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feng_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是一门物质性质和物质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学科,它研究物质发生变化的原因和条件,以及随着变化发生的各种现象(例如发光、放热、发生气体等)。所以物质的变化指导了对化学的研究,而化学又可以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中。
  
  一、 生活常识中的化学
  
  1、鉴别衣料
  每当购置一块衣料或添置一件新衣服后,你一定很想自已鉴别它是什么类型的纺织品吧?其实这并不困难。只要从衣料角上各抽几条经纬线,用火柴点燃并观察其灰烬、闻其气味中正确判断。
  要是纤维在点燃后会边熔融边徐徐燃烧,灰烬以呈亮棕色硬玻璃状并有呛鼻子的特殊气味放出,便可确认是锦纶(尼龙)织品。“的确良”的化学成分是聚酯,主要是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所以布料的经纬线燃烧会产生上述现象时便可确认是“的确良”制品。
  布料要是纤维,燃烧后无灰烬而燃烧残留部分呈透明球状,同时又会出现一股明显的石腊燃烧气味,则是聚丙烯特有的性质。棉布是天然纤维织品,这类织品的经纬线被点燃时易燃,灰烬呈灰色且量少、质软,并有燃烧纸的那种气味。而毛织品纤维在燃烧时呈熔化状收缩,燃烧缓慢,灰烬呈黑色且具脆性,同时燃烧时又会放出一股较为强烈的烧焦毛似的气味,则是所有毛织品的特色。
  2、鉴别真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穿戴金饰品的人越来越多了,购买时,人们总想买纯一点的,全纯的叫足金即真金。真金金光闪闪,沉甸甸,比重19.3(克/厘米3),不怕腐蚀,千百年后其色纹丝不变。真金虽然闪闪发光,但闪金光的不一定是真金,如愚人金和人造仿金(如氮化钛)等。愚人金是指能闪耀金黄色的黄铁矿或黄铜矿的矿石。检验时,只要把受试物在试金石上一划,便原形毕露:黄铁矿划出的条痕是黑色的:黄铜矿划出的条痕是墨绿色的;而真金呢?在试金石上留下的划痕是金黄色。
  
  二、食品卫生中的化学
  
  1、柿饼外的白粉是什么
  在新鲜的柿子里含有大量水分,还含有葡萄糖和果糖等,当它被晒成柿饼时,水分逐渐蒸发,果肉里所含的葡萄糖和果糖随着渗透到表皮上来,这两种糖的性质不一样,果糖味道很甜,容易吸收水分,在它渗透到柿饼的表面时,就抓住空气中的水分,黏附在柿饼的表皮上,类似蜜饯外面的糖浆,葡萄糖的甜味不如果糖,但却不容易抓住空气中的水分,它渗透到柿饼的表皮上时,就成为一层白色的粉末,正好把黏附的果糖包住,使得整个柿饼都是干燥的,原来这层白粉是葡萄糖粉末。
  2、油条中的化学
  先来看看油条的制作过程:首先是发面,在发酵过程中,由于酵母菌在面团里繁殖分泌酵素(主要是分泌糖化酶和酒化酶),使一小部分淀粉变成葡萄糖,又由葡萄糖变成乙醇,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同时,还会产生一些有机酸类,这些有机酸与乙醇作用生成有香味的酯类。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使面团产生许多小孔并且膨胀起来。有机酸的存在,就会使面团有酸味,加入纯碱,就是要把多余的有机酸中和掉,并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面团进一步膨胀起来;同时,纯碱溶于水发生水解;后经热油锅一炸;由于有二氧化碳生成,使炸出的油条更加疏松。
  3、水果的解酒作用
  不少人知道,吃一些带酸味的水果或饮服1-2两干净的食醋可以解酒。什么道理呢?这是因为,水果里含有机酸,例如,苹果里含有苹果酸,柑橘里含有柠檬酸,葡萄里含有酒石酸等,而酒里的主要成分是乙醇,有机酸能与乙醇相互作用而形成酯类物质从而达到解酒的目的。同样道理,食醋也能解酒是因为食醋里含有3-5%的乙酸,乙酸能跟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尽管带酸味的水果和食醋都能使过量乙醇的麻醉作用得以缓解,但由于上述酯化反应在体内进行时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因此,防醉酒的最佳方法是不贪杯。
  
