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护理管理程序对白血病患者PICC护理效果的影响分析

来源 :健康护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jushic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白血病病人PICC护理中引入PDCA护理管理程序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方法 自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白血病病人中任意抽取82人作为分析对象,并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确定为二个小组,对照组应用一般护理方法,观察组应用PDCA护理管理方法,比较了二个小组病人的护理情况;结果 观察组病人护理情况较好,对照组病人达不到观察组水平;结论 在白血病病人PICC护理工作中引入PDCA护理管理可以取得较好效果。
  关键词:PDCA护理管理;白血病患者;PICC护理
  当前,在治疗白血病过程中经常应用PICC治疗方法,其主要表现为易于操作、可以长时间使用等,所以在化疗输液过程中应用较为普遍[1]。但这些治疗方法一旦操作失误则易引发各种并发症,所以对PICC护理进行全面探索,制订合理的护理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作用,笔者自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白血病病人中任意抽取82人进行研究,重点探讨了PDCA护理管理在白血病病人PICC护理过程中的表现,主要过程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自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白血病病人中任意抽取82人进行研究,全部病人均行PICC置管治疗,参与研究病人经有关科室认真诊断明确为白血病患者,而且全部采用PICC置管治疗,经与病人及家属进行交流,对参与本研究没有提出不同意见。对参与研究的白血病病人应用随机分配的方法确定为二个小组,对照组41人,男25人,女16人,年龄处于22-72之间,年龄平均为42.58岁。观察组41人,男24人,女17人,年龄处于23-73岁之间,年龄平均为43.12岁。比较二组病人的基本情况没有发现明显不同,表明此研究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1.2方法
  二个小组病人住院后均能主动配合医护人员操作,并引入了PICC置管治疗,对照组病人应用一般护理方法,观察組病人应用PDCA护理管理方法,主要包括下面这些内容:第一,制订护理工作计划。我科首先建立了护理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提前收集过去较长时间内行PICC置管的白血病病人的治疗资料,并对其进行认真研究与分析,掌握PICC置管护理过程中易发生的不合理事件并制订了妥善的应对措施。要求全部护理人员认真学习病人的基本资料,结合不同病人的实际情况制订针对性护理计划,主要内容有:针对PICC置管开展健康知识宣传、PICC置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合理症状以及采取的应对方法等。小组长定期检查护理人员的护理计划落实情况,保证护理计划的准确实施[2]。第二,护理计划的落实。病人办理住院手续后,护理人员要及时与病人进行丰富交流,及时发现病人存在的心理波动现象,并通过交谈帮助病人及时消除不良心理,对病人存在的各种疑问做出详细解释。同时耐心讲解与PICC置管有关的各种健康内容,如PICC置管如何操作,PICC置管对治疗疾病的影响、PICC置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防止病人出现害怕与担心的心理状况,力求病人能够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操作,并在平时能够主动发现PICC置管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防止导管位置出现变化,要严格杜绝PICC置管出现脱落问题。在完成静脉注射后,要及时使用生理盐水多次洗涤导管,保持导管内部顺通,防止导管内部出现堵塞。要求护理人员每天定时检查病人导管,并认真观察病人穿刺部位的皮肤,与病人主动交谈,看病人穿刺部位是否出现了疼痛问题、是否出现了肿胀问题等。护理人员在每周固定时间要对病人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并换上新的敷料。假如发现病人穿刺部位出现了感染情况,要立即与医生联系,尽快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3]。第三,及时检查自身操作。护理人员每天都要对自己的操作进行检查与反思,并将病人的各种反应及时记录在案,一旦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过失要立即采取有效方法予以补救,并及时将过失通报全体护理人员,防止其他护理人员出现类似错误,并利用每周的总结时间对出现的过失进行认真研究,制订妥善的解决策略[4]
  2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工作后,观察组41人,40人认为护理情况较好,占参与研究人数的97.56%。对照组41人,32人认为护理情况较好,占参与研究人数的78.05%。观察组病人一次性使用导管时间平均为21.5天,对照组病人一次性使用导管时间平均为15.6天。观察组病人出现导管位置移动与导管堵塞的情况较少,对照组出现导管位置移动与导管堵塞的情况较多。二个小组数据存在明显不同之处,进一步证明了观察组病人认可护理情况的人数较多,而对照组达不到观察组水平。
  3讨论
  白血病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恶性疾病,病人一旦确诊为白血病则需长期输液治疗,应用PICC置管治疗方法可以防止病人每天遭受穿刺的痛苦,有效保护病人身体血管,但长期应用PICC置管治疗方法极易出现各类并发症,因此针对PICC置管制订合理的护理策略,能够防止发生各种不良事件。美国休哈特博士是提出PDCA护理管理措施的著名学者,戴明环将其引入我国国内并扩展到较大范围内应用,是一种可以显著提高护理质量的管理方法[5]。制订护理工作计划、抓好护理工作计划的落实、及时检查自身操作、制订妥善的应对策略等是PDCA护理管理的组成程序。将PDCA护理管理应用于PICC置管护理工作中,可以有效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并能够及时针对不良事件制订合理的解决策略。
  本研究中,观察组41人,40人认为护理情况较好。对照组41人,32人认为护理情况较好。而且观察组病人一次性使用导管时间平均为21.5天,对照组病人一次性使用导管时间平均为15.6天。观察组病人出现导管位置移动与导管堵塞的情况较少,对照组出现导管位置移动与导管堵塞的情况较多。二个小组以上各数据均存在明显不同,进一步证明了在白血病病人PICC置管护理中引入PDCA护理管理可以收到突出效果。
  总之,在白血病病人PICC置管护理工作中引入PDCA护理管理措施可以得到大量病人及家属的认可,而且有利于延长导管留置时间,减少导管位置移动与导管堵塞的问题发生,大大减少了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是一种可以在较大范围内推广的护理方法。
  参考文献:
  [1]黄乐毅.PDCA护理模式在降低老年肿瘤患者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和不良事件发生率中的作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9(18)
  [2]闫文梅.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提高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工作质量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9(11)
  [3]俞媛媛,周静,张奎.PDCA护理管理对白血病患者PICC护理效果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13)
