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季大棚辣椒疫病的发生及其综合防治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ya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辣椒疫病是温室大棚辣椒生产中的重要病害,该病传播速度很快,常导致辣椒成片死亡,严重时全棚绝产,给菜农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笔者结合自身生产实际,现将该病的发生特点和综合防治措施作一介绍。
  1. 病害症状
  辣椒整个生育期均可感病。苗期发病主要为害茎基部,病部初呈暗绿色、水渍状病斑,后迅速变为黑褐色、软腐状,病苗发生猝倒,枯萎死亡。成株期叶片感病,病斑呈圆形或近圆形,边缘黄绿色,中央暗褐色;果实感病,首先在蒂部出现暗绿色水浸状病斑,后迅速扩展至整个果实,果实变褐软腐,湿度大时长出白色霉层(病原菌的孢囊梗及孢子囊),失水干燥后形成暗褐色僵果留在枝上;茎部感病,一般从茎基部或分枝处开始,病部初呈暗绿色水渍状,后环绕表皮扩展成黑褐色或黑色病斑,病部明显缢缩,病部以上枝叶迅速凋萎。
  2. 病原菌
  辣椒疫病由鞭毛菌亚门卵菌纲疫霉属辣椒疫霉侵染引起。病菌以卵孢子和厚垣孢子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上越冬,一般可存活3年。当温度、湿度条件适宜时,病菌萌发长出菌丝,菌丝从辣椒的幼根或茎基部直接侵入致病。病部产生游动孢子囊,释放游动孢子,侵染辣椒的茎、叶及果实。游动孢子可借助灌溉水、气流等频繁进行再侵染。病害潜育期为2~3天,故条件适宜时,2~3天即可使全田辣椒毁灭。
  3. 发病条件
  一是适温高湿,游动孢子产生和释放的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温度为25℃,最适湿度为90%以上,因此,冬春季大棚内大水漫灌,棚内湿度过大,极易造成疫病快速蔓延。二是栽培管理不善,连作重茬、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种植密度过大等因素均有利于疫病的发生流行。
  4. 综合防治措施
  疫病发病周期短,流行速度快,一旦发生不易控制,因此,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①轮作倒茬。与十字花科或豆科蔬菜实行3年以上轮作,可有效减轻其为害。
  ②加强栽培管理,及时清除菌源。培育无病壮苗,合理控制种植密度。严防大水漫灌,采用早晚小水勤灌,有条件的可采用滴灌;严防灌后田间积水,注意灌后通风。一旦发现中心病株要立即拔除,并将其带出棚外集中烧毁,且不可立即浇水,否则将加速病害的发展。
  ③药剂防治。发病初期,除了立即拔除中心病株外,还要及时用药剂喷雾和灌根。药剂可选用25%嘧菌酯(阿米西达)悬浮剂1500倍液,或72%锰锌·霜脲氰(克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锰锌· 霜灵(杀毒矾)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上述药剂可交替施用。
  (作者联系地址:山东省招远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邮编:265400)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卞颖,女,承德市蔬菜技术推广站农艺师,研究方向:蔬菜技术。  摘要:日光温室周年生产,能充分利用日光温室,提高土地利用率,是实现温室蔬菜生产高效益的重要途径,本文提出的前茬种植秋冬彩椒,后茬接种春茬芹菜的两茬栽培模式,在生产中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彩椒;芹菜;温室;技术  日光温室秋冬茬彩椒生产周期为7月下旬至翌年3月,春茬芹菜生产周期为1月下旬至7月上旬,茬口衔接紧密,充分利
2005~2011年,笔者对石河子地区12个规模荷斯坦奶牛场及部分散养户饲养的12 613头奶牛进行了调查,共确诊皱胃移位病牛629头,平均发病率4.99%。其中,581头表现为左方移位、占发病牛数的92.4%,47头表现为右方移位、占发病牛数的7.6%。通过调查,了解了皱胃移位在石河子地区的发病原因和发病状况,为临床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一、材料与方法  1. 调查时间和范围  2005年9月
