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的导入设计探微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y3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导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开展导入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探讨的课题。新课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充分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本文以此为依据,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关于语文课堂导入的观点和看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高中语文 导入 激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48-02
  新一轮课程改革呼唤优质教学,实施优质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每一个环节都关乎高效教学的落实。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其作用不可忽视。导语能否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直接影响着一堂课的成败。
  然而,目前的现状是教师对导入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语文老师忽视了课堂导入的重要性,不理解导入的意义及目的,不知道导入的本质内容,使导入成为形式上的“走过场”,常常是为导入而导入,起不到导入应有的作用。语文课堂上往往以一种简单直白的方式切入,甚至是没有这一环节而直接进入课文的分析,这样的课堂自然是单调而乏味的。这些不导、滥导甚至误导等课堂导入问题直接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步骤和内容的完成,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于漪曾说:课堂导入犹如提琴手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后边才能演奏好或歌唱好。所以,导语要先声夺人,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或心理杂念的干扰,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素养,使之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课文情境中去。下面举几个例子来探究新课程改革下的导入设计:
  一、故事导入
  教授《荷花淀》这篇小说,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嫦娥奔月”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了。“殷殷白洋水,十里荷花香”反复吟诵着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一个中秋节的晚上,嫦娥偷吃了仙药后不由自主地往天上飘,就在她离月宫还差一步的时候,随身佩戴的宝镜却掉了下来,这块宝镜摔成了大大小小的99个碎片,于是地上便有了大大小小99个水淀。荷花淀便是其中的一个。
  作为一部战争小说,《荷花淀》的意境是优美的,语言是诗化的,与传统战争文学血雨腥风的场面大相径庭。我们以一个神话故事的诞生——荷花淀导入,帮助学生融入到美丽的荷花、荷叶场景中去,获得了感官上的多重享受,加深了学生对“诗化”的理解。
  二、定向导入
  中国戏曲中的主角出场一般是有固定程式的:第一步主角在锣鼓声中踱着台步上场,第二步主角来到前台正冠,整理衣服,来一个亮相,第三步做相关介绍,第四步表演才正式开始。王熙凤和贾宝玉是贾府这个舞台上的主角,根据作者对他们出场的描述,分别指出哪是“上场阶段”,哪是“亮相阶段”哪是“介绍阶段”,哪是“表演阶段”?
  回答,教师总结:两人进门的“声音”和方式相当于“上场”,服装和神态的描写相当于“亮相”,贾母对王熙凤的玩笑、《西江月》词对贾宝玉的评论是“介绍”,王熙凤初见林黛玉的表现和宝黛相会是“正式表演”。这则导语,就是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人物出场”,从中研究人物出场的艺术。接下来,老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如下四组问题:一是比较两人进门的方式;二是比较两人的亮相和介绍;三是研究凤姐的表演;四是研究宝黛相会。
  这样的导语,无疑抓住了本课的重点与难点。
  三、设疑导入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老师通过巧妙的设疑,设置悬念,来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所以,课堂上使用最多的就是导入法中的悬念设置法,让学生的思维从一开始便处于一种跃跃欲试的状态。如在讲授《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时,便提问“同学们阅读了课文,那么有没有发现本课使用了‘三十六计’中的哪一计?”以此来设置悬念。又如在教学《诗经·氓》时,可说:“诗中的女子聪明贤惠,勤劳专一,那么她们究竟因为什么而被休弃的呢?”学生不免好奇,便会积极阅读,展开讨论,那么一堂课的基础也就打下了。
  四、欣赏图画导入
  中学语文课能本上有许多彩图,通过引领学生观赏图画导入新课,可以增强直观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授《兰亭集序》时,先让学生课本上《兰亭集序》摹本彩图,体会图上勾勾画画的线条艺术所呈现出的生命姿态和精神张扬。领略它“飘若游云,矫若惊龙;天机流布,挺然秀出”的艺术美。
  那么,兰亭是一个什么地方,那些人在这里集会,为何集会。王羲之写此文的意图是什么呢?如此导入,学生首先领略《兰亭集序》的书法艺术的美,进而探询产生这篇书法作品的原因,了解成文的经过。理解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感情,引领他们走进王羲之的内心深处,欣赏兰亭的美景,领悟对人生的感悟。
  五、温故知新导入
  掌握知识的巩固问题,为许多教育家所重视,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复习是学习的母亲。”就语文课来说,不少课文之间或者在题材、思想内容,或者在写作体裁、表现方法等方面都有比较紧密的联系。同一作家作品,有的编排在初中教,有的编排在高中教,甚至有的作家的作品在小学课本里也能找的到。因此复习、联系旧课或已有的知识可以作为学习新课的开始,运用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使学生由已知领域进入到未知领域,让新旧知识相连,从而不断加宽加深学习的内容。例如我们在教授《归去来兮辞》时可以这样导入:师:在1600多年前,一位中国诗人给我们描述了一个理想的乌托邦社会,那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生活安乐,和平幸福的世外桃源。这位诗人是谁?
