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节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认识11-20各数”第一课时的内容,是第一次出现计数单位“一(个)”和“十”,也是第一次提出“10个一是1个十”。这是学生数概念形成过程中的一次重要突破,也是学生进一步认识100以内的数乃至更大的数的基础。因此,让学生掌握好这部分内容对其后续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生能够熟练地写出20以内的数,说出数的组成;教学难点是理解“一”和“十”之间的关系。
一、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PPT出示小熊维尼在南瓜地收获南瓜的图片。复习之前学过的10以内的数,为新课的引入创设情境。
2.自主探索,体会领悟。
(1)认识10个一和1个十,建立记数单位“十”的概念。让学生自己动手,用小棒代替南瓜摆一摆,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摆完后实物投影展示成果,及时反馈。然后看维尼是如何摆的,数一数有多少根。
教师启发学生:一根小棒是1个一,两根小棒呢?三根小棒呢?……在推理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得出十根小棒是10个一。然后通过课件演示十个一捆成一捆的过程,说明十根小棒捆在一起就形成了1个十,得出10个一是1个十。然后进行拿小棒比赛看谁拿十根小棒拿得快。再对比赛的结果进行比较、讨论,总结出结论。
(2)认识其他数。教师演示11的摆法,而后让学生尝试12、13……18等数的摆法,并说一说是怎样摆的。引导学生总结摆的时候要注重“十”的应用,并发现读数规律:1个十和几个一读作十几。
(3)让学生在自己摆的数上加上几根小棒形成19。再用PPT展示他们摆好的19根小棒,说明19是由1个十和9个一组成的。让学生自己思考:在9根小棒上再添上几根又可以变成一捆了?让学生动手摆一摆。
3.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出示尺子让学生读一读,并观察尺子上的数,说一说发现。提问:和11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多少?比15大比20小的数有哪些?
(2)带学生坐公交车去维尼家,让学生从红绿灯的秒数越来越小到电梯上升楼层数越来越大体会数学的作用。
(3)出示“草莓图”,提出要求:你能估计出这些草莓大约有多少个吗?只出示3秒,避免学生先数后估,学生估计后,再演示数的过程,边数边做记号,防止重复或遗漏,到十个时把做过记号的圈起来,再把圈外的数一数,就知道有十几个了。
(4)出示“雨伞图”,让学生先独立估一估再互相说说估计的结果,并运用刚才的方法画一画、圈一圈,通过数一数进行验证。实物投影反馈学生数数的情况。
二、教学反思
生本教育是由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主持开展的大型教育整体改革实践研究,它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上完这节课,我对生本课堂有了新的感悟。
1.生本课堂,要让学生“动”起来。
小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拥有无限的潜能。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不见自我”,把最大的空间让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在教学组织上,生本教育鼓励先学,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直至不教而教。本节课在设计上充分重视小棒操作,在认识“10个一是1个十”时,先让学生“数十根小棒”经历从1数到10的过程,并说一说数出的十根小棒里有多少个一。再通过把十根小棒捆成一捆,告诉学生:这十根小棒捆在一起就形成了1个十。然后让学生结合数小棒和捆小棒的过程说一说“多少个一是1个十”,初步感知“一(个)”和“十”都是计数单位。接着在认、读11-18各数时,要求学生用小棒摆出来,并说明思考过程,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实际的认识。最后,认读20时,先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说说“19根添上1根是多少根”,引导学生把新出现的十根小棒捆成一捆,从而明确:2个十是20。
2.生本课堂,要让课堂“活”起来。
这节课,我设计了一个整体式的故事情节,就是带学生去小熊维尼家做客,然后解决这一路上遇到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生本课堂,要让效果“好”起来。
生本教育理念提出,发展人的情感和悟感比教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人精神生命拓展的重要标志是感悟,发展感悟是学生学习的核心部分,积累的意义也在于感悟的形成。发展学生的数感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这节课,我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数数、估计、操作、游戏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帮助他们切实感知11-20各数。既丰富了学生对有关各数的感知,又提高了學生用数描述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把对学生数感的培养落到了实处。■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新区平昌小学,江苏省镇江市大港中心小学)