【摘 要】在畜牧专业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创新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和学习兴趣,这已经成为新课改的一项重大研究课题。笔者从多年教学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出发,认为参与式教学模式对提高教学有效性和实现新课改要求有一定程度的积极影响,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可以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目的。本文对参与式教学模式在畜牧专业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近日考察夏粮和春耕生产时指出,夺取夏粮丰收,实现全年粮食稳定发展目标,对于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至关重要。他强调,今年春管春播动手早、行动快、措施实,夏粮再获丰收有条件,早稻生产开局良好,春耕备耕进展顺利。但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也要高度重视,对可能出现的不利气候条件、对农资价格高位运行可能带来的影响都不可低估。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继续抓好春季和全年农业生产。一要
摘要:芡实为睡莲科,种仁可入药。味甘涩性平,补肾能固精,健脾可治泻,遗精带滑精。文章介绍了芡实的栽培与利用,久服能强志,耐老神仙称。  关键词:芡实;栽培;利用  芡实为植物芡(Euryale ferox)的果仁,为睡莲科植物,别名鸡头实、雁喙衬、刺莲蓬实、鸡头等。以成熟种仁入药。味甘、涩,性平,归脾、肾经,具有补肾固精、健脾涩肠的功能,既是食品又是药品。  1 植物的形态特征  芡为一年生水生草
作者常年奔波于苹果生产第一线,从多年的下乡实践中发现,引起苹果树叶片发黄的原因很多。而有些果农对这一现象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做到对症防治。为了有效地帮助果农朋友提高防治水平,现将引起苹果树叶片发黄的原因及其相应对策浅析如下:  1. 虫害引起的黄叶 以金纹细蛾和红、白蜘蛛为主引起的黄叶最多。症状:金纹细蛾为害后,遇到降雨就会立即呈现叶片发黄,病叶中有1~3个虫斑,下表皮皱缩,上表皮弓起,严重者
【摘 要】果树种类繁多,分布地域广,是当今世界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许多国家都很重视果树的生产,并对果树科研大力扶持,制定相关优惠政策,使全球果树业在最近几十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对果树生产和科研的渗透和影响,更使果树生产的产量、质量和效益都得到了全方位的提高。本文将对农业高新科技在果树栽培中的应用进行详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果树栽培;高新科技;应用  1 前言  1.1
【摘 要】本文介绍了适旱植物的形态特征,分析了其抗旱避暑的原理,并对该原理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全面总结。  【关键词】干旱;适旱植物;抗旱避暑;应用  树木等植物对不良环境的适应和抵抗力称为植物的抗性,植物对逆境的适应是受遗传因素和植物激素控制的,我们可以通过基因控制或代谢作用来改变膜系统,进而提高抗逆能力。  1 干旱的种类与特点  适旱植物常遭受的有害影响是缺水,当植物耗水量大于吸水量时,树
【摘 要】笔者对旱柳造林技术做了具体介绍,并对其抚育管理与萌芽作业技术进行了详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旱柳;造林;萌芽作业;抚育管理  旱柳分布很广,以黄河流域为中心,遍布华北、东北、西北、华东诸省(区),北界可至北纬45°左右、南至淮河流域,垂直分布可达1600m。在分布范围内,多属人工栽植,但北方有些河流两岸的滩地、低湿地也有小片天然林。  旱柳生长快、繁殖容易、树形美观,其木材及林副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二胎母猪综合征”现状和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以期减少“二胎母猪综合征”的发生。  【关键词】养猪;母猪;二胎母猪综合征;防控措施  “二胎母猪综合征”是指一胎母猪进入第二轮生殖周期后,出现第一胎断奶后母猪失重过多而太瘦、断奶7d内发情率低、再次配种困难或分娩率降低、二胎产仔数降低(一般比第一胎减少18%以上)、头胎淘汰率高(一般超过15%)等情况。  1 目前规模化猪