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白血病病人PICC护理中引入PDCA护理管理程序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方法 自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白血病病人中任意抽取82人作为分析对象,并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确定为二个小组,对照组应用一般护理方法,观察组应用PDCA护理管理方法,比较了二个小组病人的护理情况;结果 观察组病人护理情况较好,对照组病人达不到观察组水平;结论 在白血病病人PICC护理工作中引入PDCA护理管理可以取得较好效果。
关键词:PDCA护理管理;白血病患者;PICC护理
当前,在治疗白血病过程中经常应用PICC治疗方法,其主要表现为易于操作、可以长时间使用等,所以在化疗输液过程中应用较为普遍[1]。但这些治疗方法一旦操作失误则易引发各种并发症,所以对PICC护理进行全面探索,制订合理的护理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作用,笔者自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白血病病人中任意抽取82人进行研究,重点探讨了PDCA护理管理在白血病病人PICC护理过程中的表现,主要过程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自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白血病病人中任意抽取82人进行研究,全部病人均行PICC置管治疗,参与研究病人经有关科室认真诊断明确为白血病患者,而且全部采用PICC置管治疗,经与病人及家属进行交流,对参与本研究没有提出不同意见。对参与研究的白血病病人应用随机分配的方法确定为二个小组,对照组41人,男25人,女16人,年龄处于22-72之间,年龄平均为42.58岁。观察组41人,男24人,女17人,年龄处于23-73岁之间,年龄平均为43.12岁。比较二组病人的基本情况没有发现明显不同,表明此研究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1.2方法
二个小组病人住院后均能主动配合医护人员操作,并引入了PICC置管治疗,对照组病人应用一般护理方法,观察組病人应用PDCA护理管理方法,主要包括下面这些内容:第一,制订护理工作计划。我科首先建立了护理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提前收集过去较长时间内行PICC置管的白血病病人的治疗资料,并对其进行认真研究与分析,掌握PICC置管护理过程中易发生的不合理事件并制订了妥善的应对措施。要求全部护理人员认真学习病人的基本资料,结合不同病人的实际情况制订针对性护理计划,主要内容有:针对PICC置管开展健康知识宣传、PICC置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合理症状以及采取的应对方法等。小组长定期检查护理人员的护理计划落实情况,保证护理计划的准确实施[2]。第二,护理计划的落实。病人办理住院手续后,护理人员要及时与病人进行丰富交流,及时发现病人存在的心理波动现象,并通过交谈帮助病人及时消除不良心理,对病人存在的各种疑问做出详细解释。同时耐心讲解与PICC置管有关的各种健康内容,如PICC置管如何操作,PICC置管对治疗疾病的影响、PICC置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防止病人出现害怕与担心的心理状况,力求病人能够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操作,并在平时能够主动发现PICC置管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防止导管位置出现变化,要严格杜绝PICC置管出现脱落问题。在完成静脉注射后,要及时使用生理盐水多次洗涤导管,保持导管内部顺通,防止导管内部出现堵塞。要求护理人员每天定时检查病人导管,并认真观察病人穿刺部位的皮肤,与病人主动交谈,看病人穿刺部位是否出现了疼痛问题、是否出现了肿胀问题等。护理人员在每周固定时间要对病人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并换上新的敷料。假如发现病人穿刺部位出现了感染情况,要立即与医生联系,尽快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3]。第三,及时检查自身操作。护理人员每天都要对自己的操作进行检查与反思,并将病人的各种反应及时记录在案,一旦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过失要立即采取有效方法予以补救,并及时将过失通报全体护理人员,防止其他护理人员出现类似错误,并利用每周的总结时间对出现的过失进行认真研究,制订妥善的解决策略[4]。
2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工作后,观察组41人,40人认为护理情况较好,占参与研究人数的97.56%。对照组41人,32人认为护理情况较好,占参与研究人数的78.05%。观察组病人一次性使用导管时间平均为21.5天,对照组病人一次性使用导管时间平均为15.6天。观察组病人出现导管位置移动与导管堵塞的情况较少,对照组出现导管位置移动与导管堵塞的情况较多。二个小组数据存在明显不同之处,进一步证明了观察组病人认可护理情况的人数较多,而对照组达不到观察组水平。
