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所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面推开,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确立教师在学校教育和教育改革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导作用的重要性。可以这样说,国家强盛需要教育振兴——教育振兴的关键在教师——而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又在专业化。第一小学在教育局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新一届领导班子对学校原有的办学经验及现状进行了分析,基于学校优良的办学传统,精良的教师队伍,鲜明的办学特色,确立了“精致教育”的办学理念,结合这一理念,逐步推进精致管理,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建设精良队伍,打造学校品牌
个体教师素质较高,群体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是品牌学校的重要内涵,也是新课程改革实验成败的关键所在。我校紧紧抓住教师发展这个根本,打造精良的教师队伍。
1、注重学习培训,锻造学习型团体
教师的发展需要文化的支持与滋养,我们注重教师成长的文化建设,尽可能多地让教师浸润文化涵养,从而让教师在文化发展中成长。为此,我们倡导:“让读书成为习惯,生活因读书而精彩;让学习成为工作,生命因学习而成功。” 学校创设条件、提供平台,组织、引导教师自觉学习,充实底蕴。每学期我们都向教师推荐阅读专业学习书目,要求教师必学法律法规,每月读两本教育刊物、一学期选读一本教育专著(可以是教育经典类、教育理念类、教育实践类、教育信息类),并做好阅读笔记,定期组织读书汇报会,检查学习效果。教师在学习中收获,提升文化素养;在读书中睿智,促进专业的发展。2、创新校本培训,缔造智慧型集体
2、开展课题研究,建设研究型群体
蘇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老师的劳动能够给老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为此,学校以课题为抓手,以活动为载体,以管理为保障,完善了教科研管理机制,建立了学校、教研组和个人三级科研网络,并由专人负责学校课题的研究工作。既围绕立项课题扎根课堂进行了研究,又对教育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探究,努力实现“在教学中研究,为教学而研究,在研究中教学”。目前,立项的二个课题均进入中期研究阶段,研究成果已日趋凸显。如在“小学生能力发展与培养”这一课题研究中,我校朱忠英、姜雪静等老师代表课题组在局课题研讨会上出了课题研究课,同时学校做了题为《在实验中培养学生能力》的经验介绍。
二、构建精致课堂,提升教学品质
课堂教学的品位与质量取决于一项项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活动。学校对不同层次的教师的课堂教学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1、常态课堂,凸显教学实效
(1)精心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实践证明:有效教学的落脚点应该在常态课上。提高教师常态课的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常态课的成功更能显示出一个教师的教学能力。我们把每学期初的第一个月定位常态课自查月,利用一个月的时间组织教导主任听了全体任课教师的课,重点检查课上有无知识性错误,教学环节是否正确,课后由任课教师先进行自我反思,然后由主任、校长进行评课,帮助教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改进课堂教学。通过自查发现了一些较普遍问题,如:一部分教师对部分语文课型教学流程掌握的不够精准,有的课堂实效性不强,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以《有效课堂》为主题,开展了系列教研活动,首先组织教师进行了《关于有效教学的思考与对策》的专题理论学习,并拿出典型课例进行观摩研讨,同时结合课例全体教师从有效教学的角度评议了这两节课,并以学段为单位开展了常态的课堂实践,同时对有效教学的问题写出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2)精心备课,享受优质教学。为了提高老师的教研能力,让孩子在每一节课中都能有更多的收获,根据校本培训计划,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从去年开始我们以三年组为试点对语文教学形式进行了改革,即学段主任和三年组的5名老师每人精备本学期的16篇讲读课文中的2篇,交替着轮流上课。课后进行自我反思、集体评课。经过一年的实验。实验教师都深深感受到,这样的改革,既有利于每一位教师能保证足够的经历去精心备课,也有利于每一位教师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这种操作模式进一步提高对文本的认识,提升个人的研究能力,更使学生在每一节课中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学。
2、骨干教师,展现教学魅力
骨干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中坚力量,加强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是提高全体教师素质的需要。为此,我们想方设法地提高骨干教师素质,构建骨干教师群体。通过制度先行——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课题研究——实践搭台——自我完善等系列活动,使他们在教——思——研----教的过程中,体现教学过程的精细、教学方法的精当,从而展现自己的教学魅力。
