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欣赏就是人们的感知,理解音乐体现音乐情感的一项音乐实践活动。高中阶段,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感受、理解、鉴赏能力以及发展想象力,丰富感情、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与手段。加强引导,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发挥音乐教育的特长,造就全面发展的合格新人势在必行。
关键词:提高—多方位—音乐欣赏—兴趣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欣赏音乐已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音乐欣赏的能力不仅是一个人的审美修养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文化素质水平的标志之一。音乐欣赏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是其它任何教学手段所不能替代的。因而加强引导,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发挥音乐教育的特长,以造就全面发展的合格新人势在必行。而做为音乐教师,更应该端正教学思想,改革教学方法,调动师生积极性,普及音乐教育,这是着眼未来,培养新世纪人才的大好事。近几年,音乐欣赏教学中,我作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教学
普通高中设置的各门学科中,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那么,怎样在中学音乐欣赏课中唤醒学生的音乐感觉呢?
首先,要靠教师按照新的课程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耳、眼、手等感官来感受音乐。音乐欣赏教学程度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过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我们都知道音乐欣赏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感知外部音响→开展想象联想→得到情感共鸣→理解认识。所以欣赏教学时必须遵循这一心理反映过程,引导学生逐渐由低层次的直觉欣赏向高层次的情感欣赏,理智欣赏方面发展。这样既符合心理反映过程,也有利于欣赏教学。其次,曲目安排上由小到大,由易到难,这样做符合中学生心理特点,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二、培养学生倾听音乐的能力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因而,倾听自然是欣赏音乐的主要方式。“在沉默中听伟大的音乐作品而不加以评论也有巨大的价值。”欣赏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听,初听、有目的地分段听、有分析评论地听、复听等,都是以听为本。音乐艺术及欣赏教学的本质规律决定了欣赏教学的根本方法就是倾听。
三、欣赏教学时精讲多听
要使学生理解音乐作品,首先对音乐表现手段要有灵敏的感知能力,达到这一要求必须要通过大量的音乐欣赏才能完成。语言是不可能代替音乐,表现作品的,因为音乐作品都可以从不同高度、角度和深度去领悟。如在欣赏《梁祝》时,大家对这个故事都比较熟悉,那我们就重点引导他们从音乐中体会故事情节,而不是教师做纯语言的介绍。
四、音乐欣赏教学时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联想等能力从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是最容易激发和调动情感的,而情感的体验是可以获得和培养的。音乐本身来源于生活,音乐中的投入、想象、联想、思考的范围是非常广阔的,音乐是不可造型的艺术,并在瞬间或长期都可以有着不同层次的情感。加之音乐艺术又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所包容的内容万千,是其它任何艺术不可替代的,所以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换言之,音乐有着丰富的情感,人类的情感是最丰富的,二者不谋而合,因此可以通过情感的体验使中学生更广、更深、更自然地接受音乐艺术的教育,并产生一定层次的认识、评价、鉴赏音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修养水平,而在目前普通高中音乐欣赏课课时少,内容多的情况下,情感体验教学就更为重要了。
想象和联想是音乐欣赏者必然产生的心理现象,是欣赏教学中带有创造性的心理活动。在欣赏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他们对音乐的丰富想象力,引导他们准确地体验音乐情感。例如:从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学生体会到一种充满生机的时代的气息;从《春江花月夜》里,悟到一种文学语言无法描述的意境美;从《阿细跳月》中体会到一种舞蹈的韵律美。
另外,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把自己体验到的音乐情感、想象到的音乐形象或意境,大胆的用编讲故事(语言)、绘画、表演(戏剧、话剧)、舞蹈等方式表现出来,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及艺术表现能力。采用这种方法,一定要精心引导,而且还要有较充裕的时间。由于学生的年龄、知识水平、审美经验等的限制,他们的联想和想象往往会与音乐的基本情绪和内容有一定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的精心指导。具体做法是:既不允许学生漫无边际的想象、联想,也不要求学生按图数骥地从音乐中衍化出一段情节或一个故事,而要有分寸地启发学生,在不脱离音乐的前提下,感受音乐,展开想象与联想,最终达到自主地理解音乐的目的。例如,在欣赏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时,一开始学生只是听出一种很凄凉的音调,而且有的同学觉得好笑,说好象有人在哭,但当经过我的引导欣赏和讲述之后,他们从中更多的体会到了阿炳那种不屈服于命运,而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再加之与贝多芬的《命运》相联系与对比,同学们感触颇深,并且还要求重新听赏。
五、与时代相结合,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获得情感体验。
情感的表现可体现在古典音乐之中,它也可在通俗,流行音乐之中。每个时代都有当时的流行音乐。青年人对音乐的追求莫过于流行音乐。现代中学生也是如此,他们对音乐的偏好一般都表现为热衷流行音乐,他们热爱快节奏、重节奏、歌词通俗、模仿容易的流行音乐,这与他们的快速发育、渴望成长、情绪易波动、青春期躁动、喜欢接受新事物的心理、生理是分不开的,他们希望有新鲜的不断变化的音乐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他们注重音乐的娱乐性更超过对音乐的审美性。新课程标准也告诉我们,音乐教育应当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课上找一点时间,机会给学生们自己,5-10分钟,听一些学生喜爱的流行音乐,可以放松他们紧张的神经,建立师生的沟通使学生的音乐情感得到自由的发挥,但课前教师对这类作品一定要进行精心的筛选。
总之,我们只有本着与学生合作,师生共同发展的理念思想,多方位地让学生自主体验和学习探究,才能上出一堂别开生面的、优质的音乐欣赏课。
关键词:提高—多方位—音乐欣赏—兴趣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欣赏音乐已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音乐欣赏的能力不仅是一个人的审美修养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文化素质水平的标志之一。音乐欣赏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是其它任何教学手段所不能替代的。因而加强引导,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发挥音乐教育的特长,以造就全面发展的合格新人势在必行。而做为音乐教师,更应该端正教学思想,改革教学方法,调动师生积极性,普及音乐教育,这是着眼未来,培养新世纪人才的大好事。近几年,音乐欣赏教学中,我作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教学
普通高中设置的各门学科中,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那么,怎样在中学音乐欣赏课中唤醒学生的音乐感觉呢?