  [4]张彩虹.PDCA循环模式的品管圈管理在晚期肺癌行PICC置管化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06)
  [5]睢德道.PDCA循环法对呼吸科危重症患者的影响[J].口岸卫生控制.2019(0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消毒供应室利用全面流程管理的价值。方法: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消毒供应室未实行全面流程管理,从2018年2月-2019年2月消毒供应室开始使用全面流程管理。统计分析对比实施全面流程管理前后的科室工作质量以及工作人员满意度。结果:实施全面流程管理之后的科室工作质量明显要优于实施前(P<0.05);实施全面流程管理后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消毒供应室利
期刊
摘要:目的:探索并分析精细化护理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神经内科在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这些患者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其中给对照组患者实施的是常规护理管理措施,给研究组患者实施的是精细化护理管理措施,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接受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了解在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护理时,采用个案管理模式护理的方法与护理效果。方法:整理在2018年5月之后2019年6月之前在我院接受诊疗的乳腺癌患者的相关诊疗信息,选择其中的124例患者進行实验研究,并依据患者接受诊疗时间的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有患者62例。分别给予对照组患者与研究组患者常规的护理模式以及个案管理模式,并在护理完成后依据患者的临床具体表现以及其它的相关信息统
期刊
摘要:本文对于不同的出院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案,并且及时观察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以及病情的发展。加强患者的出院随访服务,不仅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和医疗水平,而且还能提高科室利益,为医院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出院随访;服务;满意度;科室效益;经济利益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是在出院随访这方面还比较欠缺。为了保证患者对出院后的病情以及生活情况能有一个及时的反馈,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6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神经内科患者58例,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比较两组的护理风险事件的發生率以及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较,采用风险管理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较低,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应用
期刊
摘要: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及发展,使得人们的健康水平得到了提高,但也有些方面的护理措施依然有待提升,其中对门诊的护理质量和形式的要求更为强烈。门诊是一个医院的主要科室,接触的患者人群各种各样,文化素质、疾病情况以及生活环境的不同等,门诊的护理都会使其印象深刻。患者对服务态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的护理方式也应该有所改变,患者不仅希望能够及时解决病痛,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医护人员的理解和尊重。应声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的精神内科住院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形式对所有患者进行分组,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32例患者,并将其命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方式进行护理,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经护理后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
期刊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医院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中采取风险管理的作用与意义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对医院心血管内科近1年的患者信息与总数进行排查,变化不大,然后在心血管内科去年(2016.12—2017.12)招收患者中随机选择120例,进行对照实验,根据实验目的与实验方法,60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60例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中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结果(风险事件、医患纠纷、满意度)。结果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流程化管理在危重症患儿院内安全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将314例实施院内转运的危重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5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院内转运方法进行转运,观察组采用流程化管理法转运,包括制定危重症患儿院内安全转运制度及流程,加强转运前、中、后的流程化管理等。比较两组患儿一次转运成功率及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均一次转运成功,对照组147例一次转运成功,10例实施二次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人性化服务应用于门诊采血室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门诊采血室收治的2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划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的12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取人性化护理的12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采血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对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从实验中看,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对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