3讨论
白血病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恶性疾病,病人一旦确诊为白血病则需长期输液治疗,应用PICC置管治疗方法可以防止病人每天遭受穿刺的痛苦,有效保护病人身体血管,但长期应用PICC置管治疗方法极易出现各类并发症,因此针对PICC置管制订合理的护理策略,能够防止发生各种不良事件。美国休哈特博士是提出PDCA护理管理措施的著名学者,戴明环将其引入我国国内并扩展到较大范围内应用,是一种可以显著提高护理质量的管理方法[5]。制订护理工作计划、抓好护理工作计划的落实、及时检查自身操作、制订妥善的应对策略等是PDCA护理管理的组成程序。将PDCA护理管理应用于PICC置管护理工作中,可以有效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并能够及时针对不良事件制订合理的解决策略。
本研究中,观察组41人,40人认为护理情况较好。对照组41人,32人认为护理情况较好。而且观察组病人一次性使用导管时间平均为21.5天,对照组病人一次性使用导管时间平均为15.6天。观察组病人出现导管位置移动与导管堵塞的情况较少,对照组出现导管位置移动与导管堵塞的情况较多。二个小组以上各数据均存在明显不同,进一步证明了在白血病病人PICC置管护理中引入PDCA护理管理可以收到突出效果。
总之,在白血病病人PICC置管护理工作中引入PDCA护理管理措施可以得到大量病人及家属的认可,而且有利于延长导管留置时间,减少导管位置移动与导管堵塞的问题发生,大大减少了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是一种可以在较大范围内推广的护理方法。
参考文献:
[1]黄乐毅.PDCA护理模式在降低老年肿瘤患者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和不良事件发生率中的作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9(18)
[2]闫文梅.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提高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工作质量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9(11)
[3]俞媛媛,周静,张奎.PDCA护理管理对白血病患者PICC护理效果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13)
[4]张彩虹.PDCA循环模式的品管圈管理在晚期肺癌行PICC置管化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06)
[5]睢德道.PDCA循环法对呼吸科危重症患者的影响[J].口岸卫生控制.2019(01)
关键词:PDCA护理管理;白血病患者;PICC护理
当前,在治疗白血病过程中经常应用PICC治疗方法,其主要表现为易于操作、可以长时间使用等,所以在化疗输液过程中应用较为普遍[1]。但这些治疗方法一旦操作失误则易引发各种并发症,所以对PICC护理进行全面探索,制订合理的护理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作用,笔者自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白血病病人中任意抽取82人进行研究,重点探讨了PDCA护理管理在白血病病人PICC护理过程中的表现,主要过程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自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白血病病人中任意抽取82人进行研究,全部病人均行PICC置管治疗,参与研究病人经有关科室认真诊断明确为白血病患者,而且全部采用PICC置管治疗,经与病人及家属进行交流,对参与本研究没有提出不同意见。对参与研究的白血病病人应用随机分配的方法确定为二个小组,对照组41人,男25人,女16人,年龄处于22-72之间,年龄平均为42.58岁。观察组41人,男24人,女17人,年龄处于23-73岁之间,年龄平均为43.12岁。比较二组病人的基本情况没有发现明显不同,表明此研究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1.2方法
二个小组病人住院后均能主动配合医护人员操作,并引入了PICC置管治疗,对照组病人应用一般护理方法,观察組病人应用PDCA护理管理方法,主要包括下面这些内容:第一,制订护理工作计划。我科首先建立了护理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提前收集过去较长时间内行PICC置管的白血病病人的治疗资料,并对其进行认真研究与分析,掌握PICC置管护理过程中易发生的不合理事件并制订了妥善的应对措施。要求全部护理人员认真学习病人的基本资料,结合不同病人的实际情况制订针对性护理计划,主要内容有:针对PICC置管开展健康知识宣传、PICC置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合理症状以及采取的应对方法等。