  三、 环境保护中的化学
  
  1、明矾净水
  天然水混浊不清,主要是因为水中有许多泥沙等污物在“游荡”。明矾是由硫酸钾和硫酸铝混合组成的复盐。明矾一碰到水,就会发生化学变化。硫酸铝和水起化学变化后生成白色絮状的沉淀——氢氧化铝。这种氢氧化铝,是一种胶体粒子,带有正电荷,它一碰上带负电的泥沙胶粒,彼此就中和了,水就变得清澈了。
  2、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还要从塑料开始谈起。塑料是一类高分子材料,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由于塑料包装物大多呈白色,它们造成的环境污染被称为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存潜在的危害是多方面的。1、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和塑料袋盛装食物严重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2、使土壤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3、若把废塑料直接进行焚烧处理,将给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焚烧垃圾排放出的二恶英对环境的污染,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一个极敏感的问题。
  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去观察化学在我们的生活无处不在,让我们把化学应用在生活中为人类造福。
其他文献
荀子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还有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都十分强调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动起来,让教与学达到最好效果。学生要获得生物学知识,既要动手,还要动脑。活动寓生物学知识于学习,探究于游戏之中,既体现生物学知识的科学性,又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故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的兴趣;另外,初中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探索,
期刊
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打破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隔阂,唤醒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进而有效促进学生这一生命体的自我、发展、完善和实现。因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生活化。     一、课程目标三维化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过程是体现课程理念、实现课程目标的一种创造过程”。 因此,我们“在设计教学过程时,需要从三个维度来构思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安排”。   作为课程目
期刊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物理多媒体辅助教学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技术、信息和手段,对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益起着极为重要的支撑作用,它正在使物理课堂教学的形式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深受师生的欢迎。但我们不得不清楚地认识到,目前多数学校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还处于起步时期,探索阶段。对物理多体辅助教学在认识上和实践中还普遍存在着一些误区需要澄清,笔者通过学习和教学实践认为物理多媒体辅助教学要处理好下面几个关系。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新的诊断技术不断出现,有些临床医生就过分重视这些器械及其他辅助检查,而忽视了详细的问诊和系统的体格检查,导致临床上出现不少漏诊、误诊的情况。近年来的执业医师技能考试和我们对学生的技能考核都证实了这个情况,其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病史采集不全和检查手法错误两方面。事实发现:在疾病的诊断中,问诊、体检等物理诊断方法与实验室检查及影像等其他辅助检查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物理诊断学是临
期刊
沧州市的新课程改革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学生的素质普遍得到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提升。新时代下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也同样正在遭受质疑,人们以往所津津乐道的教学成效在新时期新评价下亦显得缺少说服力。信息技术的普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正在逐渐进入课堂教学中,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已成大势所趋。  所谓多媒体,就是利用文字、图形、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种技术组合而成的信息系统。多媒体辅助
期刊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就不能进步。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要靠教育。学校是学生直接的受教育的场所,因此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必须紧紧依靠学校这块主阵地。作为一线的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结合我在教学中的体会,谈几点认识。    一、更新观念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    传统教育模式在教育理念、培养目标、方式以及内容等许多方面与当今的创新
期刊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必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针对中学生的思想实际,围绕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任务,切实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彻底改变应试教育的模式,把教学真正转入素质教育的轨道。具体地说,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应注意下列三个问题 :     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当前中学生思考的问题已远远超出了教材的范围,最可珍贵的是他们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心和对现实人生的思考。
期刊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教育的根本价值目标。研究性学习是中学教育培养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选择。尽管研究性学习已列入国家中学新课程改革计划,但作为一门新兴课程,面对创新人才培养这个命题,我们教育工作者在认识和实践方面还必须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索。  一、研究性学习的涵义与实施方法  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组织、合作之下,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
期刊
【摘要】 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在多年的初中地理教学感受,论述了通过促进学生在学习中动脑、动心、动手,更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为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关键词】 初中地理;教学兴趣;培养    初中地理教学应该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的过程。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为活跃的一个,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应注重对兴趣这个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期刊
当前,中学生物教学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然而,由于中考不考生物学,有不少学生轻视生物学习,甚至把生物课看成负担。在此情况下,怎样从生物教学自身特点中寻找突破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搞活教学,提高质量,目前已成为生物学教师探索的问题。  根据初中学生好奇、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学习从兴趣出发的特点,我充分利用生物学本身独具的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等特点,努力挖掘各种趣味因素,创设情境,以各种教学形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