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实施新课程,应该根据新课程理念,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使评价功能从原来注重甄别与选拔转向激励、反馈与调整,从原来单一转向多元,更注重学生过程性发展,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学习的氛围。
初中思想品德课学习的开放性评价有三方面涵义:一是指变单一的闭卷式评价为多元化评价,包括开卷考试和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参与能力、合作能力、访谈调查水平、活动报告以及探究精神、态度表现、道德行为等方面的公开评价;二是指变某个教师“一支笔”或“一张嘴”的单方面的评价为师生共同参与的评价;三是指变单一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能力评价为学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综合素质的评价。
一、如何开展思想品德课学习的开放性评价
1.形成性试卷评价中的开放性要求
(1)开放性评价内容应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
课程标准强调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实践环节,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命运,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这要求试题应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避免喊空口号和死记硬背,坚持正面引导。
因此,思想品德课试题在形式上,可采用情境辨析、社会调查、生活经验、情感体验、主题班会、辩论会、表格、漫画等形式;在内容上,可涉及时政热点、社会热点和中学生的生活实际,力求贴近学生;在参考答案上,可以多元化,让学生在领会教材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行灵活地运用。试题不仅要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要考核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使之知行合一。有一道题目,以青少年上网这一生活热点为情境,在班级进行正反双方的辩论会,然后出示了三个问题:第一,填写主题辩论会的题目;第二,围绕主题运用所学知识帮正反方面说明理由;第三,综合正反两方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这三问环环相扣,试题背景资料既源于生活又来自教材,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让学生进行综合分析、发散思维,能检测学生演绎、推理、逆向思维等方面的能力,并能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关爱自己、热爱生活,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2)开放性评价内容要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
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使学习成为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能在自己所学的知识上有所发展和创新。这就要求命题时力求做到灵活不呆板,指“群”不指“点”,即问题指向不是某一个知识点,而指向某一个知识群,给学生留有多角度的思维可能和思维空间,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理解灵活运用知识并分别作答。相应地,试题的答案也应是多元的,在符合题意的前提下,考生可以从多角度分析和回答问题,只要答之有理、持之有据即可;如果学生观念新颖可适当加分。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3)开放性评价内容要体现德育功能,引导学生全面提高
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思想品德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要求试题不仅要注重考查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更要注意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德育因素,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和评价过程都成为学生高尚的道德和丰富的人生体验,使学科知识获得的过程同时成为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过程。如,在围绕教材中的环境保护内容进行考查时,让学生写出几条有关环境保护的好建议。学生就如何清理小广告、如何治理乱吐口香糖方面出点子,他们的思想肯定会受到触动。
2.过程性评价中的开放性要求
(1)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
在学期期中、期末考试中,可由闭卷考试改为开放性评价。开放性评价以提高学生知识运用和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为目标。在评价内容上,以贴近学生生活和学生实际的材料为载体,重在考查学生的素质、能力、觉悟和创新。如,在七年级的开放性评价中可增加心理测试,八年级可增加“请你来评析”“请你来执法”“请你做律师”等。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时必须认真思考、勇于创新,这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重视对学生思想品德活动课学习的评价
学习过程的评价注重学生的亲身实践以及在活动中获得的亲身体验和直接经验,这对于学生视野的开阔、知识的丰富、情感的升华具有积极作用。可让学生自己进行社会调查,开展心理测试,参观访问,自己创作小品,进行一分钟演讲,参加义务劳动、社区服务,制作友情卡等。这些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位学生在活动中都能有所表现;活动尽量由学生自己主持;每项活动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这些活动评价主要依据的是学生参加活动课的次数,在活动课中的表现以及获得的感悟、体验;评价以自评、组评为主,教师在活动中起指导作用。