3、名优教师,明晰教学风格
课堂是教育的“生命线”,风格是质量的“风景线”。名优教师是支撑学校发展的最高支柱,为此,我校从外出培训——专家引领——实践操练——课题提升——展示锻炼等多方面搭台,全方位培养名优教师,使他们由学——模——创,在不断的锤炼中逐步明晰自己的教学风格。
随着课堂教学的不断精致,教学品质的不断提升,我们也收获了精美的教学成果。近三年中,我校就有11名教师分别出公开课,有国家级录像课3节、省级1节、总局级7节。其中,朱忠英老师代表森工系统参加省“品德与生活教学大赛”获一等奖;姜雪静、侯延岩、杨秀清老师代表我校课题实验教师参加了“小学数学能力发展与培养”录像课大赛,分别获一、二等奖;2009年的6月和2010年的6月,相云华、郝凤霞、张万权、张玉香老师代表我校参加森工系统骨干教师评选大赛。王洪霞、张淑惠、张玉香、赵娜4名老师分别参加局、语文、数学、信息技术、科学学科基本功大赛,均获一等奖。
三、开展精彩活动,丰富学生生活
新课程改革中将学习古诗文作为每一个少年儿童的必修内容,并规定小学阶段要求背诵优秀古诗文160篇(段)。三年来我们学校一直在开展“诵千年经典诗文”的系列活动,充分发挥古诗文的育人功能,让少年儿童在活动中品味古诗文的语言艺术,让诗路花语装点少年儿童五彩的童年。
1、诵读古诗词,实现语言积累。我们坚持利用每周1-5早自习时间晨读,另外午间利用广播时间,由学校最优秀的教师结合季节特点我们有计划的安排学习,统一讲解,每学期我们全校的学生至少积累了30首以上的诗词。而且,我们鼓励学生背诵“课标”要求之外的自己喜欢的古诗,不设上限。“润物细无声”的实现了语言的积累。
2、展示学习成果,完善检测机制。为了确保古诗词学习的实效,我们每个月都要进行一次展示评比,同时把学生诵读古诗词和摘记古诗词的情况纳入到常规工作检查中。学期末,我们还举行了以“诵千年经典诗文”为主题的中华经典诵读汇报会。学生在诵古诗、吟宋词、唱古诗、演情景、画诗词、创编诗的同时,想象力、创造力、表演才能都得到了发展,我们相信给学生一个空间,他们的童年会更加绚丽多彩。
3、丰富作业形式,拓展学习内容。课外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运用,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为了让学生在语文作业中砺练能力、张扬个性,提倡老师结合自身的特长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每天布置一些富有新意、利于学生成长、有效促进学生提高的作业。《三字经》、《古文积累》等作业都深受学生的喜爱、家长的认可,学生在积累语言的同时还感受到来自古时圣人的智慧,在感受智慧启迪的同时引发了他们向善的行为。
细节决定成败,精心是态度,精致是过程,精品是成绩。记得有一篇文章《细节决定成败》中这样写道:把事情做大是一种口号,有些务虚;把事情做小,才是真正的行动,才是还原生活。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更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作为管理者,只要我们树立了“精致化管理”的思想,我们就会在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创新、高效地解决问题。相信我们的老师也会在我们扎实做好每一件工作的基础上快速成长、发展。
一、建设精良队伍,打造学校品牌
个体教师素质较高,群体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是品牌学校的重要内涵,也是新课程改革实验成败的关键所在。我校紧紧抓住教师发展这个根本,打造精良的教师队伍。
1、注重学习培训,锻造学习型团体
教师的发展需要文化的支持与滋养,我们注重教师成长的文化建设,尽可能多地让教师浸润文化涵养,从而让教师在文化发展中成长。为此,我们倡导:“让读书成为习惯,生活因读书而精彩;让学习成为工作,生命因学习而成功。” 学校创设条件、提供平台,组织、引导教师自觉学习,充实底蕴。每学期我们都向教师推荐阅读专业学习书目,要求教师必学法律法规,每月读两本教育刊物、一学期选读一本教育专著(可以是教育经典类、教育理念类、教育实践类、教育信息类),并做好阅读笔记,定期组织读书汇报会,检查学习效果。教师在学习中收获,提升文化素养;在读书中睿智,促进专业的发展。2、创新校本培训,缔造智慧型集体
2、开展课题研究,建设研究型群体
蘇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老师的劳动能够给老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为此,学校以课题为抓手,以活动为载体,以管理为保障,完善了教科研管理机制,建立了学校、教研组和个人三级科研网络,并由专人负责学校课题的研究工作。既围绕立项课题扎根课堂进行了研究,又对教育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探究,努力实现“在教学中研究,为教学而研究,在研究中教学”。目前,立项的二个课题均进入中期研究阶段,研究成果已日趋凸显。如在“小学生能力发展与培养”这一课题研究中,我校朱忠英、姜雪静等老师代表课题组在局课题研讨会上出了课题研究课,同时学校做了题为《在实验中培养学生能力》的经验介绍。
二、构建精致课堂,提升教学品质
课堂教学的品位与质量取决于一项项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活动。学校对不同层次的教师的课堂教学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1、常态课堂,凸显教学实效
