你从故事中获得了哪些启示呢?
  从老河兵角度看可以获得的启示:实践出真知;考虑问题要全面。
  从讲学家角度看可以获得的启示:对天下之事,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纸上谈兵,主观臆断。
  从僧人角度看可以获得的启示:不能盲目判断。
  从“众服为确论”看可以获得的启示:不能迷信、盲从。

四、探究写作用意


  【具体活动】阅读下列材料,说说作者的写作用意。
  1.链接阅读材料。
  纪昀所处的时代,阶级矛盾尖锐,当时社会进步的思潮深深影响了纪昀的思想。他崇尚实证,蔑视宋明理学的空洞和虚妄,用文字讽刺了那些只知空谈的道学家,抨击了那些假道学。[3]
  2.探究作者的写作用意。
  作者的写作用意是,讽刺了当时社会脱离实际、空谈理论的现象,抨击了以讲学家为代表的假道学,表达了崇尚实证、实践出真知的思想。
  发展言语思维,既要遵循文本的一般思维规律,又要遵循文本的特有思维方法。作者创作一个故事,在塑造的形象中蕴含自己的思想感情,“意以象尽,象以言著”,这是文本的一般思维规律。作者以遮蔽石兽的河水为道具,以如何“断”作为结构故事的思维关键和展现人物形象的矛盾焦点,在生动形象的描写之中,有意识地突出僧人的盲目判断、讲学家的主观臆断、老河兵的客观判断,体现了他们不同的思维方式,代表了不同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使这些形象都具有了典型意义,从而蕴含注重实践、崇尚实证的思想,这是《河中石兽》特有的思维方法。教学中设计“作出判断的人自信吗?”这一问题,聚焦全文的思维关键,将故事的写作构思、悬念的设置与推进、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寓意的蕴含都统摄其中。学生回答这一问题,需要循着故事的思路,将思维的触角伸进每一个词语,多角度品味言语表达的思维内容,进入故事之“象”;再通过情节和细节的关联与推理,对三种人物形象的“断”作出评价,获取有益的人生启示,而逐渐深入作者之“意”。在由言到意的转换中,以个人经验还原作者思维的过程,就可以潜移默化地汲取文本的语用规律和思维方法,从而促进言语思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秋玲.语文课程核心价值的审辨[J].课程·教材·教法,2018(1):69.
  [2]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七[M].韩希明,译注.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8:1301.
  [3]纪昀.阅微草堂笔记[M].北京:团结出版社,2017:1.
其他文献
【设计说明】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属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该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学习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实用性文本,使学生在独立阅读与理解中提升日常社会生活需要的口头与书面表达交流能力。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劳动”,旨在通过专题研讨活动,加强当代青年正确的劳动观念,明确劳动的价值与意义,传承与发展劳动精神。  本单元由三篇新闻通讯《喜看稻菽千层浪》《心有一团火,温暖众
期刊
摘 要:学习任务设计是专题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落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理念的关键。但是,对任务的内涵与特征等缺乏深入了解,限制了教师在学习任务设计上的发挥。王岱老师在专题教学上开展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探索,她所設计的学习任务,灵活多变,切实有效,呈现出三个鲜明的特征——真实、统整、具体,很好地诠释了课标所倡导的“典型任务”的典型性。   关键词:专题教学;
期刊
群文阅读,应是一种深度学习,即学生要通过围绕一个特定议题的不同文本的学习,获得深层次的感悟。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引导学生以“探诗文印记,访名士风流”为阅读任务,联读学过的《唐雎不辱使命》(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陶渊明的《饮酒》(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三篇诗文,理解人物的精神力量与光辉人格,深入把握中国“士文化”的深刻内涵。  一、一字入题  上课伊始,笔
期刊
摘 要:近两年浙江省各地市语文中考文学作品阅读试题的编制,呈现出指向素养评价的情境化命题以及体现“以评促学”“评价即学习”理念的趋势,在评分方式上也多指向学生的思维品质。2020年中考文学作品阅读的复习备考,应以教材为本进行基于教学评一体的试题创编与训练,以实现轻负高效。   关键词:中考语文;文学作品阅读题;命题研究  一、中考文学作品阅读题的选文特点及变化  统计2019年浙江省11地市的9
期刊
【设计意图】  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 “童年的我”和“成年的我”的双重叙事视角出发,探寻《阿长与〈山海经〉》和《五猖会》中的双重叙事视角,并以四个任务串连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童年的我”和“成年的我”双重叙事视角的切换中,深入理解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对往事的温暖回忆和冷静批判,感受“回忆性散文”的独特魅力。  【教学目标】  1.能区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两个语段中“童年的我”和“
期刊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红色经典文学作品“整本书阅读”开展不易:学生与红色经典文学作品存在时代隔阂,其阅读往往流于形式,浅尝辄止,止步情节,也不能很好地挖掘红色经典文学作品的现实意义。从教学实践看,融入现代元素、设计系列任务单和引导学生借助想象与文本对话等,是红色经典文学作品“整本书阅读”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红色经典文学作品;教学方法  红色经典文学作品是中华民族珍贵的
期刊
摘 要:文言文阅读的要点,集中体现在“炼字炼句处,章法考究处”的“所言志,所载道”。所以,文言文阅读教学要着重指导学生在“炼字炼句处”学策略,于“章法讲究处”寻路径,这是引导学生从“文言”学习走向“文化”内化的必由过程。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炼字炼句;章法讲究;《卖油翁》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我们学习文言文,最终的落脚点是对祖国文化的传承与反思。文言文与现代汉语在词汇和语法方面
期刊
摘 要: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关于“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的相关论述,语文教师应有选择地、创作性地开发语文课程,而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发挥语文教师自身特长、坚持生本课堂對课程开发的成功至关重要。   关键词:课程开发;课程资源;现代诗歌写作教学  诗歌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现代诗歌更是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语言精练优美,节奏鲜明有韵律。可在
期刊
摘 要: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细读文本的习惯,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对文本空白处的挖掘,洞察文本空白处的意义。采用“细读文本发现空白—抓住契机填补空白—品悟赏析评价空白”的教学策略,不仅能使学生深刻理解文本的内涵,而且能培养学生潜心会文、细读文本的习惯,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文本空白;文本解读;教学策略  語文教材中用于阅读教学的文本,从艺术角度来讲都是具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