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_ju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汽车行驶时是离不开汽油的,同样数学学习也是离不开兴趣的。学习兴趣是指个人的意图愿望、心理需求或达到目标的一种动因、内在力量。只有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提高学习质量。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学生对学习的正确认识,是激发学习兴趣的前提
  1、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是现代人生存的需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未来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也不是识字很少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从本世纪20年代开始,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带进了信息时代,新知识的巨增和旧知识的快速老化,要求人们善于学习,终身不断地学习。
  2、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
  使学生明白只有自己亲自参与新知识的发现、独立解决问题、善于思辨、习惯归纳整理,才能真正锻炼自己的思维、开发自己的智力、发展自己的能力。否则,仅仅知晓一个个问题的现成答案,自己的思维没有得到任何锻炼,就失去了“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的作用。久而久之,定会两手空空无所收获!
  二、运用恰当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巧设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欲望是一种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事物的心理特征。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巧设悬念,使学生对某种知识产生一种急于了解的心理,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例如在讲一元一次不等式时,进入新课前在黑板上板书了一首自编的顺口溜:学生若干房若干,分配住房犯了难。每间房子住4人,还有8人在后面;每间房子住8人,还有一间住不满。动动脑筋算一算,学生多少房几间?学生看后,群情激奋,本以为不费吹灰之力,列一元一次方程就可以解出来,结果一试,不行!于是我就很顺利地导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新课,大家听起来格外起劲,注意力特别集中。
  2、引起冲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认知冲突是人的已有知识经验与所面临的情境之间的冲突和差异。这种认知冲突会引起学生的新奇和惊讶,并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关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圆的定义的教学中,学生日常生活中对圆形的实物接触的也比较多,小学又学过一些与圆有关的知识,对圆具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然而,他们无法揭示圆的本质特征。如果教师此时提问“究竟什么是圆?”,他们很难回答出来。不过,他们对圆的定义已经产生了想知道的急切心情,这时再进行教学则事半功倍。
  3、给予成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带有情趣色彩的认识倾向。在学习中,学生如果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心情。这种情趣反复发生,学习和愉快的情趣就会建立起较为稳固的联系,学生对学习就有了一定的兴趣。正如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
  4、情感交流,增强学生的兴趣
  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友谊,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信任感、好感、亲近感。学生自然而然地就过渡到喜爱你所教的数学学科了,达到“尊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教师通过数学或数学史的故事也可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演变及其作用,了解数学家们是如何发现数学原理及他们的治学态度等。比如数学之王高斯、几何学之父欧几里德、代数学之父韦达、数学之神阿基米德等数学家的故事。这样,不仅使学生对数学有了极大的兴趣,同时也受到了教育。起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之以悟,导之以行的作用。
  5、开展竞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适当开展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争取优异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竞赛,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会大大加强,所以在课堂上尤其是活动课上一般采取竞赛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可采取分组等形式进行比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会感到枯燥和烦恼,同时又不知不觉强化了技能。
  6、及时反馈,不断深化学习兴趣
  从信息论和控制论角度看,没有信息反馈就没有控制。学生的学习情况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以深化学生已有的学习兴趣,矫正学习中的偏差。教师既要注意课堂上的及时反馈,也要注意及时对作业、测试、活动等情况给予反馈。使反馈与评价相结合,充分发挥信息反馈的诊断作用、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深化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当通过反馈,了解到一个教学目标已达到后,要再次“立障、设疑”深化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充满学习动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状态,才能真正地深化学生学习兴趣。
  总之,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学生的兴趣特点,使他们常常对新颖的东西感兴趣,对运动变化的东西感兴趣,对相互矛盾的东西感兴趣,对笑话、幽默故事感兴趣,对美的东西感兴趣,对实验、操作感兴趣,对竞赛和游戏等感兴趣。以培养学生兴趣为核心,全方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他文献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对美有这样的评价:“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美的东西最容易让人接受,并常常引起人们情感上的激动而产生美感,从而使人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同时,培养学生感觉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因此,老师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的培养。     一、美是善,可以雕塑心灵 
水利作为人类社会的重要实践活动,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水资源保障体系,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凯里市虽然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但分布不均,干旱与洪水灾害交替发生。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再加上逐年增长的人口与有限的资源加剧了环境的负荷,制约着我市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进一步做好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水利在促进农业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
在新课程理念的熏染下,我们的教师对课堂教学有了许多新的认识:关注师生的互动、注重平等的对话、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捕捉动态生成的课堂资源……这些确实给课堂面貌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品评课堂教学时总觉得遗憾颇多。很多老师更愿意把时间花在制作精美的课件上,对文本的研读被摆在不起眼的角落,似乎课件就可以展示一切,取代一切了。老师们制作课件的技术是越来越高,研读教材的能力却越来越弱了。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经常听课,发现很多数学老师(尤其是农村教师),由于条件限制,教学方式陈旧,教学手段单一,一节课40分钟,教师讲了差不多35分钟,结果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学得很累,教学内容不能当堂完成,教学效果也就不言而喻。  我国教育界权威专家、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叶澜女士在接受采访时,就如何评价一堂好课,发表了个人看法,她认为,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就她倡导的“新基础教育”而言
【摘 要】新课程的教改强调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创新的前提是对各种现象的正确观察。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实验教学 科学探究观察能力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而实验教学不仅是科学教学中传统的直观教学方法,也是进行探究创新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实
媒体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给教育带来了新的革命。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受到老师们的青睐,而PowerPoint以其简单实用,功能完善成为了老师们制作教学课件的首选。下面我根据几年来使用PowerPoint的经验和体会,简单阐述一些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  一、脚本设计  多媒体课件的脚本分为文字脚本和制作脚本两方面。 文字脚本:是说明本课要教什么、如
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育技巧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教师可能找到避免刻板公式的方法,才能估量此时此地情况的特点,从而找到适当的手段并且正确地加以运用”。应该指出,教学是一个动态系统。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他们不可能按老师预先想好的同一思维轨道运行。课堂气氛越是活跃,学生勤于思考,出现的问题就会越多。因此,课堂教学中意外情况的出现是正常的。教师必须有精神准备,一旦
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是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适应新时期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迎接新的挑战而提出的新的要求。初中语文课是一门基础学科,富有情感,极具个性,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思维,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本文就创新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
【摘 要】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老师会受到学生的欢迎,能激发学习兴趣的教学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教师要从儿童的年龄特点出发,注意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喜欢数学,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  【关键词】学习兴趣 情境 生活实际 游戏    (一)在活动情境中学习数学  《国家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要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
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其中情境教学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音乐课的情境教学则是运用音乐特有的艺术魅力,教师通过声音、图画等各种教学手段,感染学生进入特定的艺术氛围,从而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音乐。  一、 语言带入情境  语言,是人们情感交流的主要手段之一。枯燥的语言会让人了无生气,生动的语言却可以让人兴奋自如。在音乐教学中,教师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