(1)精心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实践证明:有效教学的落脚点应该在常态课上。提高教师常态课的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常态课的成功更能显示出一个教师的教学能力。我们把每学期初的第一个月定位常态课自查月,利用一个月的时间组织教导主任听了全体任课教师的课,重点检查课上有无知识性错误,教学环节是否正确,课后由任课教师先进行自我反思,然后由主任、校长进行评课,帮助教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改进课堂教学。通过自查发现了一些较普遍问题,如:一部分教师对部分语文课型教学流程掌握的不够精准,有的课堂实效性不强,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以《有效课堂》为主题,开展了系列教研活动,首先组织教师进行了《关于有效教学的思考与对策》的专题理论学习,并拿出典型课例进行观摩研讨,同时结合课例全体教师从有效教学的角度评议了这两节课,并以学段为单位开展了常态的课堂实践,同时对有效教学的问题写出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2)精心备课,享受优质教学。为了提高老师的教研能力,让孩子在每一节课中都能有更多的收获,根据校本培训计划,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从去年开始我们以三年组为试点对语文教学形式进行了改革,即学段主任和三年组的5名老师每人精备本学期的16篇讲读课文中的2篇,交替着轮流上课。课后进行自我反思、集体评课。经过一年的实验。实验教师都深深感受到,这样的改革,既有利于每一位教师能保证足够的经历去精心备课,也有利于每一位教师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这种操作模式进一步提高对文本的认识,提升个人的研究能力,更使学生在每一节课中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学。
2、骨干教师,展现教学魅力
骨干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中坚力量,加强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是提高全体教师素质的需要。为此,我们想方设法地提高骨干教师素质,构建骨干教师群体。通过制度先行——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课题研究——实践搭台——自我完善等系列活动,使他们在教——思——研----教的过程中,体现教学过程的精细、教学方法的精当,从而展现自己的教学魅力。
3、名优教师,明晰教学风格
课堂是教育的“生命线”,风格是质量的“风景线”。名优教师是支撑学校发展的最高支柱,为此,我校从外出培训——专家引领——实践操练——课题提升——展示锻炼等多方面搭台,全方位培养名优教师,使他们由学——模——创,在不断的锤炼中逐步明晰自己的教学风格。
随着课堂教学的不断精致,教学品质的不断提升,我们也收获了精美的教学成果。近三年中,我校就有11名教师分别出公开课,有国家级录像课3节、省级1节、总局级7节。其中,朱忠英老师代表森工系统参加省“品德与生活教学大赛”获一等奖;姜雪静、侯延岩、杨秀清老师代表我校课题实验教师参加了“小学数学能力发展与培养”录像课大赛,分别获一、二等奖;2009年的6月和2010年的6月,相云华、郝凤霞、张万权、张玉香老师代表我校参加森工系统骨干教师评选大赛。王洪霞、张淑惠、张玉香、赵娜4名老师分别参加局、语文、数学、信息技术、科学学科基本功大赛,均获一等奖。
三、开展精彩活动,丰富学生生活
新课程改革中将学习古诗文作为每一个少年儿童的必修内容,并规定小学阶段要求背诵优秀古诗文160篇(段)。三年来我们学校一直在开展“诵千年经典诗文”的系列活动,充分发挥古诗文的育人功能,让少年儿童在活动中品味古诗文的语言艺术,让诗路花语装点少年儿童五彩的童年。
1、诵读古诗词,实现语言积累。我们坚持利用每周1-5早自习时间晨读,另外午间利用广播时间,由学校最优秀的教师结合季节特点我们有计划的安排学习,统一讲解,每学期我们全校的学生至少积累了30首以上的诗词。而且,我们鼓励学生背诵“课标”要求之外的自己喜欢的古诗,不设上限。“润物细无声”的实现了语言的积累。
2、展示学习成果,完善检测机制。为了确保古诗词学习的实效,我们每个月都要进行一次展示评比,同时把学生诵读古诗词和摘记古诗词的情况纳入到常规工作检查中。学期末,我们还举行了以“诵千年经典诗文”为主题的中华经典诵读汇报会。学生在诵古诗、吟宋词、唱古诗、演情景、画诗词、创编诗的同时,想象力、创造力、表演才能都得到了发展,我们相信给学生一个空间,他们的童年会更加绚丽多彩。
3、丰富作业形式,拓展学习内容。课外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运用,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为了让学生在语文作业中砺练能力、张扬个性,提倡老师结合自身的特长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每天布置一些富有新意、利于学生成长、有效促进学生提高的作业。《三字经》、《古文积累》等作业都深受学生的喜爱、家长的认可,学生在积累语言的同时还感受到来自古时圣人的智慧,在感受智慧启迪的同时引发了他们向善的行为。
细节决定成败,精心是态度,精致是过程,精品是成绩。记得有一篇文章《细节决定成败》中这样写道:把事情做大是一种口号,有些务虚;把事情做小,才是真正的行动,才是还原生活。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更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作为管理者,只要我们树立了“精致化管理”的思想,我们就会在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创新、高效地解决问题。相信我们的老师也会在我们扎实做好每一件工作的基础上快速成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