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护理当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

来源 :健康护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d9652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医院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中采取风险管理的作用与意义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对医院心血管内科近1年的患者信息与总数进行排查,变化不大,然后在心血管内科去年(2016.12—2017.12)招收患者中随机选择120例,进行对照实验,根据实验目的与实验方法,60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60例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中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结果(风险事件、医患纠纷、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比实验组高出6.68%(7.87),医患纠纷事件对照组比实验组多6例,满意度比实验组低15.42%,P值<0.03。结论 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以降低医院风险事件发生,缓和医患关系,患者住院满意率得到提升,值得继续深入研究。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心血管内科;护理
  引言
  在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患者主要是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以及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系统类型疾病,患者往往病情较为危急,且复杂多变,若不能积极的进行治疗护理,容易出现昏厥、猝死等意外事件,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因此心血管内科的临床护理工作多数处于高风险的状态,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干预,以保障患者的护理安全。风险管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其旨在通过对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干预,以提升护理质量。近年来,风险管理模式在临床多个科室均获得了较高的应用效果。本次研究将风险管理模式应用于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应用效果良好,如下文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实验样本时至少要对医院心内科最近一年找收的住院患者进行分析,符合随机抽样条件才可以进行下一步操作。本研究心内科患者资料完全符合实验基本条件。在2016.12—2017.12月随机选取120例心内科患者,年龄不可超过80岁,也不能有其他重大疾病,如果抽取的患者还患有精神病、认知障碍或者严重的肝肾系统、心肺系统疾病,必须重新选择样本,或者在最初资料排查是就提前剔除这些样本,但这样会加重实验任务。观察两组患的基本信息,对照组男女比为40:20,实验组男女比为41:19,;对照组比实验组患者的平均、最小与最大年龄都小1岁。P值接近80.00,所以样本选择完全合理。
  1.2方法
  参照组实行心血管内科常规护理方法,主要涉及监测生命体征、病情变化,遵医嘱用药治疗,给予环境护理、心理护理等工作。风险组联合开展常规护理+风险管理护理,具体方法:①持续完善风险管理护理制度。组建以护士长为核心的风险管理组,对我科室重症患者开展有效的风险管理护理,加强定期检查及反馈整改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护理中的各种问题。同时,合理划分每名护士成员的风险管理职责,将责任明确到个人,健全交接班相关制度,强调落实风险管理措施;若出现了风险事件,要及时将情况上报、登记,并作应急处理;之后对风险事故的出现原因、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并根据个体差异拟定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措施。②指导规范用药。在指导重症患者使用药物时,护士要熟识不同药物的使用方法、剂量和有关注意事项,明确患者生理指标情况是否符合使用该种药物;服药之前,将药品不良反应详细讲解给患者,若同时口服多种药物时,要注意核实药物配伍是否合理;針对输液患者,需严格核对患者输液信息,避免用药错误事故出现,输液期间注意调节药液滴注速度。③落实风险预防措施。护士按照不同患者的病情状况及个体差异施予合理的风险预防措施;如心力衰竭、心绞痛患者进行排便的过程中易出现便秘问题,这会影响其生命安全,护士要按照患者身体情况指导其定时、有效排便。若护士遇到难以及时解决的风险问题,应将相关问题尽快汇报给风险管理小组予以有效处理,以防引发不良事故。
  1.3评价指标
  规定的护理实验结束后,护士长和护理人员要统计两组在护理之前、护理期间风险事件发生率,医患纠纷事件数量,护士长对护理风险管理的内容制定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定,根据护理小组成员的制度遵守记录和护理治疗记录与完成度,由护士长和专家主人进行综合的护理质量评定。患者护理满意度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
  2结果
  对照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为7.87%,实验组是1.02%,;对照组医患纠纷事件有6例,实验组没有;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13%,对照组为82.71%,P值<0.03。
  3讨论
  心血管内科患者多数为老年人,病情多且严重,加上其各脏器功能均逐渐减退,免疫力低下,更容易出现意外事件,如跌倒、坠床或烫伤等。患者需要服用的药物很多,如抗凝、强心、降压等,很容易出现配伍不当的问题,引发一些不良反应,因此有必要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本次研究中实施护理管理的观察组,其护理纠纷投诉率、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在心血管内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提升护理质量,缩短患者康复时间,临床应用价值较高。近年来,随着医护模式的不断改进,人们对于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上心血管内科患者本身大部分为高危患者,病情复杂多变,因此对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要求也就显得更为严格。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意外事件发生除了患者本身身体状态外,与护理人员的缺乏足够的责任心和护理安全管理意识,不能对患者的身体状态和风险事故进行及时评估造成的。本次研究将风险管理模式应用于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对医护人员进行强化培训,充分讨论和评估护理过程中的护理风险事件及相关问题,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事件的评估能力和预见性处理能力,并建立规范的风险管理制度,对风险事件及时进行上报和处理,由组长做好检查和监督工作,确保每项风险管理措施的准确落实,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本次研究中,试验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而护理满意度则高于参照组(P<0.05),结果与王艳青的研究一致,显示风险管理能有效减少心血管内科的风险事件,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给予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减少风险事件,改善护理满意度,应用价值良好。
  参考文献:
  [1]许辉,李晓光,陈艳妮,等.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河北医药,2017,39(13):2055-2057.