思想品德活动课的主题和活动内容的设计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活动设计要与本学期教学内容相关,有利于学科知识运用、拓展和能力的培养;第二,活动设计与其他学科知识交叉、渗透,有利于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和综合;第三,活动设计要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强化操作类的内容;第四,活动要结合学生现实生活实际,使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体验。
(3)强化对学生思想品德行为的评价
对学生思想品德行为评价,教师应根据校情、生情,结合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劳动态度、学习态度、诚信守纪、文明礼貌、勤俭节约、热爱集体等方面进行具体细化,对表现突出的好人好事给予加分,对行为表现不佳或受校纪处分的适当扣分。当然这项考核要同班级日常行为规范考核结合起来,考核结果与班主任的操行评定基本一致。
在评价的过程中先由学生自评,并在小组中陈述,由小组同学给出评价,老师结合平时的观察和记载作出评价,并能和学生在平时所受奖励相结合,综合几方面的因素得出该生的思想品德行为成绩。
在综合性评价中,评价的内容具体包括基础知识、实践活动能力、思想品德行为三个方面。基础知识、基本能力评价(占60%)主要采取笔试开卷考试(开放性试题),整个初中期中、期末评价都可采用;实践活动能力的评价(占20%)主要考查学生参与思想品德活动课的表现情况,评价既可根据期中、期末统测试卷,也可根据学生平时实践活动中的态度、表现、能力等;学生思想品德行为评价(占20%)主要结合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教材要求对品德行为细化评价。
在这些评价的基础上,最后形成一个总的开放性综合评价汇总表。
二、几点思考
1.在思想品德课学习的开放性评价实践过程中,有的家长不理解,有的学校不支持,他们更希望学生将时间用在学习书本知识上,他们更看重的是纸笔测试成绩。他们的思想不转变,这项工作将很难进行。
2.在综合评价中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与思想品德活动课、思想品德行为评价所占比例是否合理、科学,有待进一步研究。有人认为不需要进行综合评价,可以将以上三个方面的评价分别记入学生的成长记录袋。
3.思想品德活动课、思想品德行为评价过程比较细,需要花费教师大量的精力,加大了思想品德教师的工作量。如何增强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需要进一步研究。
4.思想品德课学习的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评价时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既要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更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潜能。
总之,初中思想品德课学习的开放性评价是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们要在探索中前进。
【作者单位:江苏省金湖县教研室,江苏金湖,211600】
责任编辑/刘
初中思想品德课学习的开放性评价有三方面涵义:一是指变单一的闭卷式评价为多元化评价,包括开卷考试和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参与能力、合作能力、访谈调查水平、活动报告以及探究精神、态度表现、道德行为等方面的公开评价;二是指变某个教师“一支笔”或“一张嘴”的单方面的评价为师生共同参与的评价;三是指变单一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能力评价为学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综合素质的评价。
一、如何开展思想品德课学习的开放性评价
1.形成性试卷评价中的开放性要求
(1)开放性评价内容应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
课程标准强调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实践环节,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命运,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这要求试题应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避免喊空口号和死记硬背,坚持正面引导。
因此,思想品德课试题在形式上,可采用情境辨析、社会调查、生活经验、情感体验、主题班会、辩论会、表格、漫画等形式;在内容上,可涉及时政热点、社会热点和中学生的生活实际,力求贴近学生;在参考答案上,可以多元化,让学生在领会教材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行灵活地运用。试题不仅要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要考核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使之知行合一。有一道题目,以青少年上网这一生活热点为情境,在班级进行正反双方的辩论会,然后出示了三个问题:第一,填写主题辩论会的题目;第二,围绕主题运用所学知识帮正反方面说明理由;第三,综合正反两方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这三问环环相扣,试题背景资料既源于生活又来自教材,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让学生进行综合分析、发散思维,能检测学生演绎、推理、逆向思维等方面的能力,并能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关爱自己、热爱生活,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2)开放性评价内容要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