首先,要靠教师按照新的课程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耳、眼、手等感官来感受音乐。音乐欣赏教学程度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过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我们都知道音乐欣赏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感知外部音响→开展想象联想→得到情感共鸣→理解认识。所以欣赏教学时必须遵循这一心理反映过程,引导学生逐渐由低层次的直觉欣赏向高层次的情感欣赏,理智欣赏方面发展。这样既符合心理反映过程,也有利于欣赏教学。其次,曲目安排上由小到大,由易到难,这样做符合中学生心理特点,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二、培养学生倾听音乐的能力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因而,倾听自然是欣赏音乐的主要方式。“在沉默中听伟大的音乐作品而不加以评论也有巨大的价值。”欣赏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听,初听、有目的地分段听、有分析评论地听、复听等,都是以听为本。音乐艺术及欣赏教学的本质规律决定了欣赏教学的根本方法就是倾听。
三、欣赏教学时精讲多听
要使学生理解音乐作品,首先对音乐表现手段要有灵敏的感知能力,达到这一要求必须要通过大量的音乐欣赏才能完成。语言是不可能代替音乐,表现作品的,因为音乐作品都可以从不同高度、角度和深度去领悟。如在欣赏《梁祝》时,大家对这个故事都比较熟悉,那我们就重点引导他们从音乐中体会故事情节,而不是教师做纯语言的介绍。
四、音乐欣赏教学时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联想等能力从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是最容易激发和调动情感的,而情感的体验是可以获得和培养的。音乐本身来源于生活,音乐中的投入、想象、联想、思考的范围是非常广阔的,音乐是不可造型的艺术,并在瞬间或长期都可以有着不同层次的情感。加之音乐艺术又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所包容的内容万千,是其它任何艺术不可替代的,所以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换言之,音乐有着丰富的情感,人类的情感是最丰富的,二者不谋而合,因此可以通过情感的体验使中学生更广、更深、更自然地接受音乐艺术的教育,并产生一定层次的认识、评价、鉴赏音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修养水平,而在目前普通高中音乐欣赏课课时少,内容多的情况下,情感体验教学就更为重要了。
想象和联想是音乐欣赏者必然产生的心理现象,是欣赏教学中带有创造性的心理活动。在欣赏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他们对音乐的丰富想象力,引导他们准确地体验音乐情感。例如:从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学生体会到一种充满生机的时代的气息;从《春江花月夜》里,悟到一种文学语言无法描述的意境美;从《阿细跳月》中体会到一种舞蹈的韵律美。
另外,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把自己体验到的音乐情感、想象到的音乐形象或意境,大胆的用编讲故事(语言)、绘画、表演(戏剧、话剧)、舞蹈等方式表现出来,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及艺术表现能力。采用这种方法,一定要精心引导,而且还要有较充裕的时间。由于学生的年龄、知识水平、审美经验等的限制,他们的联想和想象往往会与音乐的基本情绪和内容有一定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的精心指导。具体做法是:既不允许学生漫无边际的想象、联想,也不要求学生按图数骥地从音乐中衍化出一段情节或一个故事,而要有分寸地启发学生,在不脱离音乐的前提下,感受音乐,展开想象与联想,最终达到自主地理解音乐的目的。例如,在欣赏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时,一开始学生只是听出一种很凄凉的音调,而且有的同学觉得好笑,说好象有人在哭,但当经过我的引导欣赏和讲述之后,他们从中更多的体会到了阿炳那种不屈服于命运,而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再加之与贝多芬的《命运》相联系与对比,同学们感触颇深,并且还要求重新听赏。
五、与时代相结合,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获得情感体验。
情感的表现可体现在古典音乐之中,它也可在通俗,流行音乐之中。每个时代都有当时的流行音乐。青年人对音乐的追求莫过于流行音乐。现代中学生也是如此,他们对音乐的偏好一般都表现为热衷流行音乐,他们热爱快节奏、重节奏、歌词通俗、模仿容易的流行音乐,这与他们的快速发育、渴望成长、情绪易波动、青春期躁动、喜欢接受新事物的心理、生理是分不开的,他们希望有新鲜的不断变化的音乐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他们注重音乐的娱乐性更超过对音乐的审美性。新课程标准也告诉我们,音乐教育应当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课上找一点时间,机会给学生们自己,5-10分钟,听一些学生喜爱的流行音乐,可以放松他们紧张的神经,建立师生的沟通使学生的音乐情感得到自由的发挥,但课前教师对这类作品一定要进行精心的筛选。
总之,我们只有本着与学生合作,师生共同发展的理念思想,多方位地让学生自主体验和学习探究,才能上出一堂别开生面的、优质的音乐欣赏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