  [2]李红文,张玉莲.护理风险管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15):1889-1891.
  [3]王艳青.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7):167-16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皮肤护理管理专项对伤口造口失禁相关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伤口造口失禁患者应用抽签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皮肤护理管理专项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后的伤口、造口及失禁的各项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伤口、造口和失禁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存在可
期刊
摘要:在门诊护理过程中一直存在着众多的问题,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就医质量以及恢复效果,同时对门诊的相关工作人员以及护理人员也造成了较大的不利影响。门诊手术、输液、体检、健康咨詢、社区医疗服务等业务范围将进一步扩大患者对门诊医疗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要求更高,不仅是要求解除病痛,同时也要求满意的配套服务。本文首先对门诊护理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然后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门诊护理;
期刊
摘要:目的:讨论在误吸预防的护理管理中,应用鼻饲管理流程的价值意义。方法:将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118例置留胃管的老年住院患者,随机分组各59例,观察对照组(接受基础鼻饲护理管理)、研究组(施以鼻饲管理流程)干预结局。结果:研究组误吸率、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基础鼻饲护理管理,执行无菌操作规范,观察生命体征与鼻饲管畅通情况,注意口腔护理,发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消毒供应室利用全面流程管理的价值。方法: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消毒供应室未实行全面流程管理,从2018年2月-2019年2月消毒供应室开始使用全面流程管理。统计分析对比实施全面流程管理前后的科室工作质量以及工作人员满意度。结果:实施全面流程管理之后的科室工作质量明显要优于实施前(P<0.05);实施全面流程管理后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消毒供应室利
期刊
摘要:目的:探索并分析精细化护理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神经内科在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这些患者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其中给对照组患者实施的是常规护理管理措施,给研究组患者实施的是精细化护理管理措施,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接受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了解在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护理时,采用个案管理模式护理的方法与护理效果。方法:整理在2018年5月之后2019年6月之前在我院接受诊疗的乳腺癌患者的相关诊疗信息,选择其中的124例患者進行实验研究,并依据患者接受诊疗时间的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有患者62例。分别给予对照组患者与研究组患者常规的护理模式以及个案管理模式,并在护理完成后依据患者的临床具体表现以及其它的相关信息统
期刊
摘要:本文对于不同的出院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案,并且及时观察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以及病情的发展。加强患者的出院随访服务,不仅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和医疗水平,而且还能提高科室利益,为医院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出院随访;服务;满意度;科室效益;经济利益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是在出院随访这方面还比较欠缺。为了保证患者对出院后的病情以及生活情况能有一个及时的反馈,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6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神经内科患者58例,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比较两组的护理风险事件的發生率以及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较,采用风险管理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较低,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应用
期刊
摘要: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及发展,使得人们的健康水平得到了提高,但也有些方面的护理措施依然有待提升,其中对门诊的护理质量和形式的要求更为强烈。门诊是一个医院的主要科室,接触的患者人群各种各样,文化素质、疾病情况以及生活环境的不同等,门诊的护理都会使其印象深刻。患者对服务态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的护理方式也应该有所改变,患者不仅希望能够及时解决病痛,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医护人员的理解和尊重。应声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的精神内科住院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形式对所有患者进行分组,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32例患者,并将其命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方式进行护理,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经护理后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