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使学习成为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能在自己所学的知识上有所发展和创新。这就要求命题时力求做到灵活不呆板,指“群”不指“点”,即问题指向不是某一个知识点,而指向某一个知识群,给学生留有多角度的思维可能和思维空间,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理解灵活运用知识并分别作答。相应地,试题的答案也应是多元的,在符合题意的前提下,考生可以从多角度分析和回答问题,只要答之有理、持之有据即可;如果学生观念新颖可适当加分。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3)开放性评价内容要体现德育功能,引导学生全面提高
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思想品德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要求试题不仅要注重考查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更要注意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德育因素,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和评价过程都成为学生高尚的道德和丰富的人生体验,使学科知识获得的过程同时成为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过程。如,在围绕教材中的环境保护内容进行考查时,让学生写出几条有关环境保护的好建议。学生就如何清理小广告、如何治理乱吐口香糖方面出点子,他们的思想肯定会受到触动。
2.过程性评价中的开放性要求
(1)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
在学期期中、期末考试中,可由闭卷考试改为开放性评价。开放性评价以提高学生知识运用和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为目标。在评价内容上,以贴近学生生活和学生实际的材料为载体,重在考查学生的素质、能力、觉悟和创新。如,在七年级的开放性评价中可增加心理测试,八年级可增加“请你来评析”“请你来执法”“请你做律师”等。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时必须认真思考、勇于创新,这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重视对学生思想品德活动课学习的评价
学习过程的评价注重学生的亲身实践以及在活动中获得的亲身体验和直接经验,这对于学生视野的开阔、知识的丰富、情感的升华具有积极作用。可让学生自己进行社会调查,开展心理测试,参观访问,自己创作小品,进行一分钟演讲,参加义务劳动、社区服务,制作友情卡等。这些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位学生在活动中都能有所表现;活动尽量由学生自己主持;每项活动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这些活动评价主要依据的是学生参加活动课的次数,在活动课中的表现以及获得的感悟、体验;评价以自评、组评为主,教师在活动中起指导作用。
思想品德活动课的主题和活动内容的设计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活动设计要与本学期教学内容相关,有利于学科知识运用、拓展和能力的培养;第二,活动设计与其他学科知识交叉、渗透,有利于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和综合;第三,活动设计要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强化操作类的内容;第四,活动要结合学生现实生活实际,使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体验。
(3)强化对学生思想品德行为的评价
对学生思想品德行为评价,教师应根据校情、生情,结合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劳动态度、学习态度、诚信守纪、文明礼貌、勤俭节约、热爱集体等方面进行具体细化,对表现突出的好人好事给予加分,对行为表现不佳或受校纪处分的适当扣分。当然这项考核要同班级日常行为规范考核结合起来,考核结果与班主任的操行评定基本一致。
在评价的过程中先由学生自评,并在小组中陈述,由小组同学给出评价,老师结合平时的观察和记载作出评价,并能和学生在平时所受奖励相结合,综合几方面的因素得出该生的思想品德行为成绩。
在综合性评价中,评价的内容具体包括基础知识、实践活动能力、思想品德行为三个方面。基础知识、基本能力评价(占60%)主要采取笔试开卷考试(开放性试题),整个初中期中、期末评价都可采用;实践活动能力的评价(占20%)主要考查学生参与思想品德活动课的表现情况,评价既可根据期中、期末统测试卷,也可根据学生平时实践活动中的态度、表现、能力等;学生思想品德行为评价(占20%)主要结合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教材要求对品德行为细化评价。
在这些评价的基础上,最后形成一个总的开放性综合评价汇总表。
二、几点思考
1.在思想品德课学习的开放性评价实践过程中,有的家长不理解,有的学校不支持,他们更希望学生将时间用在学习书本知识上,他们更看重的是纸笔测试成绩。他们的思想不转变,这项工作将很难进行。
2.在综合评价中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与思想品德活动课、思想品德行为评价所占比例是否合理、科学,有待进一步研究。有人认为不需要进行综合评价,可以将以上三个方面的评价分别记入学生的成长记录袋。
3.思想品德活动课、思想品德行为评价过程比较细,需要花费教师大量的精力,加大了思想品德教师的工作量。如何增强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需要进一步研究。
4.思想品德课学习的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评价时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既要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更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潜能。
总之,初中思想品德课学习的开放性评价是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们要在探索中前进。
【作者单位:江苏省金湖县教研室,江苏金湖,211600】
责任编辑/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