  生:陶渊明。师:你还记得文中是怎么说的吗?生: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没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师:很好!请同学们回想一下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不戚戚于贫贱,师:你从哪儿得到这些知识的?生:初二时,课文《五柳先生传》中学到的,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师:这位同学和陶远明很熟。我们今天学习的《归去来兮辞》正是作者诀别官场,同上流社会分道扬镳的宣言书。从课型上看,这是一堂新授课,也是讲授课。教师充分利用这一点注重温故知新,架桥铺路。让学生由对作者的兴趣转到对文章产生兴趣,进入文章的情境中去,帮助学生先“知人”,然后“知文”。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新知识。
  总之,导入是新课改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的一步,是气氛的调和剂,是整堂课情绪感染的开始。课堂导入应以学生为本,因时而变,因势而改,因文而生,在变化中导入,在导入中变化,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思考,善于用精彩的导入,激活课堂,让语文课堂如春天那怒放的花,争奇斗艳,万紫千红。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可以说是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程与核心课程。我国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都浓缩在语文这一课程上。近年来,随着课程教育的改革和新课标的实行,语文课越来越注重素质教育,越来越以学生为中心,人文精神理念不断深化。对于中职语文来说,不但要将技能教授给学生,还要重视学生的个人素质和文化修养。那么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把人文精神这一理念传递给学生,将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关键词】人文精神 中职语文  【中
情感是人的一种心理倾向,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所产生的心理与态度上的反映,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影响着人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意志等。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热情能抓住一个人,因此它是一个巨大的力量。”有一定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要求,才会有相应的智力和非智力活动。教学活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互动,人际交往需要情感作纽带,教学活动是具有强烈情感因素的行为,它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财政资金支付管理制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我国传统的财政资金分散支付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为了改变我国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监督管理不力、贪污腐败时有发生的局面,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进一步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2003年江西确定外经贸厅、林业厅等4个有代表性的部门进行试点。2004年试点部门
【摘要】思政隐性教育作为一种被动教育形式,具有自身的特点,但是其教育意境产生则是主动的。这就要求在进行教育资源组织过程中将教育课程设计成为可理解的教育暗示。良好的思政隐性教育资源使用可以促进该类型的教育实效,通过进行隐性思政教育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高校开展思政隐性教育,具有资源体系异质化的特点,这就需要其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充分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有目的的、系统的进行建设。  【关键词】高校思政 隐性
【摘要】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从口语到书面语的转变。学生识字数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教师都是用传统的方式去教学。直到最近几年,人们逐步认识了新课程,知道新课程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的能力。大部分教育者都认为新课程符合现代教学,因而,新课程已逐步进入课堂。  【关键词】识字数量 培养学生 主动学习  【中图分
【摘要】本文依据现阶段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对多媒体技术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合理推测,同时,提出若干具有可操作性的、最大化体现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优势的方法,以供业内人士及相关教师在研究、工作中参考。  【关键词】中学语文 阅读表达 技巧 解题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45-01  应素质教育核心思想的要求,中
【摘要】思维,指的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思维是人类大脑区别于其他物种的关键。而思维分析能力作用于人类大脑,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种种现象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拆分、加工、整合,从而达到规律性的总结,得出为今后工作学习有积极影响的科学方法论。这种能力是当今社会人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尤其针对盲校学员,正是因为这一特殊群体的特殊性,使得分析能力对他们来说更是重中
【摘要】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情感的发展又是和教育是分不开的,想要学生真正的领会教材中所传达出的情感,就一定要让学生仔细认真地学习教材,让学生将自己的情感带入到课文当中去,最终和作者产生共鸣。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使学生对待人生能够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本文主要对初
中国IT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市场需求结构日趋合理,逐步从硬件主导发展成以IT服务主导。目前中国IT服务的市场份额增长速度两倍于硬件产品,并显现出蓬勃活力,IT服务将成为今后多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