小组长定期检查护理人员的护理计划落实情况,保证护理计划的准确实施[2]。第二,护理计划的落实。病人办理住院手续后,护理人员要及时与病人进行丰富交流,及时发现病人存在的心理波动现象,并通过交谈帮助病人及时消除不良心理,对病人存在的各种疑问做出详细解释。同时耐心讲解与PICC置管有关的各种健康内容,如PICC置管如何操作,PICC置管对治疗疾病的影响、PICC置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防止病人出现害怕与担心的心理状况,力求病人能够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操作,并在平时能够主动发现PICC置管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防止导管位置出现变化,要严格杜绝PICC置管出现脱落问题。在完成静脉注射后,要及时使用生理盐水多次洗涤导管,保持导管内部顺通,防止导管内部出现堵塞。要求护理人员每天定时检查病人导管,并认真观察病人穿刺部位的皮肤,与病人主动交谈,看病人穿刺部位是否出现了疼痛问题、是否出现了肿胀问题等。护理人员在每周固定时间要对病人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并换上新的敷料。假如发现病人穿刺部位出现了感染情况,要立即与医生联系,尽快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3]。第三,及时检查自身操作。护理人员每天都要对自己的操作进行检查与反思,并将病人的各种反应及时记录在案,一旦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过失要立即采取有效方法予以补救,并及时将过失通报全体护理人员,防止其他护理人员出现类似错误,并利用每周的总结时间对出现的过失进行认真研究,制订妥善的解决策略[4]。
2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工作后,观察组41人,40人认为护理情况较好,占参与研究人数的97.56%。对照组41人,32人认为护理情况较好,占参与研究人数的78.05%。观察组病人一次性使用导管时间平均为21.5天,对照组病人一次性使用导管时间平均为15.6天。观察组病人出现导管位置移动与导管堵塞的情况较少,对照组出现导管位置移动与导管堵塞的情况较多。二个小组数据存在明显不同之处,进一步证明了观察组病人认可护理情况的人数较多,而对照组达不到观察组水平。
3讨论
白血病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恶性疾病,病人一旦确诊为白血病则需长期输液治疗,应用PICC置管治疗方法可以防止病人每天遭受穿刺的痛苦,有效保护病人身体血管,但长期应用PICC置管治疗方法极易出现各类并发症,因此针对PICC置管制订合理的护理策略,能够防止发生各种不良事件。美国休哈特博士是提出PDCA护理管理措施的著名学者,戴明环将其引入我国国内并扩展到较大范围内应用,是一种可以显著提高护理质量的管理方法[5]。制订护理工作计划、抓好护理工作计划的落实、及时检查自身操作、制订妥善的应对策略等是PDCA护理管理的组成程序。将PDCA护理管理应用于PICC置管护理工作中,可以有效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并能够及时针对不良事件制订合理的解决策略。
本研究中,观察组41人,40人认为护理情况较好。对照组41人,32人认为护理情况较好。而且观察组病人一次性使用导管时间平均为21.5天,对照组病人一次性使用导管时间平均为15.6天。观察组病人出现导管位置移动与导管堵塞的情况较少,对照组出现导管位置移动与导管堵塞的情况较多。二个小组以上各数据均存在明显不同,进一步证明了在白血病病人PICC置管护理中引入PDCA护理管理可以收到突出效果。
总之,在白血病病人PICC置管护理工作中引入PDCA护理管理措施可以得到大量病人及家属的认可,而且有利于延长导管留置时间,减少导管位置移动与导管堵塞的问题发生,大大减少了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是一种可以在较大范围内推广的护理方法。
参考文献:
[1]黄乐毅.PDCA护理模式在降低老年肿瘤患者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和不良事件发生率中的作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9(18)
[2]闫文梅.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提高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工作质量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9(11)
[3]俞媛媛,周静,张奎.PDCA护理管理对白血病患者PICC护理效果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13)
[4]张彩虹.PDCA循环模式的品管圈管理在晚期肺癌行PICC置管化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06)
[5]睢德道.PDCA循环法对呼吸科危重症患者的影响[J].口岸卫生控制.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