一、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PPT出示小熊维尼在南瓜地收获南瓜的图片。复习之前学过的10以内的数,为新课的引入创设情境。
2.自主探索,体会领悟。
(1)认识10个一和1个十,建立记数单位“十”的概念。让学生自己动手,用小棒代替南瓜摆一摆,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摆完后实物投影展示成果,及时反馈。然后看维尼是如何摆的,数一数有多少根。
教师启发学生:一根小棒是1个一,两根小棒呢?三根小棒呢?……在推理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得出十根小棒是10个一。然后通过课件演示十个一捆成一捆的过程,说明十根小棒捆在一起就形成了1个十,得出10个一是1个十。然后进行拿小棒比赛看谁拿十根小棒拿得快。再对比赛的结果进行比较、讨论,总结出结论。
(2)认识其他数。教师演示11的摆法,而后让学生尝试12、13……18等数的摆法,并说一说是怎样摆的。引导学生总结摆的时候要注重“十”的应用,并发现读数规律:1个十和几个一读作十几。
(3)让学生在自己摆的数上加上几根小棒形成19。再用PPT展示他们摆好的19根小棒,说明19是由1个十和9个一组成的。让学生自己思考:在9根小棒上再添上几根又可以变成一捆了?让学生动手摆一摆。
3.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出示尺子让学生读一读,并观察尺子上的数,说一说发现。提问:和11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多少?比15大比20小的数有哪些?
(2)带学生坐公交车去维尼家,让学生从红绿灯的秒数越来越小到电梯上升楼层数越来越大体会数学的作用。
(3)出示“草莓图”,提出要求:你能估计出这些草莓大约有多少个吗?只出示3秒,避免学生先数后估,学生估计后,再演示数的过程,边数边做记号,防止重复或遗漏,到十个时把做过记号的圈起来,再把圈外的数一数,就知道有十几个了。
(4)出示“雨伞图”,让学生先独立估一估再互相说说估计的结果,并运用刚才的方法画一画、圈一圈,通过数一数进行验证。实物投影反馈学生数数的情况。
二、教学反思
生本教育是由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主持开展的大型教育整体改革实践研究,它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上完这节课,我对生本课堂有了新的感悟。
1.生本课堂,要让学生“动”起来。
小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拥有无限的潜能。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不见自我”,把最大的空间让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在教学组织上,生本教育鼓励先学,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直至不教而教。本节课在设计上充分重视小棒操作,在认识“10个一是1个十”时,先让学生“数十根小棒”经历从1数到10的过程,并说一说数出的十根小棒里有多少个一。再通过把十根小棒捆成一捆,告诉学生:这十根小棒捆在一起就形成了1个十。然后让学生结合数小棒和捆小棒的过程说一说“多少个一是1个十”,初步感知“一(个)”和“十”都是计数单位。接着在认、读11-18各数时,要求学生用小棒摆出来,并说明思考过程,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实际的认识。最后,认读20时,先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说说“19根添上1根是多少根”,引导学生把新出现的十根小棒捆成一捆,从而明确:2个十是20。
2.生本课堂,要让课堂“活”起来。
这节课,我设计了一个整体式的故事情节,就是带学生去小熊维尼家做客,然后解决这一路上遇到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生本课堂,要让效果“好”起来。
生本教育理念提出,发展人的情感和悟感比教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人精神生命拓展的重要标志是感悟,发展感悟是学生学习的核心部分,积累的意义也在于感悟的形成。发展学生的数感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这节课,我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数数、估计、操作、游戏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帮助他们切实感知11-20各数。既丰富了学生对有关各数的感知,又提高了學生用数描述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把对学生数感的培养落到了实处。■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新区平昌小学,江苏省镇江市大港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